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量化交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量化交易的先驱们

本节主要介绍开拓量化交易这个领域的先驱们的人生经历,他们分别是最早使用量化投资方法的朱尔斯·雷格纳特、专业赌徒出身并且最早运用可转债套利的爱德华·索普、盈透证券创始人托马斯·彼得菲、大奖章基金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

1.2.1 朱尔斯·雷格纳特

从现存资料看,最早采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和发现股票价格涨跌规律的人,既不来自股票和股市交易起源地的荷兰,也不是将金融实践发扬光大的英国人,更不是一开始就和金融共生在一起的美国人,而是看起来有些不“靠谱”的法国人。

最早采用量化方法来分析数据变化并从中挖掘市场价格涨跌规律的,是1834年出生于法国贝当的朱尔斯·雷格纳特(Jules Regnault)。雷格纳特出身贫寒,成年后到巴黎证券交易所成为股票经纪人助理,在跑腿送信的日常工作中耳濡目染着股票涨跌,强烈激发起他探寻规律并赢取股市财富的梦想。雷格纳特每天下班后坚持用纯手工方法,耐心细致地统计和梳理巴黎证券交易所1825年至1862年的股票、国债价格的数据,他惊奇地发现如果股票或国债的持有周期翻倍,价格偏差将增长1.41倍;如持有周期翻3倍则价格偏差增长1.73倍;翻4倍则增长2倍……由于1.41、1.73和2分别是2、3、4的平方根,这令雷格纳特激动异常:“我首次发现了一个未被人表达的数学自然规律,股票价格的差值与所考察的股票持有周期平方根成正比。”

雷格纳特发现了债券的错误定价,运用类似“统计套利”的方法来交易3%永续国债(面值100法郎,每半年付息1.5法郎且永远不偿付本金),根据该国债价格长期浮动于32.50法郎至86.65法郎之间,计算出其合理价格应为73.4法郎。低于此价他就果断买进,偏离越远买进越多;高于此价就果断卖出,偏离越远卖出越多。就这样,虽然也会遭遇短期的缩水和亏损,但持续到1881年,47岁的他实现了“财务自由”。他购买了庄园,雇了车夫、园丁,买了3辆马车和几匹好马,每年都去度假。1894年,雷格纳特去世,留下由债券、股票和房产构成的300万法郎的财富。

随后出版的《概率计算和股票交易哲学》标志着量化交易的开始。而真正“轰”开量化世界大门的是随后一批“不务正业”的“学霸”们。

1.2.2 爱德华·索普

爱德华·索普在小时候就对数字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由于家境贫困,索普很早就开始想办法挣钱。有一次,索普和杂货店老板打赌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算出账单金额,他用大脑,杂货店老板用计算器,结果爱德华·索普取胜,并获得了冰激凌蛋卷作为奖品。有时,索普会花五分钱买一盒饮料,再往里面掺些水,按一分钱一盒的价格卖给口渴的工人,这样每盒饮料可以赚一分钱。

1955年春天,索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物理系读研究生时,和同学们讨论什么方式能不劳而获,大家提到了赌博,而讨论的最终结果是,赌博永远赚不到钱。但索普认为如果能从数学角度找到赌博的密码,那么就一定能战胜庄家。于是他先用计算机预测轮盘赌会出现的每个数字,但是他发现机器的预测性太差,就放弃了。这时他看到了一篇关于计算二十一点扑克游戏的最佳策略的论文,就去赌场实践了,结果输得很惨。

直到他当上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老师之后才研究出二十一点的制胜秘诀,并写了一篇论文准备介绍他的秘诀。索普打算把这篇论文发表在著名杂志《国家科学院文献》上。但根据规定,论文必须由国家科学院的院士递交才能发表。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唯一一位研究数学的国家科学院院士就是克劳德·申农。于是,索普给申农的秘书打了电话,预约面见他。两位量化先驱就这样相遇了。申农建议他把论文名字确定为《二十一点的制胜秘诀》。

论文发表后,信件如雪片般飞向索普,向他讨教二十一点的制胜秘诀,以至于麻省理工学院院方不得不禁止索普对此再发表任何言论。但是索普和申农决定把理论上升到实践,他们找到几个出资人资助他们去拉斯维加斯一试身手。

