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在订单中找销售标准
这一季订单的商品,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全部卖完?每个月的主打产品是什么?有什么销售风险?这些问题都等待着品牌经理,用详尽的计划去解答。
所以,从订货会回来,品牌经理要立即组织专人做订单梳理,因为这时,我们对订单的总体感觉,还有较好的记忆,要争分夺秒,把买手在订货时的买货思维,转化为门店卖手的卖货思维,建立起衡量订单成败的销售管理标准 (见图1-2)。
图1-2 整体目标管理
品牌经理要分三个步骤,完成订单销售标准建立工作。
第一,编写 “订单销售推广规划”:明确团队在二年内要完成的推广目标。
第二,对订单进行结构化数字分析:看清一张订单的主要脉络和重点商品。
第三,对订单进行风险分析:建立风险登记册,探明订单销售推广的难点。
做好以上工作,才能知道这一季,管理团队要面对什么样的困难。
品牌经理会邀请买手和卖手一起进行研讨,最先要攻克的是订单的 “销售推广规划”,它的作用是,向公司高层描述,这一季的产品的销售量目标和折扣规划。
一、订货后如何做 “销售推广规划”
普通人看一张订单,只是看最后一行,大体知道买了多少件,花了多少钱。其实,订单体现了服装公司一季的市场意图,是公司业绩需求和消费者需求高度结合的产物,因此,订单中包含着买手对这一季产品的销售构思。品牌经理要拆解这个构思,用数字指标描述订单的销售推广部署。
商品管理的三要素是:时间、数量、折扣,订单的销售推广规划,就是设计有效的行动策略,以 “把货卖完”作为门店运营管理的整体目标,凭借经验和历史数据,规划出订单在多个时间段的销售任务,最终实现买手的想法,从而形成公司内部的 “采销一体化”。
(一)归零描述:两阶段推广部署
订单的销售推广规划,比较常用的方式是采用两阶段部署法 (见图1-3)。
图1-3 两阶段部署法
(1)订单应季推广阶段:因为订单在第一年的销售,是一盘货销售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是订单销售的主要时期,规划的任务量要求会较高,我们会用售罄率和折扣率这两个指标,对订单这个阶段的销售量和价格,进行数字化描述。
品牌经理要确定订单在第一年销售的起止时间,我们叫作定义销售周期,也就是说,门店要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完成以上两个量化管理指标。
(2)订单过季推广阶段:订单在第二年的销售,是一盘货出清和获利的关键时期,根据订单的归零管理思想,订单在应季推广阶段剩余的过季库存,要在这个阶段全部卖完,品牌经理会设计价格策略,支持门店完成这个任务,由于经营环境的差异较大,有些服装公司,甚至要再用2~3年,才能卖完过季库存,因为这是一个策略优选的过程,所以,要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投资人的意见。
品牌经理要依据历史同期订单的销售特征,结合零售管理团队的销售能力预估,在保证一定销售折扣的前提下,通过专门的指标,做出订单销售要求的量化描述,并使用 “订单归零描述表”分阶段描述一张订单的销售推广规划 (见表1-1)。
表1--1 订单归零描述
表1-1是某品牌秋装的订单推广规划,这个品牌预计使用两个销售年,完成一笔230万投资订单的推广。在第一年的7—12月,完成80%的订单销售任务,预期的折扣目标是0.8折,计划销售2762件共331万的销售金额目标,到12月末库存690件,库存牌价金额104万元。在第二年,库存产品预期的折扣目标0.65折,计划全部销售完毕,实现67万元的销售金额目标,在这年的12月末实现订单的库存归零。
在这份计划当中,详细地规定了订单的销售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第一年的销售被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品牌经理总共用了1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订单的库存归零。
这样的订单推广规划,每一个参数是怎样得出来的?这需要对订单管理计划的销售周期、售罄率、折扣率的规划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二)销售周期:推广时间怎么规划
订单推广规划是团队共同协作完成的,包括投资人、品牌经理、买手和卖手、商品人员,当我们开始做订单推广规划时,通常只有一个电子版的订单和历史营销数据,外加一份市场拓展计划,品牌经理需要将大家的智慧结合在一起,用分析会的形式,对一季产品的销售推广进行研讨。
1.产品推广时间的影响因素:生命周期、团队销能
怎样确定订单的销售周期?相比去年同期订单,今年是否该调整起止时间?品牌经理需要了解影响它的两个因素,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销售周期规划。
(1)历史同期订单生命周期分布规律。
服装属于典型的季节性销售产品,销售量与时间具有较强的关联,而且对于经营稳定的品牌,订单新品上市后,每个月的销售量会有较强的规律,而且这个规律每年都会不断地重复出现,我们简称生命周期DNA(见表1-2)。
表1-2 订单生命周期DNA
生命周期DNA的提炼方法:品牌经理要查阅历史销售数据,把每个月订单新品的销售数量统计在一张表上,这样就可以分析,上一年的订单销售持续了多长时间,每个月卖了多少件,订单的销售高峰时间是在几月份,在何时销售数量变得最少,销量衰减得最快。
按照表1-2的示例,我们统计了服装订单在1—12月的销售情况及数量,发现夏装订单总共进行了6个月的销售,在9月销量已经衰减到最低了,因此,产品的销售结束时间可以设定在9月末,今后的夏装订单的销售周期,可以设定在4—9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夏装订单的主要销售在5—7月,这三个月的销量,占一季很大的比重,是夏装订单销售的关键时期。
