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古刹的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清代的大觉寺

清朝康熙年间,在随康熙皇帝临幸大觉寺时,侍卫纳兰性德心生感叹,留下了吟唱大觉寺的一首词作:“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篆香清梵有无间。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此时相对一忘言。”其中空梁、画壁、诸天、蛱蝶等并不是纳兰性德凭空臆造的,其诗句还能让人想见侍卫在高大殿堂的台阶下巡行,在僻静的行宫跨院当值的景象。他的诗歌也使去过大觉寺的人倍感亲切。

康熙五十九年(1720),笃信佛教的雍亲王对大觉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增建了四宜堂、领要亭等建筑,形成了大觉寺现在的格局。雍亲王还力荐迦陵性音禅师担任大觉寺的住持。

雍亲王每次到大觉寺来,都要与迦陵禅师研讨佛法、商议国事,并作有《大觉寺》诗:“翠微城外境,峰壑画图成。寺向云边出,人从树杪行。香台喧鸟语,禅室绕泉鸣。日午松阴转,钟传说偈声。”

在大觉寺的四宜堂内,迦陵禅师栽下一棵玉兰,至今仍枝繁叶茂,树龄已超过300年,是京城树龄最长的玉兰树。根据气候情况,大觉寺玉兰花每年大概清明节前后开花,花期一周。

大觉寺玉兰花

雍正登基后,担心过分崇佛和与高僧交往会引起朝野的不满和议论,为此一度疏远僧人。雍正元年(1723),迦陵禅师辞去大觉寺住持,飘然南下,过起了云游隐居的生活。雍正四年(1726)秋,迦陵法师在江西庐山归宗寺圆寂,其遗骨迁回大觉寺建塔安葬。据《性音和尚塔记》记载:“性音和尚塔记,清雍正六年十月刻。石在北京海地区大觉寺塔院。”大觉寺塔院,是大觉寺南约1.5千米处的寺庙附属建筑群,是清代大觉寺僧人圆寂后灵骨安葬之处。1929年胡改庵教授在《宗鉴法林》序言中提及为其亡夫人发愿补刻大觉寺寺藏《宗鉴法林》版的过程中,曾到寺右徐哥庄性音塔处祭拜。寺右者,即今大觉寺之南。由此可知,迦陵性音确实葬于大觉寺外1.5千米处的南塔院内。

松柏抱塔

大觉寺内的那个白塔并不是迦陵禅师塔。寺内的白塔为典型的覆钵式白塔,分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塔高约15米,塔基呈四方形,塔座为八角形,正面朝东,四周由祥龙、葵花、牡丹、莲花、西番莲等图案砖雕而成。塔身正面镶嵌拱门,塔身上部的石质十三天相轮承托着伞盖形剎顶。塔旁有古松和柏树,构成了“松柏抱塔”之景。

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出内帑重修大觉寺主要殿宇。经过这次修缮,大觉寺渐成“寺分三路”的格局。殿宇依山而建,中路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殿、大悲坛四进院落构成,左右路另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排列有序,蔚为壮观。

在龙王堂的假山当中,有被称为“西山之冠”、寺内八景之一的“银杏树王”。此树树龄已逾千年,或许比建寺还要早,现高约25米,树围近8米。乾隆皇帝曾赋诗赞曰:“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乾隆皇帝多次驾幸大觉寺,留下了许多墨宝。大雄宝殿和无量寿佛殿前悬挂的“无处来处”“动静等观”“憩云轩”等匾额,均为乾隆御笔;领要亭和龙王堂旁边的假山石上刻有乾隆的多首诗赋。相传乾隆皇帝每次到大觉寺来都住在四宜堂北边的憩云轩内,循梯上楼,有游廊可供凭眺,俯视楼下,就是号称灵泉的一池清溪。清代官员完颜麟庆在《大觉卧游》中写道:“右置精舍曰‘憩云轩’,前为七堂,左设香积厨,坛后有塔,塔后有塘,塘后有楼。垣外双泉,穴墙址入,环楼左右,汇于塘,沈碧冷然……”

乾隆手书“憩云轩”匾额

按麟庆的记述,大觉寺后山有两处泉水伏流地下,汇至寺内龙泉池中才喷出地面。池中砌有一座玲珑的笔架山,泉眼就藏在笔架山的底部,池水回旋,形成“喷泉射窦”的胜景。泉水从龙泉池分东西二泉流出,西泉经过领要亭,形成“三叠飞瀑”景观,由憩云轩双渠而下,几经迂回最终流入寺门前的功德池中;东泉亦随小石渠流淌,弯弯曲曲,绕过竹林后也汇入功德池。这种由天然泉水经过人工引导而成的“二龙戏珠”的景观,成为人们的消闲好去处。

大觉卧游

光绪五年(1879),慈禧太后出内帑修葺殿堂,并敕修寺院西南的塔院。大觉寺殿堂悬挂的匾额“妙悟三乘”“妙莲世界”“法镜常圆”“像教弘宣”均出自慈禧太后之手。

清末,大觉寺成为各国公使的消夏之地。光绪十六年(1890),德国驻北京公使佛尔克在大觉寺待了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