从拉斯维加斯回来之后,索普写了一本书,即《战胜赌场》,这本以数学研究为主的书,因为名字而成为畅销书。通过索普的书,一时间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生意兴旺,但是学会索普的下注方法的人依然不多。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已经提醒门卫注意索普这个长相的人出入。索普要像好莱坞电影《决胜21点》的男主角那样,每次进出赌场都不得不乔装打扮,转换说话口音来迷惑赌场门卫。1964年,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玩到晚上9点时,索普要了杯咖啡。结果喝下去之后,索普发现自己难以集中注意力,眼睛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好摇摇晃晃地从牌桌边起身回到旅馆房间,过了8个小时才恢复正常视力。第二天,索普又来到这家赌场,这次只要了白水,而且每次只喝一小口。“那水味道很怪,好像里面放了一大包发面用的苏打粉,只用几滴就能让我昏睡一整夜。我要是再多喝一点肯定会立刻在牌桌前昏过去。”幕后黑手毫无疑问是恨他入骨的赌场老板。这件事让索普十分后怕,他决定将自己的目光转向另一个方向——股市,在他看来,这是另一个赌场。

索普研究的第一个标的是股票权证。这种权证和看涨期权一样,赋予购买者在未来以某个价格购入股票的权利,主要的交易渠道是做市商,是当时投资客们的最爱。

索普发现,运用大数定律,不能说每一只股票在明天是涨还是跌,但是可以推算股票涨跌一定幅度的概率。也就是说,如果股票的波动率是随机的,那么它就是可以量化的。这个发现,为量化交易奠定了基调。

而对于那些股票权证而言,通过对波动率的估计,我们就能知道其定价是否失准。比如你买了一份贵州茅台的权证,它的现价是100元,6个月后需要上涨到120元你才能赚钱,那么你就需要计算在此期间上涨到120元的概率是多少,并基于这个概率来得到这份权证的价格。索普利用随机游走模型,再加上某只股票比其他股票是否上涨或下跌更大比例的一个变量,就可以估算这份权证到底值多少钱。

索普为此找到了一名叫席恩·卡索夫(Sheen Kassouf)的金融学家一起合作,把市面上所有的股票权证都测了一遍,结果让他们非常开心,因为在他们的模型下,这些权证的定价基本都是错误的。利用这些错误的定价,他们卖空高价权证,用股市的相应股票作为对冲,如果股票出人意料地上涨,那么股价的涨幅可以弥补他们在权证上的损失,而公式会告诉他们买入多少股票是正确的。索普的权证定价模型就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最早实践。

这其中还有一段趣闻:麻省理工学院的布莱克(Black)和斯科尔斯(Scholes)花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整理好论文准备出版。当一切就绪时,布莱克发了一份预印的材料给爱德华·索普,认为他可能会对此感兴趣。他在材料后附的信上解释说他把索普的推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一个完美的理性世界,没有什么比无风险投资更有价值了。避险对冲理论上就是无风险投资,因此应该像国库券那样的无风险投资一样带来相同的利润,当然前提是期权的价格定得“准确”。索普迅速地将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的公式编辑到计算机中,做出了一个定价表格。他把这个表格和自己做的公式进行了比对,发现除无风险利率的指数因子外,两者几乎完全相同。公式很快被命名为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于1973年正式出版。当然,这个名字并没有显示出索普曾经为此所做过的努力。“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在乎知名度。”索普说,“因为我不从事经济学和金融领域的工作。我觉得知名度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多赚钱。”后来,布莱克、斯科尔斯在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索普是一个很大方的人,他曾告诉席恩·卡索夫(Sheen Kassouf)应该把这无风险的对冲体系展示给整个世界。于是《战胜市场:一个科学的股票市场系统》(Beat the Market:A Scientific Stock Market System)就诞生了,而这本书也成为量化投资领域的开山之作。书中向小规模投资者描述了一种很简单的权证对冲体系。当时一般的家庭还没有计算机,只能用图纸画出表格来确定标价过高的权证。

索普在考虑未来的走向时,希望对资金进行专业化的管理。索普想要开始一种“市场中立”的投资合作关系,这意味着投资收益独立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不管股市表现怎样,都能有保持很好的业绩回报,合作关系也不会受到影响。这种合作关系就是后来大家所熟悉的追求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

