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产品经理:腾讯教我的产品工作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1 案例:中医和西医比较得到的启示

4.1.1 是药到病除还是辨证施治

你在看到标题后千万不要激动,这里不是要和你辩解到底是中医厉害,还是西医高明,这里想谈的是一种想法,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说明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应该如何思考。面对商业分析,我们要善于发掘“引擎盖”下面的问题,找到真正的产品价值主张,而不仅仅看产品在功能或设计上有什么和竞争对手不一样。中医和西医其实都能够看病救人,他们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判断问题的基础逻辑不同。

中医采用的认知方法是司外揣内、归纳演绎,而西医采用的认知方法是直接探讨生理与病理现象,采用科学的语言描述。中医的诊断是辩证,而西医的诊断单元是疾病,西医的诊断就是辨病。

1.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中医的整体观念决定了其认识人体生理与病理现象的宏观性。中医从人体自身、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状况等因素中综合探究健康与疾病的规律。中医看病是从宏观角度看,将一个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互影响。中医有宏观准确性,而西医则偏重于从微观入手,从物化的角度把握人体生理与病理的现象和实质;中医可能提出“千人千面”的治疗方案,因为重点在于每一个病人的不同。这个观点和我们现在互联网正在做的大数据、推荐算法、人工智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一个用户来说,他的消费行为一定不是简单的我爱看电影,所以我就去网上买一张电影票这么简单,一个用户的决策一定受多个相关性因素影响,同时也可能受周围一群人的行为影响。

西医看病则是从微观角度看,采用的是分析法,不是把人当成人,而是把人看成各种器官的组合,有微观精确性,却无宏观准确性。西医更直接地做到靶向治疗,更认可药到病除。在这一点上很像一些初级产品经理做的产品,用户说需要什么功能就做什么功能,缺少关联性的考虑。

中医注重内因,注重调整机体状态。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是致病因素和机体本身抗病因素相互斗争的结果。正如《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学的绝大多数治法都是通过调整个体自身机能,改善机体内在环境后起效的。

对于一个用户来说,有时候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更别说“痛点”是什么了,他可能给你描述的是最近上班总是迟到,地铁和公交里人又非常多、非常拥挤。这时候,如果你认为用户的痛点就是害怕上班迟到被罚钱,认为推荐用户一款分时租赁的共享汽车产品就能解决问题,是不是太过于简单粗暴了呢。

2.判断问题的基础逻辑不同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医学》讲的知识,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比较擅长哲学与类比思维,注重宏观与整体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司外揣内、援物比类、心法和顿悟、试探与反证。

中医学里有三大学说:精气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但是这不是迷信,它们是有一定哲学基础的,都来源于对宇宙不同层面的思考。

精气学说着重于天地从哪里来的宏观思考,以探求宇宙的本源为出发点:因为天地从精气来,而人从天地来,所以人的精气活动感应天地精气。

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五行学说是古代哲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用以认识世界、探究大自然规律的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用来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方法之一。

阴阳学说以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为重点,着重于考量事物的变化规律。

所谓“病”的概念,在西医和中医来看是略有不同的。西医的“病”建立在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以研究人体的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病理变化为特点,根据疾病的病因及病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或其他治疗。西医的“病”大多较为客观,从微观角度加以认识,而且大多有通用的标准。中医的“病”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每一种病都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中医有针对病因、病理、病位、辨证分型、治疗方药、预后、转归等一整套理论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更讲究探寻事物的本质,探寻事物本质上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中医不会由于你胃疼就给你开一些胃药,而是根据一个人的整体状况、整体病因做辨证施治。

西医更讲究临床经验,更讲究科学数据,如果你问一个西医医学的本质是什么,那么通常他会告诉你,现代西医医学的本质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英文为evidence-based medicine。经历3个世纪的发展,西医学已经逐渐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较为完整的生物医学体系。西医认为人的疾病状态都必然在生物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中找到可以观察、检测和量化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因而通过纠正机体内的不正常改变就可以使患者康复。这非常像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我们发现问题或者找到用户痛点的方式是用户调研,用户调研会得到很多数据、很多事实,这些看上去就是做产品的“证据”。但是做产品和做用户调研真与抽血、化验一样吗?真能从这些数据中找到好的方法吗?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油、盐、酱、醋等调料要放得恰到好处,既不能多又不能少。如果一个产品经理太过于执迷寻找用户的“痛点、痒点、爽点”,很可能会陷入一个单点的低维的思维模式,我们需要回归商业的本质,需要去找到我们做产品的初心,同时也找到为用户提供价值的原点。

