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20世纪70年代,我曾南调杭州,在浙江京剧团工作了六年,相识的新朋旧友众多,又被呼作“杭州女婿”,故而与杭州的情意深厚,视杭州为第二故乡。调回北京后,每有杭州来人,倍觉亲热。2002年,张一帆君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来京报到后,就持杭州一位熟人托付关照的信札前来拜会。由此,我俩结识,常有过从。接触中,谈叙间,发觉他记忆力极强,梨园中事知道得不少,哪位名角儿的生卒是何年何月,能脱口而出。仅从这一小例看,他是个忠实的迷戏分子。后来,他的业师周育德公告诉我:“这小伙子够得上一个京剧的铁杆儿粉丝,可造之材。”他有幸成了周公的关门弟子。
平时,他用功甚勤,与我也常作谈叙。我所主张的:学习研究戏曲的学生应当多看戏、多读书、多问学、多动笔、多思考这“五多”,在他做来,无须嘱咐,不必催促,十分主动,总是走在别人前头。他有个特点:喜好了解剧界信息,圈儿里有点儿什么动静,他总是最先最早得知。谁想打听最新消息,一找他必能释然。由于具有这种性子,在研究专业上也是全神贯注,随时了解学术领域内的动态:有什么新书问世了,有谁发表了新的观点了,有何新的史料披露了,哪个学术研讨会召开了等等,他都一目了然,成为“朋友圈”内的“小灵通”。我说这番意思,是表明他不是个圈在书斋里绞尽脑汁的撰作人,而是一个通达现实、不闭塞、接地气的研究者。
2006年,他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又做了周华斌教授的高足,先后幸承二位同姓高师的沾溉培护,春风化雨,学养日增,视野开阔。修业三年,学有所成。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就是他审视了当时研究界尚无人开发这块偏僻土地,正好有话要说。于是,潜下苦功,博览群书,翻阅报章,蒐集资料,作了广泛深入的考察研究,条分缕析,阐述己见,结撰成书。现即将付梓,约我说上几句,权作序言。
这个课题选得很好,有意义。张一帆从专门研究梅兰芳(见其硕士毕业论文),进而开展对近现代戏曲研究的研究,定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期,梳理了余上沅、赵太侔等发起的“国剧运动”,及至中国戏曲研究从王静安的“文学本位”到吴瞿安的“曲学本位”,进而再到徐凌霄、齐如山和梅兰芳、程砚秋的“剧学本位”的研究。这种发展、推进,进程趋于完整,符合历史实际。窃以为,研究戏曲不归结到“表演剧艺”上,不能算完结。说俗了,即不能弃“戏曲的舞台演出史”于不顾,否则便是失之全面,缺乏科学性。张著对这一时期戏曲研究推展的梳理、论述,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关于“旧剧”、“国剧”两个用语,我在此想作点儿民间性的俗解:“旧剧”之称始于清末,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旧剧”这顶帽子始终冠在京剧头上,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才给它摘掉,改称“传统戏”。1948年,笔者考入四维戏剧学校学习,该校所排演的编创剧目均号称“新平剧”,如田汉编剧的《琵琶行》、《金钵记》,及同时期焦菊隐为北平艺术馆排演的《桃花扇》、《铸情记》,广告上标明的都是“新平剧”。待北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的文管会接管剧校时,执行接管任务的官方单位,是“华北文化艺术委员会”下属的“旧剧处”。该处所管辖的主要是北平的平剧(京剧)、秦腔(梆子)和评剧(当时,北京五个剧种中的曲剧尚未诞生,实属北方昆弋的“北昆”还没组成)。可见“旧剧”之称竟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之久。
对“国剧”一词,学人中也一直存在异说,笼统地讲“国剧即中国的戏剧”,不错,但是后来就归属到“京剧”一家了。它之所以被称为“国剧”,实与其常年所用的语音有关。它主用的“韵白”是由“中州韵、湖广音加京音”组成的,至今依然。
“中州韵”即中原音韵,常被认作是河南方言,可能由“中原”二字附会而来,其实应是作者元人周德清以当时国都(元代大都,即今北京)的方音为依据的。已故戏曲学者杜颖陶先生说过:“周德清(挺斋)曰:‘韵共守自然之音’,又云‘以中原为则’。……周氏所谓中原之音,不过元代所用的官话而已。官话标准,向来以国都所在的地方音为则,元建于大都,那么所谓中原之音,即是大都的方音了。”(见《北剧音韵考》,载《剧学月刊》创刊号,53页,1932年1月)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学》中对此已有论述;戏曲研究家邵曾祺先生在《谈“中州韵”》(载《上海戏剧》,1961年第6期)一文中,也持同样意见,觉得可信。昆曲、京剧唱念的吐字发音用的都是“中原音韵”,也就是说都是向朝中的官话靠拢,因此受众面扩大了。地方官员进京述职,各地商贾来京谈生意,各地科考举子来京应试,都必须使用官话。由此而来,戏曲用的“中州韵”,他们都能听得懂,受众面大大扩展,戏曲传播开来,就有了市场,成为畅行全国的戏剧,故被称之为“国剧”便无异议了。拿四川的川剧作比,它的传统丰厚,剧艺精湛,造诣高深,然而由于它身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当时交通不便,蜀道难于上青天,不易随意出川,只能偏安一隅,受众有限,自然难以成为“国剧”。许多地方剧种都有这种情况。
1840年前后脱胎于徽班的京剧,原是1790年起晋京的徽调与汉调合流后,吸纳了昆曲和梆子的养分,经过五十年左右的“去土增京、去粗取精”(季羡林语)的京化过程后而形成的,以其时尚的风貌,受到清王朝当权者的青睐和扶植,也为民间所喜爱,是为“京城戏剧”和“宫廷戏剧”,影响极广。及至传播全国,名扬域内,被称之为“国剧”是实至名归。这也与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国度有关。
“国剧”的叫法,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台湾尚未绝迹。许多关于京剧的出版物,仍命名为国剧云云。
以上俗解而非学术定名,仅算作是肤浅的约定俗成的又一说吧。
钮骠
乙未(2015)新正于望巢楼晚晴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