于是,1969年,索普和莱根成立了普林斯顿—新港公司,意即东西海岸之间的合作。索普和一名员工在加利福尼亚州负责数学问题,他们为东海岸的莱根和其他员工提供交易指导。东海岸的分公司负责打理一些商务上的事情,包括员工的招聘等。索普和莱根将他们这种新型的对冲基金合作关系称作可兑换对冲基金协会。“可兑换”指的是可兑换债券,这是索普发现的一种新机会。可兑换债券是由债券和权证组成的,当公司股价上升时,可转债的持有人有权利把手中的债券换成股票。

1970年,标普500下跌了5%,而索普的基金赚了3%,1972年,他的回报率是26%,比标普500高了11.7%。索普的基金成立之后连续11年获得两位数的回报。索普当年玩二十一点时,金主们给他的10000美元,到1969年基金成立时已经变成140万美元,他把这些钱作为基金的启动资金。到1985年,基金的规模是1.3亿美元。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索普赚钱,也没什么能阻挡他成为华尔街竞相模仿的偶像。

1987年爆发了“黑色星期一”这个“27个标准差的事件”,“黑色星期一”成为所有宽客心中的噩梦,是对所有人相信的概率原则的一次挑战。但是索普如同奇迹一般地在这次股灾里毫发无损,1987年他的基金赢利了27%,“黑色星期一”里,他通过后续的反向操作弥补了大跌带来的亏损,最后只亏了几百万美元,就他基金的规模而言,简直是奇迹。

1.2.3 托马斯·彼得菲

1944年,二战期间,托马斯·彼得菲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家医院的地下室里。他的童年充满了饥饿、困苦,经常为了躲债而不得不跟着父母半夜搬家。1965年,他抓住了逃离匈牙利的机会,几乎身无分文地来到美国纽约,一个基本不懂英语的匈牙利人开始了他在美国华尔街的传奇淘金之旅。

初到纽约时,彼得菲不会讲英语,他在同是匈牙利人房东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在一家工程公司做制图员的工作。他的公司买了第一台计算机时,由于当时计算机刚刚普及,公司中没有人会使用它。对于彼得菲来说,学习电脑语言要比学习英语简单多了,于是他毛遂自荐地学习编程,不久他便编写出了一个简单的勾股定理的算法——利用正弦或余弦函数计算,帮助工程师得出道路的半径和斜坡。彼得菲帮公司设计出了一套数据库并得到了每周65美元的薪酬,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程序员。

1967年,彼得菲跳槽到为华尔街客户建立计算机系统的Aranyi公司。在Aranyi公司期间,彼得菲又编写了一个可以帮助投资者快速比较不同股票特点和价值的算法交易代码,在Aranyi公司工作的三年时间,使得彼得菲对金融市场开始了解,并成为当时华尔街为数不多的程序员中的佼佼者。

1969年,彼得菲跳槽到纽约金融市场知名人士亨利·杰里克创办的莫卡塔公司。在莫卡塔公司里,彼得菲如鱼得水,得到了杰里克的赏识,他的编程技术也得到了发挥,在同年创造出华尔街首个所谓的黑盒—— 一个读取行情数据,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处理后,产生交易买卖指令的系统。正是通过这个系统,莫卡塔公司取得了不错的收益。20世纪70年代初,莫卡塔公司也开始参与期权交易,期权交易最难的是期权定价,当时还没有Black-Scholes公式可供参考。于是凭着交易员的感觉,杰里克和彼得菲总结出了当时影响期权定价的几个因素:期权行使价、期权到期日、波动率及无风险利率。彼得菲费尽周折、绞尽脑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编写出来一套运用所有上述参数来定价期权的算法。莫卡塔公司开始使用这个算法来交易期权,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后来他们发现这套方法与一年后发表的期权定价公式——Black-Scholes模型类似。

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芝加哥交易市场的建立,彼得菲认为这是股票期权市场兴起的标志,而且股票期权将是一个更大的交易市场,有更大的利润空间。1977年,彼得菲积蓄了20万美元,花了3.6万美元在美国股票交易所买下了自己的交易席位,从此开始创业之路。初期彼得菲的期权交易进行得并不顺利。他的交易完全依靠自己算法提供的定价,如果一个期权合约没有在他保守的利润区间内,他是绝不会交易的。尽管他交易得如此小心,还是免不了失手,曾经一下子损失了十万美元。

