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7) 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学研究

1927—1937年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世界经历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但中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如以工业生产为例,1929—1936年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据统计,1929—1936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按1933年国币计算,单位为国币10亿元)的各年数值如下:773.8、821.1、886.9、921.5、1006.3、1042.6、1104.1、1227.4。参见管汉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并没有受到西方经济萧条的冲击。当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社会对于经济发展都比较热衷,“实业救国”蔚然成风,经济学传播和发展的土壤良好。加上这一时期中国获得了政治上的统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获得了中央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留学教育,包括经济学的留学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由于这一时期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留日运动式微,留学欧美的留学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数量大大超过民国初年。这一时期与经济学有关的博士论文的具体情况如表2—4和表2—5所示。

表2—4 1927—1937年中国留美学生的经济学博士论文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注:1.陈君慧(1903—? ),广东台山人。早年毕业于私立岭南大学。后赴美国入纽约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任社会调查所研究主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抗日战争时期,附汪投敌。曾任历届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经济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参事厅厅长、中央银行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央储备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41年任汪伪文物委员会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物资统制委员会委员、粮食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侨务委员会委员长。1942年任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物资统制委员会副主任、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43年任汪伪建设部部长、实业部部长、合作事业委员会委员长。1944年任汪伪粮食部部长、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米粮采销总管理处清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乡村建设实施委员会秘书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与陈公博等人逃往日本,后被引渡回国,关入南京老虎桥监狱。

2.张孟令(Chang Meng-Ling,1908—? ),浙江宁波人,银行家张絅伯之子。1930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确定市盈率的方法研究”(A Study of Methods in Determining Price-Earnings Ratios)。193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金银本位下的国际价格调整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ice Adjustments underGold and Silver)。回国以后曾任明华商业储蓄银行襄理,后任教于南开大学。

3.赵人儁(Chao Jen-Tsun,1900—? ),字守愚,浙江兰溪人,1923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 1925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曾任铁道部科长,后任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抗战时期因婚变曾任燕京大学教授),讲授高级统计学和高级货币学,1933—1936年兼任北京大学经济系讲师。20世纪30年代曾在《社会科学》《清华学报》上发表《物价安定与汇兑安定》《关于货币数量说之两种解释》等论文。著有《物价指数论提要》(财政部驻沪调查货价局,1928)。

4.赵葆全(Chao Pao-Chuan,1900—? ),江苏江阴人,美国密苏里大学学士。1935年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纽约Hornellsville, Steuben城乡土地利用的经济学研究”(An Economic Study of Land Utilizationinthe Town of Hornellsville,SteubenCounty,NewYork),该论文当年被列入博尔特“州和地方文献保护项目(Usain State and Local Literature Preservation Project)丛书”出版。之后,继续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5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白银”(Silver)。回国以后曾任政治大学教授、农林部农村经济司司长。1947年起任中国农民银行协理、总经理及交通银行总经理。著有《白银与中国物价》《农业经济学》《各国土地政策》等。

5.赵才标(Chao Tsai-Piao,1907—1961),浙江永嘉人,1930年通过浙江官派留学生考试,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学习农业经济,1932年获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1930年安徽霍山121家农家短期贷款研究”(A Study of the Short Time Loans of 121 Farms in Hohsien,Anhwei,China,1930)。193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12省的粮食产量的统计研究”(A Statistical Study of Crop Yields in 12 Provinces in China)。回国以后曾任教于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前身)。先后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少将总队长、西安警备副司令。1949年以后去往台湾。

6.陈希诚(1900—1988),福建长乐人,1923年入福州协和大学社会学系,1927年获学士学位,后入燕京大学研究院,192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当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攻读农业经济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历任福建协和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福建建设厅农贷合作科科长、处长、局长。1937年著有《福州紫阳村经济调查》一书。1945年任中央银行国库局副局长。1950年到华丰搪瓷厂,历任私方厂长、生产技术委员会主任、技术科长等职,著有《珐琅工艺技术》《珐琅工艺学》等书,是钛彩珐琅的创始人。

7.陈仁炳(1909—1990),湖北武昌人,著名基督教人士陈崇桂之子。幼年在湖北荆州就读瑞典行道会所办的教会小学。1925年去往北京,就读北京汇文中学。1928年入上海沪江大学,1932年赴美留学,次年获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财政部秘书、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社会学系主任。1949年以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年被划为右派前,兼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委员。1957年,他提出“反对乡原态度,提倡贾谊精神”,结果被当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的张春桥,在其写的题为“陈仁炳的‘另外一条道路’是什么?”一文中点名。

8.陈国平(Chin Rockwood Quock-Ping,1991—1998),1937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日本在华棉纺厂:一项国际竞争研究”(Japanese-owned Cotton Mills inChina: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该博士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市场上的棉纺织品的竞争,具体内容包括日本棉纺工业在中国的扩张,日本独资棉纺业公司的竞争,日本独资棉纺厂竞争成功的经济因素,日本在华棉纺厂竞争的政治因素。陈国平博士毕业以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1945年赴美国,进入美国商务部。

9.该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中国市场上棉纺工业的竞争”。该章分析了中国市场上国际棉纺织品竞争的一般状况,目的是说明日本棉纺工业厂商是如何一个一个击败印度、美国、英国的棉纺工业厂商进入中国,成为领先的供应商的。该章还对中国的棉纺工业的增长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以展示中国自己是如何成为自己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生产能力的竞争,中国市场上的棉纱竞争,中国市场上的棉布竞争,日本对英国的优势,中国的棉纺工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生产能力。

第二章为“日本棉纺工业在中国的扩张”。该章内容涉及中国棉纺织业在中国的整体发展、日本棉纺织业在中国的特殊发展及日本资本对中国棉纺织业投资的吸引力。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棉纺工业的整体发展,中国日资棉纺厂的起源与发展,上海的日本棉纺业,青岛的日本棉纺业,天津的日本棉纺业,日本在华棉纺业发展的原因。

第三章为“在华日资棉纺工厂与中国棉纺工厂及日本棉纺工厂的竞争”。该章内容涉及中国市场与出口市场上日资工厂所引致的竞争的分析、日资工厂与中国工厂在外部市场竞争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具体内容包括:竞争的本质,日资工厂与中国工厂的竞争,日本在华工厂与日本工厂的竞争。

第四章为“日资棉纺厂竞争成功的经济因素”。该章比较了在华日资棉纺厂与中国棉纺厂及日本棉纺厂的生产成本的差异,包括劳动力供应,工资、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原棉供应及企业的资本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工资、效率与生产成本,日资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原棉供应,中国棉纺企业的资本。

第五章为“在华日资棉纺厂的政治因素”。作者认为,政治因素虽然不构成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日资棉纺厂与中国棉纺厂竞争过程的一种因素。因此该书的最后一章分析了中日棉纺厂竞争的政治因素。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抵制日货及其与在华日资棉纺厂的关系,在华日资棉纺厂的罢工,走私与日资棉纺厂的地位,作为日本经济渗透华北战略一部分的日本棉纺厂。

10.该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内容包括:中央银行目前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中央银行的建立,本研究的计划。第二章为“中央银行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导致中央银行建立的历史背景,中央银行的功能,中央银行的必要性,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中央银行的组织与管理(资本与盈余、管理),国家与中央银行,纸币发行问题,银行存款准备金问题,中央银行的政策及其实施方法。第三章为“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现状”,内容包括:银行背景(本土银行、现代银行、外国银行),货币背景(货币主要种类、货币改革的努力、货币改革的特点),中国中央银行的先驱——中国银行,中国中央银行建立的原因,1928—1933年的中央银行(资本、功能、力量、组织、过去政治与经济危机时期的银行政策),1933—1937年的银行现状(管理、权力和职能、部门、1993年以来取得进展的表现、最近的报告与银行报表研究)。第四章为“中央银行在中国重建中的地位”,内容包括:重建的计划与机构(国家经济委员会),政府的财政需要,必要的资金来源,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重建的金融家,中央银行卷入中国财政的危险。第五章为“中国中央银行的问题”,内容包括:职能范围问题,模式问题,农业信贷问题,汇率稳定问题,再贴现与公开市场操作问题,统计和报告问题,与其他中央银行合作问题,战时财政问题。第六章为“总结与结论”,内容包括:银行为中国做了什么?银行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在什么条件下银行能够提供最好的服务?

11.裘开明(Chiu Alfred Kaiming,1898—1977),浙江镇海人,1920年入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学习。1922年毕业后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1924年赴美国进修图书馆学和经济学。1925年毕业于纽约公共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中文系讲师兼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员。1928年哈佛燕京图书馆成立,他出任第一任馆长至1965年。在任馆长期间,曾于1930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北平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31年回哈佛燕京图书馆工作。1933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36年曾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1937年任清华大学讲师。1938年再回哈佛燕京图书馆。曾任哈佛燕京图书馆首任馆长。1965—1970年先后担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顾问。1970年以后任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图书研究顾问。1977年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被美国图书馆界誉为“美国东亚图书馆馆长之领袖”和“西方汉学研究的引路人”。

12.邓贤(Dung Yien,1905—? ),1926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保险专业,硕士论文题目为“愤怒的损失及其预防”(Ire Losses&Their Prevention),之后继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的人寿保险:阻碍其发展因素的研究”(Life Insurance in China:A Study of the Factors Hindering Its Development)。回国以后于1935年任职于财政部统计科。1940年任财政部四联总处统计主任。曾任兴华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协理。1949年以后去香港,入美国驻香港领事馆从事中国问题研究。

13.何廷光(Ho Ting-Guang,1905—? ),1935年获美利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管子,公元前7世纪的经济思想:特别考察最近的经济思想》(Kwantze,Seventh Century B.C.:A Study of His Economic Ideas,with Reference to Recent Economic Thought)。回国以后曾任教于重庆大学商学院。20世纪40年代在《财政研究》《银行通讯》《钱业月报》《法商论坛》《东方杂志》《经济汇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财政金融问题的学术论文。

14.黄邦桢(Huang Pang Chen,1900—? ),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洋工学院教授。1938年与杨学通、袁贤能、张伟、范云巢等发起创办天津达仁商学院,收容不愿意接受敌伪高等教育又不能到后方升学的青年学生,任该校总务主任。1940年汪伪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后,出任该校法商学院院长。

15.顾毓瑔(1902—? ),江苏无锡人。1927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机械系,是年秋赴美国留学,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教授、实业部技正兼工事科长、行政院工业视察团专员、军事委员会军事工程第一团团长、庐山训练团教官、中央政治学校教官、国防研究院教官、中国工程师学会董事兼总干事。1932年起担任经济部中央工艺试验所所长。抗战胜利后兼任行政院河北平津区敌伪产业管理局局长。1947年出任行政院全国经济委员会副秘书长。著有《中国工业发展史》,“致力于中国工业建设及工业经济等问题之研究”。(参见徐盈:《顾毓瑔——中国当代实业人物志之三十九》, 《新中华》1948年第6卷第21期。)

16.孔士谔,1935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以后曾任商务印书馆研究所秘书、青岛中国银行经理、上海国货联营公司董事长。著有《商业学概论》(1933)、《中国国际贸易问题》(1936,与张毓珊合著)、《货物推销法》(1934)、《进出口贸易》(1938)、《商业常识》(1947)。

17.李干(Lee Kan,1901—? ),字芑均,江苏无锡人。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27年获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曾出任中国驻美大使馆商务参赞。博士论文题目为“英国社会学家:他们对资本的认识”(British Socialists:Their Concept of Capital)。

18.李焯林(Lei Cheuk-Lam,1906—1990),李卓敏族兄,广东开平人。192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商学院后留学美国,1931年获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房地产会计的若干法律问题”(Some Legal Aspects of Estate Accounting)。1937年获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会计视角下的规范与监管:华盛顿地区的建筑与贷款关系”(Accounting Aspects of the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Building and Loan Associations in Washington),该论文被收入美国会计师协会主编的《会计评论》第13卷出版。回国以后曾任复旦大学、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光华大学教授。1949年以后任上海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会计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会计学》一书。

19.梁炳琪(Leung Ping-Kei,1907—? ),1936年获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货币和银行政策的历史和批判性研究”(A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Survey of Chinese Monetary and Banking Policies)。博士毕业回国后,曾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该论文的“导论”部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货币与银行政策的决定因素、经济与政治背景、决定中国金融政策的习俗因素。正文内容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下分两章。第一章为“有关货币本位政策”,内容包括:中国货币本位的历史;中国货币本位问题的本质;当前中国银元的不稳定性;与银价上升相关的问题;有关中国不同新货币本位改革建议的评述(金本位、银本位、复本位)。第二章为“中国货币流通问题”,内容包括:一般背景;作为通货的白银(银元、分数银币);铜辅币;银两;银行票据的现状;1935年货币改革的新方案(白银国有化、限制银行票据发行、银行票据发行的法制化、中国货币的稳定)。

第二部分为“中国的银行政策”,下分五章。第一章为“有关银行体系的政策与实践”,内容包括:早期中国的银行;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旧式钱庄、现代银行机构、“商业”银行、银行分支机构、国际银行)。第二章为“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管理职责;资本与盈余问题;影响存款账户的政策;关于储蓄政策;与客户的关系;银行清算系统;贷款与投资政策。第三章为“中央银行的职能及其政策”,内容包括:中央银行的本质;中国中央银行的背景;中国中央银行的本质及其组织;银行票据与准备金政策问题;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国家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中央银行对国家的职责。第四章为“中国对于银行的公共管制”,内容包括:中国对于银行管制的简史;中国对于银行公共管制的最近发展(《票据法》的颁布、《银行法》的通过、《银行特别条例》的执行、外汇管制的尝试);1931年《银行法》评析(促进银行发展的条款、有关银行组织的条款、关于所有制的条款、有关银行间业务的条款、盈余与存款准备金问题、银行信托业务及清算问题)。第五章为“相关行业的货币与银行政策”,内容包括:有关农业的政策(中国农村信用状况、农村信用组织——贷款协会和合作信贷运动、中国现代银行的农业贷款);一般产业的政策(中国国货银行的建立、中国国货银行的组织与功能、中国国货银行的政策、中国国货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论文的最后是“总结、结论及建议”,内容包括货币政策与银行政策两个方面。关于货币政策的总结、结论及建议的内容包括:货币状况概述;货币改革的必要性;银本位与金本位的比较;金本位的前景;货币改革的方法。关于银行政策的总结、结论及建议的内容包括:中国的银行状况概述;银行的政府监管;管理政策;银行的合作问题;纸币问题;投资银行的必要性;农业信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21.李迪俊(Li Ti Tsun,1901—? ),字涤镜,湖北黄梅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25年、1926年、1929年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旋为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员。回国后任教于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后任职于国民政府外交部,1935—1937年曾任外交部情报司司长。1939年以后出任古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多米尼加全权公使,1947年任土耳其全权大使。

22.梁庆椿(Liang Ching-Chun,1904—? ),广东中山人,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29年考取庚款留学生,成为其中唯一的一名经济学专业留学生,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32年获硕士学位,193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财政部及南洋烟草公司统计科职员,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主任。1942年,他领导成立了农业经济研究所,同年任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1946年赴美任国际货币基金远东部主任。著有《中国旱与旱灾之分析》(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5年版)、《世界粮食问题》(上,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下,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战时粮食论集》(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1941年版)、《近代金融学说》(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1943年版)、《鄂棉产销研究》(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1944年版)、《国际货币论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1945年版)、《农产品运输及加工》(正中书局1947年版)、《合作》(正中书局1953年版)。译有《农业经济概论》(正中书局1944年版)、《农业制度》(正中书局1947年版)、《农业政策》(正中书局1947年版)、《农业经营》(正中书局1947年版)、《土地经济》(正中书局1947年版)。

23.刘甸忱,留学美国,获硕士、博士学位,回国以后担任辅仁大学经济学教授并任西北大学研究员。其博士论文英文版1934年由Kwang Yuen出版社编辑成书在北平出版。

24.罗志儒(Lo Chih-Yu,1901—1991),又名罗志如,四川江津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 1927—1929年任杭州第一中学英语教师,1929—1934年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34—1937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论文题目为“电力价格和市场的统计研究”(A Statistical Study of Prices and Marketsfor Electricity)。回国以后任职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电力资源的应用,后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重庆大学教授兼法学院院长。1949年以后任中央财经学院统计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统计表中之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2年版)、《资产阶级国民收入理论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20世纪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与厉以宁合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与范家骧、厉以宁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麦健曾(Mai Chien-Tsing,1901—1977),广东顺德人,出生于香港,麦仲华与康同薇长子,康有为大外孙。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以后留学美国,1924年获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 1926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93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艾伯特·加勒廷的财政政策”(The Fiscal Policies of Albert Gallatin)。留美期间积极参与中国留美经济学社的工作,1924年担任留美经济学社会长之职。回国以后曾任岭南大学教授,广州财政局局长,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教授兼财政部顾问,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讲师、教授。袁同礼的《1905—1960年间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1961)将“麦健曾”误作“麦见曾”。著有《全国铁路管理制度》(与朱祖英合著,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北平分所1936年版)、《最近之广州市财政》(广东省银行经济研究室1937年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于1927年12月在《留美学生季报》(第20卷第3号)上发表长达40页的《近代的财政学说》一文,为其博士论文的写作做了铺垫。

26.潘光迥(Pan Frangis Kuang-Chiung,1904—1997),上海宝山人,其父潘鸿鼎(1863—1915)为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其兄潘光旦为社会学大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1926年获达特茅斯大学商学院学士学位,1927年、1929年分获纽约州立大学商学院硕士、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国际金融干预”(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tervention)。先在纽约国际金融研究院及华美协进社工作。1930年回国任商务印书馆经理,1935年后出任国民政府接待美国经济调查团执行秘书、铁道部主任秘书、公路局局长、交通部总务司司长。抗战时期负责统筹大后方的物资运输,曾任招商局副总经理、中德合资欧亚航空董事。1946年任中国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1948年去往香港,任英伊石油公司顾问。1955年起任孟氏教育基金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

27.沈章甫(Shen Walter Y.W.,1914—? ),纽约大学商业管理硕士,1936年获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国际货币稳定”(International Money Stabilization)。回国以后曾任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

28.谭绍华(Tan Shao-Hwa,1927—? ),192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后留学美国,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美国在华投资外交”(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Investments in China)。回国以后一直在外交界任职,1932年发起成立中国政治学会。曾任中国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公使(1936年9月至1941年2月)、中国驻巴西特命全权公使(1941年5月至1943年7月)及驻阿根廷大使、驻美公使。

29.唐崇慈(Tang Nelson Chungtzu,1897—? ),广西全州人,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2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1883年英国的腐败行为和预防法”(The English Corrupt and Illegal Practices Prevention Act,1883)。1927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英国土地税制度”(The British System of Taxing Land Values)。著有《日本财政的危机》(中央书局1937年版)。