秋装订单在11月后市场需求量开始下滑,销量发生锐减。一般而言,服装公司为了维持秋装的销量会启动促销,用各种优惠政策刺激消费者,这就是服装营销策略中的 “以价换量”。不过12月后天较冷,秋装的销量肯定有限,如果我们延长秋季订单的销售时间,势必影响冬季订单的销售量,造成了门店推广结构失衡,因此秋装订单的销售周期可以设定在7—12月。
这个生命周期DNA的数据,最好能提炼3~5年的,从中我们会掌握更加详细的销量变化规律,为规划订单的销售周期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2)历史同期订单销能分析。
订单销能是指,在相同的销售周期内一个销售团队可完成的正常折扣销售数量(排除较低折扣的促销数量)。在表1-2中,7—12月秋装订单销售1881件。这个销售数量是否还有增长空间?销能提升的路径在哪里?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我们要分析3~5年销售团队的同季节订单销售能力变化,分为三种:订单销能上升期、平稳期、下降期,要给销售团队的销能做定位。
一个经营稳定期的品牌,如果店铺形象和店铺数量没有大的变化,订单销能的增长空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人力资源改善、技能培训、管理创新。我们要在这三个方面加大投资,每年尝试进行销能提升。其实,行业竞争也要求销售团队,每年的销售数量要提高,这样才能挑战更高的订单指标。
对于订单销能处于上升期和平稳期的销售团队,我们坚持缩短销售周期,磨炼团队销售水平。而处于订单销能下降期的销售团队,我们要保持去年的销售周期长度,给他们机会成长。
2.产品推广时间三大策略:延长、缩短、不变
如果订单的数量高于去年,为了保证高销售数量,当销售团队销能无法提升的时候,我们可以变更销售周期,这又分为三大策略。
(1)延长销售周期:有两种方式延长销售周期以换来更大的销量。
向前延伸,早上市、早推广。如品牌公司能早发货,到货当月可拉大销能。
向后延伸,低价出清滞销款。门店季末做出清,指定款给门店下指标。
(2)缩短销售周期:如果品牌公司的订单指标压力不大。我们可以尝试缩短订单的销售周期,但是要保证销量不能变少,这样可以拉高团队销能。
(3)不变销售周期:维持去年同期历史订单的销售周期设定。这个策略一般要求门店的销售折扣提升,促使业绩同比增长。
“兵贵胜,不贵久”,订单的推广时间越长,对我们就越不利,因为一季商品的销售进行到季末,市场会出现许多低折扣促销活动,我们要尽可能避开这个时间段,一旦预期的订单销售量目标达成,就将销售力量切换到下一季产品。
(三)销量策略:售罄率目标怎么规划
售罄率=(累计销售数量÷总进货数量)×100%
这个数据指标,是指一定时间段内订单产品的累计销售数量,占总进货数量的比例 (用数量进行计算)。在相同的进货数量条件下,售罄率指标越高,订单库存量剩的就越少。
销售数量表达了订单在市场的占有量,如果进货数量相同,高售罄率就意味着高占有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也更多,对品牌这是最好的情况,第一年应季销售推广期的销量目标,有以下三个策略以供选择。
产品推广数量三大调整策略:增加、减少、持平。
(1)推广数量增加策略。
提高售罄率指标的目标值,会带来推广数量的增加,销售的产品数量便多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市场,并减少第二年门店的库存销售压力,这个策略带有很强的进攻意图,多数是针对上升期的品牌,赢得竞争标杆对手而设计。
(2)推广数量减少策略。
为了保证其他季节订单分配到更多销售资源,品牌经理会采用 “卖三季,弱一季”的战术,用来控制四季订单的销售节奏,通常的方式,会选择 “弱”春装,就是减少春装的订单销量要求,把销售份额让给冬装、历史春装、秋装。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卖新货,而在于借助新品的客流,带动老库存销售,实现对老库存的销售 “速决”。
(3)推广数量持平策略。
如果品牌公司的订货指标压力不大,我们会考虑消化历史库存,清理库存结构,因此,可以减少订单采购投资。不过虽然订单减少了,但是我们要保持同期的销售数量,也就是持平销量,实际上是增加了销售的难度,因为门店要学会用更少的货,实现与去年相同的销售水平。
(四)推广战术:折扣率目标怎么规划
折扣率=(销售金额÷吊牌金额)×100%
这个数据指标是指,一定时间段内订单产品的累计销售金额,占吊牌金额的比例。在相同的销售金额下,折扣率越高,销售毛利率就越高,获得高毛利额的可能性增大,对公司的运营利润提升也越有利。品牌经理要考虑企业的能力与资源的约束,在以下三种折扣战术中进行选择。
1.折扣走低战术
在产品价格没有大幅调整的情况下,订单的销售折扣规划如果比历史同期低,就是为了吸引和刺激消费者购买,但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毛利润,我们就要提高销售量的要求,通常我们在三种情况下,才会使用这种战术:打击对手、拉高人气、做大市场规模。
2.折扣走高战术
品牌在摆脱了竞争对手的追击后,营销进入黄金时期,这时市场较为稳定,品牌经理要开始逐步恢复销售折扣,当然回调的速度不会太快,否则,消费者会感觉对价格不适应而流单,有时,在折扣走高的同时,产品单价也会走高,门店高价格的产品开始逐渐增多,用来提高客单价,以拉高销售业绩水平。
3.折扣持平战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较为有优势的品牌,会采用固守折扣的方式进行销售,门店保持与去年相同的折扣水平,同时快速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开展深层次的商业活动,赢得顾客的信任增加黏性。
二、订单的结构化数字分析:重心与中心
“订单归零描述”仅仅是一个纸上的蓝图,要想把它变为现实,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信息,才能回答更加关键的问题:卖什么货才能实现目标?