尽管这次惨痛的教训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凶猛,但彼得菲没有被打倒,他重新振作,一步一步慢慢地积累资金,扩大交易团队,扩大交易量。但由于他的英语不好,他无法像其他交易员们一样和市场庄家们闲聊、交流,庄家们也不喜欢同这个说英语带有浓重口音的匈牙利人打交道,因此他的单子很多不能被庄家成交。于是,彼得菲有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来增加自己交易的成交比例。当时的美国金融市场是男人统治的天下,彼得菲却反其道而行,雇用了身材诱人的金发女郎来做他的交易员,反正这些金发女郎只是按照他的程序指令来交易,不需要任何交易盘感。这一招却让彼得菲一直不乐观的报单流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市场庄家们的眼球一下子就被这些金发女郎们吸引。自然而然地,她们的单子也很快地被庄家们全部接收。这些庄家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做的每一笔交易都在赔钱。

考虑到基于自己的算法程序,更高的成交量可以降低风险并增加收益,彼得菲决定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加入做市商的行列。在彼得菲利用他的算法和金发美女创造利润的半年后,这些和彼得菲交易的庄家们和场内交易者们开始注意到自己几乎就没有赢过彼得菲的美女杀手们。从技术上讲,无论市场往哪边波动,做市商需要持续保持买卖两边的报价。可是彼得菲扭曲了这条规则,他只挑出值得做的交易。庄家们早就受够了持续被彼得菲击败的滋味,警告他必须在一部分期权上同时保持买卖两边的报价,否则就取消他的做市商资格。可是要保持期权买卖两边的报价就要求他的交易员时刻关注市场的走势,这对一直以来依靠计算机算法的彼得菲团队来说是不现实的。他也不能要求他的交易员一直都紧贴着电话等待下一个交易指令。彼得菲的交易再次受阻,他又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最终一个埋藏已久的想法呈现在他脑海:掌上电脑。经过一系列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官方的争辩,交易所只允许彼得菲的交易员们带小型便携式电脑进场。可是最大的问题是,当时根本没有什么便携式电脑。

带着一个朦胧的想法,彼得菲找到纽约大学的物理博士们来帮忙设计。他们在一个大小为8×12英寸、厚度2英寸的黑色盒子里,嵌入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板,用金线连接起电路板和顶端屏幕,做成了一部触摸式的平板电脑。这些平板电脑通过电话线连接Quotron行情数据机器接收行情数据,经过算法程序计算后,产生交易指令,并以短波无线方式回传到平板电脑上,那些美女交易员们拿到指令后再报价到庄家。然而,此时彼得菲的竞争对手使用的却是每天只能更新一两次的公平价值定价单。

从那开始,彼得菲赚到了超过100万美元一年的丰厚利润。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他考虑进军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美国最大的期权交易所)市场,但因交易场所禁止携带电脑之类的设备进入遭到了拒绝。最终彼得菲转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扩大他的股票期权业务。为了更好地帮助他的交易员们提高效率,彼得菲设计出一些带光的彩棒,系统产生的不同交易指令,会通过不同的颜色示意给场内的交易员们。

慢慢地,彼得菲的交易量越来越大,赢利也开始直线上升,1986年,交易所变成了彼得菲交易大军的取款机。公司从1986年100万美元的初始资金,到年底的500万美元,取得了400%的年回报。同时他在股票期权上的交易,必须在股票市场进行对冲,让他在股市的交易量也直线上升。

1987年的一天,一位纳斯达克工作人员到彼得菲在世贸中心的办公地例行检查,查看他的交易运行,他预想的是骚动的人群、吵闹的电话声、打印机的声音,还有交易员向纳斯达克交易终端输入交易指令时此起彼伏的叫买叫卖声。可这场景并未出现在他眼前。实际上,他只看见一台IBM电脑连接着纳斯达克终端机,而且仅靠这台IBM电脑来完成彼得菲如此庞大的交易量,顿时感到不可思议。电脑里有指示交易品种、交易时间和交易数量的代码。这位纳斯达克职员没有想到,他刚刚见到的是世界上第一台运行全自动算法交易系统的电脑。彼得菲的设备可不只是像过去的交易系统那样提示交易品种,也不仅是简单地弹出需要人来执行的交易单。这台电脑悄悄潜入纳斯达克交易终端,全权决定并执行交易,不需要人的参与。彼得菲的代码可以利用从纳斯达克终端不断涌来的交易数据,分析市场,轻易通过买家出价和卖家售价的不同来开出买单和卖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彼得菲的交易机构开启了华尔街的新篇章。从此,电脑程序员、工程师和数学家开始了对金融市场长达20年的大举进攻,所使用的利器就是算法和自动化交易,算法有时无比复杂精密,智能到几乎可以取代人成为金融市场的决定性力量。

