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4]这昭示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存在诸多差异的国家和民族所形成的命运攸关、兴衰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在于通过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5]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在于国家之间构建平等相待、互尊互谅的伙伴关系。其中大国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更大责任,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国家有大小、强弱、贫富之分,其承担的国际责任与义务也有轻重之别,但所有国家的主权都是平等的。各国内部的事务由各国自己决定,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参与和协商决定。在国际关系中应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确立自主选择、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国际局面,而不应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通过相互尊重、共同协商来处理国际事务,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保证所有国家的国格平等,而不应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国际社会的政治环境是所有国家共同营造的。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新型安全威胁。当今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新型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各国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稳定发展的基础。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据联合国统计,二战后在全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死亡人员总数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两倍、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一半。在当今世界,安全应当是各国的共同安全,任何国家都不应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其他国家安全利益基础之上,任何建立在损害其他国家安全利益基础之上的安全都是不可靠的。因此,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存在多大差异,都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准则。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和责任,各国之间应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开展对话和互通情报,在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对方的安全利益,坚持以和平方式、外交途径和多方斡旋解决国际争端,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经济上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各国第一要务,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发展是共同发展。要增强各国发展能力,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发展协调机制,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优化发展伙伴关系,最大限度解决南北之间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据联合国统计,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78%,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由此造成每年1000万人因疾病而死亡。贫富鸿沟扩大、南北矛盾加深,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国际局势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对发达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消除世界性贫穷和两极分化,使经济全球化惠及各个国家,使21世纪成为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世纪。
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不同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包容与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国都处在这个过程之中,拿自己的模式作标准去评判其他国家,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既不恰当也不可行。对于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念和内外政策的神圣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予以干涉。
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依赖于生态环境。地球家园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破坏了地球家园就毁掉了人类的生存之基,毁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程。同时,地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环境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遭到破坏,都会影响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而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世界各国只有联合行动和真诚合作,共同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