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词采
小序
【原文】
曲与诗余①,同是一种文字。古今刻本中,诗余能佳而曲不能尽佳音,诗余可选而曲不可选也。诗余最短,每篇不过数十字,作者虽多,入选者不多,弃短取长,是以但见其美。曲文最长,每折必须数曲,每部必须数十折,非八斗长才,不能始终如一。微疵偶见者有之,瑕瑜并陈者有之,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演者观者既存此曲,只得取其所长,恕其所短,首尾并录。无一部而删去数折,止存数折,一出而抹去数曲,止存数曲之理。此戏曲不能尽佳,有为数折可取而挈带全篇,一曲可取而挈带全折,使瓦缶与金石齐鸣者②,职是故也。
予谓既工此道,当如画士之传真,闺女之刺绣,一笔稍差,便虑神情不似,一针偶缺,即防花鸟变形。使全部传奇之曲,得似诗余选本如《花间》《草堂》诸集,首首有可珍之句,句句有可宝之字,则不愧填词之名,无论必传,即传之千万年,亦非徼幸而得者矣。吾于古曲之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惟《西厢》能之。《琵琶》则如汉高用兵,胜败不一,其得一胜而王者,命也,非战之力也。《荆》《刘》《拜》《杀》之传,则全赖音律。文章一道,置之不论可矣。
【注释】
①诗余:词,也被称为长短句。
②瓦缶(fǒu)与金石齐鸣者:劣与优共存。瓦缶,指的是劣质的乐器。金石,指的是名贵的乐器。
【译文】
戏曲与词,都是文字的一种表达。从古至今的刻本之中,词写得好的,戏曲却不尽如人意;词有选择性,而戏曲却无法选择。词最短,每篇也不过几十个字,作者虽然很多,能够入选却不多,舍弃差的而选取好的,因此人们只看到了这首词精彩的部分。戏曲的篇幅最长,每折中必然有几首曲子,每部之中必然要有几十折,不是才高八斗,无法做到从头到尾都写得精彩绝伦。偶尔有些小毛病是被允许的,长处与短处各占一半,前面写得十分紧凑,后面却写得很松散,也有没有办法只能写一个差的结局了事的人。既然这部戏已经存在了,演员、观众就只能取它的长处,而原谅它的短处,将开头与结尾全都收录进去。没有将一部戏删去好几折,只留下其中几折,或者将一出戏去掉几首词曲,只留下几首词曲的道理。这是由于戏曲并不能做到每部都写得好,有其中几折写得好而带动全篇的,有一首词曲写得好而带动一折的,让好坏参半,便是这样的原因。
我认为既然干了这一行,就应当像画家画肖像,闺中的女子刺绣一般,就算只是一笔出了差池,都可能导致整个人物的神情不相似;偶尔遗漏了一针,绣的花鸟都可能变形。如果全部戏曲的曲词都是词的选本,就像是《花间集》《草堂诗余》这些集子那样,每一首都有精彩的句子,每一首都有用得上的好字,如此便无愧填词的名声了。如此的戏曲不要说必然会流传,即便是流传千百万年,也不是简简单单靠运气而做得到的。我从古代戏曲之中,挑选了整体上写得十分紧凑,只有一些小缺点但是优点多多的,只有《西厢记》这一部。《琵琶记》写得就像是汉高祖用兵,其成败的说法不一,他得到了一次胜利便成了帝王,是运气好,而并非是擅长指挥用兵。《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之所以可以流传,靠的则是音律,至于曲词,则可以搁置一旁不用讨论了。
贵显浅
【原文】
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绝妙好词,不问而知为今曲,非元曲也。元人非不读书,而所制之曲,绝无一毫书本气,以其有书而不用,非当用而无书也,后人之曲则满纸皆书矣。元人非不深心,而所填之词,皆觉过于浅近,以其深而出之以浅,非借浅以文其不深也,后人之词则心口皆深矣。
无论其他,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予谓二折虽佳,犹是今曲,非元曲也。《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澹经营矣。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若谓制曲初心并不在此,不过因所见以起兴①,则瞥见游丝,不妨直说,何须曲而又曲,由晴丝而说及春,由春与晴丝而悟其如线也?若云作此原有深心,则恐索解人不易得矣。索解人既不易得,又何必奏之歌筵,俾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乎?