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研究新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小说,其讽刺性是十分强的,滑稽的场面、有趣的情节、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的方式则体现了杰出的喜剧艺术性。如果说崇高的主题、崇高的形象、真善美的统一集中体现了吴承恩塑造艺术形象的文艺思想,那么,喜剧性则是作者塑造孙悟空形象的又一特色。

吴承恩自幼好奇闻,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5]他的这种“解颐”“善谐”的天性对创作《西游记》、塑造孙悟空形象不能不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作品本身来看,他常常借助喜剧性的情节、场面来刻画其喜剧性的人物形象的思想、行为,塑造了完美的充满幽默诙谐情绪的喜剧艺术典型孙悟空形象,孙悟空的思想、言行都带着令人难忘的喜剧性。

其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孙悟空是个尖嘴缩腮、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歪歪扭扭的拐子步,长尾巴、红屁股的石猴,这恰好具备了引人发笑的喜剧性。他闹三界、斗神仙、斗龙王、斗妖魔紧紧地连在一起,面对天兵天将,他毫无惧色,用隐身法冲出包围,“变作二郎爷爷模样”,驾云到灌江口真君庙里接受鬼判们的“磕头迎接”等,机智、乐观、诙谐的意味溢于言表。

其二,在作品中,孙悟空又仿佛一股充满喜剧性的春风,吹向哪里,哪里就喜气洋洋。他能使忧愁变作喜悦,使愁容化为笑脸,使痛苦立刻烟消云散。例如,在敬道灭僧的乌云笼罩着的车迟国,孙悟空一来到,他那诙谐的语言像一股清风吹散了和尚们心头的忧愁。每当唐僧面临艰难险阻、愁眉不展、无限伤心忧虑之时,唯独孙悟空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以自己诙谐有趣的语言解除唐僧的忧虑,并用自身的力和勇消除前途上的艰难险阻。在黑风山、黄风岭、万寿山、五庄观、平顶山、通天河、西梁国、琵琶洞、火焰山、黑松林、无底洞、金平府、玄英洞、天竺国……唐僧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时常危在旦夕,多亏了孙悟空的英勇、机智。常常是唐僧、八戒、沙僧、白龙马一起受难,孙悟空总是逍遥乐观、诙谐幽默不减平常,更可贵的是又充满着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谈笑自若、毫无惧色,同时也表现了孙悟空形象的喜剧性。

其三,作者借孙悟空形象的言语、行动对神圣的宗教和社会丑恶习气进行了无情的嘲弄。第七回孙悟空与如来大佛赌赛,在如来大佛手指边撒尿留名的场面,正是对佛教神圣权威的极端蔑视。四十五回,在三清观,孙悟空让虎力、鹿力、羊力三仙喝尿的情节则是对盲目迷信宗教者的有意戏弄。对猪八戒贪色、贪食、贪睡的捉弄,正是对懒汉者、好色之徒的严重警告和鞭挞。另外,对西天佛祖、观音私派或脱漏的座下、门下的童子、狮、象、虎、豹来人间作怪成精的谩骂——说观世音“该她一世无夫”,说如来是“妖怪的外甥”等,都深刻地嘲弄、无畏地亵渎了宗教神灵。

鲁迅先生说过,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确实如此,喜剧主要通过对旧事物的鞭挞、否定来达到对新的、完美事物的肯定。其根本的美学意义就在于揭穿旧世界的内在的空虚、无价值,激起人们最后埋葬、消灭它们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6]。《西游记》以喜剧性的情节、喜剧性的人物、喜剧性的语言讽刺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虚伪、丑恶的事物,借孙悟空形象,抨击“神圣”的宗教正在虚伪、自私、残酷、无情地扼杀着美好人性的罪恶。例如,在大闹天宫后,统治者(玉皇大帝)对孙悟空一面是磨刀霍霍、凶相毕露,一面则是虚伪的欺骗、安抚。倘若说,作者借孙悟空的金箍棒向旧世界挥扫而去,表达了对黑暗混浊社会的痛恨,那么,借孙悟空对统治者、妖魔鬼怪诙谐、幽默的喜剧性的挖苦、嘲笑,则表现了自己同旧的腐败的统治势力的决裂。另外,作者借此又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应当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愉快地告别黑暗的过去,才能正确地面对人生,获得永生和幸福。而孙悟空形象则正是作者告别过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追求与希望之所在,这便是在那一声声意味深长的笑声中给予我们的深刻的启迪。

通过对西天路上的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的讽刺、挖苦、嘲笑,作者表达了对明代社会黑暗现象的无比憎恨。作者借孙悟空形象,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状报以无情的嘲弄,撕下了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太上老君、如来大佛虚伪、无能、自私和狡诈的丑恶面目,并给予辛辣的讽刺,让人发出无情的嘲笑。此外,作者又将猪八戒的三贪,唐僧的胆小怕事、软弱无能与孙悟空的大公无私、勇敢乐观、机智聪慧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彼此的矛盾、冲突,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喜剧美学观——人未来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喜剧艺术形象孙悟空既是作者理想的英雄,又是未来人类的化身。


[1]吴承恩:《露筋祠同朱子价赋》,《射阳先生存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刻本。

[2]参见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

[3]胡光舟:《吴承恩和西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83页。

[4]刘毓忱:《论〈西游记〉塑造人物的艺术特色》,《西游记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第104~105页。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