因为,订单是由多个品类结构组成的,每个季节的主打品类都不一样,寻找订单的销售重心与中心,更像是绘制一张前往目标的成功路径图,品牌经理要想实现销售推广目标,就必须将这个目标,分解为每个品类的销售任务,要对不同用途的品类产品,使用不同的方法开展销售。并给它们合理的销售地位,保证这些商品有足够的销售推广力度,这是实现销售目标的关键线索。
其实,不论是订货制的订单还是铺货制的发货单,都需要采用数字分析技术,通过专门的品类分析指标,梳理原始数据,找出我们要销售的重点产品,这个分析过程就叫作订单结构化数字分析。
这套专业的分析方法,采用EXCEL的透视分析功能,捕捉订单数据中关键的信息,它需要完成以下四个工作内容。
第一,订单数据分析指标:用七个指标呈现每个品类的数字结构特征。
第二,订单结构重心分析:明确订单中每个品类的销售管理重点。
第三,品类中心商品分析:分析每个品类的价格组合、色系组合的特点。
第四,款式ABC分析:找到每个品类的中心款和非中心款。
订完货后,仅仅是凭借订单数据分析、品牌的市场经验和对货品的感觉,在货品还没到时,完成这个工作,考验的是我们的组织能力,以及把订单转换成为销售要求的专业能力。
以上这四项工作成果,要写在团队编写的 “订单梳理报告”中。
(一)七个指标:订单特征描述
一盘货的订单数据,是由多个品类的产品组合而成的,因为每个品类在订单中的功能和地位不一样,所以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销售管理的重点,就需要用数字指标描述每个品类的特征,这样就能帮助我们,认清每个品类的角色特征,统一大家对各品类销售价值的认识。
在生活中描述一个物体时,我们会用到长、宽、高、颜色、重量等所知道的维度,去说明它的特征,使我们能够判断出使用它的正确方式。
在结构化数字分析开始时,我们常用以下7个分析指标进行透视表制作 (见表1-3)。
表1-3 订单七大分析指标
1.订单基本四元素:款量、SKU量、订单量、金额
订单梳理会上,对一张电子版的订单,进行结构化数字分析,要从统计每个品类的款量、SKU量、订单量、金额指标开始,因为这四个指标是订单中本身就具有的基本元素,所以我们称之为订单基本四元素。
款量:在一个品类中具有不同设计元素的产品,就叫作款。
SKU量:一个款通常会有不同的颜色,一个单款色就叫作SKU。
订单量:每个SKU订购的数量,订单中称为件数。
金额:每个SKU订购的牌价金额,通常是用吊牌价计算。
这四个指标在订单中直接就可以得到,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处理,依据这四个指标,就可以对一个品类的多与少,进行横向比较和排序处理。
2.订单间接三指标:平均单价、平均深度、款色系数
接下来是在透视表中添加计算字段,求得品类的平均单价、平均深度、款色系数这三个指标,因为在订单明细数据中,并没有直接体现这三个数据,所以需要用订单上已有的指标进行交叉计算,间接得到以上指标,所以我们称之为订单间接三指标。
平均单价:一个品类中,平均每件产品的价格,又叫作订均价。
平均深度:一个品类中,平均每个SKU的件数。
款色系数:一个品类中,平均每款产品的SKU数。
有些品牌的产品结构较为复杂,会有性别、大类、中类、小类、款型、风格、主题等多级划分,这就需要通过七个数字指标的穿透分析,使每一级的结构特征一目了然,呈现出订单的投资脉络。
3.品类的三种角色:主力品类、辅助品类、入门品类
一是主力品类,指标特征为金额大、款量多、数量多、均价适中。在订单中主力品类投资金额大,是盈利的重点,要抓紧推广。另外,主力品类的数量多,一定要快卖,而且款量多,对陈列和清款的要求也较高。
二是辅助品类,指标特征为金额适中、款量小、数量少、均价适中,辅助品类要注重顾客的精准营销,在搭配推广销售时,VIP的管理要足够细致。
三是入门品类,指标特征为金额低、款量少、数量少、价格低,入门品类的目的是吸引新顾客,不是为了简单地赚取单品利润。
(二)拆解订单:找到结构重心
订单中的品类有四种目的:客流品类是指平均单价中低,订单数量较多,人气较好,能带来顾客的品类;明星品类是指平均单价适中,订单款量较多,能带来业绩的品类;机会品类是指平均单价中高,订单数量较少,能带来利润的品类;结构品类是指为了塑造完整的品牌形象,别人有,我也有的品类,一般订量不大,主要用来展示品牌对时尚理解,所以,对结构品类的业绩贡献要求不高。
订单的品类结构数字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销售推广重点,因此在订单梳理会上,商品人员会用订单明细数据,进行EXCEL透视,按照订单七大分析指标表中的公式,添加计算字段,制作 “订单品类结构重心分析表”,品牌经理要利用七个指标,分析订单的重点品类,如表1-4所示。
表1-4 订单品类结构重心分析表
在订单结构化数据分析的帮助下,我们看到了每个品类采购的件数、款量、SKU量、平均深度、款色系数指标,现在要逐个指标寻找数值较大的品类,分析订单品类的结构重心。
1.用数量类指标分析结构重心:增大市场覆盖的重点
小衫品类订购了838件,订了48个SKU,有47个款,平均深度是17,这个品类的款量是所有品类中订得最多的,SKU量和订单数量也是最多的,投资金额占比也是最大的,是订单的结构重心品类。如果小衫品类市场需求量比较旺盛,那品牌经理可能会选择给这个品类加宽度,增加这个品类的SKU采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大市场覆盖率。