其余“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等语,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至如末幅“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与“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寻梦》曲云:“明放着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梦魂前。”“是这答儿压黄金钏匾。”此等曲,则去元人不远矣。而予最赏心者,不专在《惊梦》《寻梦》二折,谓其心花笔蕊,散见于前后各折之中。《诊崇》曲云:“看你春归何处归②,春睡何曾睡,气丝儿,怎度的长天日。”“梦去知他实实谁,病来只送得个虚虚的你。做行云,先渴倒在巫阳会③。”“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的常如醉。”“承尊觑,何时何日,来看这女颜回④?”《忆女》曲云:“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你怎撇得下万里无儿白发亲。”“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玩真》曲云:“如愁欲语,只少口气儿呵。”“叫的你喷嚏似天花唾。动凌波,盈盈欲下,不见影儿那。”此等曲,则纯乎元人,置之“百种”前后,几不能辨,以其意深词浅,全无一毫书本气也。
若论填词家宜用之书,则无论经传子史以及诗赋古文,无一不当熟读,即道家佛氏、九流百工之书,下至孩童所习《千字文》《百家姓》,无一不在所用之中。至于形之笔端,落于纸上,则宜洗濯殆尽。亦偶有用着成语之处,点出旧事之时,妙在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竟似古人寻我,并非我觅古人。此等造诣,非可言传,只宜多购元曲,寝食其中,自能为其所化。而元曲之最佳者,不单在《西厢》《琵琶》二剧,而在《元人百种》之中。“百种”亦不能尽佳,十有一二可列高、王之上,其不致家弦户诵,出与二剧争雄者,以其是杂剧而非全本,多北曲而少南音,又止可被诸管弦,不便奏之场上。今时所重,皆在彼而不在此,即欲不为纨扇之捐,其可得乎?
【注释】
①起兴:作诗的一种手法。
②看你:在冰丝馆重刻的《还魂记》之中,写为“看他”。
③巫阳会:典故出自宋玉《高唐赋》,说楚怀王在梦境中与巫山高唐神女相会。
④女颜回:杜丽娘对塾师陈最良自称为女弟子。颜回,孔子的弟子。
【译文】
戏文的文字风格与诗歌、散文的文字风格不仅不相同,还截然相反。为什么呢?这是由于诗歌、散文的语言风格以典雅为重,以粗俗为轻,应当写得委婉含蓄,忌讳将什么事情都直白地讲述出来。词曲则不是这样,剧中人物的语言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街头巷尾的交谈而来的,因此所写的事情都讲述得十分直白。只要是有让人费解的地方,或者粗看之下没能看出其中的深意,经过思考之后才了解的,便均不能称为绝妙的好词,不用询问就知道这是现在的人所写出的曲子,而并非元代的曲子。元代人不是不读书,但是他们所写的戏曲,绝对不带有一丝书卷气,这是由于他们有书但是不用,而不是需要用的时候手中没有书;后人所写的戏曲中,满纸都是书本上的话。元代人并非不懂得深入用心,而他们所写的曲词都让人觉得很浅显,这是由于他们善于深入浅出,并不是在用语言的浅显来掩盖自己思想的浅显,而后人的曲词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较为深奥难懂。
不讲别的,就拿汤显祖的《牡丹亭》来说,世人将它与元朝人所创作的戏曲相提并论,这种评价是十分恰当的。如果询问它最精华的部分是哪里,人们的回答通常是《惊梦》《寻梦》两折。我认为这两折虽然精彩,不过依然是现在的曲子,而非元曲。《惊梦》中的第一句就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用一缕游丝来挑动了人物的情丝,开始的一句话就花费了如此苦心,可以说是费尽心思进行谋划啊。不过看这部戏的人,一百人之中能够有一两个清楚里面的深意吗?如果认为汤显祖写出这部戏的本意并非如此,不过是用眼前的事物来抒发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如此看到一点迹象不如直接道明,哪里用得着兜个大圈子,从晴天说到春天,从春天与晴天的天空悟出春天就像是一缕丝线。如果这样写本就有着深刻的用心,恐怕想要找到能够读懂这种深刻用心的人十分困难啊。找到明白的人既然并不容易,又何必要在台上演唱,让口味高雅的人与粗俗的人一起观赏呢?剩下的像“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以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等语句,每个字都颇费苦心,但是每个字又都写得含糊不清。