30.该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英国土地税的历史”,内容包括:内战前的土地税史;内战至1798年的土地税史;1798年后的土地税状况;有关土地税的建议。第二章为“1910年土地法案的颁布”,内容包括:导致改革的原因;劳合·乔治(Lloyd George)计划;当时的一般意见;有关该法案的政治争议。第三章为“四种土地价值税”,内容包括:“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价值”的概念;四种土地价值税与亨利·乔治单一税的区别;这四种税与其他税的联系。第四章为“估值的一般规定”,内容包括:四种价值;原始价值;临时估值;未开发土地的估值;对价值和估值的若干看法。第五章为“增值税”,内容包括:增值税的定义及征收(税率、课税场合、转让出售或发放贷款、过世、法人或非法人团体持有的土地);申报及增值的确认(原始价值的确定、临时价值的确定、分摊的一个复杂案例);增值税的征收(增值税的属性、按需支付的应付金额、一个案例、转让与租赁的征收);增值税的豁免(农业用地、小房子与小农场、休闲用地、公有土地、通过评级机构持有的土地、用做慈善用途的土地、俱乐部协会等类似社会组织的用地);增值税存在的一个关键原因。第六章为“退税”,内容包括:税率;出租人利益增加值;一个典型案例;豁免与补贴;退税的恢复;退税的独特功能。第七章为“未开发土地税”,内容包括:“未开发土地”的定义;设立未开发土地税的目的;税收豁免;未开发土地税的评估与支付;为什么未开发土地是课税的合适对象?第八章为“矿产税”,内容包括:矿产的价值;矿产易于课征增值税;对矿产施行双重征税的经济影响。第九章为“结论与建议”,内容包括:税收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财政与道德的理由;它们的影响范围;它们的管理与绩效;它们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理论的适应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实践的若干建议。

31.邓觉生(George Sheng Teng,1911—? ),广东番禺人,1930年自费赴美留学。

32.袁同礼的《1905—1960年间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1961)未收录袁贤能的博士论文。

33.该论文共分九章:“货币”“中国银行的历史”“中国的白银及其价格水平”“中国的货币计划建议”“货币计划建议的批评”“纸币本位”“有管理的汇率标准”“有管理的汇率标准的积极建议”“纸币发行与通货管理”。

34.杨蔚(Yang Wei),1927年从金陵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后留学美国。

35.凌舒谟(1898—? ),字劲松,湖南平江人,伊利诺伊大学经济学博士。回国以后任湖南商学院院长,中国公学商学院院长、教务长,重庆大学银行保险系主任、教授,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大学教授。1946年起任国立上海商学院教授、教务主任。1956年被定为三级教授。著有《关于临时财产税之研讨》《外汇统制问题》(与赵兰坪、朱通九合著)。民国时期在《财政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经济,特别是财税方面的学术论文。袁同礼的《1905—1960年间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1961)未收录凌舒谟的博士论文。

资料来源:袁同礼:《1905—1960年间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1961)。

表2—5 1927—1937年中国留欧学生的经济学博士论文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注:1.侯树彤(Hou Shu-Tung,1905—1938),字伧北,河北宁河人,燕京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1935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讲授货币银行学课程。1938年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著有《东三省金融概论》(1931)、《中国财政之透视》等。

2.李超英(Lee Chou-Ying,1897—1982),字德吉,浙江永嘉人。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1930年,在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和浙江省党部工作。1931年出席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久官费留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受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财政委员兼秘书。1939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财政委员,曾提出“对敌经济作战计划”,同时兼任中央政治学校、重庆大学财政经济教授及国民党中央统计局特种经济调查处处长,主持沦陷区经济调查事宜。抗战胜利后,出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并兼浙江大学、之江大学、暨南大学教授。1949年去往台湾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兼任政治大学、兴大法商学院、中国文化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财政制度》《比较财政制度》《财政学》《战时经济学》《财政学要论》《财政学概要》等。

3.刘驷业(Liu Ssu-Yeh,1900—1973),又名刘攻芸,别名泗英,福建闽侯人。早年入清华大学,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肄业),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2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商业信托会计制度和储蓄银行”),后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27年获博士学位。是年回国,任国立中央、清华两大学经济学教授。1932年入中国银行主持统一该行新会计制度的有关工作,数年后任中国银行总账室主任。1935年7月任中央信托局副局长。1937年后任邮政总局副局长、邮政储金汇业局局长。1940年任四行联合办事处秘书长。1943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任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局长、中央信托局局长,并任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监察,大中国茶叶公司、中国农民银行、中央合作金库等单位董事。1947年3月任中央银行副总裁兼业务局局长。1949年1月,任中央银行总裁。1949年3月任财政部部长,不久经广州赴台湾,后去香港。1950年春任新加坡华侨银行顾问,继为华侨保险公司董事、经理,退休后经营矿业,1973年8月8日在新加坡去世。

4.曹茂良(1905—? ),江苏如皋人。192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商学院,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济系。1930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货币和金融,1935年到德国波恩大学研究地方财政。1936年回国,任湖南大学商学系主任,1939年起任四川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1949年后任上海正华中学校长。1952年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编辑、中国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0—231页。)

5.符传钵(Foo Chuen-Poot,1899—1950),字景范。大约于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30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关于中国关税制度的历史研究和批判研究”(Étude historique et critique sur le régime douanier de la Chine)。回国以后在广东绥靖公署和省政府任职,1939年任琼东县县长,1945年辞职。曾任琼山谭文中学校长。(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6.钟梦苏(Chung Mong Soo),1935年获第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古代货币制度与近期的货币改革”(L'Ancienrégime,et les dernières réformes monétaires de la Chine)。回国以后任中山大学教授。

7.程绍德(Chen Shao-The,1900—1954),江苏盐城人,1932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20世纪初上海金融市场研究》(Étude sur la marchémonétaire de Changhai au début du XXe siècle)。曾任《中央银行月报》与《经济汇报》主编、上海商学院教授兼教务主任、重庆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1949年以后在华东财经委员会第二办公室任职。著有《论伦敦市场短期信用基金供给力之波动》(1933)、《新货币法案之理论与实际》(1935)。

8.陈宗经(Chen Tsung-Ching),江西人,1936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民国以来的中日经贸关系》(Les relations commerciales entre la Chine et le Japon depuis L'avènement de la République chinoiseànos jours)。回国以后曾任财政部国定税则委员会委员、地税管理委员会专员,暨南大学教授,重庆联合法商学院(东吴大学、沪江大学)教授。1949年以后赴台湾,任台北省立商业职业学校校长、雅礼补习学校校长。著有《战时日本财政》(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拉丁美洲经济》(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编委会1956年版)等书。

9.何德鹤(Ho The Ho,1908—? ),安徽桐城人,1927年考入复旦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1931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32年赴法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法国的农业合作现状》(L'état actuel de la cooperative agricole enfrance)。回国以后任教于复旦大学,曾任复旦大学训导长, 1957年被打成右派。著有《合作保险与社会建设》。

10.胡鸿勋(Hou Hon Chun),留学巴黎中国学院,1929年在墨斯特(Mestre)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海关史:1842—1911》(Histoire douanière de la Chine de 1842 à1911),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国任职于中央研究院。译有《近世资本主义发展史》(著者为法国学者塞亨利,新月书店1930年版)。

11.郭有守(Kuo You Shou,1901—1978),字子杰,四川资中人。妻子杨云慧,系杨度长女。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巴黎大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美国工业垄断的演变:1890—1924》(L'evolution des trusts industriels aux États-unis de 1890à 1924)。回国以后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二科科长(负责留学生出国事务和电影检查,兼任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1946年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处处长、远东顾问。

12.吴孟班(1892—1970),辽宁兴城人,吴景濂(著名政治家、民国初年四度出任国会议长)长女。1913年毕业于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学校,先后在北京公立第四女子小学、北京公立第一女子中学、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任教。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随蔡元培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考入第戎大学研究教育学,1923年考入巴黎大学。1924年获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1925年获社会学系证书,1926年毕业于巴黎大学高等哲学研究院。其间,曾回国搜集论文写作资料,约在1931年获巴黎大学社会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前往日内瓦,在国际联盟工作,1932年回国,在山东高苑创办“五县联立乡村简易师范”。抗战爆发以后避居天津。1949年后曾在国务院法制委员会图书馆任职。

13.赵梓庆(Chao Ts-i Ching,1906—? ),江苏人,上海光华大学毕业,1933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美经济关系论》(Les Relations économiques Sino-Américaines),1933年回国,任职于上海储蓄银行,后任交通银行襄理、昆明分行行长。

14.该论文在巴黎大学奥阿里德(Oualid)教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导论主要对相关统计数据做了评论。正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美经贸往来”,下分七章。第一章为“中美贸易的重要时期”。第二章为“中美贸易的特殊制度”。第三章为“中国市场上的竞争”。第四章为“中美贸易的相对重要性”。第五章为“中美贸易的构成”,内容包括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中美贸易产品的构成分析。第六章为“中美贸易平衡”。第七章为“中美贸易中的贵金属的进出口”。第二部分为“中美无形贸易”,下分八章。第一章为“一般概念”。第二章为“美国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及其经济影响”,内容包括一般概念、美国资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美国向中国政府的贷款、美国在中国投资的利润与利益。第三章为“美国在中国的宗教、文化及慈善方面的支出与贡献”。第四章为“中国在美移民向中国的汇款”。第五章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支出”。第六章为“在中国的美国游客的支出”。第七章为“中国的美国人支付他们的出口货物运输”。第八章为“中国对美国支付的赔款”。该论文的重要特点是视野比较开阔,有关中美经济关系的论述不局限于贸易。

15.姜尚义(Chiang Shang-Yi),1931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农村信贷合作社》(Les Cooppératives de creditagricole enChine)。回国以后曾任职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旅行社越南海防分社。

16.周良栋(Chow Liang-Dong,1908—? ),毕业于复旦大学以后留学法国,1936年获南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盐税》(L'ImpÔt du sel enChine),回国以后曾任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17.该论文由南锡大学芒东(Menthon)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中国盐税制度的历史演变”,内容包括多种系统时期、特许体系时期、1911—1927年的改革、1928年改革(1928年颁布的盐税法案、1928年法案的实施)。第二章为“中国盐的生产和消费”,内容包括盐的生产方法与主要产地、中国盐的销售(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第三章为“当前的中国盐税”,内容包括税收分析、现有税率、目前的税收表现、征税模式。第四章为“中国盐税与国债的关系”,内容包括盐税与国际债务和盐税与国内债务两个方面。第五章为“中国管理盐税的机构”,内容包括旧的盐税组织(独立的组织机构、控制的组织、相关组织)、目前的组织(管理机构、稽查机构)。

18.韩闻痌(Han Wen-Ton,1908—1973),江苏镇江人。1931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系,后赴法国、比利时留学。1936年获南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农业信贷及其改进建议》(Le Crédit agricole en Chine et les amendements proposes)。回国以后历任大夏大学经济系教授,江苏银行稽核处处长、无锡分行经理、中央信托局副经理,上海商学院、光华大学兼职教授。1949年以后,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著有《产业革命论》(1930)。

19.胡自强(Hou Tseu-Kiang,1904—? ),湖北浠水人,武汉大学法学学士。1936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1912年以来的中国外汇汇率》(Le Cours du change extérieur en Chine depuis 1912)。回国以后历任浙江民政厅视察,武昌华中大学、四川重庆大学、国立西北农学院等校教授。

20.徐曰琨(Hsu Yan-Kee,1907—1997),字君山,浙江建德人。192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29年自费赴法国留学。1933年获卡昂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合作社运动》(Le Mouvement cooperative en Chine)。后入伦敦大学,1933年回国,历任上海商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教授,讲授经济学。抗战胜利以后,任南京国立政治大学教授,讲授合作原理,主编《合作月刊》,发表了大量有关合作问题的论文,成为民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合作问题研究专家。1949年以后,任山东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21.赖国高(Lai Kwok-Ko,1908—? ),广东连县人。毕业于中山大学。1929年官费留学法国,先入巴黎政治学校,后入里昂大学,1935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上海外汇市场及其与中国收支平衡的关系研究》(Études sur le marchédu change de Changai et ses relations avec la balance des comptes de la Chine)。回国后任审计部驻外协审、驻外稽察。

22.李鸿一(Lee Jean),1936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经济危机和货币改革(1935)》(La criseéconomique et la réforme monétaire en Chine 1935),历任中央政治学校教授,第五路军总司令部顾问。后在联合国工作。

23.刘南溟(Liu Nan-Ming,1902—1976),江西都昌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法国,1935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人口研究》(Contributionàl'étude de la population Chinoise)。回国后任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正大学教授。1939年任江西省统计长,1949年任中央主计部主计官。之后去往台湾,任台湾大学商学系教授、东吴大学教授。

24.刘星晨(Liu Sing-Chen),江苏泰县人,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31年获南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当前的货币贬值及其补救办法》(La Dépréciation actuelle de L'argent en Chine et ses remèdes)。回国后任河南大学教授,1937年加入中国经济学社。后任汪伪政府财政部钱币司司长,浙江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汪伪上海特别市经济局局长。袁同礼的《1907—1963年间欧洲大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目录》(1964)将“刘星晨”误作“刘星辰”。

25.马达(Ma Ta,1900—? ),字质父,江苏如皋人。早年就读于震旦大学法学院,1927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土地所有制变革研究》(L'étude sur les les transformations du systeme de la propriétéfoncière en Chine)。曾任持志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广东法科学院教授、法学系主任,大同大学教授,军委会特派滇缅边区军法执监部主任法官。1943年任西南联大法律系讲师(后升教授)。(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0页。)

26.袁同礼的《1907—1963年间欧洲大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目录》(1964)将“梅远谋(Mei Yung-Mou)”误作“梅远谟”。

27.邵遂初(Shao Sui-Chu,1904—1982),邵力子长子,浙江绍兴人。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28年赴法国留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土地问题》(La question agraire en Chine)。回国后任审计部协审,江苏省审计处第二组主任处主任、第一组主任处主任,审计部三厅主任,江苏省审计处处长。1949年以后任杭州晨光皂厂和联合乳品厂经理、厂长。袁同礼的《1907—1963年间欧洲大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目录》(1964)将“邵遂初”误作“邵雪初”。

28.该论文由南锡大学布罗卡尔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村产权、土地面积及其法律制度”,下分两章。第一章为“过去的制度”,内容包括公共财产的制度(井田制)、从公有制到私有制、平等的分配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第二章为“当前形势与孙中山先生的土地制度设计”,内容包括目前土地所有权的分配(越来越多的非自耕农、农民的状况及其保护措施)、改革措施(孙中山先生的平等原则、共产党的土地所有权政策与各省的共产主义)。

第二部分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栽培方法与手段”,下分四章。第一章为“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土地规划”,内容包括内部殖民与耕地面积扩大、更好的土地规划(土地调查、土地整理)。第二章为“生产条件的改善”,内容包括使用化学肥料和选育良种、使用农业机械、治害虫、运输问题、防止水灾和旱灾。第三章为“农业合作社”,内容包括采购、销售、生产、保险等方面的合作社。第四章为“国家在农业信贷中的作用”,内容包括农业信贷组织、国家对农业信贷的干预(农民银行)。

29.该论文由南锡大学布罗卡尔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前面有“简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中国向欧洲的闭关(1516—1842)、中国向欧洲的开放(1842年以来)。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下分两章。第一章为“进口”,内容包括棉花、棉纱、棉布、糖、金属和矿产、面粉、水稻、油、机器、毛织品、化学品、纸、颜料、烟草和香烟、其他进口产品。第二章为“出口”,内容包括豆及其各种制品、棉和棉织品、植物油、蛋类及其制品、丝绸和蚕、茶、矿产品、其他出口产品。

第二部分为“发展对外贸易的建议”,下分七章。第一章为“中国目前海关制度的改革”;第二章为“中国厘金制度的废除问题”;第三章为“中国货币制度的完善”;第四章为“交通运输的发展”;第五章为“中国工业的发展”;第六章为“建立进出口外贸银行”;第七章为“国家的政治统一”。

30.沈其蕃(Shen Ki-Fein,1902—? ),湖南长沙人。曾任北平大学农学院秘书,1930年辞职。1936年获法国卡昂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银行的起源与演变》(Essai sur l'origine et l'évolution des banques en Chine)。1937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北平大学,担任海防中国银行经理、中国银行总处运输副经理。(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4页。)

31.萧子风(Siao Ste-Phane,1900—1985),湖南湘乡人。著名诗人、翻译家萧三,著名学者萧子升之弟。受父亲萧岳英早年留学的影响,萧子风与哥哥萧子升、萧三都先后留学法国。萧子风早年在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求学。1931年获法国卡昂大学(University of Caen)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关税制度》(Les Régimes douaniers de la Chine)。1932年回国,在贵州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任教。1956年到四川外语学院法语系任教。

32.谢作舟(HSie Tso-Chow,1900—1967),号微孚,湖南新邵人。曾任湖南劳工会会员,1924年成立上海工团联合会,1927年6—9月任暨南大学秘书长。1930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现代中国的经济革命:1840—1929》(La révolutionéconomique dans la Chine contemporaine,1840—1929)。

33.陶秀(Tao Siu,1911—? ),安徽怀宁人,1931年毕业于安庆第一中学,后公费赴法国留学,先入巴黎大学,1933年转学南锡大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全国经济委员会的任务》(L'Oeuvre du Conseil National Économique Chinois)。1937年回国,任上海法学院教授、东吴大学法学院讲师、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教授、重庆大学教授、大夏大学教授、甘肃学院教授、安徽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教授。1978年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34.该论文由南锡大学芒东教授指导完成。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全国经济委员会的组织”,内容包括全国经济委员会的一般组织、全国经济委员会的职能与权力、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技术组织、全国经济委员会与技术代表的合作、全国经济委员会的工作方式。第二章为“全国经济委员会在中国各地的工作”。内容包括在山西和湖北的重建工作,在江苏、浙江和广东的重建工作,水利工程和卫生事业。第三章为“全国经济委员会的农村经济工作”,内容包括农业危机的政治、技术和经济原因,1930年的土地法及农业合作运动,农村复兴委员会,棉花委员会,丝绸委员会。第四章为“河流工程”,内容包括全国经济委员会规划的水利工程、黄河委员会的工作、淮河委员会、东方大港建设、长江委员会的工作。第五章为“道路政策”,主要介绍铁路政策。第六章为“财经政策”,内容包括财经政策概论、财政部部长孔祥熙1934年报告分析。

35.郑祖骧(Tchen Tsou-Siang,1900—? ),字次腾,四川潼南(今属重庆)人。北京大学预科修业,1927年自费留学法国,1931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中央银行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Circulationfiduciaire et les banques démission centrales enChine)。回国以后曾任成都成华大学、四川大学教授,上海《正论旬刊》总编辑,上海中国公学法学院教授。1949年以后,任四川大学经济系教授。(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4页。)

36.周鸿钧(Tcheou Jeun-gens,1900—? ),又名周云锦,安徽桐城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1927年获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公债》(Des dettes publiques chinoises)。回国后曾任暨南大学教授、立法院编译处编译。(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1—212页。)

37.该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公共债务的由来,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为“国内公共债务”,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各种类型的借款(强迫性借款、自愿性借款);国内公债发行方式(公开认购、与银行谈判、利用地方政府、中央与省的分配及代售奖励);公债利率、溢价赎回及批量债券;借款期限(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好的固定期限);减少国内债务的方法(部分破产、摊销、专项资金摊销、国家折旧);国内债务管理(内债管理部门的历史回顾、内债管理部门的运作、摊销监管委员会专项资金)。第二章为“外债”,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外债的历史与现状(政治债务、经济债务);外债的担保及偿还;国际银行财团;外债建议(政治方面、管理方面、财政方面、经济方面)。第三章为“公债的改进建议”。