一个品类投入的SKU数量,直接影响到陈列面积,品类投入的SKU数越多,陈列展示面积要求越大,也就是说一张订单不论采购多少件,订的SKU越多门店挂点需求量就越多,这意味着品类在门店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品类采购件数和SKU数,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用平均深度表达,它代表着消费者的需求量,品牌经理每次订货,都要调整品类SKU宽度和深度规划,这是一个充满了经营智慧和专业的过程,一个品类销售得比较好,而且也是业绩支柱,没有理由不做高投资。“品类的短板不是要扔掉,而是要补足长度”,有些品类可以减少宽度,增加深度,有些是先加宽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再加大深度,一个品牌在一个区域的经营成功,往往是做好品类销售持续改善的结果。
款量和SKU数有区别,一款商品可以有多个颜色,所以款量和SKU之间是有一个系数关系的,叫作款色系数。外套品类的款色系数是1.26,是所有品类中比较高的。一个款采购的SKU款色量越多,这个指标就越大,指标的大与小是品类的特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要注意,每个品类的款色系数规律,订货时一般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2.用金额类指标分析结构重心:品牌业绩提升的重点
金额指标是由品类牌价金额和品类平均单价构成,我们要把订单中,金额最大的品类和平均单价最高的品类标示出来,然后,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就可以看出订这盘货时,买手的采购投资策略。
订单金额占比较大的品类是投资重点,我们把它叫作品类金额结构重心,根据品牌所处的市场地位,这个品类要保证合理的平均单价,如果平均单价采用了上升策略,意味着消费者看到的产品比去年更贵,这对门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金额结构重心品类要有清晰的价格体系,走大众路线的品牌,高档商品要精、中档商品价格带要全、中低档商品要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要对比历史销售中品类的销售均价,分析这盘货是否符合顾客消费能力。
如果某个品类的订单金额占比使用上升策略,那么今年对这个品类的销售贡献要求一定要提高,销量预期要高于去年才合理,绝对不能用去年的成绩做今年的标准。
订单的结构重心分析,必须与历史同期订单和历史销售相结合,用数字分析的方法对订单的品类进行体检,品牌经理要了解这七个指标,用品类结构的数字化衡量方式,对比与历史的差异,找到各品类的销售管理重点,明确一季产品的营销难点和发力点。
(三)品类主打:找到中心商品
了解中心商品才会知道,要卖什么货,才能撑住品类的业绩。
所谓 “中心商品”,是指品类结构中占比最大的商品,分为色系中心和价格中心两种。这部分商品在订单中的投资较大,在销售管理中也是陈列展示的重点。
首先,在品类的色彩体系中,数量占比较高的就叫品类的色系中心,所包含的重点颜色叫作主打色;其次,在品类的价格体系中,数量占比较高的就叫品类的价格中心,所包含的重点价格叫作主打价。在订单梳理会上,品牌经理要对每一个品类的商品进行主打分析,这是品类销售任务管理的重点,要将它们登记在“订单梳理报告”中。
1.色彩体系中心:主打色、辅助色、点缀色
一个品类的销售要有过硬的产品组合,红花还需绿叶衬,每一季的品类主打色要符合流行,辅助色要能够衬托时尚,但这并不是说点缀色就不重要,符合市场的才是正确的,只是不能太多。
在门店的陈列管理中,一季订单的品类主打色是展示的重点,专业人员要提前了解本季的主打色,结合上一季产品设计衔接的陈列方案,只有提供给顾客丰富的色彩内容,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产品需求。
我们将每个品类的色系,作为统计条件,利用透视表对订单做出如下分析(见表1-5)。
表1-5 品类色系中心分析
从表1-5中,我们分析出小衫品类的主打色是黑色系、红色系、黄色系,而绿色属于辅助色系,其他的三个色系,褐色系、灰色系、蓝色系是点缀色系。我们需要对比历史订单和销售数据,分析小衫品类色系中心与历史的差异,如果今年的订单主打色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提前做出销售风险预警。
2.价格体系中心:主打价、辅助价
消费者对品类的价格需求,体现在订单中就是品类的价格体系。通常一个品类中高价格的商品,款量和数量不会太多。大众消费类型的产品,中档价格的商品是品类的销售重点。有时我们的订单,会产生价格体系中心异动,这可能是经过设计的一种策略,也可能是订货时跑偏了。
一般情况下,在订一个品类货品的时候,买手会考虑到价格定位问题,价格定位又叫作价格中心设计,如表1-6所示。
表1-6 品类价格中心分析
裙子这个品类的主打价是980和1180,这个价格段,订购的商品也最多。是否合理,这要看在这个地区,顾客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其他四个价格是辅助价,要特别注意的是,辅助价格订量过深,会产生销售风险,例如,1380元价格的SKU,订单平均深度达到了12件,需要给销售团队提出风险预警。
