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续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陈锦华

2005年8月,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发改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国事忆述》出版举行座谈会,徐匡迪同志(时任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在发言中评说,在他看来《国事忆述》中讲的事,可能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未讲。他的这个评说,在一般人听来,以为是惊人之语。在我看来,实是知己之言。在《国事忆述》一书中,确有一些事没有完全讲出来。现在这本《国事续述》的若干文稿算是重要补充。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事、有些话仍然是不能讲的,有的甚至要湮没在遗忘河里。这是古今中外都难以避免的,我想读者也一定能够理解。

在与徐匡迪同志的多年交往中,我经历的几件事曾得到他的称赞和支持。这些事在《国事忆述》中确实讲得不全,有的只是提到而已。一件事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上海发展战略的一次讨论会。当时我已调到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工作,上海市筹办这次讨论会的市计划委员会邀请我到会(我在上海工作期间曾经兼任市计划委员会主任)。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上海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心是经济结构,即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认为,上海应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壮大现代服务业,以顺应世界潮流,承担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新角色。但第二产业即制造业,仍然是上海的强项,是支撑上海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拥有高新技术含量的高端制造业,更是国家工业化需要继续倚重的基地。我还强调说,没有强大的制造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也会根基不牢。徐匡迪同志同意我的看法。后来我曾同江泽民同志说起这次讨论情况,他也认为第二产业不能削弱,还说他曾问过英国前首相希思的看法,希思认为,发达的服务业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上。事隔多年,特别是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再来看那次讨论就更清楚了。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实体经济严重削弱,成为美国经济的致命弱点,是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就业不振的根本原因,是当政者、经济界和学术界都在反思的重大治国教训。

再一件事是长江带的开发。1996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后,我曾组织了一个专门小组,并亲自带队对长江带的进一步开发进行专题调研,意图为实施“十五”规划寻找新的增长点,激发活力,带动面上更大范围的持续发展。徐匡迪同志认为这个问题抓得准确,对全局具有突破性影响。但高层认识并不一致,工作进展不理想,直到后来中央决定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长江带才迅速振兴,成为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的强大增长极。

还有一件事是,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实现“软着陆”以后,国家计委在北戴河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下一步宏观经济走向,提出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把追求速度迅速转为追求效益和质量。徐匡迪同志当时在北戴河参加另一个会议,国务院领导接见计委会议代表时被邀请参加。他对我说,完全赞成计委会议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和各项举措,说是“抓住了牛鼻子”。可惜这件事后来也是抓抓放放、反反复复,一路走得不顺,直到现在也未解决。我举这几件事是想说明,徐匡迪同志对《国事忆述》的评说是有根据的。

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讲,人在死后的旅程中,必须跨越一条河流,在口渴时便喝一口河中的水,于是生前之事便会统统忘记,不再剩有留恋和遗憾。这条河便被叫作遗忘之河。我并不欣赏这个故事,更不赞成把生前之事统统忘光,那样相关历史就会留下不应有的空白。因此,我仍想把有些事、有些重要心迹,不留在遗忘河,而是讲出来留给后人。我之所以称它们为“心迹”,是因为重要。集中在这本《国事续述》中的文稿,都是我的重要经历的记录,最能表达我当时的心迹。

我们这一代人深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并亲身实践,总有一种“穷年忧黎元”的情结,即使在离休以后,依然怀有韩愈那种“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劲头。收集在本书中的一些信札、报告,就反映了这种心态。现在一并发表,算是如实表露心迹。

写完序言,有点怅然若失,思绪难收。坐吟良久,凑得一绝:

人生终别大舞台,万曲千歌无复来。

云卷云舒风飘去,潮生潮落自由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