如此的奇言妙语,只能当成是文字来看,而无法当成传奇来观赏。至于像末篇中的“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与“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寻梦》中“明放着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梦魂前……是这答儿压黄金钏扁”这种曲词,就距离元代不远了。而我最为欣赏的,并非集中在《惊梦》《寻梦》这两折戏,我认为剧中精彩的地方零散地分布在前后的各折之中。《诊柴》曲中有:“看你春归何处归,春睡何处睡?气丝儿怎度得长天日。”“梦去知他实实谁?病来只送得个虚虚的你。做行云,先渴倒在巫阳会……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的常如醉”“承尊觑,何时何日,来看这女颜回?”《忆女》曲云:“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你怎撇得下万里无儿白发亲。”
“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玩真》曲云:“如愁欲语,只少口气儿呵。”“叫的你喷嚏似天花唾。动凌波,盈盈欲下,不见影儿那。”这种类型的曲文,则达成了元代人的成就,将它放在《元人百种》前后,也几乎无法分辨真伪,这是由于这些曲文含义深刻但是语言却浅显易懂,没有一点儿书卷气。
如果要说戏曲创作者要学习的书本,且不说经、传、子、史以及诗赋和古文应当熟读,就算是道家、佛家、三教九流,各个行业的书籍,甚至是小孩子要学习的《千字文》《百家姓》,都应当利用上。对于行诸笔端,将其写在纸上,就应当将这些书籍上的东西全部排除在外。就算偶尔有用到成语的地方,如果涉及过去的事情,信手拈来便是最高的境界了,自然流露,看上去像是古人模仿我,而并非是我在模仿古人。这种境界不可言传,只能多买一些元朝人所著的戏曲作品,细细品读,自然能够浸润其中,颇受感染。元曲中写得最好的,并非全都集中在《西厢记》《琵琶记》这两部戏曲之中,在《元人百种》里面也有。《元人百种》里面的作品并非全部都写得很好,不过十部作品里面会有一两部超过高明、王实甫的。
这些作品之所以没有做到尽人皆知,演出来跟《西厢记》《琵琶记》这两部戏曲一较高下,是由于它们是杂剧而非全本剧,大部分是北方的曲子而并非是南方的曲子,又只能配乐来演唱,不方便放在台上表演。当今时代所崇尚的均是后者而非前者,这些作品即便想要不被人们像冬天舍弃扇子一样搁置一旁,又如何能做到呢?
重机趣
【原文】
“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因作者逐句凑成,遂使观场者逐段记忆,稍不留心,则看到第二曲,不记头一曲是何等情形,看到第二折,不知第三折要作何勾当。是心口徒劳,耳目俱涩,何必以此自苦,而复苦百千万亿之人哉?故填词之中,勿使有断续痕,勿使有道学气。所谓无断续痕者,非止一出接一出,一人顶一人,务使承上接下,血脉相连,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如藕于未切之时,先长暗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才知作茧之精,此言机之不可少也。所谓无道学气者,非但风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当以板腐为戒,即谈忠孝节义与说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于笑,如王阳明之讲道学①,则得词中三昧矣。阳明登坛讲学,反复辨说“良知”二字,一愚人讯之曰:“请问‘良知’这件东西,还是白的?还是黑的?”阳明曰:“也不白,也不黑,只是一点带赤的,便是良知了。”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骂,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矣。予又谓填词种子,要在性中带来,性中无此,做杀不佳。人问:性之有无,何从辩识?予曰:不难,观其说话行文,即知之矣。说话不迂腐,十句之中,定有一二句超脱,行文不板实,一篇之内,但有一二段空灵,此即可以填词之人也。不则另寻别计,不当以有用精神,费之无益之地。噫,“性中带来”一语,事事皆然,不独填词一节。凡作诗文书画、饮酒斗棋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具夙根,无一不本天授。强而后能者,毕竟是半路出家,止可冒斋饭吃,不能成佛作祖也。
