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城市化与社会稳定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东城市化发展历程

一 中东古代城市历史溯源

“公元前7000~前5000年所谓‘首发城市’在叙利亚草原的广阔地区,在耶利哥、伊朗、埃及和土耳其等地快速发展起来。”[1]公元前37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进入乌鲁克时期,城市星罗棋布。该期中东城市的面积多为4~10公顷。城墙不仅有防御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功能,而且是城市团体和其统治者的财富和权力的象征。[2]公元前2900年,两河流域进入真正的城邦时代。苏美尔地区出现了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等。公元前1830年左右阿摩利人以巴比伦(Babylon)为首都建立了巴比伦王国。[3]公元前1730~公元前1687年,巴比伦城盛极一时,被称为“巴比—伊拉尼(Babi-ilani),即‘众神之门’,意思是诸神于此处降临大地”。[4]

亚述的崛起使两河流域进入帝国时代。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Ninevenh)占地1800英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5]公元前627年,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尼布甲尼撒改建巴比伦城,巴比伦再度繁荣。希罗多德记载称“直路相交,有些平行于河流,有些垂直于河流”。[6]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占领巴比伦城,两河流域的城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城市繁荣一时,底比斯人口达到25万,公元前2134年底比斯(卢克索)成为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中心。第18和19王朝(公元前1550~前1196年),底比斯进入鼎盛时期,“她笼罩了万物,万物经由她得到传扬”,[7]是“当时为人所知的全世界首都”。[8]

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在希腊—马其顿人控制区,出现了一场城市化运动。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战地区建立了大量城市。[9]位于埃及尼罗河入海口的亚历山大城,是他在东方建立的第一座城市。[10]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百余座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以东地区。[11]其后继者也热衷城市建设,最突出的是塞琉古王国,建城280 座左右。[12]经过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的努力,希腊式城市已遍布以东地中海为中心的欧、亚、非大地。

希腊化时期的中东城市形成“希腊化”世界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世纪著名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写道:“亚历山大里亚因其优美的公园和完善的公共设施,特别是博物馆和图书馆而独具魅力,也使其成为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中心。”[13]这次城市化运动虽然随着希腊—马其顿人统治结束而宣告终结,但其建立的城市仍屹立在地平线上,一些建于亚洲的希腊式城市甚至到14世纪依然存在。[14]

从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0~公元前14年)到哈德良时代(公元117~138年),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罗马帝国城市化运动,进一步推动了中东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安条克城进入其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公元前1世纪前后城市人口达30万~50万人。[15]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建立。君士坦丁堡占地3500英亩,拥有100万人口。[16]

公元7~9世纪,伊斯兰教文明培育了更加成熟的城市文化。伊斯兰城市由四种类型组成。第一,宗教城市。“伊斯兰教是城市的宗教。”[17]如耶路撒冷是神圣的和圣洁的精神领地,麦加是真理的完美中心,麦地那是精神善于寻求能够看到真主一切的地方。[18]这些城市曾经是,现在仍然是重要的宗教、情感和政治中心。第二,军事要塞城市——阿姆撒尔(Amsar)[19]。阿拉伯人在征服战争中“往往要营建新的中心,以符合本身战略上与帝国式的需要。这些地点后来就成为新的城市”。[20]如637年欧特巴·加兹旺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的巴士拉,是穆斯林帝国的第一座城市;[21]638年赛义德·阿比·瓦嘎斯在伊拉克中部建立的库法;642年阿慕尔·本·阿斯在埃及建立的福斯塔特等。第三,原有城市的伊斯兰化。如伊斯坦布尔、亚历山大、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和迦太基等。第四,新建首都和行政中心。762年曼苏尔选择了一个足以能够控制两河流域的大部分贸易、农业生产、交通要道,并“与中国贸易畅通无阻”地方建立新城巴格达,[22]该城以圆城而闻名。不久从其他地区源源不断涌入的新居民定居在城墙外,郊区的形成使城市延伸到底格里斯河东岸。[23]巴格达建立后的一个世纪内,人口达到近100万。[24]

