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畜牧民俗

畜牧民俗是东北重要的生活习俗之一,主要是指人们对牲畜的饲养、使用的规矩和习惯。在牧区,马、牛、羊、驴是蒙古人的命根子,牧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牲畜。他们除了饲养牲畜之外,还要掌握饲养牲畜的民俗,如春秋祭祀、祈福敬神(畜牧保护神)等宗教活动[56]

在郭尔罗斯、科尔沁旗等蒙古族聚居的地方,每年立夏,举行“招福”仪式。在喇嘛率领下,敲着锣鼓,绕王府三周,高声念诵《招福歌》,此时王府的大马倌手持丈二的套马杆,身佩红绸彩带,骑在被认定为“神马”的白色高头大马上,来到王府大门前的祭坛边,等待王爷出府为他牵马。

祭坛上竖着旗杆、经幡,乐队吹起长长的“大别拉”喇叭,敲起蒙古大鼓,敲响蒙古大钹,王爷府的大门轻轻被打开,王爷身着蒙古长袍,沿着府内甬道走出来,后跟大小官员扈从。其中一位梅林衔的官员,捧着一盆从江边沼泽地采来的塔头墩子,王爷要把这盆水塘中密生的盘根错节的茂草,赐给大马倌,并赏他一碗烧酒。然后王爷接过大马倌手中的缰绳,牵马绕祭坛一周,再点上香烛祭祀。此时大马倌感到无上光荣,感激涕零,会衷心养好马匹,报效主人。有功的马倌还被赐予少量的封地,这将成为他们终生炫耀的盛事,而牧民们也坚信这盆繁茂的“塔头墩子”将给草原带来无限生机,使他们的牛羊成群,马匹遍野。

在立夏“招福”这天,有马群的人家要开始打马印子,同时骟儿马,蒙古人把这种烙印叫“塔玛嘎”。印上主人的标记,无非说明财产所有权。

图2-13 长长的套马杆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牧区有春祭,也有秋祭,蒙古人信奉畜牧保护神吉雅其和朱勒什加。据说吉雅其原是十分尽职的牧马人,多次从重疫中救活马群,后人祀奉为畜牧保护神。朱勒什加的故事也相似。每到秋天草原丰收时,都隆重祭祀牧神,祈望牛、马、羊群繁殖兴旺。届时请来村中心灵手巧的美丽姑娘,绣一幅神像供上。用一块约三尺见方的白布,在右上角绣一老翁,骑一匹骏马,披着斗篷,手执套马杆,以乳酪为食。右上角再绣上九个小孩儿。右下角系几个小札,内装奶豆腐、奶皮子、马鬃、马毛等,左下角挂一块牛“哈拉巴”(嘎拉哈)或羊腿、羊蹄子,以为祭祀。然后把吉雅其或朱勒加什的绣像挂在室内西墙西窗的北侧,供奉起来。神像也有用毡片或原绒系成,缝在白布上的。悬挂时有严肃的仪式,上供、焚香礼拜。并且每年做一次,挂一次,常年供奉,以表示牧主虔心敬神。

东北汉族因进入农耕时代较早,畜牧业不甚发达,有关信仰也淡漠了。但有春天春祭的遗俗。有的地方,天不亮就去给牲口上料,有牵着牲口出去走一走的习俗;也有的地方,农人拿一把苞米或豆子,来到野外,在坎坷不平的地里隔一会儿撒一把。这是敬土地神,使牲口在拉车外出时,别“窝车”“闹套”。汉族的秋祭多是在丰收之后,人们把粮食和泥土拌在一起,一把一把地撒向天空,以谢天敬地,祈求丰收。在长期与牲畜相处的日子里,北方人积累了许多饲养牲畜的宝贵经验:

马不吃夜草不肥,羊不吃青草不壮;

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冬圈要暖,夏圈要干;

……

这些都是北方民族在长期的使用和饲养牲畜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