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如果生命能变成什么的话,它能变成一本书(Life passes into pages if it passes into anything)。”
——〔美〕詹姆斯·索特《燃烧的日子》
这本小书汇集了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的诸篇论文,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我从教多年来的心得体会,而且也记录了我的学术成长历程。其中,最早的一篇是2004年收录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中的《论威尔第与瓦格纳歌剧创作价值趋向之差异性》。当时,我是一名正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求学的声乐专业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会在琴房里“咪-咪-嘛-嘛”地练声或是“叮叮咚咚”地练琴,除了演唱民歌、艺术歌曲和创作歌曲之外,还要熟练掌握莫扎特、威尔第、普契尼等大师们的经典歌剧女高音咏叹调曲目。我结合自己的演唱心得对威尔第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美学特征做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完成了《谈威尔第女高音旋律之美学特征》《论威尔第歌剧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等文章。2005年毕业之后,我来到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作,学校的两大国家级特色专业引起了我的关注:一是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二是服装表演专业。自那时起,我对动画音乐、时装表演音乐以及音乐的视觉化课题产生了兴趣,做了一些关于图像/影像里的音乐符号方面的研究,如《毕加索作品中的吉他主题与变奏创作》《音乐在服装表演中的情态特征及其运用》《探音乐与服装表演的美学契合》等文章相继发表。2012年,由于获得浙江省教育厅的资助,我有幸来到南京大学跟随周宪教授访学。在此期间,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我的学习方式由原来每天数小时的练唱和弹奏的技能训练,转换为每天约8小时泡在图书馆看书、做笔记的阅读与思考状态,若用形体表演的术语来形容的话,也就是从原来的“performing image”转变为“mute image”。毫无疑问,这种训练方式极为有利地促进了我思辨能力的提高以及心智方面的成熟。慢慢地,我对艺术理论和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艺术理论素养得到了较好的提升。此外,周宪教授对于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阐述深深地影响了我,为我打开了许多新的视野。这次访学经历开启了我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新方向:我开始从感性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逐渐转向对艺术理论进行理性的、内省的美学思考,并由此探寻艺术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收录在第一编的《音乐的视觉化阐释》《音乐审美的视觉化转向》《视觉音乐的视觉性表征》等一系列文章就是本人在此次访学期间思考并陆续完成的习作。
2014年,由于获得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我应邀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跟随音乐教育家Harold F.Abeles教授访学,完成了《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愿景》《享有一个音乐审美的人生》等音乐教育论文。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我还跟随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教授Jonathan Crary听课,他讲授的艺术史课程对我影响颇深。通过学习他的课程,我学会在艺术史的语境中分析艺术现象并思考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比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2015年年底回国之后,我尝试把音乐图像符号置于艺术史的语境中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剖析,顺利完成了《图像里的音乐符号》《专注、物件、日常生活》《听觉隐喻与审美张力》等论文的写作。收录在本书中的最近一篇文章《从乐音序列到音乐事件》完成于今年年初。因此,从时间的跨度来看,前后应该有14年光景了。在这十多年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对音乐美学、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如今,当我结合20世纪现当代艺术现象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待音乐审美问题时,很快便发现,那种试图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角度或艺术家的立场来看待音乐的审美现象,亦即注重通过音乐基本语汇(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组织而成的“乐音序列”的文本结构来分析音乐呈现的“有意味的形式”之审美研究早已不再是当今的学术主流,取而代之的则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亲历一些充满变化、不可预知的多种可能性的“音乐事件”的在场性、敞开式、对话式的审美体验之研究方法。这些充满创造性想象的未知的“音乐事件”,恰恰是由音乐参与者的感知觉与心理反应、语言与行动、身体表演及其所在的当下的具体情境所决定的。显然,在这些音乐审美活动中,参与者的身份不仅是音乐听者(music listeners),而且还是音乐观者(music audiences)。如此一来,审美主体在聆听与观看的具体行为中自然地联结了“文本”与“事件”的符号系统。我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概括为“音乐审美的视觉化转向”。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我并非仅仅停留于单一的音乐教育活动层面,而是逐渐伸向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研究的广大领域之中,进而从艺术学理论与美学工作者的角度思考音乐审美文化内在的逻辑结构,及其在艺术史语境中的互文性关系。
诚如上文所言,结集在此的诸篇论文大体反映出本人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及学术兴趣。本书主要从以下四个专题来探讨。第一编为“视觉文化中的音乐审美”,通过视觉文化这面时代的棱镜,从音乐审美的角度阐述音乐的视觉化转向这一普遍的艺术文化现象。第二编为“图像/影像里的音乐符号”,主要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图像里的音乐场景及其文化表征,并且探讨音乐各要素与时装表演艺术之间的美学契合,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视觉化表现形式,提供了某种可参照的文化维度。第三编为“抒情性之咏与戏剧性之叹”,本编结合本人十多年的声乐艺术实践,主要以威尔第的歌剧咏叹调为分析对象,从“乐音序列”的视角,来论述女高音咏叹调的声乐旋律特征以及威尔第与瓦格纳的创作风格差异性之比较。第四编为“音乐审美的人生意义”,通过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思考音乐审美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进而提出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愿景。总之,本书将围绕美学、艺术理论与艺术史、音乐教育等专题,阐述音乐审美的视觉化转向这一新时代的文化现象。本书的观点源于个人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一点小小的探索与发现,此种求知的心境正如16世纪人文思想家蒙田(Michelde Montaigne,1533-1592)所言:“我探询,我无知。”而且,我还想接着说:“我无知,我探询。”在此,我恳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我非常感谢单位的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给予我工作上的支持与厚爱;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南京大学周宪教授在我求学之路上给予我的谆谆教诲,我在学业上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归功于他耐心的指导;我由衷地感谢南京大学周计武教授为本书提出的每一个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尤其感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Harold F. Abeles教授和Randall Everett Allsup教授在音乐教育方面给予我有益的指导;我非常感谢哥伦比亚大学Jonathan Crary教授在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方面给予我深刻的启迪;我还要感谢德国安哈尔特大学Stefan Worbes教授为我提供了珍贵的外文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我要感谢浙江理工大学李明教授和胡迅教授为我在时装表演音乐研究中所提供的帮助;感谢黄文山教授为我在动画音乐研究中提供的帮助;感谢李小汾教授在学术合作中给予我信任和支持;感谢我的博士研究生同学曹亚鹏的热情帮助,感谢朋友们给予我真挚的友情和持久的信赖。此外,我还要感谢本书的编辑吴超先生所做的耐心的审阅与编校工作,他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最后,我衷心地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理解与爱护……
我心存感激!
2018年4月于南京大学·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