【注释】
①王阳明:明朝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他所创建的阳明学派对明清之际早期的启蒙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译文】
“机趣”这两个字是作词之人所不能缺少的。“机”是传奇的精髓,“趣”是传奇的风格。如果没有了这两样,那么传奇便会像泥人土马一般,虽然有形体却没有神韵生机。由于作者便是逐句将作品拼凑起来的,观众也只能逐段去记忆,稍有分神便会听了下曲忘了上曲,看了第二折却不知晓第三折要讲什么。演员劳心劳力,观众眼睛发酸耳朵发腻。何必自己写作时受苦,写完之后又让成千上万的人跟着受苦呢?因此在写词的过程中,不要留下断断续续的痕迹,也不要出现道学气。所说的不能有断续痕迹,并不只是要一出紧接着一出演,一个紧挨着一个上台,而且还要能让全剧上下贯通,血脉相通,就算在感情、事件毫无关联的情况下,也要有像连环细笋一样的伏笔埋在里面,让观众看到后面想起来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就像是莲藕在还没有被切开的时候就长出了暗丝,而蚕丝在缠绕成形之后方才看出茧的精妙。这也就是说,“机”是不可或缺的。所谓的没有道学气,指的是不仅在描写风流韵事的时候应当戒除迂腐刻板,在写忠孝节义、诉说悲苦哀伤的时候,也应当将圣贤之道藏于狂放张扬中表现出来,将哀伤藏在嬉笑中表现出来,就像是王阳明在讲道学的时候一样,如此才算是掌握了填词的诀窍。王阳明在登坛讲学的时候曾经多次反复对“良知”这两个字进行了辨析,一个愚钝的人向他询问说:“请问‘良知’这个东西,到底是白的,还是黑的?”王阳明说:“也不是白的,也不是黑的,只是带着一点红,便是良知了。”用这样的方法填词,悲欢离合,嬉笑怒骂,没有一句一字是不带着机趣而写的。我还认为,填词的契机在于作者的性情,如果性情之中没有机趣的种子,那么不管怎样都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有人询问说:“性情中有没有机趣,又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呢?”我说:不难,看他说话写文章,就能够知道了。如果这个人说话不迂腐,十句之中,必然有一两句是超脱的,写文章也不会过于死板,一篇文章之中会出现一两段空灵的文字,如此这个人便是可以填词的人了。如果不是这样,还是去寻求其他的生计为妙,不要将有用的精力浪费在没有任何益处的地方。唉,“性中带来”这句话放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不只是填词这一件事。只要是诗文书画,饮酒下棋,以及各种工匠技艺,没有一项是不需要这种天赋的。努力学习之后掌握的,毕竟都是半路出家,只能混口斋饭吃,无法修炼成佛。
戒浮泛
【原文】
词贵显浅之说,前已道之详矣。然一味显浅而不知分别,则将日流粗俗,求为文人之笔而不可得矣。元曲多犯此病,乃矫艰深隐晦之弊而过焉者也。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词。无论生为衣冠仕宦①,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舂容之度②。即使生为仆从,旦作梅香③,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以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故也。元人不察,多混用之。观《幽闺记》之陀满兴福,乃小生脚色,初屈后伸之人也。其《避兵》曲云:“遥观巡捕卒,都是棒和枪。”此花面口吻,非小生曲也。均是常谈俗语,有当用于此者,有当用于彼者。又有极粗极俗之语,止更一二字,或增减一二字,便成绝新绝雅之文者。神而明之,只在一熟。当存其说,以俟其人。