当纳斯达克工作人员得知彼得菲通过外接或者更恰当地称此为“偷取”纳斯达克行情数据来实现IBM电脑的自动化交易时,他立即要求彼得菲停止这样的运作,因为纳斯达克的软件是给人工看行情且手工键盘输入交易指令用的,不是用来做自动化交易。

在被纳斯达克要求停止外接行情数据,且交易必须通过纳斯达克终端键盘执行后,彼得菲在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和他最好的工程师忙着焊接金属、编写代码、焊接数据线,创造了一种输入交易和指令的机器手。当一星期后纳斯达克人员回来复查,他仿佛置身于科幻小说所描述的场景。交易单不断涌入,手柄噼里啪啦地打在键盘上,噪声如此之大,甚至淹没了谈话声。机器每次停下来,仿佛要安静一会儿,谁知转瞬之间再次启动,更加气势汹汹地弹出比上次还要多的单子。整个交易是华尔街的聪明人对规则的又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绕行。最后纳斯达克人员摇摇头,彼得菲扮了个鬼脸。正是这套自动化交易系统帮助彼得菲在1987年一年里赚到了2500万美元。之后彼得菲设计了更多的系统和算法,进行了许多技术创新,进入了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市场。他尤其喜欢那些新的市场,因为这些市场存在更多的机会,而且竞争也少。

1990年,彼得菲将他的公司改名为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简称IB)。在盈透证券中,工程师就是公司的一切,公司内75%的人员是程序员和工程师。

1993年,彼得菲将他日渐完善的交易系统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因为价格便宜,交易品种多,地域全,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尤其适合专业的交易公司和职业交易员。现在按公布的每日平均收入交易衡量,盈透证券已成为最大的网络经纪商。

2007年5月4日,盈透证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在开市的钟声敲响后,他的公司被市场估值为120亿美元,成为当年美国第二大的IPO。虽然盈透证券最低注资要求是10000美元且不适合休闲投资者,但在国际交易和专业交易者所渴望的低成本佣金领域,盈透证券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且盈透提供一个全能账户,客户可以在24个不同国家的100多个市场中心交易股票、期权、ETFs(交易所交易基金)、期货、外汇、债券,以及CFD(差价合约)。

1.2.4 詹姆斯·西蒙斯

詹姆斯·西蒙斯(James Harris Simons)于1938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郊区一个犹太家庭。据说,西蒙斯很小就开始表现出对数字、形状超出年龄的兴趣,他说自己3岁就想学数学了。西蒙斯在波士顿附近一个叫牛顿的小镇读完中学后,就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读数学。他当年的导师数学家辛格回忆说:“西蒙斯的悟性很好,他能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原理,这是很罕见的。”

1958年,20岁的西蒙斯用了3年学完本科,转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数学博士学位。期间他第一次结婚,婚礼收到的礼钱都被西蒙斯拿去投资了,不管股票还是大豆期货都赚了。但是那时候西蒙斯还对投资、交易之类的事情兴趣不大。

三年以后西蒙斯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回到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当老师,那时他才23岁。他的博士学位导师回忆说“吉姆(西蒙斯的昵称)是个很有独创性的人,喜欢坚持走他自己认定的路。”他的博士论文讨论的有关多维弯曲空间里的几何问题,和后来以西蒙斯和华裔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联合命名的Chern-Simons理论一样,都属于拓扑几何学的范畴。

1967年,西蒙斯接受了成立才10年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简称石溪大学)的校长陶尔的邀请,出任该校数学系主任。他招兵买马,不分远近,请到了一些当时或者后来的学科领军人物,这些人分别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等。西蒙斯在石溪大学待了8年,在这期间,他不仅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微分几何学的顶尖人物陈省身共同创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理论,而且使这个新成立大学的数学系的拓扑几何研究在全美名列前茅。

1974年,西蒙斯在商品市场赚了钱后(从60万美元变成了600万美元),让他开始对交易有了兴趣。虽说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已独领风骚,但他还是开始慢慢地移情别恋。后来他自己说“学术界的节奏太慢了”。而另外一个原因是西蒙斯研究的数学领域出成果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候还要靠相当的运气。