品牌经理要用历史销售数据,对比分析裙子品类在每一年的价格体系是否有异常偏移,这又分为中心向下偏移和向上偏移两种情况,如果订单价格中心走高,销售走低是有风险的,这相当于,订单中的高价格商品,没有推广起来,所以,门店要保持每年的品类销售价格中心与订单价格中心相似,这样才安全。
顾客的消费特征是重品质、还是重价格?品牌经理要有清晰的认识,销售不能想当然、凭感觉,要重视历史数据的分析研究,例如:上表中裙子这个品类,我们希望顾客购买高品质产品,所以,在订单中增加了1380~1580元价格的产品。同时,也要提升店员对中高价位产品的销售能力。
对于成熟的品牌,在市场运作方式上,会对主力产品的价格体系,进行逐年拉升。通过增加中高价格的产品投放,减少低价格产品SKU的数量,逐步试探消费者的反应,把原来处于辅助地位的高价位款,逐渐变成主打价格,以此促进品牌的价格向上发展,逐渐地实现了品牌 “涨价”。
(四)订量重点:ABC商品分析
订单中每个品类都会有订量多的款,在门店销售中有个规矩,“开季先卖订量大的前五名”,这样做订单的销售就不会跑偏,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个品类进行梳理,找到支撑这个品类业绩的重点产品,这个过程叫作品类的ABC商品分析。
所谓品类ABC分类原则,是指订货件数占到品类总数量的50%的款,称为A量款;订货件数占到品类总数量的30%的款,称为B量款;剩下的就是订货件数占到品类数的20%的款,称为C量款,其中A与B量款合称为中心款,C量款叫作非中心款 (见表1-7)。
表1-7 品类ABC商品分析
1.中心款:A+B量款决定了品类的成败
中心款是卖货时品类的主打款,用来拉动品类业绩贡献的款,因为订货时,买手判断这些款式有爆发力,所以才加大了采购数量,在表1-7中,前八个款投资较大,是品类的主打款,其中有些款深度大,有些款单价高,有些款系数大。订量最大的款被称为峰值款,表1-7中第一款商品订货量25件,是这个品类中的峰值款,这是买手凭借各类信息给门店选定的“爆款”。
2.非中心款:C量款是品类的补充内容
为了给主打款做销售衬托,买入这些商品,一般情况下款量不多,数量不大,与主打款配合进行销售,在表1-7中,后四个款就是非中心款。
在订单梳理会上,我们要将一个品类,按照每款商品的订单深度大小,进行降序排名,就能梳理出来品类的数量中心款和非中心款。每个品类的中心款要标记出来,一个中心款在不同时间,被用来搭配不同的商品,就像一款衬衫,开季搭外套,季末搭裤子。能和中心款搭配销售的商品,我们会采用 “组合号”的方式,标记成一个搭配组合,在终端推广陈列的时候,这些组合要同时出样。
通过对订单进行结构化数字分析,我们找到了每个品类的主打价格和主打色系,明确了这一季品牌在细分市场的销售方向,而品类的ABC商品分析,又让我们找到了品类的主打款,这是订单销售推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了解的信息越多我们的决策就越准确,销售前我们要能够知己知彼,一旦订单中的危险被发现,就变成了可以预防的风险,如果发现A量款的价格不是主打价,甚至也不是主打色,这就是常说的销售风险,品牌经理接下来,要对这些产品的销售风险进行全面的梳理并编制成 《风险登记册》,提前为销售团队探明订单的销售阻力。
三、订单梳理报告:风险与应对
在订单梳理会上,我们用数字化描述的方式,对订单的商品结构进行了七个指标的梳理,即从数量角度定义了订货件数最多的品类、订货SKU量最多的品类;从金额角度定义了订货金额最多的品类、订货均价最高的品类,如果订单中一个品类这四项数字指标特征都是最高的,那么它就是整体订单的主打品类,订的数量多,销售团队就要想办法多卖。
品类中心商品分析,找到了每一个品类的主打色和主打价格,使得品类的销售推广,重点颜色和价格更加明确,品类的销售重点更加清晰。品类的中心款和非中心款分析,让我们了解每个款在品类的地位,知道了主攻的火力点和突破口,至此品牌经理对订单已经相当的了解,当把这些从订单中梳理出来的重要信息放在我们的面前,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规避订单销售的风险。
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订单中的重点产品真的 “能卖出去吗”?是否订单的品类结构重心存在问题?主打产品会不会无效?A量款选择的有道理吗?到底订单中隐藏着怎样的风险?如果你在订单梳理会上,提前发现销售风险,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制定解决方案,而由此形成的风险应对措施,将会对销售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订单梳理报告包含:计划差异评估、十八种风险识别、风险登记制度与应对。
(一)采购计划的差异评估怎么做
不经过缜密分析,订单的风险 “就会无处不在”。
每一季的订货会开始前,服装公司会根据市场意图编制采购计划书,它包含了采购预算和采购商品内容规划。完整的采购计划书中,需要明确这一季货的时间、数量、价格、金额等维度的产品需求,因为采购计划来自这一季的新品业绩需求,所以当订单实际指标与采购计划相比出现差异,将会对公司的经营目标,产生极大的影响,除非提前准备应急方案,否则将会引发销售危机。
