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启“极地丝绸之路”
Jane Nakano;William Li[1]
原文标题:China Launches the Polar Silk Road
文章框架: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拥有全球约13%的未探明原油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气储量;北极航线的商业吸引力在于航运的便捷性;为了消除西方对中国在北极寻求各种机遇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增长的担忧,中国发表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
观点摘要:
1.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拥有全球约13%的未探明原油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气储量。虽然这些油气矿被厚厚的冰盖和恶劣的天气封锁在北极海床下,但海冰的不断融化为今后的开采工作奠定了可行性基础。目前,与俄罗斯合作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是中国与北极间的联系纽带。中国企业持有该项目的股份并提供了大量资金。中国已从该项目中获得了长期的液化天然气供应,每年约为1950亿立方英尺(相当于5521776000立方米,每年400万吨)。然而,北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取决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周期性,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供应来源的未来发展情况。由于恶劣的气候、有限的基础设施、与产区距离远以及环境敏感性,北极资源的开采仍然困难重重且费用昂贵。鉴于不利的海上条件,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北极未来的海上能源开发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2.北极航线的商业吸引力在于航运的便捷性。西北航道(NWP)和东北航道(NEP)这两条主要通道为将欧洲和北美的能源产品直接运往中国提供了更快的替代方案,从而缩短了从鹿特丹等热门港口出发所需的运输时间。第三条航道即北极航道对“极地丝绸之路”意味着运输时间的缩短,也意味着燃料成本和排放量的降低和减少。然而,除部分北极航道外,大部分北极航线的基础设施和搜救能力很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阻碍,如保险费的增加和季节性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这条线路的贸易量。此外,《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将中国的北极发展目标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联系起来。目前,中国的大部分投资都用于提高太平洋和印度洋方向的航运能力、建设铁路和管道基础设施。中国是否打算将资源用于开发沿“极地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并将其与其他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媲美,这一点值得密切关注。
3.为了消除西方对中国在北极寻求各种机遇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增长的担忧,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在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时表示,“有人对我们参与北极开发可能还有一些疑虑,担心我们另有所图,或者掠夺资源、破坏环境,我觉得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北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意味着该地区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的热点地区。
[1]Jane Nakano,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能源与国家安全项目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亚洲能源安全问题、全球核能趋势以及全球天然气市场动态。William Li,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能源与国家安全项目实习生。来源: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智库),2018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