38.丁作韶(Ting Tso-Chao,1902—1978),字舜廷,河南夏邑人。1917年考取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2年毕业,入震旦大学,后入复旦大学,1927年毕业。1928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1931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关税论》(Cours Superieur de Lettres-Droit)。回国后任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广西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大学、河南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1950年随军退往缅甸,后去往台湾,任台湾成功大学教授、训导长。(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页。)

39.钱翔孙(Tsien Siang-Suen,1908—? ),字觉民,上海人。早年就读于震旦大学预科。1929年赴法留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上海的港口:经济研究》(Le Port De Changhai:étude économique)。回国后任东北大学教授、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荆门空军招待所主任。

40.该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上海港的历史:自1843年上海开埠至1911年清朝的覆灭”,下分六章。第一章为“1842年鸦片战争”。第二章为“1843年中英条约的后果”,内容包括外国专营权、治外法权(外国公民的管辖权、中国居民与租界纠纷的处置权)。第三章为“1843—1911年的海关制度”。第四章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统计分析”,内容包括上海港在中国贸易中的地位、上海的主要出口商品、上海的主要进口商品。第五章为“支付方式”,内容包括银元及其他货币、银两、地方银行纸币、支付方式的变迁。第六章为“上海的商业组织”。

第二部分为“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上海进出口的发展”,下分六章。第一章为“上海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第二章为“海关自治主张”。第三章为“上海的银行组织”,内容包括旧式银行、中国现代银行、外资银行。第四章为“货币改革”。第五章为“运输方式:陆运、海运与河运”。第六章为“民国以来的进出口统计”。

41.曾还九(Tson Hauin-Kio,1908—1960),四川内江人。1925年至1927年在北京大学预科修业。1927年自费留学法国。1934年获南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货币制度》(Le Systéme monétaire en Chine)。之后再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1935年回国。1936年任成都南薰中学校长。1945年辞职,任四川大同垦殖与煤矿公司董事长、四川银行上海分行经理。1950年入苏州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1951年任广西大学会计银行系教授。1953年任中南财经学院政治经济系教授。1960年病逝。

42.吴希庸(Wu Hs-i Yung,1912—1968),辽宁辽阳人,早年肄业于东北大学,1923年到比利时留学,后到法国留学。1931年获南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国民经济》(L'Industrialisation de la Chine et léconomie nationale Chinoise)。回国后任察哈尔教育厅科员、省督学、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东北大学法学院讲师,安东省政府委员,辽宁省政府委员。1949年以后任北京铁道学院教授。(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页。)

43.颜继金(Yen Ch-i Chin,1900—1966),广西钦州人。1918年毕业于钦州中学堂,192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公费留学法国,入巴黎大学,后转入卡昂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货币问题》(Le probléme de la monnaie Chinoise)。留法期间,参与创建中国国民党欧洲总支部。1934年回国,任广东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法文秘书,第十三集团军参议,后任广东省遂溪县县长,广东省立商学院、华侨大学、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法语教学工作。著有《经济学讲义》。袁同礼的《1907—1963年间欧洲大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目录》(1964)将“颜继金”误作“颜既金”。

44.袁子健(Yuen Tsé-Kien,1906—1983),浙江慈溪人,毕业于震旦大学,之后赴法国留学,1929年获格勒诺布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信贷机构研究》(Étude sur lesétablissements de credit en Chine)。回国后历任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律学教授、国立上海商学院教授。1935年以后任职于外交部,先后任外交部国际司领事科科长,驻土耳其公使馆一等秘书、代办,驻智利公使馆一等秘书,驻河内总领事。1949年以后去往台湾。(参见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45.伍纯武(1907—1987),云南富源人,1928年毕业于光华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在袁同礼的文献中未找到。回国以后任光华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政治大学、上海国立商学院等校教授,讲授世界经济学名著选读、经济史、西洋经济学说史等课程。1949年以后任教于山东财经学院、齐鲁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校。著有《经济社会学》(1936)、《现代世界经济史纲要》(1937)、《法国社会经济史》(1938),译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著作选编》(与王亚南合译,1965)、《布阿吉尔贝尔选集》(与梁守锵合译)。

46.陈鹤声(Chen Ho Sen,1909—? ),四川简阳人,1928年毕业于成都中学后一度服兵役。1930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1933年毕业。1935年起留学德国柏林大学,一个学期后转入基尔大学,1937年获基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运输业的发展:工业化的视角》(Entwicklung und Ausbaumöglichkeiten des chinesischen Transportwesens unter dem Gesichtspunkte der industrialisierung)。台湾光复以后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工矿处主任秘书,1946年8月代理台湾专卖局局长。

47.朱偰(Chu Chi,1907—1968),字伯商,浙江海盐人,历史学家朱希祖之子,著名文史学家与经济学家。1919年就读于北京第四中学,1925年毕业。同年进入北京大学,1929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研读财政经济,师从德国“书斋社会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克勒(H.Herkner)教授,1932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财政改革的主要问题》(Hauptproblems der Finanzreform Chinas)。留学德国期间,兼任《东方杂志》记者,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经济学论文,如他关注大危机中的西方经济政策,于1930年在《东方杂志》第27卷第24号上发表《资本主义经济之危机与俄国之“探并”(dumping)政策》,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反倾销政策。同年还在《东方杂志》第27卷第19号发表《德国租税制度与社会政策》一文,介绍了德国的财政制度。1932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1939年以后,任财政部秘书,专卖司司长,关务署副署长、署长。1949年以后任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以后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南京图书馆、江苏图书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49年以前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经济学学术论文。著有《中国财政问题》(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中国租税问题》(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生活最低限度与累进税问题》(中央直接税税务人员训练班1936年版)、《所得税发达史》(正中书局1939年版)、《中国货币问题》(青年书店1940年版)、《中国战时税制》(财政评论社1943年版)、《中国信用货币发展史》(中华文化服务社1943年版)、《专卖问题》(财政部全国财政人员训练所1944年版)、《关税讲义》(中央训练团1944年版)等。

48.曾天宇(Dzen Tien Yue,1889—? ),四川成都华阳县人。1907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上智大学,1912—1913年在四川担任过新闻记者和编辑。1913—1915年留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经济学。1915年起,回日本东京大学从事三年法理学研究。1918年在日本东京德国传教士办的研究所做了两年的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期间兼任四川省留学日本东京留学生监督及广东政府驻日本东京外交委员会秘书。1921年起留学德国柏林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曾任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兼院长,广州大学、华西大学教授,1952年任四川省文史馆馆员。

49.冯兆异(Chaoi Feng,1894—? ),字渑侯,辽宁沈阳人。少时在沈阳完成中学学业,1912—1918年在北京学习哲学和经济学。1920年12月留学德国,先在柏林留学,1923—1927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7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对外贸易:1913—1923》(Der Aussenhandel Chinas von 19131923)。回国以后任奉天财政厅统计科科长、东三省兵工厂工务处训育主任、东北大学德文讲师。1930年10月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31年任立法院财政委员会代理委员长。

50.该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基础和政治基础。正文部分分三章,第一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两部分。第二章为“中国的对外贸易:1913—1923”,内容包括概论、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进口)、对外贸易和航运。第三章为“贸易政策”。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为“发展机遇”。

51.何凤山(Ho Feng Shan,1901—1997),湖南益阳人。少年时就读于挪威信义会在益阳开办的信义小学和信义中学,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南华法政学校任教,后又在上海的多所学校任教。1928年任职于湖南交涉员公署。1929年冬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1932年回国,任湖南大学教授,不久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学习国际公法及英美文学等科目。1934年回国,次年进入外交界,以二等秘书身份出使土耳其。期间完成了近百万字的《新土耳其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研究报告,出版了《土耳其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书。1937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1938—1940年任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总领事,期间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1941年回国以后,在国民政府“经济会议”的“物资组”主持工作。后任中国赴美军事代表团秘书长。1943年任外交部情报司司长。1949年以后赴台湾。1973年后定居美国旧金山。2000年7月以色列政府追授他“国际正义人士”的最高荣誉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52.Huang Ying Lai (1903—? ),江苏人。1921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进入上海国立政治研究所。1927年赴欧洲留学,先入维也纳大学,1932年获德国耶拿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英德财政:支出的视角》(Die Ausgabeschichtung in der englischen und der deutschen Finanzwirtschaft)。袁同礼的《1907—1963年间欧洲大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目录》(1964)将“Huang Ying Lai”误作“Chang Ying Lai”。

53.该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为“支出分类”。第三部分为“德国与英国政府支出比较”,下分两章。第一章为“政府支出条件的比较”,内容包括支出量的比较(国防支出、支出管理、基础教育支出)、国家机关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所占比重的比较、人均支出比较、中央与地方政府支出比较。第二章为“出于政治动机的财政支出比较”,内容包括数据分析(社会福利、农业、工业、贸易、交通运输、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支出百分比的意义、人均支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参与。第四部分为“得出的结论”。

54.郭先彦(Kuo Shien-Yen,1905—1984),四川荣昌人,1921年留学日本东京,学习了两个学期的经济学,1923年再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经济学。1926年考入法兰克福大学,1930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和土地制度》(Kapitalismus und Grundeigentum in China)。曾代理国民政府教育次长。20世纪50年代以后任教于川北大学、西南政法学院。

55.该论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古代资本主义与土地所有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财富、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井田制下的社会与生活、井田制消亡的原因、井田制消亡后中国的社会生活、井田制与儒家的经济思想、井田制之后的土地制度。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的资本主义与土地制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中国现代的资本主义。包括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中国的外资企业、中国的工资和工作条件。(2)中国现代的土地制度。包括中国的失业与农业状况、中国的农民和土地制度。

56.梁颖文(Ingwen Liang),别号仲栗,四川长宁人。其夫人赵懋华(后随夫姓改名梁懋华, 1896—1985)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以《叔本华学派的伦理学》一文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梁颖文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参加五四运动被捕。留学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Ernst Moritz Arndt University of Greifswald),1930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贸易政策中的隐藏保护》(Versteckter Protektionismus in der Handelpolitik)。博士毕业后任中国驻意大利使馆秘书、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财政专门委员会委员、蒋介石秘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1941年7月任重庆大学校长。1948—1949年先后任行政院参事、行政院副秘书长、国民政府主计部副主计长、财政部政务次长。著有《驿运组织与推行》(国民图书出版社1940年版)。

57.梁师目(Ssu Mu Liang,1906—? ),山东人,1920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学习经济学。1929年留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与社会学系,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南京政府的经济政策》(Die Wirtschaftsstruktur Chinas und die Wirtschaftspolitik der NankingRegierung)。

58.该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介绍了中国古代迄近代的经济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内容包括:(1)农业政策。(2)工业政策。内容包括加工工业政策、矿业政策、工业发展的作用。(3)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内容包括孙中山的经济政策思想及其经济计划、南京政府的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十年和四年产业计划和其他产业政策措施、贸易和航运政策)。

59.刘子明(Liu Dse Ming,1911—? ),山东人。1930年留学欧洲,1937年获德国明斯特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黄河整治的经济意义》(Die wirtschaftliche Bedeutung der Regulierung des Huang-Ho)。

60.该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黄河的描述”,内容包括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分类、黄河流域的管理。第二章为“黄河管理需要协调的原因”,内容包括气候、缺乏自然调节、损失造成的影响。第三章为“黄河的调节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内容包括对农业的重要性、对未来工业和经济的意义、黄河调节及约束地方当局的必要性。第四章为“黄河调节的经济效益”,内容包括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61.潘安(Am Pan ),1907年5月8日出生于广东一个商人家庭。7岁上小学,1920年上中学, 1926年毕业,一度在其父亲的企业里效力。1926年年底留学德国,先入柏林大学,1927年秋进入耶拿大学,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62.潘斌清(Bin Chin Pang,1912—? ),广东人,1930年留学德国,1937年获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德贸易及其贸易政策》(Der aussenhandel zwischen Deutschland und China und die deutschchinesische Aussenhandelspolitik)。

63.该论文的“导论”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正文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德贸易发展概况”,下分三章。第一章为“中德贸易在战时的发展”,内容包括1861年《中德通商条约》的签订对中德贸易的影响、1861年以来的中德贸易、1898年的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世界大战前的中德贸易。第二章为“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德贸易”,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德贸易的受挫、中国在世界大战中对德实施贸易限制。第三章为“大战后的中德贸易”,内容包括1919—1921年德国在华贸易的重建、1921年5月20日中德条约的签订与中德贸易的发展、1928年8月17日中德签订的有关发展中德贸易的协定、大萧条对中德贸易的影响(1930—1933)、中德贸易最近的发展(1934—1936)、发展中的中德贸易。

第二部分为“中德贸易”,下分三章。第一章为“1861年至1919年《凡尔赛条约》的中德贸易政策”,内容包括中德贸易政策和贸易协定(1861—1880)、1898年的《胶澳租借条约》、1901年的《北京协议》、1919年《凡尔赛条约》下的中德贸易政策。第二章为“1921—1931年的关税自主与最惠国待遇”,内容包括1921年5月30日中德签订条约恢复贸易关系、1922年华盛顿会议有关中国关税自主问题、1923年3月31日的军火贸易有关中国的规定、1928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德贸易协定、1931年1月1日的中国关税自主。第三章为“中德贸易中的易货贸易与外汇管制”。

64.萧贞昌(Siao Tsen-Tsan,1899—1983),号干民,湖北黄陂人,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1929年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丝绸工业》(Die chinesische Seidenindustrie)。历任东北大学、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厦门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1938—1942年任福建省政府会计长。

65.该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丝绸工业的历史”,分“古代”和“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养蚕”,内容包括桑树的类型、桑树文化、蚕茧生产等。第三部分为“生丝生产”,内容包括蚕茧出售、旧的生丝生产方法、新的生丝生产方法、丝绸卷轴绩效和盈利能力等。第四部分为“生丝销售”,内容包括生丝销售、生丝销售组织等。第五部分为“丝绸制造”。第六部分为“丝绸工业经济学”。

66.Tang Karl,1902年11月7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

67.该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的经济秩序与工资法”,下分三章。第一章为“什么是工资法”。第二章为“欧美的经济秩序与工资法”。内容包括工资需求(封建主义、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普世主义)和工资(早期自由主义、晚期自由主义、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第三章为“中国的经济秩序与工资法”,内容包括中国的经济秩序(中国的封建主义、中国的资本主义、中国早期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命运、中国的共产主义)。

第二部分为“中国工资的决定因素”,下分七章。第一章为“中国经济的自然基础”,内容包括概况,全球的地位,山川、河流、沿海和平原,土壤条件,气候。第二章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心理基础”,内容包括宗教与哲学(儒学、道教、佛教、最近的心理发展)、中国经济思想。第三章为“中国经济的社会政治基础”,内容包括家庭的地位、国家的影响、自由竞争的状态、人口的需求(人口、生活水平)、工会。第四章为“中国经济的技术基础”,内容包括经济技术现状、资本形成(交通运输、货币和信贷)、过去几十年外资的影响。第五章为“中国的工资”,内容包括工资水平(官员和学者的工资情况、农业的工资情况、工业和制造业的工资情况)、工资类型与制度。第六章为“工资理论在中国的解释”,内容包括工会理论、工资法、工资基金理论、生产力理论。第七章为“中国工资提高的措施”。

第三部分为“中国的工资水平”,下分十章。第一章为“工资的基本形式”,内容包括工资的概念、工资的支付、薪酬设计、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第二章为“中国工资的生产力水平”,内容包括理论简介、生育率、交通状况(概述、中国以铁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水运)、资本(作为生产设备的资本、中国的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技术(技术和生产力、技术分工、工具的利用)、个别效率、中国生产力影响程度的多样性。第三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概况、农业(概况、土地分配、中国农业的转型与困难)、工业(历史考察、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工业、烟草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非营利性行业(发电和供水)、瓷器和玻璃工业、印刷业)、贸易(下降的中国国内贸易、被动的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地的考察)、矿业(中国矿产资源、煤矿、铁及其他金属、中国采矿业的绩效)。第四章为“工人的地位”,内容包括概述、农业工人的地位、产业工人的地位、采矿等行业工人的地位(铁矿工人、邮局工人、矿工)、工作时间(工厂工人的工作时间、煤矿工人的工作时间、渔民的工作时间、工匠的工作时间)、失业率、劳资纠纷(概述,劳资纠纷:1918—1926,劳资纠纷:1926—1932,劳资纠纷:1932—1933)、工人生活(概述、家庭收入和支出、生活成本指数)。第五章为“中国工人生活”,内容包括中国人口、农场工人、工业工人(企业工人、工匠、渔民)、矿工、煤矿工人、结论。第六章为“中国的工资”,内容包括概述、农民工工资(概述、农民工工资的差异、多样性的工人工资、时空多样性的工人工资)、产业工人工资(概述、企业工人工资、工匠工资、渔民工资)、运输工人工资、矿工工资、煤矿工人工资。第七章为“工资的变迁”,内容包括概述、天津工资的变迁、青岛工资的变迁、上海工资的变迁、南京工资的变迁、杭州工资的变迁、汉口工资的变迁。第八章为“不同行业工资的比较”。第九章为“工资劳动者的年龄与性别比较”。第十章为“工资的地区差异”,内容包括概述、不同省份工资的比较、不同城市的工资比较、结论。

1937年该论文编辑成书在德国出版时,罗巨汾的导师保罗·昂特(Paul Arndt)教授为其作序。由导师作序,这在中国近代留德学生的经济学博士论文中是极其罕见的,说明该论文水平较高,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68.田树滋(Shu Chih Tien,1905—? ),奉天人。1922—192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8年留学德国,先在波恩大学学习两个学期。1929年4月至1930年6月就读于维也纳大学,期间对奥地利的经济进行考察,撰写了《奥国战后经济困况及其最近救济方策》一文(该文刊于《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4期)。1930年以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学习经济学专业。1935年获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满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Die Stellung der Mandschurei in der Weltwirtschaft)。

69.该论文的导论部分分别从地理、人种和政治三个层面介绍了满洲的情况。正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省份”,内容分两部分:(1)国际交通运输。包括全球通信的地理位置、国际铁路交通、国际航空运输、国际海运。(2)内陆运输。包括交通概况、内河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第二部分为“殖民地省份”,内容分两部分:(1)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满洲。包括中国殖民活动的意义、人口与历史、满洲殖民人口的省籍分布、中国语言文字。(2)外省人。第三部分为“产出”,内容包括两部分:(1)农业。包括农艺、园艺、林业、畜牧业、狩猎和捕鱼。(2)工业和采矿业。包括工业化问题、农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其他工业。第四部分为“国际贸易”,内容包括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满洲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第五部分为“国际资本”,内容包括资本作用概述、中国的资本供给政策及资本供给。