因此,当订货会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订单会与原有采购计划出入较大时,那么,在订货会结束后,品牌经理要及时地进行计划差异分析,我们要结合实际订单,分析采购计划中什么被满足了,什么没有得到满足,以及这种差异对营销的影响。
品牌经理需要采用 “订单指标差异核对表”建立指标分析,详见表1-8。
表1-8 订单指标差异核对表
续前表
我们先要对订单总体指标的达成率进行核对,包含数量、款量、SKU量、金额四个指标,根据市场需求分析这种差异对销售的影响,对于差异较大的订单,一定要分析这种改变,将会引发的风险事件。
1.订单总量指标差异的风险
订单的数量指标,是买手对市场规模的预判,销售的数量越高,顾客的覆盖越大。一般情况下,订单数量与门店数量有密切关系,销售团队的销售能力提升也会引发订单数量增长,市场的快速成长也会带来的订单量的提升,但是订单总量超出计划过多,会对销售形成压力,而且会形成较大的库存资金占用,除非进行市场拓展,制订相关的市场开发规划,否则难以规避风险。
订单数量差异较大的品类是风险管理的重点,要针对这个品类,深入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源,也就是要说清,为什么订得比计划多?在订货会上到底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判断?理清这些线索后,才能判断偏差的性质。
2.订单款量指标差异的风险
款量和SKU量的指标与门店面积相关,门店越大需要的产品越多,有时新款销售速度快,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也会引发款量采购增长。由于每年的货品不一样,我们不能奢望产品每年都会这么好,款量指标超出计划过多,会造成陈列规划困难,如果部分款的价格和颜色较偏,甚至会形成不动销款,这样下去,门店的新旧货品比例会很不正常,品牌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3.订单金额指标差异的风险
金额指标与营销计划的业绩需求相关,为了提高门店的业绩,我们会加大新品的库存储备,以应对不断高涨的消费需求。订单金额指标超出计划过多,如果销售无法大幅提升,就会造成投资回报低的风险,影响公司的资金流,所以金额指标与营销计划指标要同步提升,做到采购计划与营销计划合理匹配。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订单是营销战术在产品层面的表现形式,实际订单与计划的差异一定会带来营销手段的变化。在品牌稳定期会出现防守型的订单,它的特点是某些指标不再增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控制库存风险,手段是依靠增加采购准确度,采购到更好卖的商品,维持原有的业绩水平。在品牌的初创期会出现进攻型订单,它的特点是多个指标大幅增长,这样做是为了实现对市场的控制,同对手争抢顾客资源。
以上所说的这些手段是否有效?关键看我们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订单的实际指标与采购计划有差异,是常会出现的现象,“订单永远是对的,因为已经无法改变”,品牌经理要对改变指标产生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努力寻找对策化解风险。
(二)订单的十八种风险分析
营销,一直都是机会与风险并存。品牌经理对订单风险的态度,将影响到选择何种应对方式,不论是慎重或是漠视,态度都会受认知深度、承受力和各种成见的左右,要想统一大家的认识,形成积极防御能力,解决订单的风险威胁,就要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将订单中隐藏的风险全部找出来。
订单的风险按照类型可以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叫作已识别风险,共有9种,它是指采用历史销售数据和历史订单数据对比订单的指标,不用订单到货,用数据分析就可以发现的风险,这些风险可以在较早的时间做处理,极有可能最终避免发生。第二部分叫作待观察风险,也有9种,它是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是要在产品上市销售后进行观察,如果应对得好就没有问题,如果稍有疏忽就会成为风险。
品牌经理要用这两个清单,识别18种风险,要逐一分析订单中的各品类产品,找到有风险的款,并记录到 “风险登记册”中。
1.已识别风险清单:订单中的九大难关
清单是一种逻辑分析思考工具,品牌经理要根据订单结构重心和中心商品的分析结果,依据清单中提供的特征,逐个品类寻找可能的风险,因为订单的品类较多,所以这个工作耗时较多。“已识别风险清单”中的风险因素,一旦在订单中出现,就要把分析结果写到 “风险登记册”中,并且要说明风险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以及将会导致的影响 (见表1-9)。
表1-9 已识别风险清单
2.待观察风险清单:销售中九大风险
待观察是指机会与风险并存,应对得好就会形成较好的结果,用 “待观察风险清单”可以找出每个品类,需在销售中严密观察的风险,包括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以及将会导致的影响 (见表1-10)。
