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西方国家工人权益改善对我国保护农民工的启示

通过对西方国家工人立法保护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人运动与工会运动对工人保护制度的建立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工人有组织的抗争,就没有国家立法对劳资关系的干预。西方国家的工会是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建立的,具有很强的战斗精神,但劳资关系冲突被后来确定的劳资协商对话机制所控制,并没有发展为暴力斗争。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为欧洲工人阶级指出了建立政党,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这条道路,但这条暴力革命之路并不是工人解放的唯一道路。欧美国家工人阶级通过工会组建工人阶级政党,利用国家民主体制与议会斗争,同样可以争取工人阶级利益,而且减少了社会动荡与流血牺牲。

进入19世纪后,得益于西方国家的协商式民主政治体制,工人阶级通过工会运动与政党制度,迈上政治舞台;同时,普通大众的选票开始发挥政治作用,政商关系一体化出现瓦解。为了选票,政治就要去监管资本而照顾到社会利益。这样,政治、资本和社会之间维持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工人利益得到了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资涌入与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工业化运动得到再次启动,大批农民以农民工身份投身现代工厂,造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市场驱动的工业化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卷入城市,形成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而国企的改制使传统的工人阶级丧失了特殊的社会地位,也成为雇佣劳动者。[25]从我国近年来劳资关系冲突案件增多的现象来看,中国农民工面对资方对他们权益的侵害,自我权利意识提高,勇于捍卫自身权益,向公司施压,要求更高的工资与福利保险、更公平的劳资关系。

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政府在劳资关系中需要承担起维护工人权益的责任,因为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与工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劳动立法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劳动立法状况,学习他国工人保护立法经验,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工人努力争取自身权利,需要在国家法制框架下,积极寻求工会的帮助,理性维护自身权利。中国工会组织也需要向西方国家工会学习,建设好自身的管理和运行体系,积极代表工人的利益,为工人的需求发声,争取提高工人待遇。

对于企业管理方而言,在工人权益意识觉醒的时代,再以压迫剥削的方式管理工人的企业注定走不远,因而,企业主也要提高管理员工的水平,提高员工的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1] 钱乘旦:《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南京出版社,1992。

[2] 钱乘旦:《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三联书店,1982。

[3] 鲁运庚:《英国早期工厂立法背景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 陈峰:《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5] 张友伦、陆镜生:《美国工人运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6] Д·И.高尔德别耳格:《1897~1906年日本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杨树人译,《外国问题研究》1981年第4期。

[7] 陈峰:《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8] 朱叶萍:《现代英国劳动立法研究及其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0。

[9] Д·И.高尔德别耳格:《1897~1906年日本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杨树人译,《外国问题研究》1981年第4期。

[10] 董晓杰:《从〈全国工业复兴法〉到〈国家劳工关系法〉:浅析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4。

[11] 朱叶萍:《现代英国劳动立法研究及其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0。

[12]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人民出版社,1956。

[13] Marks Gary,Unions in Politics:Britain,Germany,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Genturies. 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14] 陈峰:《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5]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第489~502页。

[16] 朱叶萍:《现代英国劳动立法研究及其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0。

[17] 董晓杰:《〈从全国工业复兴法〉到〈国家劳工关系法〉:浅析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4。

[18] 隋永舜:《刍议美国劳工立法的历史演进》,《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9] 房光宇:《工作场所的秩序何以可能——从“制造同意”到员工自觉》,《社科纵横》2011年第6期。

[20] 赵虹、田志勇:《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从实际工资的角度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1] 张开发:《评析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兼论英国早期工厂法起源》,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4。

[22]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23] Д·И.高尔德别耳格:《1897~1906年日本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杨树人译,《外国问题研究》1981年第4期。

[24] 程延园:《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5] 陈峰:《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