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赵朴初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赵朴初与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王海生[1]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今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齐聚一堂,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赵朴初与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值此赵朴初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和回顾赵朴初先生对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复兴做出的贡献。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佛教协会船山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共同举办。与会的嘉宾有佛教界的朋友、学术界的朋友,还有来自赵朴初先生故乡太湖县的朋友。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向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诗人、书法家。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和平统一、推动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赵朴初先生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有着亲密的友谊。他长期担任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的领导职务,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为发扬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为巩固与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赵朴初先生为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做了许多工作,曾经担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赵朴初先生在担任华东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长期间,为华东地区和上海的经济恢复及安定群众生活做了大量工作。他无限热爱祖国,曾在诗中袒露心曲:“母兮吾土,报恩无有穷已”。改革开放以后,他适时地提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的思想,将中国佛教推向一个新的时期。

赵朴初先生在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的几十年里,一直致力于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他高瞻远瞩的眼光,脚踏实地的实践工作以及淡泊圆融的处事风格,以中国佛教协会作为工作重心,领导全国的佛教徒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周围,既为佛教自身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也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助力。

赵朴初先生一生中有很多睿智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佛教是文化”。赵朴初先生提出这一论断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社会上正流行批判“宗教神学”“打倒封建迷信”。赵朴初先生审时度势地提出这一观点,并经常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话作为依据来论证和推广。他的用意是:佛教包容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发掘、继承佛教文化的精华和优良传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朴初先生希望通过提倡“宗教是文化”,改变人们对宗教的认识模式,扩大佛教进入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个观点至今都影响着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思路。

2014年,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讲时也阐述了同一个观点,认为佛教产生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同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一佛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主张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意味着,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今天的社会依然有着非凡的价值,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

此外,赵朴初先生始终注重学术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强调佛教自身理论的发展和对中国文化的参与,鼓励僧人去钻研佛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宝贵文化遗产,既打开了佛教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新局面,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从1981年起,中国佛学院先后选送几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去日本、斯里兰卡、英国等国的高等院校和佛学研究机构进修深造。此举不仅践行了中国佛教注重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更为中国人间佛教走向二十一世纪储备了新生力量。

同时,赵朴初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强调佛教作为共同信仰与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与联结。1980年,他推动和组织了鉴真和尚塑像回中国探亲活动,掀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往来的高潮,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在今天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大背景下,赵朴初先生于九十年代初提出的“佛教是联系中日韩人民的‘黄金纽带’”这一思路更是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赵朴初先生曾在遗嘱中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与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在生死中完成“人间佛教”的嘱托,在花开花落中担负重建中国佛教的重任,在一无所有中将此身心奉尘刹,在明月清风中寻觅着佛陀和祖师大德的悲智行愿。赵朴初先生所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与实现中国梦密切联系的,它会继续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方向,帮助中国的佛教思想文化与时俱进发展,促进佛教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作为集中华文化发展之大成的中国佛教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感谢精心筹办此次会议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法师及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也同样感谢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的支持,在短短几个月内筹备了一场如此庄严而隆重的会议,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在此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也祝各位与会来宾六时吉祥!

谢谢大家!


[1]王海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