表1-10 待观察风险清单
有的服装公司是在销售中,突然发现订单中某些产品存在风险,然后才匆忙地进行促销力求库存无忧。但是,营销时机的把握重在及时,发现问题的时间越早,解决问题的时间才会越多。因此这九项风险在销售中,需要进行提前布控的,要在门店建立监督机制,避免忽视风险防御,引发不良后果。
订单的18种风险,恰恰是对服装公司营销管理能力的考验,能够依据分析定义问题,凭借经验制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应对措施,提高订单成功机会,才能确保订单的销售推广规划成功实施。
(三)怎么建立订单风险登记册
“风险登记册”(见表1-11)是记录订单18个风险的文件,包含品类中的量大款、尺码多、流行时间短、上市晚、风格新、价格新、尺码新、价格高的商品清单,品牌经理需要结合品类的7个指标,分析这些商品风险对销售的影响程度,并将这些商品的风险判断,填写在风险描述中,“风险登记册”是制订上市计划的基本工具,它提醒管理团队,要关注这些商品的销售发展。
表1-11 风险登记册
(四)订单风险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订单从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存在着销售风险,订单风险梳理的最大作用,就是确保大多数风险,在卖货前就被发现。可见,服装营销是一个不断地应用各种措施,规避订单风险,赢取销售成果的过程。
在订货结束后,如果不能积极地进行风险管理,尽早识别出订单中的18种风险,并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在销售中就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甚至发生订单推广失败。订单的风险相当于战场上的敌人兵力分布图,一张订单的18种风险,其实就是销售中要聚焦火力,坚决打击的战场制高点。我们通过风险分析已经彻底摸清了战场情况,现在要制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消除这些风险对销售结果的不利影响。根据订单风险的类型差异,我们会使用以下应对措施抵御风险。
1.实施精细的上市管理
很多品牌的订单,都用分波段的方式发货,在订货会上品牌公司会说明每一款商品的供货时间,通常厂家发货给服装公司的时间较为集中,一般会在几个特定的时间内发货,以秦岭淮河为界,将产品分为南波、北波,一般南波北波相差15天,我们把这种方式叫作供货波段,以表1-12某品牌春夏上市规划为例。
表1-12 春夏商品上市规划
这个品牌的春夏装每个波段都有主推品类,全部商品按照四个供货时段发给门店,服装是典型的季节性产品,一部分消费者,会购买适合当前气温条件下穿的服装,部分消费者会购买15天以后要穿的服装,可见服装并不是到货后放在店里都会立刻被卖出的,这个表中的波段规划时间,只是品牌公司的供货时间,它绝对不是门店最合理的商品上市时间,因此不能一到货就急着出样。
为了应对订单的风险,服装公司要实施精细的上市管理,上市时间过早和过晚都会出现问题,品牌经理要针对订单商品的供货波段,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气温特征,重新定义单款商品的上市波段,对每一款商品出现在门店的时间进行精确控制。
首先,实施上市管理,要控制产品的销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方法是编制 “上市计划书”,定义每款商品的上市时间,订单中数量较大的主打产品,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销售推广,才能消除风险,因此这些款的上市时间会定义得更早,在订单的18种风险中,有一个是A量款供货波段时间密集,它的应对措施就是重新设计上市波段,有时品牌公司的供货时间不能太早,我们甚至会减少这类商品的订单数量,防止出现库存过量积压。一款商品最佳的上市时间定义得越准,门店陈列的有效性就越高,反之一款商品在门店放了很长时间,等到气温合适的推荐顾客试穿时,他们反倒会说这是一款老货。
其次,要控制上一季产品的撤货时间。
波段上市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早上的SKU进店困难,因为上一季货的销售还在继续,我们碰到这个难题的时候,出路只有两条,第一条路是快速出清上一季的产品,打开陈列的缺口;第二条路是对上一季产品实施下架,给新品让出位置。规范的服装公司,物流部门会有专门的撤货计划,会对门店的过季产品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门店能够放得下新品。
最后,主力品类的销售需要辅助品类的支持,按照搭配销售原则,不同品类的搭配组合商品要同时进店,才能保证搭配方案的有效销售,所以要控制好相互有连带关系的品类在物流的同步发货,而对于多店管理的服装公司,上市计划中还要明确每款商品的门店铺货计划,产品分配方案是提前进行探讨的,这样才不会造成商品在门店上市后,长期无销售的情况发生。