4.1.2 是数据驱动还是原生驱动

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用数据驱动?我想这又是一个可以争论很久的问题。准确地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我们要搞清楚数据到底是什么。

数据首先是一些结果,甚至是历史数据,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数据不能代表什么,而对于数据的解读决定了我们后续的动作。数据解读体现了产品经理的商业分析能力,体现了产品经理完整的分析能力。

2018年非常畅销的一本书是瑞幸咖啡CMO杨飞著的《流量池》,该书告诉读者一个道理,要把流量用起来,不管单一环节的数据是下降还是上升,都要按照一个流量池思考问题,要看整体的效用。

从2016年起,中国最大的商业困境无疑是流量变贵了,中国在2009年的互联网用户增加率为53%,而2018年不足3%,互联网用户流量的70%被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新浪等公司垄断,10%被今日头条和趣头条等公司占据,15%被各垂直行业入口占据,线上获客成本高得离谱,而线下流量成本的表现——租金也在持续升高。没有流量,就会失去增长;没有增长,就会失去一切。但是,这些数据并不能直接驱动产品销售规模的增长,你要找到最开始做产品的初心,要看你自己的流量池的运营效率。

换句话讲,既要有数据驱动,又要有原生驱动。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皮鞋厂的销售员,你到一个小海岛上销售皮鞋,但是根据你的数据调查报告分析,这个岛上75%的人不穿鞋,你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是因为不穿鞋的人很多你觉得市场潜力比较大呢?还是觉得市场容量太小,可以放弃呢?

再比如,微博、微信、QQ的活跃用户数加在一起可能早就超过了10亿个,大多数人都觉得在中国做社交产品已经没有出路了。如果只是从数据上做上面的判断,那么就不会有陌陌了。

如果雷军在做手机的时候完全考虑苹果、三星、华为、中兴、vivo、OPPO、金立等手机的出货量数据和市场覆盖率数据,可能就直接放弃了,但是从原生驱动角度和用户价值角度看,还是能够找到成功的切入点的。

用数据设定过程指标是非常好的办法,从数据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发现问题在哪里,对于已经设定的数据指标,可以经常回顾一下相关的工作。这才是数据驱动的意义。当然,在设定数据指标的时候,我们不能够“自欺欺人”,不能为了完成数据指标而扭曲工作方向。比如,如果一个篮球运动员设定的目标是三分球命中率为80%,在比赛中,他第一次投篮就命中了三分球,那么只要后面再也不投三分球,就能够一直维持100%的命中率,但是这样的指标没有任何意义;再比如,如果医院制定了死亡率为0的指标,那么医院只要不接受濒临死亡的患者就能够达到这个指标了。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设定一个合理的数据驱动目标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设定呢?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考虑目的,另一方面要考虑组合各种数据。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设定目标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只固执地追求数据,不能追求数据的好看。我们要从团队的角度考虑,如果过分追求数据的目标,就会驱使很多人为了达成目标,互相争夺资源,争夺客户,对整个团队的影响都会比较大。

商业产品经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能只看一时的数据,一定要有时间长度的考虑,一定要学会思考用户生命周期,做产品要能从一点到一类、从一个用户到一个家庭、从一次消费到一辈子消费。这在母婴童领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何在获取用户后提升用户时长几乎是所有母婴童企业突破天花板的瓶颈,只要扩张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用户的需求可能是不断变化成长的,比如用户的需求从作为妈妈的需求成长为负责整个新家庭的采购需求。如果一个产品能从满足新妈妈和宝宝的单点需求切入,建立了品牌,形成用户黏性和品牌忠诚度,那么公司后续的产品线就可以延伸至更长年龄段的细分需求,比如亲子共读产品、绘本阅读产品、数理思维提升产品、少儿编程课程、儿童英语教育产品等。找到产品的原生驱动力一直都体现了一个产品经理洞察商业本质的能力,一个产品的数据表现好坏可能体现了一时的成败,但是对于用户原本就存在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数据并不能代表什么。

其实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需要解决问题;不管是数据驱动还是原生驱动,都希望创造用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