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区域地位及其变化分析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我国一直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资源优势。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入海的重要通道,内连华北、东北地区,是带动环渤海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外接东北亚,是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连接中亚的重要门户,在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联系和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京津冀地区石油、天然气、地热以及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石、炼焦煤等战略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位,而且天津、河北还拥有大量的荒地、滩涂等有待开发利用。

京津冀区域产业基础雄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的滨海新区以及河北的曹妃甸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京、津两市无论在经济总量、工业基础还是产业结构方面都位于全国前列,成为区域的双核心。目前,京津冀区域已形成紧密联系、协作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并辐射我国西部、东北以及中部地区。同时,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大学、各类科研机构与研发人员高度集中,论文、发明专利和科研转化能力等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的枢纽,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大陆经济”以及“临空经济”的综合体,具有得天独厚的空港、海港、公路交通资源。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是区域发展的对外门户和战略支撑点,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国内航空枢纽。同时,京津冀区域还拥有天津港、秦皇岛港和黄骅港三大港口,以及京唐港、曹妃甸港等,港口群的集聚优势明显。同时,以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为主的陆路综合交通,基本形成了6条运输大动脉,是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着重分析京津冀区域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以反映区域的发展历程。

一、人口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津冀区域户籍人口由1949年的3908.6万人增长到1981年的6935.5万人,年均增速为1.81%;常住人口数量由1982年的7065.9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0440.0万人,并于2009年突破1亿人。1982—2010年,京津冀区域人口年均增长120.5万人,年均增速为1.40%,高于同时期全国人口1.07%的年均增速。京津冀区域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一直在6.80%~7.80%之间,变化并不剧烈,从变化趋势来看总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6年,区域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经历了1961年之前大幅上升而后持续下降的过程;第二阶段为1977—2000年,区域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相对稳定,略有上升,总体保持在7.0%上下;第三阶段为2001—2010年,区域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迅速上升,至2010年达到7.62%,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迁入,详见图1—1。目前,外来人口已成为京津冀区域人口增长和人口占全国比重迅速上升的主要因素,也是京津冀区域城镇人口急剧扩张的主要原因。

图1—1 1949—2010年京津冀区域总人口及占全国的比重

注:1949—1981年为户籍人口,之后为常住人口。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2010—201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二、经济发展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速达到16.0%(不考虑价格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津冀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8%~12%之间波动,起伏较大,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见图1—2)。第一阶段为1952—1978年,这一时期的京津冀区域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经济战略,建成了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主要受到第二产业的主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京津冀区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在13.0%上下波动,显示了京津冀区域作为工业基地的突出地位,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相对较低。第二阶段为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在1987年超过1000亿元。但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迅速下滑,到1994年已降至8.85%,而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又开始增加。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第三产业逐步成为驱动京津冀区域在全国经济地位稳步提升的主要力量。京津冀区域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1994年的8.85%和9.36%上升到2010年的10.09%和13.65%,反映了京津冀区域在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指导下经济增长的新趋势和新特征(见图1—3)。

图1—2 1952—2010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及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2010—201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0年的94.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6764.5亿元,以平均每年20.7%的速度不断攀升(不考虑价格因素)。京津冀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波动明显,并体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见图1—4)。以1993年和1999年为节点,京津冀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经历了先降后升、再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过程。2004年以来,京津冀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6%左右。

图1—3 1952—2010年京津冀区域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2010—201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图1—4 1980—2010年京津冀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2010—201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津冀区域地方财政稳步增长。1950年、1978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区域的一般财政收入分别为5.28亿元、134.81亿元、198.74亿元、727.37亿元和4754.59亿元,以平均每年12.0%的速度逐步增长(不考虑价格因素)。从区域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来看,大致可以在1994年前后划分两个阶段(见图1—5):第一阶段(1950—1993年),京津冀区域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波动剧烈而频繁,最低为1952年的5.99%,而最高达到1975年的13.35%。第二阶段(1994—2010年),京津冀区域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年均增速达到20.5%(不考虑价格因素),但占全国的比重明显趋于稳定,一直在5%~6%之间。

图1—5 1950—2010年京津冀区域一般财政收入及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2010—201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四、国内和对外贸易

从消费水平来看,1952年、1978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区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1.7亿元、129.7亿元、793.0亿元、4009.2亿元和15953.6亿元,以年均11.3%的速度稳定增长(不考虑价格因素),区域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如图1—6所示,京津冀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总体上比较稳定,从1952年到1967年由11.46%下降为7.94%,从1968年到1999年则维持在8%~9%附近,稳中有升,到1999年时上升到10.17%。2000年以后,这一比重保持在10.5%左右,相对稳定。

图1—6 1952—2010年京津冀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2010—201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

此外,京津冀区域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对外贸易发展态势,区域进出口总额不断上升。如图1—7所示,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已由1983年的330.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257.9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0.0%。从占全国的比重来看,京津冀区域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持续下降,反映了改革开放后随着华南、华东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京津冀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相对迟缓。2000年之后,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稳定在14%左右,并没有明显的波动,显示了该区域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1—7 1983—2010年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及占全国的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2010—201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