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经济结构面临的双重压力已经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宣告了世界经济将步入结构大调整时期,这意味着以超前消费、高贸易赤字与金融创新为主导的美国模式,以高投资、高出口、高储蓄为主导的中国模式,以高福利为内涵的欧洲模式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性的结构大调整不仅将导致中国外需的持续下滑,更为重要的是,它将通过对国际分工模式、国际利益分配方式、资本格局以及贸易格局的冲击,使中国面临速度、结构与模式的多重冲击。另一方面,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累积了大量内生性的矛盾、冲突和结构性问题,利益结构的固化与深层次改革的延缓使大量经济转型的措施落空,中国经济依然沿着“高投资、低消费、高储蓄”的路径前行,结构缓冲的空间大幅度收窄,宏观经济波动的脆弱性与日俱增,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政策空间逐渐缩小。这种内外夹击的双重压力不仅决定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双重性,同时也决定了全面启动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扩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经过分析发现,从经济结构角度探索内需可持续增长对于未来中国长期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书正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项目号:09& ZD 019)的最终研究成果围绕以上主题展开的讨论,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问题提出的宏观经济背景与核心命题;(2)制约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研究;(3)服务于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一体化宏观政策研究;(4)促进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国际与历史经验研究。

显然,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研究这一研究方向之下,宏观经济运行和管理中的多重目标同时出现。既有数量目标——内需增长,也有结构性目标——调整结构;既有短期稳定目标——宏观经济平稳增长,也有长期目标——宏观经济长期较快增长。为了实现宏观经济多维度目标的协调,兼顾内需增长、宏观经济短期稳定性、结构调整和长期增长,本研究成果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在长期可持续增长视角下实现我国国内需求与供给结构之间的协调,探寻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以及服务于这一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所以,简单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并不能实现我国内需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进而无法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与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总需求奠定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我国内需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制约我国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深层次因素,特别是对制约国内消费需求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因素展开分析。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以往关于内需增长和宏观政策选择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分析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关于经济长期增长问题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分析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动态均衡路径;供给结构及其变迁一般被置于增长理论的分析视角之下。这样的研究固然对于理解我国总需求失衡是有价值的,但还不足以透彻地揭示我国内需失衡背后的深刻的制度原因。该研究成果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传统增长模式和宏观经济平衡机制所带来的内外失衡问题,以及传统增长模式与宏观经济平衡机制在外需冲击下所呈现的不可持续性,是引发人们再次关注内需增长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目前探讨内需增长问题,应该着眼于宏观经济动态平衡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需求,探讨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与政策选择。

中国内需的扩展不仅是一个“内需弥补外需回落”的总量问题,它还涉及内需结构调整的问题,“稳投资”与“扩消费”的战略定位组合是当前宏观经济短期与动态平衡的唯一契合点。从总需求结构的表象来看,为了扭转投资和出口占比过高、家庭消费需求占比过低的失衡状况,需要用家庭消费需求替代外需和内需中的投资需求。然而,在给定的结构和制度特征下,这两种替代过程都是难以完成的。因为消费增长面临收入与供给的双重制约,收入和供给的调整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短期内,过度依赖消费增长,而简单地大幅度减少投资很可能加剧中国经济的波动。

尽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有助于提升消费水平,但在既有增长模式下,收入分配制度是总体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表现之一,它决定于现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权力格局,因此如果不通过改革打破权力格局和利益关系,收入分配结构就难以调整,这也是很多收入分配改革被沦为空话的核心原因之一。这需要政府超越传统的改革模式,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增长模式的困境不仅预示着增长模式调整的必要性,更预示着调整改革路径和模式的必要性。原有改革路径下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于进一步改革施加越来越大的阻力。超越“前期改革既得利益集团”需要中央政府有自我改革的勇气和超然的国家利益和政治诉求。

本研究成果的核心思路是:从我国宏观经济在外需冲击下所暴露的现实问题出发,探讨国内投资增长与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强化机制及其形成原因,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这一特殊的平衡和增长机制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对外需冲击的脆弱性,由此提出内需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从供给层面探讨国内消费需求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与相互作用,从中探寻我国供给结构的变化原因及其对国内消费和投资可持续增长的制约;最后,兼顾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动态制约关系,探讨服务于内需持续增长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一体化政策选择。

本人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项目号:09& ZD 019)的主持人,自立项以来,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原来设定的研究目标展开研究,于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工资形成机制变革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契机、路径与政策》,并发表了一批论文。本书作为该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是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完成的。本课题组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06年创立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该论坛及时追踪宏观经济动态,发现与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重大问题,定期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论坛的研究成果大大支撑了本项目的研究。在本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得到了毛振华教授、朱科敏教授、刘元春教授的大力帮助与支持,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得到了于春海副教授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是在我的主持下完成的,各章的执笔者如下:总论,杨瑞龙、于春海、杨继东;第一章,杨天宇、朱林;第二章,于泽;第三章,王孝松;第四章,孙久文、年猛;第五章,周业安、程栩;第六章,陈彦斌、程冬、戴轶群;第七章,郭杰、杨杰;第八章,聂辉华、江艇;第九章,罗来军;第十章,杨天宇、龙伟;第十一章,刘小鲁;第十二章,杨继东、江艇;第十三章,王湘红;第十四章,于春海。初稿完成后,由我最后对书稿进行整理与修订。

当我最终完成定稿后,心情并不轻松。由外需为主转向内需为主的增长源泉与增长路径的转换,以及奠定内需可持持增长的结构基础都是涉及当前我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的研究还是初步性的,对有关深层次问题及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希望同行及有关决策部门对我们的研究成果不吝赐教,我们将继续关注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这一涉及我国中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命题,继续深化我们的研究,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学理论及政府的宏观决策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瑞龙

2013年11月8日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