70.曹国卿(Tsao Kwoh-Ching,1903—1996),辽宁铁岭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学德国获得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遍布欧美市场的中国茶叶》(Der chinesische Tee auf dem europäischen und Amerikanischen Markte)。1930年回国,任东北大学教授,1932年任东北大学法学院院长兼经济系主任,1937年起任西北联合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法商学院院长兼经济系主任、金陵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1949年以后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著有《中国财政问题与立法》《财政学》等著作。其中《财政学》一书系作者在各大学讲授财政学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1947年由独立出版社出版,1990年由上海书店收入民国丛书影印出版。袁同礼的《1907—1963年间欧洲大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目录》(1964)将“曹国卿”误作“曹谷清”。

71.该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简介”,介绍了中国茶叶的历史发展。第二章为“中国茶叶生产现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生产区域(主要介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云南、江苏、河南、广西、山东、山西、甘肃等省茶叶产区的产茶情况)、茶树的栽培(气候、土壤、播种、肥料、护理及收获)、茶的制作(红茶的制作、绿茶的制作、乌龙茶的制作及砖茶的制作)、茶叶加工的操作系统。第三章为“中国茶叶贸易现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贸易组织,具体又包括出口方面(茶商及中介——买办)、商铺及出口商。二是出口,具体又包括出口的剧烈波动、欧洲和美国茶叶市场的竞争、出口茶叶的种类、茶叶出口路线(汉口—九江—福州和厦门—杭州、宁波和温州—广州和汕头—上海—天津和张家口)。第四章为“结论”,主要探讨了改进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的措施。

72.王绍成(Shao Cheng Wang,1906—? ),字仪亭,山西太原人。1924年毕业于太原工业专门学校附设的甲种机械科,之后升入北京国立工业大学电机科,“在求学时,曾组织北平零零工业制造厂及中国大同工学会,成绩卓著,颇受一般工业界之嘉许”。(参见《游学招待部消息:王绍成君赴德留学》, 《寰球中国学生会周刊》1929年第35期。)192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之后赴德国留学,1935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外贸和海关问题》(Aussenhandel und Zollproblem Chinas)。留学德国期间发表了《德奥关税同盟与德国新税制对于中国之影响》(载于《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16期)、《德国“统制对外贸易”之背景及其方策》(载于《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18期)等文章介绍德国的经济制度。1946年任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73.余精一(Yu Tsing-I,1897—1967),江西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28年留学德国,1935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外商在中国的投资问题:资本输出的理论贡献》(Das Problem der auslandischen Kapitalenlage in China:als beitrag zur theorie des kapitalexports)。回国后任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河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江西《民国日报》社社长。1949年以后,任金陵大学、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上海财经学院等校教授。著有《中国农业社会史论》。

74.董问樵(1909—1993),上海人,上海同济中学毕业后留学德国,1932年获汉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财政学研究:以当代新秩序为特别关注视角》(Dung,Bi:Eine Studieüber die chinesische Finanzwissenschaft mit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ihrer gegenwrtigen Neuordnung),袁同礼1964年所著的《1907—1963年间欧洲大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目录》未收录该论文。1933年赴美国留学,1935年回国。历任四川大学法学系教授,重庆大学教授、银行保险系主任,四川银行经理。1949年以后任复旦大学德文教授,主要从事德文翻译工作,翻译德国文学名著数百万字,1988年被德国总统授予一级骑士勋章。著有《国防经济论》(1940),译有《席勒》《浮士德》等。

75.陈静民(Chen C.M.),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论文为《中国的银行业》(Bankwesen von China)。回国以后曾任上海经纪人公会理事、交通银行总管理处信托部经理。在《财政评论》上发表过《我国外汇管理之检讨及其改进》等论文。

76.薛光前(Paul Sin,1909—1978),江苏吴县人。1930年南洋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1933年毕业。1935年留学意大利罗马大学,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以后任交通部秘书兼全国公路运输局副局长、川湘陕水陆联运总管理处处长。抗战以后任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公使衔代办,后调任中国驻联合国巴尔干特别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1949年以后定居美国。

资料来源:Tung-li Yuan,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19161961, Washington D.C.,1963; Tung-li Yuan,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in Continental Europe,19071962, Washington D.C.,1964;王伟:《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葛夫平:《中法教育合作事业研究(1912—1949)》,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留学生的经济学博士论文,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研究的范围来看,都大大超过前一时期,特别是留学欧洲的经济学博士人数有超过留学美国的经济学博士的趋势,这是欧洲国家积极推行吸纳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如从1933年起,英国仿效美国开始考选中英庚款留学生)早在民国初年,英国受庚款留美的启示,就有人建议退还部分庚款,但中英双方一直围绕庚款的用途问题争执不下,直到1930年9月国民政府才与英国政府换文协定退还英国庚款给中国,1931年4月,设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该项基金最初用于兴办铁路及其他生产事业。从1933年起,以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举办留英事业,简称“庚款留英”。从1933年至1937年连续举办五届,抗战中及战后又举办四届,九届共选派中英庚款留学生193名。在这些留学生中,1934年的庚款生伍启元于1937年获得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结果,更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亲德政策所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比较了西方各种主义,认为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最适合中国。因此,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推进留德教育,导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留德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这一时期留德中国学生人数的增长,除了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积极的留德政策的“推力”外,还得益于德国政府实行鼓励中国学生留学德国的“拉力”,1936年2月,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亲自在国民党中央电台发表讲话,介绍德国大学的情况,欢迎中国学生前往留学。(参见元青:《民国时期中国留德学生与中德文化交流》, 《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留德学生中虽然绝大部分选择理工专业,但也有部分致力于经济学研究。此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持续升温的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运动,也是推动这一时期留学欧洲热兴起的重要因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于民国初年,1912年2月,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吴玉章等15人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两个月后留法俭学会在北京创办留法预备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蔡元培、李石曾等人还在旅法华工中推广俭学运动。1917年,蔡元培等人还在北京成立华法教育会,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各地成立了各种类型的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蔡元培等还在北京创办了北京中法大学,作为留法预备学校。该校延续到1950年,其文史系、法文系并入北京大学;经济系、生物系并入南开大学;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并入华北大学。1919—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据统计,仅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集体赴法的勤工俭学学生就有20批,加上一些自行零星前往法国留学的学生,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生的总人数接近2000人(参见葛夫平:《中法教育合作事业研究(1912—1949)》,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8页)。在中法民间人士的推动下,1921年10月由广东政府、北京政府及法国政府共同出资创办的里昂中法大学正式开办,该校一直延续到1951年。

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现实问题是改革币制,即实现由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的转变。因此,这一时期经济学博士论文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货币金融问题上,以期为中国的币制改革寻找良方。这方面的成果既有外国货币银行及其比较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中国货币银行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其数量达到三十多篇。

20世纪初,在以金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是唯一的银本位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白银是一种商品,而在国内市场上,白银则是中国的货币。因为白银是一种商品,所以它的市场价格受到供需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上银价的大幅波动,使中国对货币的控制弱化,金融风险加大。这种潜在威胁在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梁友生梁友生(Leong Yau-Sing,1899—2004),华侨,出生于夏威夷檀香山,最长寿的经济学家之一。1918年毕业于檀香山麦金利(Mckinley)高级中学,1921年夏进入夏威夷大学,1924年获得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1925年获硕士学位。1925—192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塞利格曼教授。1929年他完成论文《美国货币和存款货币的统计和分析:1900—1926》(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Volume of Money and Deposit Currency in the United States,1900—26),由于未能编辑成书公开出版,所以不满足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要求。1933年出版《白银:影响其价格因素的分析》一文,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作为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在美国联邦政府和联邦统计局工作二十多年。1954年从政府部门退休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任该校经济系主任长达19年。1929年10月,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美国存款货币价值估计》(An Estimate of the Volume of Deposit Currency in the United States);次年,又在该杂志上发表《美国银行持有货币数量和公众持有货币数量的估计》(An Estimate of the Volume of Money Held by the Banks and of the Amount of Money in General Circ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文。1932年3月和9月,又在《美国统计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上发表Indexes ofthe PhysicalVolume Productionof Producers'Goods and Consumers'Goods和《生产指数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dexes of Production)两篇论文。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白银:影响其价格因素的分析》(Silver,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Its Price)对影响国际银价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该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白银需求”,分析了白银的需求因素,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白银的货币需求,包括银铸币、流通白银、主要国家银行持有的白银;白银的工业需求;印度对白银的需求;中国对白银的需求。第二章为“白银的生产”,研究了白银生产的趋势,考察了世界白银生产的资本管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白银矿山及精炼;作为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白银;未来的白银生产。第三章为“白银的价格”,研究了白银价格与一般商品、有色金属和农产品价格波动过程的比较及白银购买力与黄金、有色金属购买力的变动过程比较;评估了最近主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和印度)白银价格急剧下降的影响。第四章为“总结和结论”,作者指出,白银作为货币的需求在将来可能不会上升,“一些至今仍然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国家,在未来可能会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废止使用白银作为货币”Leong Yau-Sing, Silver,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Its Pric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1933, p.121.。经过长期的白银减产和大萧条,到经济复苏时,白银的价格将会上涨。但“白银价格水平比大多数重要商品都要稳定”Leong Yau-Sing, Silver,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Its Pric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1933, p.128.,而且从战争年代看,白银的购买力比黄金稳定。梁友生1925—192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美国货币和存款货币的统计和分析:1900—1926》未能编辑成书出版,所以不符合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要求。《白银:影响其价格因素的分析》一文是他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就职于美国联邦政府后在职完成的,该论文得到了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资助,1933年编辑成书出版。布鲁金斯学会经济研究所所长艾德温·G·诺斯(Edwin G.Nourse)为其出版写了序言。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博士邓觉生的博士论文《美国最近白银采购的国际影响》一文,专题研究了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币制产生强烈冲击的美国白银采购的国际影响,重点考察了美国的白银采购活动对中国、墨西哥、印度等国的影响。该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银价波动”,该章运用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银价的稳步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银价的急剧上升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银价的变动情况。第二章为“最近的白银法案”。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支持银价的国际协调行动;《伦敦白银协定》;美国独立银立法。第三章为“美国1934年的《购银法》”,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导致了该法案的通过;该法案的有关规定;通过该法案的目的;该法案的实施。第四章为“美国最近的白银采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内容包括:中国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头两年的状况;中国于1931年9月进入萧条期;美国最近的白银购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五章为“中国放弃银本位”,内容包括:世界各国放弃银本位;银的国有化;货币和银行改革;中国货币银行改革的影响。第六章为“美国最近的白银采购对墨西哥、印度的影响”,内容包括:墨西哥的货币制度;墨西哥的购买力;印度的货币制度;印度的购买力。第七章为“美国最近的白银购买计划评估”,内容包括:改善货币财政制度;提高价格水平;银价上涨的受益者;提升用银国白银的购买力;稳定货币的方法;白银的未来。See George Sheng Teng,“The International Effects of the Recent American Silver Purchas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36.

值得注意的是,留法学生对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货币金融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其中以南锡大学留学生最为突出,这一时期南锡大学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博士论文共有12篇,其中探讨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的博士论文有6篇:郑祖骧的《中国中央银行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该论文由南锡大学布罗卡尔教授指导完成。论文除导论外分为两大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近代信贷机构的发展(包括山西票号和本土银行)和现代银行在中国的初步发展。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的货币流通制度”,分四章:“明代以前的货币制度”“清代1908年以前的货币制度”“1909年以来的货币制度”(介绍1909年6月的纸币暂行规定、1910年5月16日颁布的纸币条例、1915年10月20日的改革、1920年6月27日的法案)、“新的中央银行设立前的各种银行”(包括特许银行、官营省级银行、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第二部分为“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分五章:“银行的特点(私人银行或国有银行)”“清代的中央银行”(首先出现的中央银行:户部银行,中央银行的整顿:皇家银行)、“民国以来(1912—1928)的中央银行”(本章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银行,内容包括作为原来的中央银行的中国银行的历史渊源、组织和管理,银行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票据发行和具体操作以及目前中国银行的组织。第二部分介绍交通银行,内容包括交通银行原来的状况及1928年的整顿)、“新的中央银行地位”(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家银行的优势和劣势研究,第二部分为建立中央银行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为中央银行的特点与运行:起源、特征、资本、组织管理、一般功能、利益分配和货币流通)、“纸币流通问题及其治理”。(1931)、刘星晨的《中国当前的货币贬值及其补救办法》该论文由南锡大学布罗卡尔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通货贬值的原因”,主要分析危机的因素,内容包括货币供给和需求、黄金的供给和需求、心理因素(个人外汇需求的多样性、多元化的储蓄倾向、预期)、事实(炒作、囤积)。第二章为“通货贬值的影响”,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研究通货贬值的影响。其中国内的影响包括四点:社会方面(社会动荡、扩大贫富鸿沟、提高生活成本),商业方面(进口和出口),工业方面,国家方面(外债、内债)。第三章为“通货贬值的补救措施”,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不改变货币制度的措施和影响货币本身的方法。其中后者的方法包括临时救济措施(国际合作、禁止黄金投机、海关以黄金征收关税、限制白银进口)和基本的补救措施(货币制度改革)两方面。(1931)、曾还九的《中国的货币制度》该论文由南锡大学芒东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货币流通体制”,分两章。第一章为“旧体制的历史概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金融货币和信用货币。第二章为“货币流通的现行体制”,分别介绍了银两、美元、中央银行的钞票、私人银行的钞票、地方机构的钞票、外国银行的钞票等的流通情况。第二部分为“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分两编共七章。第一编为“金本位问题”,共分四章:“白银贬值”(分1870—1889、1890—1909和1910年以来三个历史时期介绍白银贬值的历史过程),“金本位制度”(介绍金本位问题的源起、金本位改革的各种观点及金本位改革实现方式),“金本位的现状”(介绍实行金本位的国际、国内形势),“维持银本位的论据”(介绍当时中国国内主张实行银本位的各种观点,如银本位满足民众需求、有利于外汇平衡、有利于发行准备)。第二编为“制定银本位规章”,共分三章:“统一金属货币流通”(包括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及恢复十进制),“废除银两”(介绍了银两制度的弊端、银两制度废除的障碍及1933年废除银两制度的情况),“信用货币流通的规定”(主要介绍1935年法币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规定)。(1934)、韩闻痌的《中国的农业信贷及其改进建议》该论文由南锡大学芒东教授指导完成,论文的导论“中国农民的生活”包括三个方面:土地分配、农民的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中国原始农业信贷制度”,内容包括高利贷集团、个人放贷者、当铺、信用合作社、商铺借贷、制度的影响(土地集中、农民的贫困、降低生产)。第二章为“新制度:农业信用合作社”,内容包括中国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第一阶段:研究与尝试,第二阶段:政府的鼓励,第三阶段:非凡的繁荣)、农业信贷合作社的内部组织(成员、股份、信用合作社的社会管理)、农业信用合作社的运作(存款与贷款,其中贷款包括背景、贷款条件、担保贷款、贷款金额、贷款使用、贷款期限、利率)。第三章为“银行与农民、农业生产”,内容包括农民银行(江苏农民银行、浙江农民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商业银行与农业发展(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银行、十家银行的农业贷款组合)、常平仓制度(历史、中央常平仓)。第四章为“中国农业信贷新制度评述”,内容包括:新制度在农村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对22个省891个合作社的调查)、中国信用合作社的缺陷(农业信贷的目的、该制度的特点、中国合作社的缺陷、两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农业信贷中商业银行的问题(是否有利于农民?商业银行可否自己解决农业贷款的问题?)。第五章为“中国农业信贷的改进建议”,内容包括:农业信贷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原因:农业信贷的特点、不同国家的干预形式)、中央农业信贷机构的改进建议(需要一个中央机构、中央农业信贷培训机构、改革中央农业信贷机构的建议)、对贷款条件和合作社组织的建议(贷款的条件、合作社组织)。(1936)、胡自强的《1912年以来的中国外汇汇率》该论文由南锡大学布罗卡尔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外汇汇率的法律与制度”,下分八章。第一章为“外汇汇率定义”。第二章为“中国的外汇汇率”,内容包括银本位与白银进口、银本位的优势与劣势、伦敦的白银市场、白银的现货与期货交易、价格限制下的货币和汇率平价、中国的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纽约的白银市场与中国的白银进口。第三章为“中国外汇的特点”。第四章为“上海黄金市场与外汇汇率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金条的形状和质量、金条的由来、金条价格计算平价、金条与货币兑换、金条的贩卖。第五章为“外汇分类”,内容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第六章为“外部变化的处置方法”,内容包括处置交割的方法和处置贩运的方法。第七章为“市场交换的组织”,内容包括中央银行、外资银行和外汇经纪商。第八章为“外汇业务”,内容包括不同的外汇交易、预防性外汇合同、外汇交易仲裁、表外汇率。第二部分为“汇率波动及其原因”,下分两章。第一章为“汇率指数”。第二章为“波动的原因”,内容包括供求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国家债权与债务对外汇的影响、起因于条约性质的汇率波动。(1936)、梅远谋的《中国的货币危机——论1935年11月4日的货币政策》(1936)。此外,格勒诺布尔大学的袁子健的博士论文《中国信贷机构研究》该论文由格勒诺布尔大学的勒布(Reboud)教授指导完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旧式银行”,下分五章:“概论”“宪法和地方银行组织”“各地方银行的信贷业务”“当地银行的结算”和“山西银行”;第二部分为“现代银行”,下分四章:“纸币发行系统”“中国银行”“中国现代银行”和“中国的外资银行”。论文的最后是“附录”,介绍了中国的货币制度。(1929)、卡昂大学颜继金的博士论文《中国的货币问题》该论文由卡昂大学诺叶尔(Noyelle)教授指导完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又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金属货币流通”,内容包括银币(法定货币、非法货币)、铜币、镍币。第二章为“纸币流通”,内容包括钞票(中国银行发行的钞票、外资银行发行的钞票和中外合资银行发行的钞票)、纸币。第三章为“货币危机”,内容包括铜币的危机、纸币危机。第四章为“导致目前状况的原因”,内容包括货币制度、银行制度、公共预算、公债、对外贸易。第五章为“导致目前状况的原因(续)”,内容包括国家政策、不平等条约、社会结构、经济理论。第二部分分两章,第一章为“货币改革拟议项目”,内容包括海那(Hanna)、精琪(Jenks)的改革方案,1928年上海全国经济会议通过的各种改革方案及甘末尔(Kemmerer)的改革方案等。第二章为“重建良好币制计划”,内容包括先决条件、两个原则、银币的国际货币标准、有必要设立货币流通委员会。(1933)和卡昂大学沈其蕃的博士论文《中国银行的起源与演变》该论文由卡昂大学诺叶尔教授指导完成。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本土银行或旧型银行”,下分五章。第一章为“中国本土银行的历史演变”,内容包括周期变化、保值时期、存贷款时期、汇兑时期。第二章为“山西银行”,内容包括山西银行的起源、山西银行的规章与组织、山西银行的业务、山西银行的没落。第三章为“地方银行的规章与组织(钱庄)”,内容包括钱庄的规章、钱庄的组织。第四章为“地方银行(钱庄)的业务”,内容包括存款(固定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存款、银行间存款)、发行商业票据(本票、汇票、支票)。第五章为“地方银行与现代银行的关系”,内容包括短期信贷、参与增发、补偿贸易的影响、存款资金补偿。</br>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银行的建立及中国中央银行的历史”,下分四章。第一章为“中国现代银行的建立”,内容包括中国现代银行的引进及其组织、中国现代银行的特点。第二章为“清末中央银行的历史”,内容包括户部银行、大清银行。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中央银行的历史”,内容包括中国银行(第一阶段:1912年8月—1915年9月;第二阶段:1915年9月—1917年11月;第三阶段:1917年11月—1928年10月;第四阶段:1928年10月至今)、交通银行(第一阶段:1907年11月—1914年3月;第二阶段:1914年3月—1928年11月;第三阶段:1928年11月至今)、中国中央银行。第四章为“中国中央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内容包括中央银行存在的问题、中国中央银行的未来。</br>第三部分为“中国银行制度与中国货币流通”,下分四章。第一章为“货币流通制度与理论”,内容包括各种形式的流通纸币、各种银行制度、货币的自由发行与监管、主监管制度。第二章为“中国货币流通的历史”,内容包括第一阶段(从起源到明末)、第二阶段(1852—1908)、第三阶段(1909年至今)。第三章为“通货膨胀”。第四章为“当前中国的货币流通”,内容包括货币发行制度、货币发行监管、各类银行发行、统计数据发布。</br>第四部分为“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下分三章。第一章为“现代银行业的现状”,内容包括推广现代银行、现代银行的分类、现代银行业务的演进。第二章为“本土银行的现状”,内容包括山西银行的痛苦、本土银行的斗争(他们目前的状况、本土银行还是现代银行?)。第三章为“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内容包括银行业的未来——属于本土银行还是现代银行以及现代银行概述。(1936)、里昂中法大学赖国高的博士论文《上海外汇市场及其与中国收支平衡的关系研究》该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组织”,内容包括货币(银元、银两)、银行(外资银行的优势、中国银行的劣势、外资银行优势的消极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兴起、上海的主要外汇银行)、交易商(国外代理、中国代理、经纪人协会、金交所)。第二章为“交易机制”,内容包括全球货币市场(伦敦市场、纽约市场)、电汇汇率(电汇市场、期货价格)。第三章为“事务处理”,内容包括外币买卖、间接外汇交易、黄金走私(目标、波动的原因、影响)。第四章为“上海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内容包括银币(金属银的长期贬值、近期美国白银升值对中国的影响)、相对平价、中央银行的弱点。第五章为“上海市场与中国对外贸易”,内容包括上海的角色、长期贸易赤字、银价下跌与出口贸易发展的原因、尽管白银贬值但进口却并未减少的原因。第六章为“上海市场与中国外债”,内容包括金属银涌入中国、隐形债务、外债与海关税收、银价与外债、外债与外汇。第七章为“上海市场与外国在华投资”,内容包括外商投资概述(铁路、棉纺工业、沿海和内河航运、其他行业)、集中于上海的外国资本的转移。第八章为“改革和必要的补救措施”,内容包括采取的措施(用黄金支付关税、币制的统一)、考虑采取的措施(发行纸币或采用金本位制、建立外汇银行以适应国际规则、信用体系的分布及其合理化、税制的合理化、减少公共债务及军费开支、保护中国移民、扩大国内产品的出口、海关政策鼓励新兴产业、推行避免不必要进口的经济政策、实行国际合作以稳定银价、实行白银禁运以实现本国货币的独立)。(1935)和巴黎大学李鸿一的博士论文《中国的经济危机和货币改革(1935)》该论文由巴黎大学莱斯库尔(Lescure)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的经济危机”,该部分又分两章。第一章为“银币问题”,内容包括银价问题、《伦敦白银协定》与美国的购银政策。第二章为“银价上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内容包括农产品价格下降及其后果(银价与农产品价格、中国的农业危机)、中国的工业危机、价格下跌与中国的对外贸易、白银在国内外的流动、中国货币贬值的可能结果。第二部分为“1935年11月4日的货币改革”,下分三章:“1935年以前货币改革的历史回顾”“1935年11月4日的货币改革”“货币改革建议”。(1936)亦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币制与金融问题。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20世纪30年代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的声望很高,例如1930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即由该系的M.B.Itammond教授出任。的林霖(Lin Lin),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美国联邦储备货币》。1937年3月,林霖在美国经济学会主办的世界顶尖经济学期刊《美国经济评论》第27卷第1期上发表《定期存款是货币吗?》一文,该刊物同期还刊登了林霖撰写的仅有两页的短文《格雷厄姆教授关于储备货币及百分百货币的提议》(Professor Graham on Reserve Money and The One Hundred Percent Proposal)。同一期《美国经济评论》同时发表中国学者的两篇文章上是非常不同寻常的,说明林霖关于货币问题的论述在学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原创性。1949年以前,中国人在《美国经济评论》上仅发表了三篇文章,其中林霖一人就发表了两篇(另一篇由刘大中1944年发表)。《定期存款是货币吗?》一文,针对当时在国际学术界悬而未决的货币分层问题提出了一家之言。

