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旅游地安全的客观评价研究
旅游地安全客观评价研究的重点在于构建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旅游地的尺度有大小,既包括宏观区域的旅游目的地,也包括微观区域的旅游景区(点)。从总体上看,学者们选择了不同尺度的旅游地对旅游安全进行评价研究。较多学者从宏观的区域尺度对旅游地安全评价进行了研究,成果较多。
旅游地安全评价是开展旅游地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学者基于不同研究需要,提出纷繁芜杂的旅游地安全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如王丽华(2010)等提出“以游客供求关系为核心系统的城市旅游安全系统(简称为UTSS)模型,它由核心子系统、辅助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并以此构建旅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9]。叶欣梁(2011)研究旅游地灾害风险形成机理,以旅游地的致灾因子、暴露与脆弱性为基础,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研究[40]。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从“以人为本”的考虑出发,建立了一套评估旅游安全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中外政治关系、宗教和文化、安全形势、交通状况和自然灾害(包括医疗卫生条件)五个方面对一国的旅游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徐进,2006)[41]。席建超等(2007)构建了旅游地安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涵盖交通、治安、卫生、住宿、气候、旅游线路、医疗救援7个层面,共有14个评估指标[42]。马晓路(2009)等通过在灾后旅游地的从业人员和旅游者中进行访问、调查,最终确定了能综合反映灾后旅游地安全风险且没有重复内容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责任人风险、个人行为风险和旅游活动意外风险)和18个二级指标[43]。
目前,学者对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多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采用“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旅游地生态安全可以表征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风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和趋势,在这种状态和发展趋势下,旅游业的发展不会造成旅游地生态系统不可逆的变化而导致其质量的降低,不存在退化和崩溃的危险,旅游地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存在并发展。”(董雪旺,2003)[44]而郭小鸿(2010)则应用生态发生学、生态结构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剖析了自然保护区的结构与服务功能,研究了由生态资源、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三大系统构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框架[45]。赵新伟(2007)建立了一个由旅游生态环境压力预警子系统、旅游生态环境质量预警子系统、旅游生态保护与整治能力预警子系统等构成的区域旅游生态安全复合预警系统[46]。
作为微观区域尺度的旅游景区安全评价也是重要研究内容。旅游景区是旅游者活动的载体,是重要的集散中心。旅游景区安全是指保障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内活动的各方面安全和维持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营。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旅游景区进行了安全评价。如邹永广等(2011)提出旅游景区安全系统由核心、辅助和保障3个子系统组成,并以此构建了旅游景区安全评价体系[47]。崔秀娟(2005)有针对性地建立了旅游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体系包括综合安全管理、设施设备安全、旅游环境安全三个方面[48]。李新娟(2010)采用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隐患检查表分析法,穷举了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隐患,应用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指数定量评价方法,提供了直观全面的安全风险分析信息[49]。周丽君(2012)从山地景区系统考虑,选取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中所涉及的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要素构建旅游安全风险概念模型[38]。罗振军(2008)等认为:“对于旅游者而言,景区安全容量是衡量旅游景区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提出景区的安全容量(Safety Capacity)是指在不破坏景区环境及基础设施,不危害公共安全,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如心理感应气氛),并保持景区运营秩序和保障人员安全时,所能容纳的人员量,并把反映事故风险管控效果的景区内在特征、服务管理质量和景区外部环境因素三大核心指标视为评价旅游景区事故风险管控能力的指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