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一、总需求结构失衡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动态脆弱性
(一)我国总需求结构失衡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消费占比大幅度下降,投资占比大幅度上升,这构成了我们所界定的总需求结构失衡状况。在时间节点上,我国总需求结构失衡状况的加速发展主要发生在1988年至1994年以及2000年以后,这刚好对应着我国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和增长战略发生重大调整的两个阶段。在横向国际比较中,我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经济体和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国总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消费占比大幅度下降,投资占比大幅上升。1980年至2010年,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下降了18.1个百分点,从65.5%降至47.4%;资本形成占比上升了近14个百分点,从34.8%升至48.6%。2010年,投资占比超过最终消费占比(见图1)。
图1 总需求结构的变化(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在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为稳定,改革开放30多年间的变化不超过4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占比的下降主要来自家庭消费占比的下降。1980年至2010年,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从50.8%降至33.8%,见图2。
图2 最终消费构成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从图3中对比我国GDP增长速度和家庭消费占比的变化,可以发现,在GDP加速增长的阶段,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降;在GDP增速回落的阶段,家庭消费占比相对稳定,并且呈现适度的提高。从我国家庭消费和投资占GDP的比重及增长速度的变化轨迹中可以看出,家庭消费占比的下降主要出现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8年至1994年,在此期间家庭消费占比下降了7.6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2000年之后,2000年至2010年家庭消费占比下降了12.6个百分点。1988年至1994年,我国加速推进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带动了投资的迅猛增长。1988年至1994年,我国总资本形成的年均增速达到25.1%, GDP年均增速达到22.6%。进入21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西部开发、城市化、重工业化和加入WTO等战略性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投资增速大幅提高,GDP加速增长。2000年至2010年总资本形成的年均增速为17.5%; GDP加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1.1%。
图3 家庭消费占比和投资占比及GDP增速
对比国外主要经济体,我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经济体和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家庭消费占比的大幅下降,与其他经济体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见图4。与其他经济体消费率的历史最低水平相比,我国的消费率低于其他经济体的历史最低水平;与其他经济体投资率的历史最高水平相比,我国目前的投资率高于其他经济体的历史最高水平,见图5。
图4 私人消费占比的国际比较
图5 主要经济体消费率和投资率的现状与历史极值
资料来源:Fukumoto and Muto(2011)。
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主要国家和经济体中,私人消费占比与工业增加值占比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或经济体,私人消费占比通常较低;工业增加值占比较低的国家和经济体,私人消费占比往往较高。工业增加值占比指标反映了供给或产出层面的特征,私人消费占比反映一国总需求层面的特征。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启示我们,可以从供给层面寻找家庭消费占比过低的原因,或者以供给结构为中介追寻更深层次的原因。
图6 私人消费占比与工业增加值占比之间的关系
注:包括中国、巴西、美国、德国、印度、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泰国、英国、OECD、东亚及太平洋经济体、欧洲及中亚发展中经济体、欧盟与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