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实用美学
《周易》衍生出的环境美学
《周易》是一种行为美学,是在环境中完善自我的美学,是如何建造建筑和墓地的美学,因而也可说是建造美学。
一个地方适合盖一个什么房子、庭园或纪念碑,是根据这一块地方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之象所决定的。在任何一个地方,作一个判断,这里该做什么;或不给一个地点,只判断在哪里建最好。比如说,相对这个象,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开发规划这个地方。如果已决定要开发一个公园,那根据这个象你怎么部署,楼阁亭榭各自应在什么地方。
所谓风水就是一种实用美学,也叫环境美学。比如芬兰有很多高山,就会研究要怎样在这种象中建城市,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如利用斜坡作为墙来盖露天教堂,以利于观赏风景。又比如美国黄石公园在山上雕了三个头像,这也是一种环境美学,这个东西做这个事情最好,利用环境达到人发展的目的。
中国的风水中,很强调墓地的选址,认为对子孙后代家族兴旺有很大好处。周代的墓地找不到,但到了秦始皇就很重视长生不老,炼丹成仙,他很讲究墓地;包括汉代的皇帝也是这样,像西安就有个汉景帝的陵墓很讲究。我们一般讲究坐北朝南,还要考虑山势、水流。山代表一种伟力,水代表一种生命活动,而且水不能太大,所以要清流。靠山面水、前面开阔,这是最好的居住环境包括墓地选址。这是一种安宁的美感,所以实用的同时也具有一种美感。美的东西也可以是实用的(有实用价值),中国的美学也可以说是一种实用美学。
背山面水,左右有小山保护,前面视野开阔,有生命象征的清流,被认为是灵气所中。从细微处讲,要找一个聚气之处,风水师就要去感觉并演算哪一个点是中心点,是气最集中的地方。在卦象上,水是外柔内刚,风是外刚内柔,山是突出来的,它们都不一样,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怎么平衡?风要吹进来,山也不是太尖,水是依山,能够丰润这里的土地,这其实就是生命之气所在的地方,即“穴”。人们就要在这种地方生活繁衍。
环境美学就是改善环境或找到最好的一个环境,来获得生命力和气之平衡。这里并非是空穴来风或左右无依的地方,而是具有一种充实的美,正如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风水是基于一种对美的认识、跟生命有关的环境美学;继而还有养生之术和中医(医的意思是补充、充实,以使生命维持下去)。
现在都市没有山川河流,怎么实现风水的美学?我们可以用类比的办法,把高楼看成高山作为依靠,道路堪称流水。具体的房子里,我们也要考虑什么样的窗户、卧房等,卧房是否应离厨房远一些?这些也都是为了调节气的流通和人的配合,这都很讲究。住的房子不舒服,就要利用风水来进行想象的补充,比如用镜子等产生虚拟空间,让你感觉到一种空间。用想象的空间来补充现实的缺陷,这实际上是一种气。宇宙就是一团气,怎么调这个气,使之能够有利于生活,每个功能都有很讲究的位置,这都是凭想象来进行调节的。
不但如此,房间内陈设也有讲究。床不能摆在梁下,否则精神不振易做梦,这都是所谓的实用美学。我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风水不一定是一种迷信,它是一种美学,但也不是脱离人的物理学。中国人看重效果,有时甚至不知道原因,那你要不要它呢?中医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还没有做出化学物理上的说明,它就是经验效果;而美也是经验的感受,这种感应发挥实际的效用,就是一种美学。它可能是科学,但现在还没有给它一个科学的说明。
《周易》与四种美学
《周易》授予四种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以深远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实用美学,包括医学养生学,强调吐纳呼吸、食疗等,这是生活美学、身体美学;还有就是风水、环境美学,利用阴阳关系、寒温冷热燥湿的配合来达到防御的效果。所谓实用,是把本体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从实用的观点看,金木水火土都有很实用的价值,与具体生活、个体生命都有结合的价值所在。
实用美学之外,《周易》也开辟了儒学、道家和佛家三种美学。儒家美学,即人格美学、道德美学和生活美学;而道家是一种自由美学,强调空灵的精神美学,是一种逍遥游的状态;影响到佛家就是一种禅净的美学、思悟的美学。表现这些美学的媒体包括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雕塑等。
《周易》是中国的艺术背后的精神所在,但我认为可以进行更深切的创造,使艺术兼而具有西洋意味,但又以中国精神为宗。我们可以有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但还是以参透中国式的美感为目的,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