这一时期,留德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内容为货币银行学的亦占较大比重,这方面的论文如曾天宇的《银行业发展的比较:中国银行和在华外资银行》该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银行”,下分两章,第一章为“旧式银行”,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整体概述、北方集团银行——山西银行机构(组织、业务、山西银行的影响、山西银行的崩溃)、南方集团的银行(组织,现金银行的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贴现业务、不断变化的业务、销售硬币,会计处理方法,货币和货币市场机构)、省级或中央主管部门设立的银行、外来银行的地位。第二章为“新式银行”,内容包括新式银行建立的背景、一般银行业务(存款业务、汇兑业务、授信业务、证券交易、纸币发行)、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抵押贷款银行、储蓄银行)、新银行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新银行协会、新银行与社会大众、新银行与国家)。第二部分为“外资银行”,这一部分的内容仅一章,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起源(中国的纯外资银行——中国的英国银行、中国的日本银行、中国的美国银行、中国的法国银行、中国的荷兰银行、中国的比利时银行、中国的德国银行、中国的意大利银行、中国的俄国银行,中国的混合外资银行)、外资银行的内部组织(保险资金、买办系统)、外资银行的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买卖金银、发行纸币)、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问题(外资银行作为进口的中介机构、银元问题、外资银行对经济的影响)。、Tang Karl的《银行日常对账单的转换》该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会计”,下分两章。第一章为“银行会计”,内容包括会计的目的和意义(记录交易价值、交易处理系统)、会计概论(计算、会计、统计)。第二章为“会计制度的合理化”,内容包括概论及会计组织两部分,其中会计组织的内容又包括两个方面:“科学管理”原则在会计组织中的应用(用料分析,采用适当的劳动要素——人类劳动、机器人力、组织和办公工具)和合适的组织形式(概论、权力下放、集权)。</br>第二部分为“日常的银行对账单转换”,下分三章。第一章为“以前的常规组织”,内容包括半年度摘要、常规报表。第二章为“日常银行对账单的补充”,内容包括日常的银行对账单与非机上定制版、日常的银行对账单与机上定制版、日常银行对账单的探索。第三章为“日常银行对账单转换的影响”,内容包括法律效力(先决条件、影响)、对运行安全的影响(概述、以银行对账单作为控制对象的影响、增强对诈骗的防范、降低信用风险、增加总部监控分支机构的可能性)、相对于流动性的影响(流动性政策的先决条件、日常银行对账单对流动性的重要性、流动性政策评估、总结)、银行统计的重要性(概述、日常银行对账单的统计、销售统计、应付款统计、应收款统计)、相对于盈利能力的影响(概述、日常成本报表、不同的机器制造方法比较、日常银行对账单组织与半年报组织的比较)、日常报表账户的利息计算。、何凤山的《中国银行业及其存在的问题》该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的银行制度”,下分四章。第一章为“山西金融组织”,内容包括业务、组织机构、企业利润来源、与政府的关系、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衰落、目前的状况。第二章为“银行”,内容包括银行产生的原因、银行的类型、银行的组织与管理、银行的职能、银行与货币市场的关系、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金融机构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第三章为“中国现代银行”,内容包括中国现代银行发展的历史、中国现代银行的类型、中国现代银行的组织、中国现代银行的分支机构、中国现代银行公会、政府对现代银行的监管、中国现代银行的现状。第四章为“外资银行”,内容包括中国外资银行的历史、外资银行的国籍、外资银行的特点、外资银行协会。</br>第二部分为“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分十章,第一章为“银两与银元”,内容包括一般思考、计算技术、需要消除银两、消除银两的困难。第二章为“纸币”,内容包括纸币、引进好的纸币、目前纸币流通状况的研究。第三章为“存款”,内容包括吸收存款的困难、存款与各城市的关系。第四章为“支票”。第五章为“个人信用”。第六章为“贴现”。第七章为“融资”,内容包括融资的重要性、融资的阻碍、融资的展望。第八章为“信用组织(农业)”,内容包括抵押贷款银行、合作社。第九章为“中央银行”,内容包括在上海的中央银行、存在的问题。第十章“外资银行”,内容包括外资银行的影响、国外对国内银行的意见、国内银行业的现状。和潘安的《中国银行业的外贸信贷》该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912年以来的中国政治(共和国的成立、政治动荡、立法)、中外关系、经济条件(外贸、银行业)。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历史发展、贸易商(外国公司、中国中介)、中国的贸易公司、中国的出口(主要出口国、主要出口产品)、中国的进口(主要进口国、主要进口产品)。第二章为“中国的金融业”,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中国不同类别的银行——山西银行、现金店、本地银行、现代银行、外资银行、混合制银行。(2)中国的外资银行。包括主要业务(出口和进口融资、对中国政府的贷款、外汇交易、授信业务、发行纸币、存款业务)、银行买办、主要的外资银行(英国银行、日本银行、美国银行、法国银行、德国亚洲银行)、货币改革。第三章为“银行与外贸融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概述。(2)出口融资。包括交货前融资、交货后融资(信贷谈判、循环信用、银行信用确认、违信追究)。(3)进口融资(正规进口融资、机械进口融资、资金交付)。。曾天宇在留学德国柏林大学经济研究室期间还对当时中国的币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除撰写博士论文外,还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探讨中国币制改革的学术论文,对中国币制改革的动机、改革本位制度的必要、建立金本位制的措施及币制改革的时机的选择等做了研究。参见曾天宇:《论中国实行改革币制单位之必要及时机》, 《学艺》1925年第6卷第9期;曾天宇:《论中国实行改革币制单位之必要及利用庚子赔款实行改革之时机》, 《学林》1925年第1卷第10期。

中国留学英国的第一位经济学博士、1927年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学位的刘驷业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西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后留学英国,对于英、美两个国家的货币银行制度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致力于英美货币银行制度的比较研究,其博士论文《英美货币市场比较研究》对英美货币银行体系做了比较研究。

该论文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英国银行与美国联邦储蓄银行”,下分六章。第一章为“组织与管理”,内容包括资本与股票持有人(资本、盈余、股票持有人)、银行管理、主要负责人。第二章为“政府的银行”,内容包括政府资产的托管、对政府的贷款、短期借款、国债管理。第三章为“中央银行”,内容包括银行的资产持有、清算、再贴现与贷款、检查与报告。第四章为“发行银行(发钞银行)”,内容包括钞票流通与存款货币、钞票流通、英格兰银行纸币与美国联邦储备券(法定权限、法律地位、发行赎回与废止、政府税收、覆盖发行)。第五章为“贸易保护”,内容包括外国信贷政策与国内信贷政策、控制工具(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信贷控制准则(法定准备金率、外汇、物价指数、其他准则)。第六章为“银行对账单的比较”。第二部分为“伦敦清算银行与美国联邦储蓄系统的会员银行”,下分四章。第一章为“组织与管理(上)”,内容包括银行分行系统与独立银行系统、两个系统的优缺点、对银行组织的影响、法律地位。第二章为“组织与管理(下)”,内容包括资本与储备基金、股东、银行负责人、盈利与股息。第三章为“存款接收与支票承兑”,内容包括存款分级、大量存款的比较、存款准备金、顾客资金的管理、顾客支票的承兑。第四章为“贷款”,内容包括贷款与投资的区别,贷款、投资与存款,贷款、投资与总资产,贷款与投资,贷款(分类、安全性、流动性、利息),所得款项用途,投资。第三部分为“货币市场的其他因素及它们与中央银行、储蓄银行的关系”,下分三章。第一章为“承兑银行”,内容包括承兑银行的商业模式、承兑银行与储蓄银行、承兑银行与中央银行。第二章为“英国的证券经纪人与美国的承兑汇票经纪商和票据经纪人”,内容包括银行承兑市场与贴现市场、英国的证券经纪人与贴现银行、美国的承兑汇票经纪商、证券经纪人与股份银行、证券经纪人与英格兰银行、美国的票据经纪人。第三章为“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内容包括新证券市场(新证券的发行、新证券的分布)、旧证券市场(旧证券的交易、投机买卖)。

刘驷业博士毕业当年将博士论文内容大纲以“英美银行制之简略比较”为题发表于《留英学报》第1期上。该文从十个方面分析了英美银行制度的相似之处,从十个方面分析了英美银行制度的相异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问题在这一时期也开始纳入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的研究视野。邓贤是中国最早研究保险学的博士,1927年12月,他在《留美学生季报》第12卷第3号上发表《人寿保险与中国》该文实际上为一年后完成的博士论文的缩写版,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财产与生命的异同、中国寿险业的概况、寿险事业不振的原因、结论。关于中国人寿保险不振的原因,作者将其归结为九个方面:“缺乏保险管理及经理人才”;“国民缺乏普通保险知识”;“人民生计艰难,无力购买寿险”;“国政不良,万业凋败”;“大家庭制度,家族相互依靠,失去寿险保障家庭的效用”;“市上利息太高,投资机会太多,致失去寿险鼓吹储蓄的效力”;“缺乏政府对于一切保险之监督”;“人民迷信及赌博性过深,不念及身后情形”;“过去寿险公司的失败,致丧失寿险信用”。一文。192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中国的人寿保险:阻碍其发展因素的研究》(Life Insurance in China:A Study of the Factors Hindering Its Development)是中国近代第一篇,也是唯一的一篇有关保险问题研究的博士论文。邓贤与张德禹1932年合著的《人寿保险在中国》(Insurance in China)发表于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年刊》(Political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Annual)。该文中文版收录于段开龄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保险之发展》,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邓贤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是当时美国研究保险问题的学术中心,该院有美国保险学科的奠基人汉伯纳(S.S.Huebner)教授,汉伯纳教授著有《人寿保险学》该书由中国学者徐兆荪翻译成中文,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书,邓贤的博士论文就是在汉伯纳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汉伯纳教授还受中国第一家民族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华安合群保寿公司之邀,于1927年8月到该公司作了题为“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的公开演讲,引起了中国寿险界的关注。汉伯纳来华访问后,根据考察所得撰写了报告,称赞中国华安合群保寿公司的成就,后来该公司的创始人吕岳泉被沃顿商学院聘为远东地区的顾问,反映出中国保险实务部门与国际保险学术界的密切互动。

《中国的人寿保险:阻碍其发展因素的研究》一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介绍性调查”,主要是运用尽可能翔实的资料描述中国人寿保险发展的现状,内容包括:中国人寿保险的早期发展、公共记录与规制的缺失、中国人寿保险的业务量、地方性业务的分布及各种政策、缺乏中国的生命周期表、总结。第二章“政治与经济背景”和第三章“家庭观念”分别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讨论中国人寿保险发展的阻碍因素。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外战争与内战及其对人寿保险的影响,抵制、罢工和其他干扰,政治因素不负全责,工业发展的阶段,经济学的地位,实际困难(通信与交通设施的缺乏、币制的混乱、交流的困难、人民的贫困)。社会(家庭观念)方面的内容包括:中国的家庭、重视孝道、环环相扣的依赖、婚姻的非自愿性、妇女地位的低下、其他家庭观念、保险的可能性。第四章“养老的重点、保险费率”和第五章“政策规定、运营方法及其他问题”主要涉及保险公司的政策与实践及其他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第四章的内容包括养老重点、养老保险具有优势的原因(基于购买者的视角、基于保险公司的视角、这种强调的不理想结果、保险费率、保险的不确定性与混乱、生命周期表的不充分运用、不均衡的利率、高的保险费率)。第五章的内容包括政策规定、政策规定的非均衡性、保险合同语言、运营方法(保险代理培训欠缺、回扣、代理商的运作方法、兼职人员)、医疗问题、现代医学从业者的缺乏、专业人士的无能与不足、保健工作的需求、非医疗保险、各种各样的问题(外部竞争力量、合作的需求、保险知识的缺乏)。第六章“外国保险公司的问题”,内容包括外国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外国保险公司的法律地位(中国的商业组织条例、香港的公司条例、英国与加拿大的保险法、美国各州法律)、外国保险公司案例(严格的政府监管、资金实力与诚信经营、先锋的角色)、针对外国保险公司的案例(人寿保险商业武器、治外法权、对本土企业的竞争、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费率政策、业务专注于外国人)、外国保险公司监管的必要性。第七章为“总结与结论”。

德国学者额尔德1930年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针对《中国的人寿保险:阻碍其发展因素的研究》的评论文章(原文为德文)。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民政府前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政府和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受此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在欧美的留学生选择“三农”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也不少,内容涉及农业规划、土地制度这方面的论文如1927年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的马达的博士论文《中国土地所有制变革研究》,该论文除“前言”“附录”外共分三章。第一章为“平均主义的土地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除整体概述外,本章内容分为五部分:土地的法律地位(农民、皇帝)、政策(统治者的信仰、管理者教育、利益一致、监控)、经济(投机买卖)、社会(工作权、劳动义务、援助)、财政。第二章为“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原因”。第三章为“私有财产制度的影响”,内容分为两部分:鼓励农业的思路(汉代的农业政策、宋代机构、清代的措施)、土地私有制度(控制系统、激进的改革者)。、土地税、农村金融、租佃关系、农民生活、粮食问题、水利建设、农业合作以及国外农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有些论文达到了很高的研究水准,如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冀朝鼎(Chi ChaoTing)1936年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依据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条件的优劣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该论文1936年编辑成书在英国伦敦由G.Allen & Unwin出版社出版。

合作经济制度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至20世纪初合作经济已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尤其是农业领域合作经济制度的推行,解决了农业分散问题和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对推动欧洲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近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合作思想在清末民初传入中国以后,迅速得到中国思想界的响应,中国的合作主义者成立了合作学会,连续发行《合作月刊》达十余年之久,各种合作方面的论译著大量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合作主义由思想层面扩展到实践层面,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设有推行和管理合作事业的机构,甚至还设立了合作学院,有的企业也设立了消费合作商店。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及乡村建设派在广大农村也不遗余力地推行合作,合作制度一度成为当时中国各类政治与社会领袖重建中国农村的政策工具。

