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可靠的“识人”线索
每个人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我们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若能够洞悉他人内心的想法,必然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表情最能够反映个人内心情绪的变化,就像是心灵的脸谱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情感变化,进而深入他的内心世界。正所谓“看天要看云,看人要看脸;看云知天气,看脸知人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掩藏起来,戴着一张“面具”示人。有的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的人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这也是罪犯和包庇罪犯的人常用的招数。可是,微表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泄露他们的真实想法。心理学家指出,人们会通过一些表情将内心的感受传递给他人,尤其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微表情,更是暴露人们真实情绪的一面镜子。警察在破案过程中常常使用微表情泄露出的信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分析,识破他们的可疑之处,一举抓获罪犯。
在一起蓄意谋杀案中,凶手迪特性格偏执、内向。28岁那年,他交了一个女朋友,本来准备订婚的两人因为一些琐事闹了矛盾,女友一气之下提出分手。迪特由爱生恨,趁女友熟睡之时潜入其家中,持刀将女友及其父母杀死,手法残忍。为了逃脱追捕,他连夜潜逃外地。警察屡次对其进行追捕,但狡猾的迪特不断变换藏身地点,一直逍遥法外。转眼一年过去了,迪特觉得风声过了,就悄悄坐上回家的长途车,趁夜色潜入家中。
回到家里的迪特害怕被其他人发现而走漏风声,一听到敲门声便会机警地躲起来。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敲门声再次响起时,他立刻躲进了卫生间。迪特的妈妈打开门,发现来的竟然是警察和犯罪心理侧写师。“夫人,您好,近来迪特有和您联系过吗?一直这么躲着也不是办法,如果自首还能够酌情减刑,要是被我们抓到,一定会从重处罚的,您应该劝他配合我们的工作。”一进门,他们就苦口婆心地劝说起迪特的妈妈来。
“没有,他没有回……哦,没有和我联系过。”尽管迪特的妈妈语气听起来很平静,但是那个不小心说出口的“回”字,还是引起了犯罪心理侧写师的警觉。同时,他还发现她的眉宇间闪过一丝慌张的神色。
于是,两人站起身来,一边和迪特妈妈说些无关紧要的家常话,一边巡视各个房间,并密切留意她表情的变化。果然,看到警察和犯罪心理侧写师站起来,迪特的妈妈立刻跟着站了起来,虽然语气依然听不出破绽,神色却变得极为慌张。两人心中已然判定,迪特很可能就藏在家中。可是,搜遍卧室也没有见到迪特的身影。此时,犯罪心理侧写师即将走到走廊尽头的洗手间门口,对迪特妈妈说:“夫人,迪特总是东躲西藏的也不是办法,您也跟着提心吊胆,难道不是吗?”突然,他发现迪特妈妈的目光在洗手间的方向停顿了几秒,心里立刻明白,赶忙快走一步,猛地踹开洗手间的门,上前把迪特逮捕了。
微表情之所以神奇并能够在犯罪心理研究和打击犯罪的过程中被普遍应用,就是因为它虽然转瞬即逝,却会在人们试图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绪之前出现,帮助犯罪心理侧写师判断嫌疑人是否在说谎。就像上面案例中的迪特妈妈,虽然在表面上极力掩饰,但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微表情出卖了她的真实想法,被老练的犯罪心理侧写师看出了破绽。
在抓捕或审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微表情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识人线索,因为它能够暴露出嫌疑人想要隐瞒的事实真相。只要细致入微地读懂嫌疑人微妙的表情变化,就可以巧妙地洞察他们的内心,进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主动控制局面。
现在世界上的面部行为代码系统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已经达到98%。仔细观察一个人的微表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正是人们内心活动的“晴雨表”:人们激动时会脸色泛红;紧张时会嘴唇发白;对一件事吃惊时,眉毛会高挑;愤怒时,眉毛就聚成一座山峰;快乐时手舞足蹈;羞怯时扭扭捏捏……
通过对微表情的观察、分析,对不同表情加以区分,并且判断其所代表的情感含义,可以逐步掌握精准捕捉微表情的能力。比如,学会先从左脸观察。心理学家乔·纳瓦罗说,人的喜怒哀乐大多是通过脸部的活动来表达的,而且多数是从左脸开始的。因为人的右脑负责控制形象思维,不必通过语言媒介来传达信息,而左脸是由大脑的右半球控制的,所以左脸所显示的表情要比右脸更为快捷、敏感一些。在观察一个人的表情时,从左脸开始,更能摸透对方的心思。
不过,要想通过微表情来观察对方最真实的想法,首先要尽量解除对方的防备心理,因为人只有在放松时做出的自然反应才更具有辨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