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区域发展历程回顾

一、经济发展历程

新中国建立初期,京津冀区域百业凋敝、百废待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经过“一五”计划、“大跃进”、“经济调整”等重要历史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在经历了重重曲折、克服了种种困难的情况下,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1.2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74.6亿元,其中,1957年和1970年分别突破了100亿元和200亿元。京津冀区域在1952—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不考虑价格因素)为7.2%,地方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2.13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134.8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4%(不考虑价格因素)。京、津、冀三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由1952年的165元、298元和125元增长到1978年的1257元、875元和364元。京津冀区域在这一时期处于工业化初期,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为主,各类工业企业得到了重点发展并实现了快速增长,产业基础日渐雄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缓慢,比重呈下降趋势。具体来说,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47.1∶27.8∶25.1转变为1978年的16.8∶60.7∶22.5。总体上,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的积累,不但为京津冀区域发展奠定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亦使国民经济各类型产业的发展初具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京津冀区域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建设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连续实现突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732.3亿元,其中,1989年实现比1978年“翻两番”的目标,2001年突破10000亿元大关并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54.59亿元,近30年来的年均增速为12.4%。不考虑价格因素,60年来京津冀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2.5%,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增速达到16.2%,在全国居于前列。2010年,京、津、冀三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5943元、72994元和28668元,分别位于我国的第二、第三和第十二位。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也明显加快,通过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1979—2010年,不考虑价格因素,京津冀区域三次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0%、15.1%和19.2%;2010年,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为6.5∶43.3∶50.2(以增加值计)。从经济结构转变趋势来看,第二产业30年来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上升了近30个百分点,结构变动主要体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调整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区域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稳定增长,产业发展的“三、二、一”格局逐步得到巩固。目前,京津冀区域第三产业在与第二产业齐头并进的同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标志着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工业发展历程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聚集区,也是我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在京津冀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有突出地位,比重大、增速快。经过60年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结构升级,京津冀区域已形成门类齐全、产业链完善、实力雄厚的新型现代化工业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总体上,京津冀区域工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7年: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京津冀区域在极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开展了以工业建设为核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在率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思想下,有计划地建设了一大批工业企业,改造、扩建和重建了老企业,基本完成了对原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特色的工业体系初具雏形。1957年,京津冀区域工业总产值为35.96亿元。其中,北京的机械、电子、纺织等现代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74.3%,逐步成为生产型城市刘江主编:《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天津工业投资中88.6%用于设备更新、工艺改造和厂房维修等老企业改造项目,重工业年均增长29.5%,轻工业年均增长13.5%刘江主编:《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天津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2.1958—1978年:重化工业快速发展

“一五”过后,在国家要求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京、津、冀三省市均实行了向重化工业倾斜的投资政策,大力促进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京、津、冀三省市出现了上大工业的高潮,除建设冶金、化工、煤炭等基础工业外,还发展了一大批农村集体小企业,在盲目快进的观念影响下,区域工业发展出现曲折。这一时期区域农业生产下降,粮食大幅减产,基础建设盲目求大、战线过长,最终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虽然在之后的调整时期政府不断进行干预,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多个提高工业效率的方针无法贯彻。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京津冀区域包括工业在内的大量产业遭到严重破坏,发展速度虚高,比例关系失调,经济效益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这一时期,京津冀区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由1966年前的14.2%下降为10.6%。其中,北京1978年的重工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已达到89.6%,同期轻工业投资仅占10.4%刘江主编:《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1966—1975年,天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投资分别为2.49亿元、2.14亿元和32.62亿元,轻工业的投资仅占重工业投资的6.6%,比例严重失调刘江主编:《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天津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3.1978年以来:工业结构优化和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京津冀区域对工业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措施,积极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工业发展质量的提高。这一时期的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以调整为重点,在改革中升级,在调整中进步。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2010年,京津冀区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5.0%(不考虑价格因素),截至2010年,京津冀区域工业总产值为16728.8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49920.7亿元,从业人员490.4万人,固定资产合计20638.2亿元,从产值规模看,是1949年的1073倍,1978年的81倍。