正是在此背景下,海外留学生特别是留欧学生博士论文中也有不少论文涉及合作问题特别是农村合作问题。这方面的论文内容包括中国的合作组织研究、外国的合作组织研究及中外合作组织的比较研究,非常广泛。欧洲是合作经济的发源地,合作思想渊源深厚,因此当时合作经济方面的博士论文作者大多为欧洲留学生,特别是法国留学生。这方面的博士论文如法国南锡大学姜尚义的《中国的农村信贷合作社》该论文由南锡大学布罗卡尔(Brocard)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农业信贷合作社与中国农民经济”,内容包括中国农民经济现状、中国农民贫穷的原因、农业信贷合作社的作用、农业信贷合作社的特点。第二章为“中国农业信贷合作社的传统形态”,内容包括大地主建立的地方基金、小农组织的信用组织。第三章为“中国现代农业信贷合作形式”,内容包括合作运动的原因、中国农业信贷合作社的特点、农业信贷合作社与国际委员会饥荒救济(华洋义赈会)、农业信贷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为“农业信贷合作社的组织”,内容包括组织成立的流程(发起、审批申请、调查、批准、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合作社社员(一般条件、入社、社员的进入和退出)、合作社的资本(全国总社及其附属机构的借款、自有资金)、合作社股份。第五章为“农业信贷合作社的管理”,内容包括会员大会、执行委员会、监事会、辅助委员会。第六章为“农业信贷合作社的运作”,内容包括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存款的条款及条件)、贷款(不同种类的贷款、贷款要求、贷款总额、贷款利息、贷款期限、贷款的偿还、贷款的使用)。第七章为“利润分配”。第八章为“农业信贷合作社的区域联盟”,内容包括联盟成员、联盟大会、联盟的牵头机构、联盟的职能。第九章为“农业信贷合作社的成就”,内容包括用于确定效果的方法、成功与失败、通过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十章为“合作社的未来”。(1931)、法国卡昂大学徐曰琨的《中国的合作社运动》该论文由法国卡昂大学诺叶尔教授指导完成。论文的导论部分对合作运动做了概述,介绍了合作运动的经济、社会及道德和精神的力量,合作运动的两个基本思路(合作是社会经济的转型运动,合作是改善个人状况的运动),合作运动的动能(国家干预、私人倡议)。正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合作运动产生的原因概述”,第二部分为“合作运动的发展”。</br>第一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为“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合作关系”,内容包括中国经济状况概述(外部影响、内部抑制)、适应经济合作的情况。第二章为“中国旧体制下的合作组织”,内容包括旧体制下的合作组织对现代合作运动的影响、第一次合作的历史起源(古代的合作、目前的合作社)。第三章为“现代中国合作运动的发起者”,介绍了薛仙舟等人的合作思想与实践。</br>第二部分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合作运动的第一阶段:1919—1927”,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第一家合作社、合作研究会、信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合作社联盟)、合作社的衰落(国家的敌对态度、公众的冷漠、早期遇到的困难)。第二章为“合作运动的复兴(1928— )”,具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国家的干预——中国国民党的计划及合作政策(孙中山合作思想的影响、他们理论的相似性、并行方法、结论),国民政府和合作运动(国民党对合作的管理、国民政府对合作的管理);(2)民间倡议——中国的合作联盟(该组织的由来、该组织的成就),华洋义赈会(规则概述、制度考察、地方联盟、合作教育);(3)合作运动的现状及统计;(4)结论(缺乏统一行动、缺乏合作理念、需要推广合作)。(1933)、美国耶鲁大学陈希诚的《中国乡村合作的伦理和经济基础》(1934)、法国巴黎大学Yu Peo的《中国农村互助合作信用社及其类似组织研究》(1936)、法国巴黎大学何德鹤的《法国的农业合作现状》(1937)、德国哈雷大学陈延光的《中国土地经济合作社》该论文除导论“现代合作社的产生:它们的任务和目标”之外,正文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合作社的发展与现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中国现代农业运动。(2)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建设中国的必要任务。(3)中国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经济思想的传播(1919—1923)、国际组织与合作社组织的起源(1924—1927)、运用国家力量推动合作社的发展(1928)、中国的合作社法)。(4)合作社的领导机构。第二部分为“德国的农业合作社及其对中国的借鉴”。(1937)。徐曰琨在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的前夕,还在巴黎撰写了《法国合作思想之一斑》一文,介绍、比评了查理·季特(Chales Gide,1847—1932)、贝那·拉维尼和泊松(Ernest Poisson)的合作思想。参见徐曰琨:《法国合作思想之一斑》, 《合作月刊》1933年第5卷第3期。

民国时期四大经济学家民国时期的马寅初、刘大钧、何廉、方显廷被学术界誉为当时的四大经济学家。参见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的百年回顾》, 《中国招标》2005年第42期。之一的方显廷方显廷(1903—1985),浙江宁波人。早年进入民族工业家穆藕初在上海创办的厚生纱厂,得到穆藕初资助,进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读高中,1921年9月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大学深造,主修经济学。半年后转入纽约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1929年1月受聘于南开大学,任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1931年后改为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主任兼法学院经济系经济史教授。1944年出任中央设计局研究部主任,1946年在上海主持中国经济研究所的工作。1947年年底,受聘于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任经济调查研究室主任。1968年退休后应新加坡南洋大学之请,重返教学第一线。1971年退休,为该校首席名誉教授。1985年3月20日于日内瓦寓所病逝。著有《天津地毯工业》(1930)、《天津织布工业》(1931)、《天津棉花运销概况》(1934)、《中国之棉纺业》《中国经济研究》(1938)、《中国工业资本问题》(1939)、《战时中国经济》(1941)、《中国战时物价与生产》(1945)、《中国战后经济问题研究》(1945)等中文著作及多部英文著作。(Fong Hsien-Ding)留学以前在纺纱厂当过学徒。他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导师、著名的商业史专家克莱夫·德埃(Clive Hart Day,1871—1951)对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职业分类问题的研究,使他对英国的企业史产生了兴趣。为了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详细查阅了英国议会文件,他以“英国1840年代的产业组织”为题,“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遍查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纽约市立公共图书馆文献,以寻找耶鲁图书馆所藏英国议会有关文件中之遗漏之页”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56页。,他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英国企业发展史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论文对英国工厂制度的成功及其在19世纪英国企业制度中的霸主地位做了概述,该文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组织演进的传统分类——个体镀金工、家庭生产制和工厂制度——改为手艺工人、商人雇主和工厂制度。“这篇学位论文的两页缩写稿,被收入哥伦比亚大学谢普德·克劳夫教授(Professor Sheppard Clough)所编写的,得到广为应用的教科书《欧洲经济史》(1959年版,该书的第二版于1968年在纽约由麦克格劳·希尔出版)中。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7页。

方显廷的博士论文1930年在天津由南开大学出版英文版,书名为“英国工厂制度的胜利”。该书1978年被列入“欧洲历史观丛书”,在美国费城由豪猪出版社(Porcupine Press)再版。该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组织的状况,包括手艺工人、商人雇主和工厂制度,以此作为对英国经济基础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英国的各个行业,其中第二章为棉纺织业,第三章为毛纺织业,第四章为丝绸及麻纺织业,第五章为造纸、陶器及玻璃业,第六章为钢铁、机械、螺杆、制笔、制针等业,第七章为钟表工业、枪械工业、刀具工业、锚链制造及锁钥制造等,第八章为服装业、针织品业、制帽业、手套业等,第九章为花边、草辫业。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28—329页。该书资料非常翔实,全书共310页,其中附于正文之后的注释、参考文献及索引就有100页之多。

该论文出版以后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1931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研究英国经济史的专家A.雷得复在《经济史评论》上发表的针对方显廷的博士论文的评论文章指出,方博士的博士论文“是克莱夫·德埃有关英国19世纪40—60年代产业分布问题研究的有价值的姊妹篇。这两部作品都是基于1841年英国的人口普查资料(其中第一次普查了工业职业的分布)撰写而成的”。“方博士的著作具有很大的优点,它面对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承担这样的课题,对一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雷得复高度评价了方显廷的博士论文对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现实意义:“在西方影响下,中国正在快速工业化,大规模的工厂制生产被引入中国城镇,其经济与社会影响使人回想起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因此中国迫切需要科学研究中国的工业化问题,需要研究其他国家历史上历史阶段相同时期的工业化问题。”Arthur Redford,“Book Review D.Fong.Triumph of the Factory System in Engl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3, No.2(Oct.,1931), pp.306-307.

财政问题仍然是这一时期中国留学生关注的重点。陈友松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致力于中国教育财政的研究,他193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关于其重建中主要问题的事实分析》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兼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的马寅初在其中文版序言中指出,该书是在“教育科学和所谓沉闷的财经科学之间的一片尚未探索的边缘领域”进行的开拓性的研究参见方辉盛、何光荣:《陈友松教育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艾伟认为该书是“中国第一部中国教育财政学的专书”美国内务部教育署中国教育财政调查团:《中国教育财政学原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艾伟此说不正确,事实上,早在1923年,同样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程其保就完成了他的中国教育财政方面的博士论文——《中国支持一个足够的公共教育的财政能力》。。美国教育学大师杜威称赞陈友松为“东亚一流学者”,他致函胡适,认为该书“是一件有实值能发光的作品,对于中国将大有价值”。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著名教育财政学家施菊野(George D.Strayer)认为“此书非独对中国教育行政者是一种挑战,且对世界教育家是一种贡献”。《大公报·经济周刊》评论该书“在中国之教育学与财政学两领域之边缘辟一新领土矣”。丁洪范认为该书“全书几全部是铁硬的事实和数字的分析。内中当然有原则和理论,但都有事实来证明或从事实之中抽绎而来。全书总计有统计表91个、统计图7幅、统计地图1幅。附注原原本本尤其详明。所以本书除其他贡献以外,又可视作现代中国教育的一种材料书读。凡欲找中国教育资料者翻开此书总可得到若干”参见丁洪范:《新著介绍: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英文本)》, 《教育杂志》1937年第27卷第3号。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李超英(Lee Chou-Ying)193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一项比较研究》特别注重财政的比较研究,该论文将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财政制度进行比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建议。该论文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公共财政制度”,介绍了中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作者考虑到“中国的财政制度一直以来被西方国家所误解”,因此该部分内容“偶尔以理论性的思考使财政制度的变迁主线更加清晰,但本部分本质上是通过描述性的语言组织起来的”Chou Ying Lee, The System of Chinese Public Finance:A Comparative Study, Introduction, LL.B.(Econ)National University, Peking,1935.。作者认为财政制度由财务行政、财政立法和财政司法三部分组成,因此,这一部分分三章。第一章为“中国的财务行政”,内容包括总论、财务行政的发展、预算的编制、预算的管理。第二章为“中国的财政立法”,内容包括总论、财政立法的演变、立法院的财政立法流程。第三章为“中国的财政司法”,内容包括总论、一项对中国财政历史的简短调查、财政部门与行政部门、立法院的关系、审计与收支平衡、审计程序。第二部分为“中国的财政制度与部分主要国家的比较及对中国财政改革的建议”。这一部分将中国的财务行政、财政立法及财政司法三个方面与意大利、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做了比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财政制度的特殊之处以及中国所受其他国家影响的程度”。最后作者提出了三条有关中国财政改革的建议:一是“就收入与支出方面考虑,在预期经济状况平稳的情况下,强化财政的计划性”;二是“以法律为手段,强化财政控制方面的立法”;三是“财政审计在考虑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保障其与财务行政与财政立法的独立性”Chou Ying Lee, The System of Chinese Public Finance:A Comparative Study, Introduction, LL.B.(Econ)National University, Peking,1935.

朱伯康朱伯康(Chu Pakong,1907—2005),浙江温岭人。早年求学于杭州安定中学、上海劳动大学。在劳动大学读书期间曾在《新生命》上发表《中国封建社会起源之史的考察》一文,经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以后弃笔从戎,加入十九路军,任78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著名的淞沪保卫战,后随军入闽,1933年年底“福建事变”失败后赴德国留学,深受德国历史学派影响。1937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任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著有《经济学纲要》(1943)、《中国经济史纲》(与祝慈寿合著, 1946)、《中国经济史》(上、下卷,与施正康合著,2005)等著作。1934—1937年先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一学期),后转到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师从该校著名的财政学家韦廉·盖洛夫(Willhelm Gerloff)学习经济学和财政学,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国家财政和财政制度”,系盖洛夫教授所指定,以填补他与梅塞(Meisel)所共同主编的《公共经济学手册》该书1927年出版,“为近代财政学巨著,参加作者达五十一人,皆系当代各国财政学者,或各国财政专家。对于财政学上之专门问题研究,则由各国财政学者担任,对于东西各国财政之叙述,则由各国财政专家担任”。(参见朱偰:《中国租税问题》,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2页。)(Handbuch Der Finanzwissenschaft)第3卷《各国财政史》的空缺。该论文被列入“法兰克福经济科学研究丛书”第二种,1937年下半年在莱比锡亨斯·蒲斯克出版社(Ver Lag Hans Buske, Leipzig)出版。该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历史介绍”,内容包括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财政(1865年以前)、过渡时期的财政(1865—1911)、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1911—1927)、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1927年以来)。第二章为“中国的国家预算”。内容包括国家预算一般、国家的经济产出、国家财政收入、国债(外国债券、国内债券、总债务和清算)。第三章为“中国的财政制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税收制度:中国封建专制时代的税收制度、北京政府时期的税收制度、目前的税收制度(消费税——盐税、烟酒税、其他消费税,所得税——矿税、证券税、银行税,运输税——印花税、排放税、登记税,所得税和遗产税)。(2)关税:关税束缚与自主运动的历史、中国海关制度的当代发展。(3)国家的财政经济。第四章为“陈述文字”。1940年日本青年外交协会还将朱伯康的博士论文译成日文在东京出版。柏林大学另一位致力于财政学研究的博士朱偰所著的博士论文《中国财政改革的主要问题》该论文1932年先由北京大学出版,次年再在德国出版。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财政制度的发展”,下分三章。第一章为“民国以前的公共财政”,内容包括1865年初次借外债之前的财政、1865—1911年的财政。第二章为“北京政府时期的公共财政”,内容包括第一共和国时期(1911—1914)、内战时期混乱的财政(1914—1927)。第三章为“南京政府时期的公共财政”,内容包括国民政府的各种改革(1927—1931)、南京国民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br>第二部分为“收支平衡”,下分两章。第一章为“支出”,内容包括公共预算和财务管理、支出明细、经济建设支出用途的限制。第二章为“收入”,内容包括收入结构、国家与省的收入划分、白银贬值和税收。</br>第三部分为租税系统,下分三章。第一章为“中国当前的税收”,内容包括物业税、营业税、关税与废厘、盐税、其他税收。第二章为“从农业税到个人所得税的过渡”,内容包括引进所得税、引进资产和继承税。第三章为“未来的税收制度”,重点介绍国家税与省税的划分问题。</br>第四部分为“债务清算”,下分三章,第一章为“外债”,内容为有担保和无担保外债及其数量。第二章为“内债”,内容包括内债及其数量、国内外债务总量。第三章为“债务管理”,内容为债务利率和摊销。是德文经济学博士论文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朱偰回国以后数年内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发表了大量财政学论著,二十多岁就担任了著名的中央大学经济系的教授、系主任,成为当时国内知名的财政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研究经济、财政问题,由于留学国别的差异,中国留美学生与留德学生在经济、财政理论的取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如哥伦比亚大学著名财政学家塞利格曼强调财政的效率,而德国财政学的传统是瓦格纳的社会政策思想,强调财政的公平。受此影响,中国留美经济学博士在财政学博士论文中更多地以效率为研究取向。如哈佛大学博士陈岱孙的博士论文《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和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马寅初的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都是效率取向的。而留学德国的博士朱伯康和朱偰受德国财政学的影响,更多地主张财政学的社会经济功能,这一点在朱偰1936年出版的《中国租税问题》一书的序言中说得很清楚:“欲解决经济问题,在国家方面,舍财政政策莫由”。“本书纯以国民经济为立场,其讨论租税问题,纯以减轻小民负担、改善平民生计、减轻工商业成本,使国民经济得以复苏为依归。”朱偰:《中国租税问题》,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朱偰师从德国“书斋社会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克勒(H.H erkner)教授,而赫克勒深受瓦格纳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国租税问题》一书“亦代表社会政策思想、社会政策立场”董问樵:《朱偰<中国租税问题>》, 《社会经济月报》1936年第7期。。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朱伯康的经济思想亦受到德国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重视国民经济之发展,对于时下一般经济学者所忽视的生产力,非常注重”。朱伯康在1943年所著的《经济学纲要》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经济学的根源是哲学与历史,要从整个的宇宙观与世界观里去理解,要从各国历史的基础上去理解。”夏炎德:《评朱著<经济学纲要>》, 《读书通讯》1945年第14期。从中可以看出,朱伯康明显受到德国历史学派经济理论的影响。

余精一的《外商在中国的投资问题:资本输出的理论贡献》,从资本输出的角度探讨了外商在中国的投资问题,开拓了中国经济研究的新领域。该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资本输出的理论与历史分析”,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和投资、“过多利润”与过度积累理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政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为“在中国的外国投资”,下分二章。第一章为“政治和经济条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中国作为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所谓的“不平等条约”、工资和其他工作条件、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其他条件。第二章为“外资在中国的现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外国在中国发行公债,中国由私人公司发行的外国债券,中国商业和工业领域的外国投资(铁路、矿业、银行、航运、棉纺织业、外商在上海的投资概述),中国文化、宗教及慈善领域的外国投资,各个国家在中国的投资估算(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其他国家),满洲的外国投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止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百年,也终止了全球自由贸易的黄金百年。特别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各国纷纷放弃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转而实行贸易保护。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变化及中国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使这一时期留学生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博士论文占有一定的比例。

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后来在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担任过香港中文大学首任校长的李卓敏,留学期间致力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他撰写的博士论文《中国银汇兑下的国际贸易(1888—1935)》(International Trade under Silver Exchange:China,18881935)对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在银汇兑下的国际贸易的变迁问题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民国时期,他还在美国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如1935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汇率贬值对商品运动的影响》(The Effect of Depreciated Exchange upon Merchandise Movements);1939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银汇兑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该文为其博士论文的理论部分);1941年11月在《经济研究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上发表了《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理论》(A Note on Professor Hicks'Value and Capital)一文;1945年2月在美国的《经济与统计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上发表了《中国战时通货膨胀》(Inflation in Wartime China)一文。此外,李卓敏还于1961年5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共产党中国的统计制度:1949—1957》(Communist China's Statistical System:1949—1957)一文。

伍启元(Wu Chi-Yuen)的博士论文为《国际贸易价格关系理论:一个历史的研究》(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ice Relationships:An Historical Study)。该论文1939年在英国由G.Routledge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出版时书名为“国际价格理论大纲”(An Outline of International Price Theories)。博士论文能够在英国出版,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该书出版后,“美国哈佛大学知名教授哈伯勒(G.Haberler)曾在其《国际贸易理论》(Theory of Intenational Trade)一书中认为伍书中对重商主义价格之分析堪称为‘古典著作’(Classical work)”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0页。

