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曾经说过一句话:“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仅有短暂的历史。”犯罪心理学也是如此。人好好的为什么会犯罪?过去,很多人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即便考虑了也无非是得出“日子过不下去”“没事找刺激”等抓不住重点的结论。很少有人认真地去研究这个问题。直到欧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导致了犯罪率的逐年升高,为了降低犯罪率和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人们不得不探究犯罪的原因,提升自身对犯罪行为的认识,犯罪心理学就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
由于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犯罪率逐年升高和青少年犯罪行为频发等问题,所以犯罪心理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犯罪心理学家就已经开始帮助警方破案,其中最为经典的案例莫过于“纽约疯狂炸弹手”一案,犯罪心理分析师甚至分析出了真凶会在被捕的当天穿着一件双排扣上衣,将扣子扣得严严实实。结果凶手被抓的时候,这一预言果然得到了验证,媒体对此大肆报道,再度掀起了人们对于犯罪心理学的热情,犯罪心理学也有了更加喜人的发展,并逐渐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看到犯罪心理学的踪影。
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美国犯罪片《完美的世界》中,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万圣节的早晨,两名逃犯从监狱中逃出来,挟持了一名8岁的小男孩,展开了一段逃亡之旅的故事。在电影中,由劳拉·邓恩所扮演的犯罪学家莎莉·戈博大放异彩。起初一些老警察因为莎莉是一位女性,又是上司指派下来的“空降兵”,看上去弱不禁风,没有什么破案经验的样子,所以对她非常歧视,尽管莎莉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仍旧屡屡受到他人的嘲笑。但莎莉毕竟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专家,而且经过之前的调查,莎莉对两个逃犯的性格和犯罪历史有了充分的了解,尤其是逃犯之一的布什,莎莉曾经对他做过仔细的研究,了解布什有着怎样一个不幸的童年。所以,她清楚地知道两个亡命之徒在性格和行事原则上有着明显的分歧,也猜出两个逃犯必定相处得不愉快,甚至猜到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出手干掉对方。随着其中一个逃犯——普的尸体被找到,警方越来越相信莎莉这名犯罪学家的专业水平。莎莉经过分析,准确地推断出了逃犯布什的逃跑路线和目的地,最终协助警方救回了被挟持的小男孩。
也许有人会质疑,犯罪心理学家真有那么神吗?他们为什么能够准确地推测出某件事情的发生?电影会不会神话了犯罪心理学家,夸大了犯罪心理分析和预测所起的作用呢?诚然,影视作品的确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但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婴儿能够通过双眼的观察和对气息的识别,分辨出自己的母亲;书法家能够通过笔迹判断出字是谁写的;人们能够通过脚步声和说话的风格来判断对方是否是自己所熟悉的人,其中依靠的无非是对事物规律的了解。犯罪心理学家当然也不是凭空猜测的,而是经过了仔细的研究和精密的分析,只不过电影简化了犯罪心理学家研究和分析的过程,直接为观众呈现了犯罪心理家得出的结论和对于这一结论的准确印证罢了。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严肃且实用的科学,应用于刑事侦查中时,在犯罪心理学基础上衍生出了被称为“犯罪心理侧写”或者“犯罪心理画像”的技术,即根据已经掌握的犯罪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特征进行刻画和推测,如将打乱的拼图一般细碎的线索,一块块拼凑起来,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最终拼凑成犯罪嫌疑人完整的心理画像,为案件调查提供帮助。它能够帮助警方明确调查方向,更为细致、深入地搜集证据,了解罪犯作案的动机、作案的手法及作案的目的等,尤其是在一些疑难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常常能够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说起犯罪心理画像,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国的联邦调查局,也就是我们在影视作品和书籍中常见的FBI。作为一个创立犯罪心理侧写技术并使之得到较为成熟应用的执法机构,FBI已经依靠犯罪心理侧写技术破获了大量疑难案件。尽管犯罪心理侧写技术也会有失误的情况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犯罪心理侧写技术在协助警方破案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
犯罪心理侧写师可以凭借已经掌握的证据和线索,对凶手的年龄范围、身高、体型、性格,以及精神是否正常,是否有稳定的工作,居住在什么地方,与父母和其他人的关系如何,甚至仪表是否整洁,穿着什么款式的服装等做出准确的推断,令人不禁感叹“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