这些措施都需要销售团队的大力支持,销售前,品牌经理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产品上市培训,学习每款商品的销售要点,这样才能让高风险产品有充足的销售时间和合适的陈列空间,为一线销售人员提供充足的保障。
2.明确商品的销售要求
订单的风险就是销售团队的责任,因此需要规定商品的销售标准,控制每一个品类的销售周期,确定每个品类的月度售罄率标准,保证库存的可控性,这就需要建立 “品类销售规划任务卡”,对每个品类的销售实施跟踪。
订单中每个品类都有有风险的商品,每个品类也会有新增的结构,包括以前没卖过的价格,没卖过的尺码,没卖过的款式,要把这些与销售团队进行分享,并与大家统一这些产品的销售要求。要对主打款的销售量进行定期跟进,保证季末达成一定比例的款式出清目标。
另外,对于有风险的商品,如偏色、偏码、偏高价等商品,要建立销售目标管理机制。有些产品是不能剩的,比如定位少而精的产品线,要早动销,高价位不能剩。有些产品售罄率要高,比如主打品类,要保证高售罄率,最佳折扣率,公司才赚钱。
对于待观察风险的商品,要建立上市后的试穿信息反馈流程,在3周内判断出是否存在风险,对于有断货风险的商品,要精打细算早补货。品牌经理会组织大家进行 “销售立项会”,这样才能保证高风险产品,有公认的销售推广地位和共同努力的销售目标。
3.制订有效的促销方案
用 “待观察风险清单”找到的订单风险,要在每个月的月末进行销售分析会,对这些商品进行销售进度分析,对于慢销商品要及时进行销售改善,应对措施是制定有效的促销方案,在一年四季中,每一季都会有若干重大节假日,再加上服装公司的店庆和自造节日,这些节日可以对应专门的促销款,例如:圣诞节、元旦、春节这三节需要有专门的促销款,拉动人气带动业绩。
品牌经理要根据风险产品出现的时间段,寻找合适的节日,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目标就是消除风险的影响。对顾客的促销方案要想有成效,就要知道她们喜欢什么;对导购的目标激励要想有成效,就要知道她们愿意卖什么。品牌经理要关注促销规划中,对两种人的激励机制,一是卖货的人愿意卖,二是买货的人愿意买,这样才能完成一次完美的促销。
促销商品的价格不能随便定义,要有专门的审核标准和流程,保证订单利益的最大化。
4.与品牌公司协商改单
可以在品牌公司还未发货前,协商修改订单内容,按照换码不换色,换色不换款的原则,我们先把订单中有偏差的尺码换成合理配比,再进一步将订偏的颜色换成主打色,也可请求公司高层人员与品牌公司协商调整。
有时协商改单不会马上有反馈,但是要有耐心,因为在销售前,解决问题的成本,一定会比延后解决低得多。
风险的应对措施是针对销售前、销售中要重点管理的大事件,也是管理团队与销售团队协作的交汇点。共享这些风险信息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只是控制库存,更重要的是借助处理这些营销事件的合作过程,实现整个组织在采购与销售层面的一体化联合,推动服装公司的蓬勃发展。
(五)“订单梳理报告”怎么写
订单梳理工作结束了,要将成果保存在报告中,以下是报告的主体内容:
1.订单的 “二年归零描述”
“二年归零描述”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指标,对订单的销售要求的量化描述,它的主旨是将订单在二年的推广期内卖完,实现库存归零。
2.订单的品类结构分析
“订单品类结构重心分析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销售推广重点品类,因此在订单梳理会上,要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每个品类销售的重点指标是什么。
3.每个品类的重点商品分析
寻找品类的中心商品内容,我们要按照价格体系占比、色彩体系占比进行分类,寻找中心商品,这样我们才会知道,门店用什么货满足消费者需求。
4.每个品类的ABC商品分析
订单中每个品类都会由较多款商品组成,对每一个品类进行梳理,用品类ABC数量分类原则,找到支撑这个品类业绩的主打商品,其中A与B量款合称为中心款,C量款叫作非中心款。
5.订单指标差异分析
订货会结束后,品牌经理要采用 “订单指标差异核对表”分析计划达成情况,我们要结合实际订单,研讨采购计划中什么被满足了,什么没有得到满足?以及这些差异对营销的影响。
6.订单的十八种风险分析
要将订单中的风险全部找出来,品牌经理要根据 “已识别风险清单”和 “待观察风险清单”,建立 “风险登记册”管理这些风险。
7.制定应对措施抵御风险
既然订单存在18种风险,就要制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消除这些风险对销售结果的不利影响,根据订单风险的类型差异,我们会在公司实施精细的上市管理、规定商品的销售标准、制定有效的促销方案、与品牌公司协商改单,用这些手段改善订单的风险影响因素。
我们的应对能力,来自对订单风险的预判,订单梳理报告展现了一个团队将要面对的未来,在到货前,做完这些事情,这将是对管理团队的合作能力和销售规划能力的严峻考验。它体现了服装公司的专业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如果在开始前就能挖掘出所有的困难,并能够从订单中看到突破口并找到风险,那么执行的时候,大家就会倍感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