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儒学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中庸之道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准则,可以说是最高境界了!很长时期以来,民众很少具备这种德行了!”

【解读】

中庸是追求为人处世的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而不是提倡大家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好人,更不是弘扬对世界是非不分的冷漠态度。

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和原则,何晏的《集解》注:“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指恰到好处,“庸”指平平常常,意思是指“仁”的感情行为应该适度和合,太激烈、太过分都不好。做到了“中庸”,也就是仁爱到了极致,进入了“道”的境界。所以吕思勉说:“其立身之道,则最高者为中庸。”(注: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58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其中基本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正常轨迹,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也就是要持之以恒。第二层: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好其职。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创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合”境界。

从人生境界说,中庸指的是顺乎自然,平平常常,以中和为价值观。孔子有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描述的是达到中庸以后的人生境界,意思是五十岁时知道人的命运是天定的,六十岁时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是不要逾越规矩。到五十岁了,人生可能很成功,可能很失败,但都要知道,这只是天命而已,并不是主观努力够不够导致的,因此应该以淡然的心态来看待它。具备了这种心态,就体会到了中庸之道。孔子倡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也是基于中庸之道的自觉。他还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子路》)意指不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不是太积极,就是太消极。因此,中庸正是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礼记·中庸》所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之中的“与天地参”,就是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庸的另一个意义是“用中”,是从方法论层面上解说的。它要求处理问题恪守中道,不偏不倚,不趋极端,无过也无不及。《先进》篇记:子贡问子张与子夏谁为贤才?孔子回答说子张有些“过”,子夏有些“不及”,“过犹不及”。孔子的回答即是中庸方法论的实践。朱熹注释说:“故圣人之教人,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论语集注》)这种方法在处理矛盾时充分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以中正、中和为原则,首先要求认识到各个方面的差异性、矛盾性,其次是顾及不同方面的合理性需要,最终选择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结论。千万不要遇事冲动,见了风就是雨,动不动喊打喊杀的。

现在很多人把中庸之道说成是骑墙之道,这是错误的认识。中庸是有原则的,“中”就是标准和原则,本意是为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而和事佬只会和稀泥,毫无个人观点,如辛弃疾在《千年调》中描绘的:“然然可可,万事称好。”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唯主子之意旨行事,奉行自私自利的保命哲学,其目的是为了不得罪人,妄想在方方面面都得到好处。有些人见到比较激烈的言辞和行动,就会给对方扣上一顶“愤青”的帽子,认为缺乏修养,有违中庸之道。其实,中庸者也有道德激情,也有批判精神。孔子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中庸追求的是一种适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融通意识和能力,但是当社会上的某一人、某一方违背公德时,就要站出来坚持原则。唯有对原则的坚持,才有全社会的中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