在具有国家干预主义传统的德国留学的梁颖文的博士论文《贸易政策中的隐藏保护》一文对当时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隐藏保护问题做了系统研究,其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当下经济意义上的隐性保护主义”。第二部分为“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内容包括狭义与广义贸易政策概念;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自由贸易与自由贸易制度的含义、贸易保护与贸易保护制度)、公开的和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第三部分为“隐蔽的保护主义措施”,内容包括货物方面的隐蔽保护(隐藏与禁止、财政性关税保护、谈判与隐藏贸易保护、关税同盟协议与隐藏的贸易保护主义、海关与贸易保护、通过税收与保险实现贸易保护、通过运费政策实现贸易保护、通过公共利益分配实现贸易保护、通过补贴政策实现贸易保护)、支付与信贷方面的隐蔽保护、客运方面的隐蔽保护。第四部分为“隐蔽保护的理由”。该书对于国际贸易中的隐藏保护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深刻性都达到了较高程度,堪称中国研究国际贸易中隐藏保护问题的第一部学术专著。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在争取关税自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929—1930年关税自主权得到恢复,税率大幅度提高,新的关税税种开征。受此影响,关税问题在这一时期再次受到海外留学生的关注,有五篇博士论文探讨关税问题(其中有四篇为留法经济学博士的博士论文):胡鸿勋的《中国海关史:1842—1911》(1929)、符传钵的《关于中国关税制度的历史研究和批判研究》该论文的导论部分概述了海关制度及中国的关税政策。正文部分共分九章。第一章为“中国1842年以前的海关制度”,内容包括1842年以前中国海关与中外贸易关系、1842年以前的关税。第二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商业协定”,内容包括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借口、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中英条约、1843年的协定关税税率、中国与其他列强之间签订的商业协定。第三章为“1843年的关税修订”,内容包括1857—1858年中英法战争的借口及《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年关税。第四章为“1858年关税的修订”。第五章为“1902年关税的修订”。第六章为“1918年关税的修订”。第七章为“1929年的新关税”。第八章为“中国海关总署”。第九章为“厘金”。(1930)、萧子风的《中国的关税制度》该论文由卡昂大学诺叶尔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回顾”,第二部分为“恢复关税自主权的努力”,第三部分为“现状及未来计划”。</br>第一部分分三章。第一章为“闭关时代的国民经济”,内容包括第一帝国的对外关系、中外第一个条约。第二章为“对外贸易关系的开端”,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香港的贸易条件、中国和英国商人的欺诈行为。第三章为“关税自主权的颓废时代”,内容包括厘金(厘金的产生、厘金的批评)、颓废的开始、关税制度的变化(《天津条约》后的几个条约及其评论)、中日甲午战争和海关制度(直接的影响、间接的影响)、义和团运动与海关、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海关法规的影响。</br>第二部分分四章。第一章为“1919年巴黎和会”,内容包括中国代表团的预期及主要建议(不对等、无区别、收入减少、条约的修订只是象征性的)、中国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第二章为“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分析了《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指美国、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葡萄牙和中国)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章为“1925年北京关税特别会议”,内容包括中国政府的初步努力(行动计划、章程草案、烟酒制度),北京关税会议(中国的要求、日本代表团的表现、美国代表团的表现、这些表现的评论),英国试图调解(英国的表现、英国表现的评论),各国政府代表承认关税自主权原则。第四章为“1918年以来商约的修改”,内容包括中德协定、中奥贸易条约、中俄中止案件的一般原则、中比条约的废除(谈判、废除的影响)、中日条约的修订(中国及日本的反应)。</br>第三部分分六章。第一章为“中国海关制度的特殊性”,内容包括海关制度和全球趋势(国内海关、海关政策、关税)、海关制度和国家主权(海关限制边界自由、海关对国内的限制)、海关制度和国际关系(中国贸易条约的性质、区域贸易制度、治外法权区域、外债的担保问题)。第二章为“国家的不良后果”,内容包括政治弊端(行政权力的丧失、对征税权力的干预、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机会、政治成本的上升)、经济危害(商业影响、财政影响、可能的欺诈行为、徇私舞弊、中国支付外债的损失)。第三章为“关税自主的必要性”,内容包括中国需要认识到关税自主的意义,中国为了恢复行政权力应该恢复海关自主权,为了避免国际争端中国必须恢复海关自主权。第四章为“恢复关税自主权的建议”,内容包括国际条约的差异(政治条约、经济条约、社会条约)、中国和不同国家缔结的条约、贸易条约的特点、取消贸易条约、恢复关税自主权的两种模式(俄国、土耳其的彻底清除模式和逐步取消模式)、中国应该遵循日本和暹罗提供的榜样(日本的态度、暹罗的态度)。第五章为“1928年海关自主权草案”,内容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草案(国家临时关税、实施困难)、旧条约的废除与关税自主权谈判恢复、临时关税(对进口商品开征的新关税、新旧关税税率)、评论(关税税率的角度、时间的角度、国家主权的角度)。第六章为“1931年的关税自主”,内容包括关税自主的应用(应用的困难、1931年的关税新税率)、废除厘金、取消所有过境费(恶劣的过境费、杂费范畴、全面取消)。(1931)、丁作韶的《中国关税论》该论文由巴黎大学阿里(M.Allix)教授指导完成。该论文“导论”介绍了中国海关的历史变迁,正文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关税”,第二部分为“海关收支”,第三部分为“海关组织”。</br>第一部分分四章。第一章为“1842—1929年关税”,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1842—1929年关税:1842年关税的原则和宗旨;1842年关税的一般特点(保护性关税、强加的关税、从价税);过境税;1842年关税的法律依据(最惠国待遇条款);1842—1929年的关税修订(1858年第一次修订、1902年第二次修订、1918年第三次修订、1922年第四次修订);违禁品免税。(2)海关报关手续:船舶报关(到达手续、出境手续);报关商品(进口商品、出口商品)。(3)诉讼:关于费用的困难;海关事务方面的困难。(4)1842—1929年有关海关制度的批评:关税制度与国家主权;关税制度和国家财政;关税制度和国民经济。第二章为“1929年关税”,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1929年进口关税介绍;(2)1919年关税条约性质。第三章为“1931年关税”,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1931年进口关税介绍;(2)1931年关税性质及评论;(3)1931年关税互惠协议说;(4)中日互惠协议的历史;(5)中日贸易条约的考察。第四章为“中国海关的特别制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内地海关的特殊制度;(2)海关特殊优惠制度。</br>第二部分分二章。第一章为“海关税收和外债”,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外债;(2)外债支付。第二章为“海关负债及一般性存款问题”,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存款问题的历史;(2)现行存款制度;(3)现行存款制度的批评。</br>第三部分仅有一章,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海关组织的法律依据;(2)中国海关目前的组织;(3)外籍人士的法律地位;(4)目前海关组织的批评。(1931)、王绍成的《中国的外贸和海关问题》该论文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对外贸易概况”。第二部分为“中国的进出口分析”。分别从出口与进口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在出口方面对1928年、1929年和1930年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如豆类及豆类制品、生丝、禽蛋类产品、植物油、棉花、茶叶、丝绸、矿石和金属品等的出口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生丝和茶叶两种主要产品的出口情况。在进口方面,对1929年、1930年和1931年中国的主要进口产品如棉织品、矿物油、糖、金属制品、稻米、化学品、颜料、机械制品及面粉等的进口情况做了分析。第三部分为“中国的外贸地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各国所占中国进口值的百分比进行分析,作者介绍了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1913年、1923年、1925年、1928年和1931年在中国进口值中的比重,其中美国的地位急剧上升,英国的地位下降,日本和德国的地位基本持平。二是1926年中国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历年进口铁和机械制品所占比重的情况。第四部分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国”,介绍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四个主要贸易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情况。第五部分为“中国的关税问题”,介绍了《南京条约》签订至1931年中国争取关税自主的历程。第六部分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分别从经济依赖、列强侵略、中国的人口压力及中国的货币等方面做了论述。。以上著作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介绍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丧失关税自主权至1929年恢复关税自主权过程中关税制度的历史变迁。

这一时期的海外留学生中,博士论文以统计学从清末开始中国就引进统计学,早在1909年9月,清廷就有谕旨饬令京内外创办统计所,但未贯彻执行。1912年,北洋政府各部开始设立统计科,1914年总统府设有主计处,其四项主管要务之一就是统计事务。1916年国务院内设统计局,为全国主管统计的最高机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于1930年成立中央统计联合会,并于同年创立中国统计学社,为中国较早成立的全国性统计学学术团体。政府统计机构的设立要求培养相关统计人才及开展统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这无疑对统计学科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留学生对于统计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07年,留日学生彭祖植编译了《统计学》,这是天津丙午社在东京编印的政法丛书的第二十七种,其内容与名词完全采自日本。1911年留日学生孟森译自日本横山雅男著的《统计通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现代统计学和统计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刘大钧(1891—1962)1911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师从亚当斯及泰罗攻读经济学与统计学,1915年获学士学位。1916年回国后担任过国民政府立法院统计处长、主计处统计局局长、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所长、中国统计学社社长。金国宝1922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学习统计学,师从统计大师卡尔·皮尔生教授,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复旦大学等校教授,是中国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朱君毅(1892—1963)1918年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专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统计学,是近代最有名的教育统计学家。为研究内容的亦有数篇。192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赵人隽,其博士论文为《马萨诸塞州实际工资和成本的变动(1890—1921):一个统计分析》;193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的赵才标,其博士论文为《中国12省的粮食产量的统计研究》;1933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裘开明,其博士论文为《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来源的研究:数据搜集方法和经济条件的获得》;1933年获得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的黄钟,其博士论文为《现代中国人口统计的方式和结果》(1933);1935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的厉德寅,其博士论文为《相关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统计学中的应用》;1937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罗志儒,其博士论文为《电力价格和市场的统计研究》。以上博士论文中被外国学者认为学位论文中研究“最尖端”经济理论问题的是厉德寅。厉德寅(Li Teh-Ying,1902—1976),浙江东阳人。210世纪20年代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29年公费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31年获硕士学位,193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认为“研究之旨趣,有两方面,在算学方面,趋重于分析学,在统计方面,将从事于美国工业效能之研究”(参见《社友消息:厉徳寅君今夏考取威斯康辛大学硕士学位》, 《社友》1931年11月15日)。回国后为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历任安徽休宁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全国总动员委员会参事、交通银行设计处长、全国平准基金会研究室主任、中央银行昆明分行行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主讲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他在留学威斯康星大学前已在东南大学主讲高等数学5年,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其博士论文《相关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统计学中的应用》成为运用数理分析的佼佼者。Paul B.Trescott, The Histor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Economic Ideas into China, 1850—1950,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7, p.73.该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导论”。内容包括七个方面:研究范围和组织、若干基本概念、相关表面方法、回归方法、方差方法分析、矩阵法、四种研究方法的总结与评论。

第二章为“相关方法”。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相关理论概述。包括相关表面方法的对象、作为样本的统计数据、高频表面和频率变化曲线、相关分析、频率曲面拟合、随机抽样分布、相关指数分布、相关表面与物理定理的比拟、计算相关的决定因素的方法、基本相关表面的解释、相关表面的特征与属性等。(2)相关表面方法的历史发展。介绍了拉普拉斯(Laplase)、普拉纳(Plana)、布拉维(Bravais)、卡尔顿(Calton)、埃奇沃斯(Edgeworth)、皮尔森(Pearson)等人对于该问题的学术贡献。

第三章为“回归方法的发展”。主要介绍了卡尔顿首先发现回归方法的过程,包括卡尔顿的相关概念的起源、卡尔顿使用的数据的特点、卡尔顿回归概念的演变;皮尔森的相关和回归的定义、派生的正常n-variate表面、计算r的正态分布公式、双相关系数和双重回归系数、相关性和可变性的控制、通过正常的相关表面赋予相关系数之间的区别、另一相关系数公式;尤尔(Yule)的回归法的泛化,包括尤尔理论的特点、相关和回归系数的定义、相关系数公式、推荐用于实际计算的两种方法、对于非线性相关的建议;相关性和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局部和多个相关;局部复相关比率;回归方法的批评;回归法的拟合;正交多项式拟合;测定中回顾的图解法;“联合”关系(由逐次逼近法测定的联合相关性);自由度;相关系数与判定系数;伪相关。

第四章为“抽样分布和方差分析”。内容包括估计统计系数的精度、三大经典分布、“学生”的t分布、皮尔逊的X2分布、渔民的z分布、回归公式的细度、简单的相关系数的分布、复相关系数的分布、相关性比的分布、方差分析。

第五章为“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内容包括时间序列的含义、进行相关性分析的问题类型(确定波动的时间序列、发现时间序列残差之间的关系、确定从一个周期到下一个周期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分布滞后)、考虑运用时间序列相关分析、从时间序列解读相关结果的一些有用建议、以Bational假说为指导搜索的相互关系、引入应用程序的历史、第一个应用程序、趋势偏差之间的相关性、判定波动发生的时间顺序、第一个差异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差异之间的相关性、方差与时间序列分析的适应机理、链接亲属之间的相关性、变化率和需求法律之间的关系、分布滞后、确定相关性的进一步方法。

第六章为“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相关的四种方法的基本特征、相关表面方法的发展、回归方法的发展、发展参数的采样分布和方差分析法;相关分析时间序列的应用。

该论文广泛介绍了数理理论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如高频和频率表面与曲线、频率曲面拟合、随机抽样分布、对数变换等,介绍了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矩阵法等数理方法,其数理分析的难度即使在今天也是一般的经济学者所难以掌握的。厉德寅回国以后没有沿着数理经济研究的路径拓展其学术道路,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当时紧迫的战时经济问题的研究方面,他在《财政评论》《外交研究》《经济动员》《贸易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有关战时财政经济方面的学术论文。

这一时期海外留学生博士论文在中外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面也引人注目。哥伦比亚大学的赵迺抟(Chao Nai-Tuan)致力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塞利格曼的指导下重点研究英国经济学家理查·琼斯(1790—1855)的经济思想。琼斯的活动年代介入李嘉图和小穆勒之间,多为学者所忽视,材料不大丰富。赵迺抟为了研究琼斯的经济思想四处搜罗,搜集到琼斯的著作16种,研究琼斯的书籍74种及论文52篇,还有大量书信。正是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赵迺抟于1929年撰写成博士论文《理查·琼斯:一位早期的英国制度经济学家》(Richard Jones:An Early English Institutionalist),对琼斯的经济思想的渊源和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该论文是琼斯经济思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被塞利格曼主编的、国际上有名的15卷本《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列为研究琼斯的第一部参考书。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3页。塞利格曼教授在讲授“经济思想史”课程的过程中,“讲到琼斯的经济思想时,往往要说到‘一位中国留学生赵迺抟博士对琼斯研究的贡献’,并把他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还将他的这篇论文指定为参考书,要同学们阅读”张友仁:《赵迺抟教授的学术道路》,见赵凯华、赵匡华编:《雪泥鸿爪——赵迺抟文集》,北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20世纪30年代,制度经济学在美国正处于极盛时期,当时学术界一般认为制度经济学承袭于德国的历史学派,而赵迺抟的博士论文将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确定为早期制度经济学家,自然会引起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的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代留学生中,除赵迺抟研究制度经济学外,还有留美博士张效敏。曾留学威斯康星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张效敏张效敏(Chang Sherman Hsiao-Ming,1896—? ),字慎庵,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北平明德大学,新民学会成员,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朋友。五四运动时期,曾任长沙《国民日报》总编辑,写过《什么是集产主义》等文章介绍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激进思潮。1924年起留学美国,获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1930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改名张素民,任上海法学院教授、上海商学院教授兼工商管理系主任、光华大学经济系主任、沪江大学教授等,抗战时期任汪伪政权财政部关税署署长。抗战胜利以后因汉奸罪被逮捕。发表了大量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论文,著有《价值论》(世界书局1934年版)、《白银问题与中国币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抗战与经济统制》(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期间(1925—1926)受教于美国早期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约翰·罗杰斯·康芒斯,“曾亲受其课一年”张效敏:《康门斯之经济学说》, 《留美学生季报》第20卷第3号(1927年12月)。,对制度经济学产生兴趣,张效敏“试图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经典理论做历史研究”张效敏:《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田毅松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了题为“马克思的国家理论”(The Marxian Theory of the State)的博士论文,康芒斯专门为该论文作序,认为“本书是第一本关于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的学术专著”张效敏:《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田毅松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在该书的“导论”中,张效敏论述了国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他认为:“在经济科学的历史上,经济学家通常把现存国家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东西。”他认为虽然亚当·斯密“把国家的重要性加以最小化”,但他“并没有回避对社会调解和制度的考察”。但从李嘉图开始的大多数“现代经济学家”“赋予了经济学一种现代抽象形式,不但把这一学科与国家的最基本问题剥离开,而且还把它与其他一切制度都分离开”。其后的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对主观价值进行分析以强化李嘉图传统,而这种传统甚至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那里都得到了传承”,“结果,现代经济学不但与国家研究分离了,而且直到最近还与一般的社会制度研究相脱节”。张效敏认为,虽然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研究已经开始振兴,并成为他们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但这些研究仍然没有触及到国家问题”。张效敏认为,“经济学家不应该再忽视这个被称之为国家的庞大的经济组织”。

正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中制度的重视及当时制度经济学家对“国家”这种重要制度的忽视,张效敏的博士论文“试图对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一种全面的论述”张效敏:《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田毅松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4页。。在博士论文完成前,张效敏还于1927年12月在《留美学生季报》发表《康门斯之经济学说》一文,介绍康芒斯的经济思想。

制度学派分早期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早期制度学派以张效敏的导师康芒斯、凡勃伦(康芒斯的学生)及米契尔(凡勃伦的学生)等为代表,他们更多地关注私有财产制度、价格制度、市场制度、货币制度、企业制度、法律制度等微观及中观制度的分析,不太关注作为制度的“国家”的分析。而以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特别注重国家理论,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功能以及它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但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21页。。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信仰者的张效敏在早期制度学派时期就独具匠心地关注国家的作用,并专门撰写博士论文,可以说该论文在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同样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段茂澜,亦致力于外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作为经济学家的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 as An Economist)致力于对法国著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西斯蒙第(Sismondi, Jean Charles Leonard Simonde de,1773—1842)的经济思想的研究。该论文1927年分别由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英文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剑桥大学高级讲师莫里斯·多布在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办的《经济学杂志》第39卷第156号(1929年12月)“评论”栏目发表了介绍段茂澜的博士论文《作为经济学家的西斯蒙第》一书的评论文章。

李肇义的博士论文《中国公元前3世纪的主流经济思想及其对重农学说的影响》第一次从中学西渐的视角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开拓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纽约大学袁贤能的博士论文《道家及相关哲学对中国经济思想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Taoism and Related Philosophies on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探讨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及儒家、墨家哲学思想对中国经济思想的影响,颇具匠心。

