引言
对“青年”的含义,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理解。根据《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界定,本文中所指的“青年”,主要是指处于14~35周岁年龄段的人群。对于青年来说,教育是他们在这个人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和生活内容。教育,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见解,“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处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1]青年教育,即根据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平台,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对青年进行全面、系统的影响、形塑,使之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影响和熏陶下,逐步成长为按照人类文明规范行事的合格社会成员、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用之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变革,青年的人均受教育年数与以往相比有所延长。“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青年与受教育之间呈现一种新的关联性:不仅青年趋于接受后义务教育,并且接受这种教育、花费较长时间的人数不断增多;青年受教育与就业这两者同时交叉进行的现象呈渐增之势”。[2]《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也指出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处于我国历史上最好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可见,教育在青年生存发展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教育的场所、组织形式和学历制度等要素看,青年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其中,学校教育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按照年级编班的一定数量的学生、确定的培养目标、确定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管理制度等。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教育形式和平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青年接受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常态、青年必经的重大人生事件和过程,在青年教育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情感为动力,以亲子之间的精神信任为基础,其教育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对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及智力潜质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3]。家庭对青年的教育功能始终存在,且根深蒂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减弱,而学校和社会对青年教育的功能则不断强化;社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则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4]。张良驯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是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学校和家庭以外场所进行的、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社会活动。即(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体是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是在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场所进行的。其核心是为青少年提供知识和经验。其对象是青少年[5]。在青年成长的过程中,社会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伊里奇指出:“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在学校之外学到的。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都是教师不在场时自己进行的;即使教师在场,学生也经常是自己进行学习的。”“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表明,儿童是从同辈群体、连环画杂志以及偶然观察中,且尤其是从参加学校的例行活动中,学习着教师自诩要教给他们的大部分东西的”[6]。在实际生活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对独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在青年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本部分将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个维度研讨青年教育问题。
从1977年年底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九大以后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教育事业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历程,为近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40周年纪念之年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梳理中国青年教育事业40年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把握问题和症结,对于促进中国青年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也许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