公元1325年,伊本·白图泰游历大马士革,为她的富庶所震撼,感慨道:“如果乐园在大地上,无疑就是大马士革;如果乐园在天上,大马士革堪与它媲美。”[25]马穆鲁克时期,开罗是国际贸易枢纽,在新大陆奴隶被引进之前,开罗是世界上最大的奴隶市场。[26]16世纪的伊斯坦布尔为欧洲和小亚细亚地区最大城市,其城市人口的总数超过50万。

二 西方文明冲击下的中东城市

公元18~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楔入,打断伊斯兰城市的发展进程,促使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该阶段,中东城市发展迅速。首先,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埃及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从1897年的17%,上升为1907年的19%,1917年的20.9%。伊朗到20世纪第一个10年,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8%。[27]其次,中东城市空间迅速延伸。开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西、北、南三个方向发展,建筑地区面积从18世纪末的730多公顷增加到1882年的1260公顷。[28]德黑兰向北发展,在北部新区建立了新城市中心——图谱·翰哈广场。到19与20世纪之交,德黑兰的住房数量翻了一番,商业活动繁荣。最后,随着欧洲贸易在中东地区的扩张,现代商业城市兴起。贝鲁特是东地中海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9世纪伴随着现代商业发展,贝鲁特开始兴起,19世纪后半期成为当时该地区唯一可以停靠蒸汽船只的深水港,贝鲁特开始取代阿勒颇成为区域经济交往的枢纽。在城市港口贸易的促动下,贝鲁特市政市容得以完善,至19世纪末已经拥有人口10万多。同时,波斯湾的亚丁城和科威特城,埃及的亚历山大、塞得港和苏伊士城,安纳托利亚的伊兹密尔、黑海沿岸的特拉布宗城等皆因频繁的现代港口贸易而兴盛。但也应注意这些港口城市的建立多出于殖民者掠夺需要,城市繁荣的同时,一些处于内陆的城市却发展缓慢,有些甚至呈现衰败迹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土耳其、阿富汗、埃及等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中东城市加快发展,表现为:城市人口膨胀,城市空间进一步延伸;民族工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新城市不断涌现。1897~1907年的开罗人口增长率为1.4%,1927~1937年为2.2%,1937~1947年为4.8%。开罗人口在1882~1914年的30多年间翻了一番,1917~1942年的20多年间又翻了一番。[29]1907年埃及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9%,1947年为33%。[30]伊朗城市人口从1900年为200万,占总人口的21%,发展为1940年的320万,占总人口的22%。[31]到20世纪30年代中东城市化平均水平达到20%~30%。

城市人口膨胀导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开罗进一步向西延伸。1906年,在英国鼓励下,开罗地产开发达到顶点。比利时公司、开罗电车公司和赫利波利斯绿洲公司购买开罗北部的土地并得到铁路特许权,大批富裕的埃及人在此建自己的别墅。在20世纪上半期,城市向东和南部延伸,并出现根据欧洲模式规划的新街区——Helipolic和Ma’adi。1929年德黑兰城市的面积已经达24平方公里,另有1/3的城市的结构被建立在城外,1930年拆除城墙,1934年填平护城河,德黑兰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32]

1908年在伊朗率先生产石油之后,一批以石油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石油城市迅速兴起和繁荣。20世纪初胡齐斯坦发现石油,阿瓦士(Ahvāz)重新繁荣。1934年底基尔库克油田投产,基尔库克以石油城市享誉世界。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达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总部所在地,有“石油之都”之称。19世纪60年代阿巴丹作为一个现代石油重镇开始进入世界的视野,20世纪之后成为伊朗乃至中东地区石油工业的生产和出口中心。

20世纪上半期伴随石油经济发展和国家独立,一大批新兴城市崛起,这些城市的建立促使中东城市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