博士论文中有四篇以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内容:威斯康星大学博士李迪俊192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孙中山的政治经济理论》该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三章,主要介绍该论文的写作背景、孙中山的生平与著作及孙中山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亦有三章,分别介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思想。其中有关民生主义的内容涉及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关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者主要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方面做了介绍。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特别注意比较研究,“将民生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进行比较,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及其在目标及方法方面的差异”。(Ti-Tsun Li,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heories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29, p.165.)(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heories of Sun Yat-sen)、纽约大学博士黄邦桢193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孙中山民生思想在中国经济问题上的应用:一个关键和比较研究》黄邦桢获得博士学位的次年(1936)将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总理平均地权之探讨》一文发表在《财训》1936年第1卷第2期上。(SunYat-Sen's Principle of Livelihood with Its Application to Chinese Economic Problems:A Crit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法国图卢兹大学博士谢鸿谢鸿(Jair Hung,1902—1985),字翼汉,广东郁南县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入巴黎大学攻读数学专业,1934年获图卢兹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任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兼数学教官。1936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四分校数学教官,1937年任广东省立法商学院教授。1940年任广东省财政厅整理税务委员。1942年任广西省合作金库研究室主任。1946年任广西大学法商学院教授。1948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并任华南学院教授兼政治经济系主任。1950年赴香港,创办新农中学, 1953年任香港华侨大学教授。1934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孙中山的经济思想》该论文由图卢兹大学詹姆斯(James)教授指导完成。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1842年以来的对外贸易)、孙中山的生平、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和论文的研究计划。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孙中山对欧洲经济学说的批判”,内容包括孙中山对亚当·斯密的批判、孙中山对马克思的批判。第二章为“孙中山的民生经济思想”,内容包括民生思想最初的定义和特有的目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第三章为“中国人的生活问题”,内容包括粮食问题、服装问题。第四章为“发达国家资本”,内容包括总体规划、具体规划。第五章为“孙中山有关中国的人口增长与民族压迫思想”。(Les Idées éconnomiques de Sun Yat Sen)、法国巴黎大学博士蒋昆蒋昆(Tsiang Kuen),湖南邵阳人,1933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曾任粮食部视察专员、福建省田粮处副处长。193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和政治渊源》该论文由巴黎大学莱斯库尔(Lescure)教授指导完成。论文分两篇,第一篇为“孙中山社会主义的经济渊源”,第二篇为“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政治渊源”。</br>第一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鸦片战争的起因”,分二章,第一章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内容包括井田制度、社会经济的总体状况、井田制的废除。第二章为“井田制之后”,内容包括农业、商业、工业和中国人的生活。第二部分为“1842年以来”,分三章,第一章为“农业”。第二章为“商业”,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港口(商品市场)。一为中国的各类港口及其特点,如一般港口、特别优惠的港口和国际优惠的港口;二为中国关税,包括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固定关税、海关检查)、关税权丧失的影响(如海关与国库收入、国家发展贸易与工业的困难、对外贸易的衰落)。(2)中国的外资。一为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二为外商间接投资(中央政府借款、地方政府借款和私人借款)。(3)交通运输。一为水路运输(内河航运垄断的损失、保护国家航运利权);二为铁路运输(中国铁路发展史、铁路和不平等条约、铁路负债情况)。第三章为“工业”,内容包括工业发展的动力、重工业、轻工业等现代工业(纺织业、冶金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建筑业)。</br>第二篇绪论部分分1911年以前、1911—1924年及1924年以来几个历史阶段,介绍了孙中山的革命历程。正文部分分两章。第一章为“孙中山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的关系”,内容包括孙中山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孙中山社会主义与民权主义的关系。第二章为“孙中山社会主义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与孙中山的理想、社会主义与孙中山的行动(平均地权、节制资本)。(Les Origineséconomiques et politiques du socialisme de Sun Yat Sen)。一个历史人物的经济思想有四位海外留学生的博士论文进行研究,这是不同寻常的,它是当时国内孙中山研究热在国外留学生中的投射。

运输经济的研究是这一时期博士论文的一个新亮点。19世纪末以后铁路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需要大量的具有现代铁路经营和管理知识的人才。清末、民国初年即有不少留学生在国外学习铁路的经营和管理,如19世纪70年代中国派赴美国的幼童留学生中就有人学习铁路专业,归国后其中有3人担任铁路局长,另有铁路官员5人、铁路工程师6人。190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还在日本东京设立湖北铁路学堂,招收学生80名(湖北籍60名,外省籍20名)。清末第一批庚款生中有5人学习铁路专业,其中3人学习铁路工程,2人学习铁路管理。第二批庚款生中亦有5人学习铁路工程与铁路运输,其中,徐墀1915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塞利格曼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铁路问题》,他是中国第一个研究运输经济的博士;许传音1917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英国铁路费率的国会管制》。吴文蔚吴文蔚(Woo Ven-Wan,1896—? ),江苏宝山人,杭州之江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经济学学士、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管理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湖北文科大学教务长,后任教于交通大学。192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铁路管理效率:1920年<交通法>第15条A要求之研究》(Efficiency in Railroad Management,A Study of the Requirements of Section 15a of the Transportation Act,1920)。据统计,到光绪末年,中国学习铁路专业的留学生,留日者有568人,留比利时者有80余人,留美者有60余人,留英者有数人。吴玉伦:《清末的铁路教育和铁路学堂》,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20世纪上半叶“由铁路部门派往西方的留学生不下数百人,获得博士学位者的人数也须以两位数计”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2页。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留学国外研究运输经济的留学生大大增多,在这些铁路部门派出的留学生的博士论文中有多篇博士论文研究运输经济,这方面的论文,既有像李秉(炳)华李炳华(Li Bing-Hua,1893—? )福建福州人,1918年获美国俄亥俄卫斯理大学学士学位, 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31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运输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燕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圣约翰大学教授,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袁同礼的《1905—1960年间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1961)将“李炳华”误作“李秉华”。的《中国运输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这样的理论性著作,又有像吴绍曾的《铁路价值与合理回报:美国铁路合理回报基础、费率及相关问题研究》(Railroad Valuation and Fair Return:A Study of the Basis,Rate,and Related Problems of Fair Returnfor American Railroads)、黄宪儒黄宪儒(Huang Hsien-Ju,1900—2005),广东开平人。1914年考入清华学校,19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1923年获欧柏林大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北平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35年任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副主任。1951年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副经理,主持该行华侨服务部的工作。1972年退休后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董事、顾问。的《美国联邦铁路税》(State Taxation of Railway in the United States)、王允元(Wong Yun-Yung)的《美国蒸汽铁路电气化的经济问题及结果》(Economic Problems and Results of Electrification of Steam Railroads in the United States)和梁矩章梁矩章(Liang Chu-Chang,1905—? ),广东南海人,毕业于清华大学。1928年、1930年分获宾夕法尼亚大学运输专业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美国汽车出口商在南美洲面临的问题》(Problems Confronting the United States Automobile Exporters in the South American),1933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回国以后任教于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36年在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北平分所出版了其著作《铁路发展农工业之方策及其组织》。抗战时期在私立广州大学执教,著有《财政学大纲》。的《美国铁路与工业和农业发展的研究》(A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s of American railroads)这样的外国运输经济方面的论文,有像陈鹤声(Chen Ho-Sen)的《中国运输业的发展:工业化的视角》该论文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产和运输条件”,内容包括农业与交通运输发展、工业与交通运输发展、贸易与交通运输发展。第二部分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交通发展”,内容包括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货物运价、铁路交通密度、铁路营运收入)、公路运输的发展、良好的水运(海运、内河运输、航运价格)、航空运输的发展。第三部分为“单一运输网络问题”,内容包括外国企业的竞争、国家运输政策目标(运输政策原则、国家垄断组织、运输经济学、通过合作形成交通运输网络)。(Entwicklung und Ausbaumoglichkeiten des chinesischen Transportwesens unter dem Gesichtspunkte der Industrialisierung)、钱翔孙的《上海的港口:经济研究》该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上海港1843年开埠至清朝1911年灭亡的历史”,下分六章。第一章为“1842年鸦片战争”。第二章为“中英1843年条约的后果”,内容包括外国租界、司法的外国公民(外国公民的管辖权、在租界的外国人与中国人纠纷的管辖权的确定)。第三章为“1843至1911年间的海关制度”。第四章为“当地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统计分析”,内容包括上海在全中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什么是上海的主要出口产品、什么是上海的进口货物。第五章为“支付方式”,内容包括美元及其他相关货币支付、银两支付、当地银行发行的纸币支付、汇率因素。第六章为“上海的商业组织”。</br>第二部分为“1911年以来的上海港”,下分六章。第一章为“上海的工业和商业发展”。第二章为“关税自主要求”。第三章为“上海的银行组织”,内容包括当地银行、中国现代银行、外资银行。第四章为“币制改革”。第五章为“陆上运输、海运和河运”。第六章为“民国以来上海进出口业务统计分析”。(Le Port de Changhai:etudeéconomique)这样的讨论中国现实运输经济方面的论文,还有像王炳南王炳南(Wang Ping-Nan,1904—1968),浙江丽水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29年获伊利诺伊大学铁路管理学学士学位,1930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商业管理学硕士学位,1933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铁道部任职。抗战时,参加中印、中缅公路工程设计,历任交通部驿运管理处副处长,行政院战时生产局运输处处长。抗战后任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资源委员会中国油轮公司副总经理。1949年以后任交通部海运管理局专员,曾参加起草《海商法》。的《铁路和汽车运输:竞争和监管》(Rail and Motor Carriers:Competition and Regulation)和周凤图周凤图(Chow Fel-Ton,1901—? ),广东东莞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回国以后任职于招商局、交通大学。的《铁路货栈的运行》(Railroad Warehousing Service)这样的涉及运输企业微观管理的论文。民国时期这批研究运输经济的经济学博士归国后大多担任了中国交通部门的重要职务,为中国的交通运输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如金士宣(1900—1992),1923年留学美国,1924年、1927年分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过北宁铁路车务处文牍科长、杭江铁路运输课长、平绥铁路车务处长、津浦铁路车务处长、浙赣铁路管理局副局长、交通部首席参事,他在民国时期所著的《铁路运输学》为该学科人士所推崇,1927年结合博士论文,用英文撰成的《铁路货车管理》一书在美国费城出版。

黄宪儒的《美国联邦铁路税》具有极强的问题导向性。当时美国财政收入中公司所得税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在公司所得税中铁路公司的所得税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铁路税问题引起美国公共财政学界的高度关注。当时美国的铁路税受美国联邦制的影响,各州都有铁路管辖权,各州都有征收铁路税的办法,以致跨州运行的铁路“一部分的铁路税征税方法合理和公平,而相邻另一部分的征税办法繁琐和混乱”Hsien Ju Huang, State Taxation of Railway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fa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28.。因此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铁路税规则是美国联邦铁路税改革的重点,该论文就是致力于相关问题的研究的。论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事实”,主要详细分析美国不同模式的铁路税并揭示其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为“理论”,试图介绍各种铁路税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并思考与铁路税有联系的各种理论的优长之处。See Hsien Ju Huang, State Taxation of Railway in the United Stat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28.

第一部分的内容分四章。

第一章为“介绍:铁路税的发展”,内容包括铁路建设的公共目的(联邦和地方)、铁路免税、铁路税的开征(早期铁路税的各种征收方法)。

第二章为“标准属性:从价计征系统”,内容包括:“从价计征先导:一般财产税”,纽约作为适用于铁路的一般财产税,俄亥俄州作为适用于铁路的一般财产税,作为计量铁路税的一般财产税的无效,从价计征系统,威斯康星州的从价计征税(税基、财产评估、系统值的分摊、税率);密歇根州的从价计征税(财产评估、平均税率、密歇根系统的效果),伊利诺伊州的从价计征税(特许经营的财产评估、州与地方收入的关系),新泽西州的从价计征税(州与地方收入资源的分割、铁路税管理、特许经营的财产评估)。

第三章为“标准属性:资本化系统”,内容包括纽约的资本税(许多课税的铁路项目、资本存量税基准及其评估方法、税率、税收效果),马萨诸塞州的资本税(税收简史、税基、财产评估、税率、收益分配、税收效果),宾夕法尼亚州的资本税(资本存量税、资本存量的估值、系统值的分摊、企业债务税、收集源头、税收发生率),康涅狄格州的资本税(财产评估、系统值的分摊、地方税扣除)。

第四章为“收入属性:收入的征税”,内容包括制度的基本原则,两种收入税,总收入税,缅因州、明尼苏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总收入税(税收的基础、总收入系统分摊、税率、管理、收益分配、地方税、总盈税的合宪),收入税,北达科他州的纯收入税(纯收入测定、纯收入的分配、税收管理、税收的效果)。

第二部分的内容亦分四章。

第一章为“物业基准与‘平等征税’”,内容包括支付能力与税收物业基准(国家财政收入体系的支付能力理论、能力的测量、一般财产税的不足、铁路税替代对股东课税),铁路税物业基础的评估(财产“真实价值”基础评估、两种评估方案),从价计征系统下的铁路财产价值(密歇根州的铁路估价、与特许经营物理估值评估相关的问题、特许经营评估、“私人机构评估”的危险),资本化系统下的铁路财产价值(股票课税与股票和债券课税、证券面值与证券市场价值、基于证券市场价值的铁路财产价值的缺陷、结论)。

第二章为“物业基准与‘平等征税’”(续),内容包括“平等征税”的理论不足(财产非同质、财产的平等征税可能结果不平等、密歇根州“平等征税”的故事、其他州的经验),铁路公司税发生率(铁路证券免税情形、资本一般税收情形、铁路服务消费者的情形),税收正义与“平等征税”。

第三章为“铁路税理论”,内容包括“所有的铁路都必须征税?”(赞成铁路税收豁免的意见、反对铁路税收豁免的意见),铁路税的属性,总生息税理论,总生息税优点,总生息税不足,铁路税的“合作关系”理论(亚当·斯密教授关于该理论的解释、该理论的批评观点),纯经济利润税(税率的公共规则关系、铁路税的真正功能、纯经济利润税、纯经济利润税的可能反对意见)。

第四章为“纯经济利润税的问题”,内容包括纯经济利润税的决定(纯收入的构成要素、投资的合理回报)、纯经济利润税的分摊系统(分摊的理论上的完美规则、分摊的单一基础与复合基础)、税收将如何管理(州管理与联邦管理、反对州管理的争论、联邦和州合作),铁路地方税(铁路课税的地方权力、地方不动产税、国家税收在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划分)。

留英博士郑鸣球郑鸣球(Ming-Ju Chang),毕业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学初中部、南洋公学后于1921年留学法国,1922年曾任南洋公学“留法南洋同学会”职员,后留学英国,毕业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运输系,获博士学位,担任过留英中国学生总会会长。1930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了一本英文运输经济学著作——《中外交通对于中国经济将来的影响》。该书是“专门从普通经济着想来讨论中国的各种交通问题的第一书”,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运输系主任斯蒂文生(W.Tetley Stephenson)教授专门为该书作序。该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经济问题”分三节。第一节介绍经济学的范围与意义;第二节比较西方的经济进步与中国的经济落后;第三节比较中西的生活水平,认为要提高中国国民的生活水准必须先增加生产,要增加生产,必须先放弃旧式生产方法采用新式科学生产方法,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除了必须有稳固的中央政府维持治安、煤铁及资本的存在外,必须有“运输交易工具之存在”。第二章“机械运输之需要”,主要介绍中国旧式运输工具(轿、人力车、船、骡马)、中国目前的运输问题及机械运输之发明对于欧美各国的影响。第三章“道路运输”,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驿路、近代的筑路运动及欧美的道路问题。第四章“铁路运输问题”,简述中国和欧美的铁路问题。第五章“水运问题”,介绍中国的水运问题、西方的水运问题及各国航运补助、码头及船坞问题和西方内地水运问题。第六章“航空问题”,介绍中国和西方的航空问题。第七章“信息交通”,介绍中国的邮政、电报及电话,西方的信息交通问题,中国的广播、无线电与教育的关系。第八章“中国农业运输问题”,介绍农业的重要性及机械运输与农业的关系。第九章《中国之工商业》,介绍中国工商业的前途及交通发达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一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理想,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与交易制度,是无从实现的”。第十章“以交通统一中国”,认为交通发展能够促进中国的经济统一、政治统一和社会统一,“发达交通能够促进中国的经济统一,化地方经济而为国族经济;化地方生产、地方消费、地方市场、地方价格而为国族生产、国族消费、国族市场、国族价格”该书内容参见李权时:《介绍郑著中外交通对于中国经济的将来影响》, 《经济学季刊》1931年第2卷第1期。。该论文受到西方学者的较大关注,多位西方学者在西方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针对该书的评论。

当时美国研究运输经济的重镇是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该校的沃顿商学院为美国大学最早的商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之所以设有商学院,都是仿效宾夕法尼亚大学)。该院设有运输系,美国运输学权威E.约翰孙(Emory R.Johnson)担任院长,在该院任教长达25年,“所造成之交通人材实不知凡几”,“我国各铁路高级职员,有不少为博士旧日弟子”。此外,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沃顿商学院运输系主任的席伯纳(G.G.Huebner)为铁路运价方面的权威,威尔逊(G.L.Wilson)为航空及公路运输方面的权威。因此,“中国同学在华顿商学院(‘华顿商学院’即沃顿商学院——引者注)肄业,皆慕三博士之名而来”,“中国同学入华顿商学院以研究运输学者占多数”K.D.K:《中国学生在费城(记本薛文尼亚大学)》, 《宇宙风》1937年第46期。。为了应对日渐增加的中国留学生,宾夕法尼亚大学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扩大关于远东问题之研究工作”,该校图书馆亦“决定将有关中国之各种书籍数量,予以提高”《美本薛文尼亚大学扩大远东问题研究,增加有关中国各种书籍,其中有中文书籍数千册》, 《福建教育》1940年第4期。。这一时期博士论文研究运输经济的留学生主要集中于该校,民国时期中国铁路系统的高级管理者许多亦为该校校友。

这一时期归国的留学生虽然没有出现上一时期归国的留学生那样多的经济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民国时期经济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比如长期在南开大学任教的方显廷,以扎实的学术研究见长,特别是在华北地区的工业化的实证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他与具有学术领袖才能的何廉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成为民国时期活跃于中国经济学界的“双雄”,共同打造了民国时期经济学界享有盛名的“南开学派”,“南开经济研究的发展很多应归功于他的博学的贡献”何廉:《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赵迺抟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1931年9月—1949年7月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达18年之久,在欧美经济学说史研究方面独步一时,1948年出版《欧美经济学史》。1949年以后转入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尤其致力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料的汇编整理,晚年推出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巨篇《披沙录》《披沙录》原稿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上、下两集,上集为“中国历代经世学者人名录”,下集为“中国经济思想文献要籍简介”,该部分已于198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部分为“春秋战国至汉初诸子经世思想”,该部分已于198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分为“唐宋元明清五代经世资料”;第四部分为“通鉴中的经世资料”;第五部分为“历代本纪及列传中的经世资料”。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均未正式出版。

伍启元回国后先后担任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在价格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1946年他还担任世界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他是民国时期在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1932—1947年在《清华周刊》《社会科学》《新经济半月刊》《财政评论》《中农月刊》《经济建设季刊》《贸易月刊》等刊物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

尹文敬尹文敬(Yin Wen-Ching,1902—? ),四川乐山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经济系。1925年留学法国,在法国著名财政学家亚里克司指导下从事财政理论研究。1929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税制》(Le Système fiscal de la Chine)。次年回国,任24军财政顾问、四川省政府顾问,四川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1934年任北平大学法学院教授。后历任中法大学、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大同大学教授。1945年任财政部参事和粮食部主任秘书,抗战胜利后曾任山东省政府委员、财政厅厅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财经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财贸研究室主任。著有《财政学》《非常时期财政论》《战时财政论》《中国战时公债》《国家财政学》等。回国后在四川大学、北平大学、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担任财政学教授,著有《财政学》《非常时期财政论》《战时财政论》《中国战时公债》等著作,在著名的《财政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后任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是民国时期最杰出的财政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