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英国: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推动力
一 主导产业变迁发展过程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英国于18世纪4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前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遥遥领先。几十年后,随着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先后赶超英国。同时,由于英国经济社会和自身的种种因素,其产业发展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总的来看,英国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8世纪40年代~19世纪40年代为英国产业革命的上升期,这个时期以轻纺工业的机械化为开端,逐步向重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蔓延。178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此工业摆脱了对自然能源的依赖,蒸汽机的推广引发了产业革命,开始了重工业化的时代。
19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为鼎盛期,这一期间英国的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汽车、化学、飞机、电子、石油精炼等新兴产业不断兴起。1870年英国煤、铁、棉花的消耗量各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同时,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海上霸主”“世界最大殖民帝国”地位,建立了它在资本、贸易和工业原料方面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加快了英国的工业化步伐。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世界市场上始终保持着独霸地位。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经济的发展开始呈现日趋缓慢的态势,直到20世纪90年代都处于衰退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老的产业部门如棉纺工业、煤炭工业、造船工业等不断萎缩,而汽车、化学、飞机、电子、石油精炼等新兴工业则遭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英国工业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在战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英国经济走走停停,增长乏力。从20世纪中期开始,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出现带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英国加快布局软件、电子等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清洁汽车等高端制造业。
21世纪以来,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推动力的新兴产业迅速成长。英国围绕创新型经济转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2008年9月,英国政府发布《制造业:新挑战,新机遇》的制造业新战略。针对英国本土的制造企业,英国政府推出广泛、开放的政策计划,帮助企业适应全球制造业新趋势,设立制造业咨询机构(MAS),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帮助和商业建议,其主要目的是振兴制造业,保持和强化英国先进制造业的国际领先优势。英国制定了重振制造业、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五大攻略,即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步伐,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帮助企业增加对人才资源的投资,抢占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先机,表4-1展示了英国主导产业的变迁路径。2009年以来,英国政府又陆续发表了《制造业:新挑战,新机遇》的配套战略。如《低碳工业战略》向制造业咨询机构追加400万英镑投资,用于为竞争低碳机遇的制造商提供专业建议。政府与工业界联合启动《英国先进工程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帮助企业增加国际销售,吸引更多的高附加值先进工程企业来英国投资。《国家技能战略》着力提高先进制造技能,保持和发展英国高技能劳动力资源。《新产业新工作战略》加强对特殊产业及其市场的扶持,提高先进制造业领域新项目的开发水平,重点关注的优先领域包括高价值制造业、电子工业和光电工业、高级材料等。2015年2月,英国政府出台《英国2015~2018年数字经济战略》,倡导通过数字化创新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把英国建设成为未来的数字化强国部署战略方向。2017年8月9日,英国政府宣布,从2040年起全面禁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以期改善空气质量。届时,在英国出售的车辆将全部转为电动车。
表4-1 英国主导产业的变迁
二 主导产业升级的主要特征
英国是全球第一个推进工业化的国家,其产业革命属于典型的自发型模式。早期的英国产业升级是在既无外来压力、又无政府指引的条件下,自发地产生和进行。从当时英国工业化的背景来看,技术起点低、国际开放程度低和市场制度的不完善是其工业化的主要时代背景。[1]从主导产业升级实现的过程来看,资源配置、劳动力转移、技术革新和市场扩张主导了英国产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一,英国的产业升级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经济增长过程。英国产业发展从农业起步,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革命性变革,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英国在早期就已经卷入国内外市场,率先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经济的转变。[2]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人口增长又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二,英国在产业发展过程期间没有出现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由于英国在开始工业化建设时,大中型农场已是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力量,因而农业就能与工业一样逐步用机械来代替手工劳动工具,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因此,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英国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3]
三,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英国自16世纪开始的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几乎都是围绕建立一个适度的市场经济制度而展开。英国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低工资的劳动力市场、海外殖民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为产业升级发展创造了条件。市场机制为私人厂商提供追逐利润的动机,从而英国工业化发展的直接目标就是追逐利润,产业革命由私人资本推动,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极少。[4]
三 实践经验
英国的产业发展和演变升级经历了从辉煌走向衰退的过程,主要经验和启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英国以轻纺工业的机械化为开端,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革命。虽然英国的工业化经历的时间比较漫长,但增长速度比较稳定,也较少或基本没有产业比例关系失调的现象。应该说,从轻工业起步实现工业化,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历史程序,这就使得国民经济产业比例容易协调。从我国工业化的时间看,选择以重工业发展为突破口,道路曲折、代价较大,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二是产业升级到一定阶段要预防和避免产业空心化。英国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的经验表明,如果新旧产业衔接得不好,经济很容易患上“产业空心化”病。原有的产业衰退了,为了生存向后进国家转移;可新的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补不上转移出去的缺口,于是导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形成“外实中虚”、日趋萎缩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特别是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提醒我们,预防产业空心化也是我国培育新型产业体系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是技术进步直接推动着产业升级的整个进程。创新是一个国家腾飞并保持优势的持久动力。19世纪,英国在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1870年以后,英国人的创新精神充分迸发,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及蒸汽机技术不断革新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使英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表现出保守性和寄生性,创新精神明显减弱,不愿更新设备,不愿采用新技术、新发明。英国凭借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因此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也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结果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相继后发赶超,失去了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工业化前期,英国人的创新精神造就了英国的辉煌;工业化后期,创新精神的缺失导致了英国的衰落。英国的工业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