填词义理无穷,说何人,肖何人,议某事,切某事,文章头绪之最繁者,莫填词若矣。予谓总其大纲,则不出“情景”二字。景书所睹,情发欲言,情自中生,景由外得,二者难易之分,判如霄壤。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景乃众人之景,写春夏尽是春夏,止分别于秋冬。善填词者,当为所难,勿趋其易。批点传奇者,每遇游山玩水、赏月观花等曲,见其止书所见,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以风云月露之词,工者尽多,不从此剧始也。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如前所云《琵琶·赏月》四曲,同一月也,牛氏有牛氏之月,伯喈有伯喈之月。所言者月,所寓者心。牛氏所说之月,可移一句于伯喈?伯喈所说之月,可挪一字于牛氏乎?夫妻二人之语,犹不可挪移混用,况他人乎?人谓此等妙曲,工者有几,强人以所不能,是塞填词之路也。予曰:不然。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入愚;专则易于奏工,散者难于责效。百工居肆,欲其专也;众楚群咻④,喻其散也。舍情言景,不过图其省力,殊不知眼前景物繁多,当从何处说起。咏花既愁遗鸟,赋月又想兼风。若使逐件铺张,则虑事多曲少;欲以数言包括,又防事短情长。展转推敲,已费心思几许,何如只就本人生发,自有欲为之事,自有待说之情,念不旁分,妙理自出。如发科发甲之人,窗下作文,每日止能一篇二篇,场中遂至七篇。窗下之一篇二篇未必尽好,而场中之七篇,反能尽发所长,而夺千人之帜者,以其念不旁分,舍本题之外,并无别题可做,只得走此一条路也。吾欲填词家舍景言情,非责人以难,正欲其舍难就易耳。
【注释】
①衣冠:古代士大夫的穿戴,这里代指士大夫、官绅。
②舂(chōng)容:舒缓不迫,从容畅达。
③梅香:戏剧中丫鬟的名称,这里泛指丫鬟。
④众楚群咻(xiū):指众多外来因素的干扰。
【译文】
词贵浅显的道理,前面已经说得很详尽了。不过如果一味地追求浅显却不知分辨,那么戏曲将会变得日益粗俗,想要写出文人应当写出的文章却无法办到。元曲经常犯这个毛病,这是过度矫正隐晦难懂的毛病而造成的。过于粗俗的语言,不是不能填词,但是应当从角色的角度出发。如果是花脸说话,就只怕粗俗不够,而一旦涉及生角、旦角的曲文,则需要仔细斟酌,小心用词。不管生角演的是官员还是显贵,旦角演的是小姐还是夫人,其语言都应当包含有典雅隽永的风度,就算生角饰演的是仆人,旦角演的是丫鬟,对他们的语言也应当多加选择,不能像净角、丑角那样的口气。这是由于生旦应当有生旦的样子,净丑应当有净丑的腔调。元朝人对此并不会多加审查,经常会将其弄混。《幽闺记》中的陀满兴福是一个小生的角色,在最初的时候居于人下,之后才扬眉吐气。其中的《避兵》一曲里他说:“遥观巡捕卒,都是棒和枪。”这用的是花脸的口吻,而不是小生应有的曲调。同样都是日常用语,有的应当放在这里,有的则应当用在那里。还有一些粗俗的语言,只需要改动一两个字,或者增减一两个字,就会变得极其新鲜绝雅。神来之笔,只在于熟练。我只是将这种观点提出来,等待其他人来验证。
填词的道理有很多,说什么人就应当像什么人,谈什么事情就应当跟这种事情契合,文章中的头绪最为繁琐的就应当是填词了。我认为填词的总纲,跳不过“情景”二字。写景就是写自己所看到的,写情就应当是写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感情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景物则是从外界获取的,写景与写情的难易程度,有着天壤之别。由于情是一个人的情感,说张三就应当像张三,很难跟李四相混淆;景却是大家眼中的景色,写春夏就都是春夏,只要跟冬秋有所分别就可以了。善于填词的人,应当知难而上,而不要追求容易写的。评点戏剧的人,每次看到写游山玩水、赏月观花的曲文,看他只写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却不提及人物的感情,就算是有十分好,也觉得只能给五分,这是因为善于写风云雨露之词的人太多了,并不是从这部剧开始的。善于咏物的人,最绝妙的地方就是能够做到触景生情。例如前面提到的《琵琶·赏月》四曲,同样是一个月亮,牛氏心中有牛氏的月亮,伯喈心中有伯喈的月亮。虽然看上去说的是月亮,但是实际上说的是人的心理。牛氏口中的月亮能够挪一句放到伯喈的身上吗?夫妻两个人所说的话,尚不能互相混淆,更何况是其他人呢?有人说,这样精妙的曲文有几个人能够写出来呢,强求人是做不到的,这是在阻塞填词的道路啊。我说:“并非如此。”写文章这件事贵在专一。专一就能够生巧,不专一就会变得愚钝;专一就能够让技术娴熟,不专一则难以起到效果。“百工居肆”指的是专一才能够将事情办成;“众楚群咻”指的是因为散漫而带来的干扰。将情感舍弃只讲景物,无非是在贪图省事罢了,却不知道眼前的景物繁多,应当从哪里开始讲起。咏花的时候不想将飞鸟遗漏,赞美月亮的时候又想兼顾和风。如果每个景观都描写,则又开始担心事多曲少。想要用几句话来概括,又要防止事情太少而感情太多。想来想去反复推敲,已经费尽心思,还不如只从本人的角度出发,自然有想做的事情,自然有想要表达的情感,全神贯注之后,自然就有了绝妙的文笔。就像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在自家窗下写文章,每天只能写一两篇,而到上了考场则能写出七篇来。自己在家中,一两篇文章也未必能够写好,而考场中的七篇文章却总能够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成绩超过众人而名列前茅。这是由于他能够心思专一,除了这些题目之外,没有其他题目可写,只能走这一条路。我期望填词人能够舍弃写简单的景物而学会抒发感情,这并不是在强人所难,而是想要让他舍弃难的而做容易的。