1978年,他完全脱离了石溪大学,成了专业投资人。他成立了一个林姆若伊基金,专门从事各种投资活动,其中主要是外汇交易,但是也包括投资各种小公司现在被统称创投基金的投资活动。10年间,林姆若伊基金的投资回报是25倍,相当于每年增长38%左右。

西蒙斯于1988年关闭了已有10年交易历史的林姆若伊基金,成立了文艺复兴科技公司,该公司管理的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大奖章基金。公司的地址不在金融界聚集的华尔街,而是在石溪大学的边上。此时西蒙斯的投资方法才从主观交易完全转型到量化交易。

大奖章基金和林姆若伊基金有两个明显的不同。第一个不同点,大奖章的投资范围不再包括创投基金。虽说西蒙斯的第一桶金源于投资小公司,而且他一生都对直接投资各种小公司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大奖章基金投资的产品按照他本人的话来说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必须在公众市场上交易;必须有足够的流动性;必须适合用数学模型来交易。”

第二个不同点,大奖章基金的投资方法是纯粹的量化投资,以技术数据为主,而林姆若伊基金的投资方法则以基本面数据和主观判断为主。对于其转型的原因,西蒙斯也回答道“首先,数学模型降低你的投资风险。其次,数学模型降低你每天所要承受的各种心理压力。”后面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判断型的投资完全依赖大脑根据最新的信息做出最新的判断,所以,要想不贻误战机,大脑必须随时随地地保持高度警觉的状态,因为新的信息在不断出现,投资的仓位需要不断地调整。

开张第一年,大奖章基金赚了8.8%。但是1989年起模型似乎开始罢工,从年初到4月,大奖章基金赔了30%。西蒙斯花了6个月的时间冥思苦想,最后决定将过去模型中的有关宏观经济数据的部分完全剔除,只留下技术数据。同时,公司将注意力集中在短线交易上。这应该算是大奖章基金的重要转折点,当时制定的投资战略被保留至今,也是大奖章基金长盛不衰的立命之本。

新公司创立之初,西蒙斯的干将主要来自3个地方:一个是石澳大学的数学系,过去他曾经是系主任;另外一个是国防分析研究院;第3个地方可能会令人感到惊奇,是IBM公司的语音识别实验室。有人曾经说,当年西蒙斯把整个语音识别实验室的精英统统都给挖走了。

有了这样一群形形色色局外人琢磨不透的科学家,公司的数学模型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很多的灵感就是在这样的跨学科碰撞中产生的,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也就理所当然地从胜利走向胜利。1994年,美联储6次升息,利率从3%升到5.5%,当年政府债券的收益为6.7%,大奖章基金赚了77%,2000年的科技股股灾中,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超过10%,大奖章基金获得空前的丰收,净回报98.5%。似乎每当股市或者债市越差,市场的波动性越大的时候,大奖章的表现就越好。西蒙斯自己也说过,他的基金需要一定的波动性才表现最好。他说:“要赚钱,就要市场动。”

大奖章基金的投资组合包括上千种不同的股票和各种其他金融工具,它的交易非常频繁和迅速,很多人在描述大奖章基金的交易方式时都会形容成“像机关枪一样”,基金过去每年的周转率在十几倍到几十倍之间。2003年年底大奖章基金资金的股票投资金额为82亿美元,持有1387只股票,前一年年底的股票持仓量为123亿美元。它所持的股票并不是那些很偏门的公司,而是交易量很大的生化、食品、医药、采矿、国防、金融行业的股票。

2005年,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财务总监马克·西尔伯告诉外界,大奖章基金已经达到了流动性的限额,所以将退还基金中外界投资人的钱。其实在之前的3年中,大奖章基金一直在不断返还外界投资人的钱。2005年年底,外界投资人在大奖章里的钱已经被完全退还。2006年开始,大奖章基金的所有投资人都是复兴技术公司的现任或者前任雇员及其家属,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大奖章基金的总值保持在50亿美元左右,光是雇员的钱就已经达到这个数字。

但是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并没有对外界投资者完全关闭大门,它新开设了两个基金来欢迎新的投资者。这两个基金的最低投资额为2000万美元,所以它主要的目标是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退休金的管理公司。新的基金规模上限是1000亿美元,只投资美国的上市股票,所以和大奖章基金不同,后者买卖很多外汇和商品期货。新基金的投资时限也要比大奖章基金长,并且以买进股票为主,所以更接近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