第二,工业发展质量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区域在工业调整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京津冀区域的轻重工业比重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在这一情况下,三省市从轻重工业并重和提升工业效率两方面入手,不断适应时代要求,逐步优化工业结构。北京目前以高科技产业和高端现代制造业为主,积极扶植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先导产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并已逐步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天津通过对大众型工业企业嫁接改造和调整进行工业改革,逐步形成了具备相当规模优势的涵盖机械、电子、化学、冶金等方面的支柱产业,工业结构渐趋合理。另一方面,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京津冀区域工业企业从以国有为主的相对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转化为以国有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集体工业企业、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等多种形态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有工业的比重相对下降。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京津冀区域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三资企业在吸收国外资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人才等方面,对原有企业起到了催化促进作用,对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第三产业发展历程

京津冀区域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以及密集的人口为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京津冀区域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滞,产业规模较小且零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以高端服务和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第三产业方针指导下,大量跨国公司在京津冀区域的经济核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连同国内的有关机构,促进了这一区域金融、贸易、交通通信、旅游和文化创意等产业的高速发展。截至2010年,京津冀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1963.22亿元,1978—2010年的年均增速为19.0%(不考虑价格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居三次产业之首,已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并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各种经济形式并存、整体效益良好的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运输邮电业以及房地产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替代传统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2008年,北京的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的就业人员数量分别占总就业人员的11.8%、3.2%、8.3%和5.2%。天津的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以及信息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后也不断扩大规模、高速发展,并且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和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2010年,天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6.0%,其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产业具有显著优势,这四个行业门类增加值占整个第三产业的62.0%,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的运输邮电、餐饮住宿、金融保险和科学教育等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新型服务行业也渐具规模,滞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商业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蓬勃兴起、金融和旅游业迅速壮大的背景下,河北的第三产业快速崛起,势头强劲。刘江主编:《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河北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速为18.1%(不考虑价格因素)。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35.9%,相较于1978年上升了14.9%。

二、社会发展历程

(一)公共事业发展历程

京津冀区域的科教文卫事业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分薄弱。直到改革开放,京津冀区域仅有北京市依托特殊的政治地位,建立了相对自成体系的科研系统,并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多项重大研究成果。截至1978年,北京市已形成了以中央、国务院各部委、高等院校、国防工业系统及市属科研单位五路大军为代表的北京市科技研究队伍,建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纵深配套的科研网络,依靠中国自身力量,获得了一批接近当时国际水平的成果。改革开放后,京、津、冀三省市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各自的科技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区域科技研发和转化实力大幅跃升,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科技文化中心和研究开发基地,承担着大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和重点产业化计划项目,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形成了门类广博的科学技术学科体系,有效促进了区域产品升级和优化,为区域乃至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京津冀区域教育基础和实力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的人才培养中心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区域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努力,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体系完整,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办学形式的教育系统。2010年,京津冀区域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54所、中等学校4702所和初等学校15623所,分别占全国的10.8%、5.5%和6.2%。1996—2008年,京津冀区域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从139.2人增加到367.5人。

京津冀区域的文化卫生事业一直备受重视。目前,京津冀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文化市场、群众文艺、图书出版、文博事业、文艺设施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2008年,京津冀区域已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76个、公共图书馆220个和博物馆223个。文化事业和创意产业的结合与转化在完善和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大大增强和发扬了区域文化积淀,有力推动了区域软实力的不断增强,并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同样,改革开放后京津冀区域卫生事业也长足发展,包括疾病防治、妇幼保健、药政管理、卫生监督、医学教育、科学研究、传统医药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均取得了巨大进步。2010年,京津冀区域拥有卫生机构24348家、卫生技术人员521441人,分别占全国的2.6%和8.9%,不仅基本满足了区域内的就医需求,而且接收诊治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患者,是区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有力保障。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津冀区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2010年,京、津、冀三省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住房面积均有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显示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见表1—1)。

表1—1 京、津、冀三省市主要年份人民生活基本状况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

京津冀区域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京津冀区域坚持积极做好就业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2011年新增就业161.7万人,同时不断推动社保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整合衔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最低工资和低保标准,增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逐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一直以来,京津冀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稳定提升,并与区域经济的大跃升共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