忌填塞
【原文】
填塞之病有三:多引古事,叠用人名,直书成句。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而总此三病与致病之由之故,则在一语。一语维何?曰:从未经人道破。一经道破,则俗语云“说破不值半文钱”,再犯此病者鲜矣。古来填词之家,未尝不引古事,未尝不用人名,未尝不书现成之句,而所引所用与所书者,则有别焉;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总而言之,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使文章之设,亦为与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则古来圣贤所作之经传,亦只浅而不深,如今世之为小说矣。人曰:文人之作传奇与著书无别,假此以见其才也,浅则才于何见?予曰: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施耐庵之《水浒》,王实甫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说看,金圣叹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①“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盖愤天下之小视其道,不知为古今来绝大文章,故作此等惊人语以标其目。噫,知言哉!
【注释】
①金圣叹: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
【译文】
填塞的弊病有三种:过多引用典故,重复使用人名,直接引用现成的语句。这些毛病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有三点原因:借助典故来显示自己博闻广识与高雅,借助脂粉来彰显风姿容貌,以及采用现成的句子可以免去思考。对这三种弊病以及导致弊病的缘由进行总结,只需要一句话就能道破。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从来没有被人说破。一旦被人说破,就会像俗语中所说的:“说破不值半文钱。”如此一来,再犯这种弊病的人就变少了。自古以来的填词者,并非不引用古代的事情,也并非不使用人名,也不是不去引用那些现成的句子,不过其引用和我说的毛病是有所区别的。古代戏曲家引用典故并非不选择那些艰涩难懂的,选取人名也并非不搜隐僻的,成句采用的也是市井中日常的语言,即便有时偶尔会涉及史书,也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挂在嘴边的名句,虽然是从诗书中摘取的,实际上跟街头巷尾的谈资没有什么差别。总之,传奇跟文章是截然不同的,文章是专门写给读书人看的,因此不要怪罪其晦涩难懂,戏文则要做到让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都能看,同时还要让不读书的人以及妇女儿童都能看,因此贵在浅显而不是贵在深奥。假若文章也要跟读书人、不读书的人及妇女儿童一起浏览,如此从古至今圣贤们所写的经传也只能浅显而不能深奥,就像如今所写的小说一般。有人说:文人写传奇与写文章是没有分别的,都是想要借此彰显自己的才华,如果写得浅显,又如何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彰显出来呢?我回答说:能够在浅显之中将才华展示出来的,才算是写文章的高手。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世人都当成戏文或者小说来看,金圣叹特意将其称为“五才子书”“六才子书”,用意何为?就是由于对天下人小看了填词与小说之道感到愤怒,不知道它们其实是从古至今绝佳的文章,因此用这样惊人的话语来警醒人们。唉,真是明智之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