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就业也需要心理疏导
第一节 永久性的世界难题
【案例引入】
就业堪忧,法全国大罢工
2009年9月19日,法国八大工会发动跨行业全国大罢工,抗议金融危机下萨科齐政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民众、解决法国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这是自2009年7月以来法国第二次全国大罢工,参与人数超过100万。
19日清晨,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里昂和格勒诺布尔的工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罢工行动将遍及法国200多个城镇,工会和左派政党希望发动近100万人上街游行,并计划在全国举行200多场集会。19日下午,巴黎的罢工游行也拉开序幕,大批示威者走上街头。
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银行、制药和零售业工人,以及公共部门雇员成为此次罢工的主力军。全国近一半的小学老师也加入罢工行列,许多家长被迫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组织者预计,此次罢工规模将超过1月,法国总工会负责人伯纳德·蒂波特说:“我们雇用了更多的客车来搭载示威者,停运和罢工活动也更多。如果政府对此毫无反应,他们就是在拿这个国家的情绪冒险。”
工会和左派政党抨击萨科齐政府的经济政策,批评政府260亿欧元经济刺激方案没能保护民众免受金融危机之害。1月29日大罢工后,萨科齐被迫拿出26亿欧元用于减税和救助失业及低收入工人,但未能令工会满意。
工会要求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放弃削减公共部门职位的计划,并批评政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尤其是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在盈利情况下,仍宣布未来4年内裁掉近600个工作岗位。目前,金融危机已导致法国200万人失业,预计2009年还将新增35万名失业者,失业率将达到10%。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工作和就业一起构成了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主渠道。所以有人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是人们改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纵观近几十年的历史,正如以上两个案例所示,有些国家因就业问题没有处理好,导致群众大规模罢工、游行、示威、抗议,更严重的直接导致政府倒台。足见工作和就业是多么的重要。
盖洛普公司进行全球民意调查得出结论:世界上所有的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好工作。几十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需求的核心,已经从过去的亲情、安全、自由、和平等,变成了对自己能有一份好工作以及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份好工作的追求。能不能有一个好工作,决定着每个人与他所生活的城市、所依属的国家,以及与整个世界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业竞争也已发展为全球化竞争。盖洛普公司主席兼总裁吉姆克利夫顿同时提出,世界各国争夺“好工作”的战争已经打响。
一、世界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海啸,导致了全球金融行业一片萧条,实体经济也受到巨大冲击,对整个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就业弹性系数直线下降,大批人失业,大学毕业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距今虽七年时间过去了,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并不是很理想,后金融危机时代继续考验着各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
国际劳工组织称,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就业市场死气沉沉,各国急需出台有利政策提振就业,并指出2013年全球失业率达到6%,失业人口为2.02亿,较2012年增加了500万人。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赖德预计,从现在到2018年,全球失业人口将达到2.18亿人,虽然每年都有40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但不能满足每年4260万新进入就业市场人口的需求。全球经济总需求不足也钳制了劳动市场的复苏,特别是一些发达经济体政府缩减公共开支、提高收入所得税及消费税,增加了私营企业与家庭的负担,直接导致了全球就业需求的下降。
美国乔治城大学生教育与劳动力中心最新发表的《失败的起点:结构转型与迷失的一代》指出,金融海啸后,美国就业职位数量大减,年轻人难以觅到心仪工作发展事业,或是不断转换兼职,或是继续进修,不愿毕业。报告称,20岁出头的美国年轻人中,近1/3有全职工作,就算快到30岁,全职工作者仍只占50%。
就业难,这一世界难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在就业道路上必须面对的“拦路虎”。据调查,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境遇各不相同。
俄罗斯:30%大学生要改行,在本专业外就业。
日本:大学生求职平均要参加10家以上企业的笔试、面试,才能找到一份工作。20%的学生要经历30家以上企业的笔试、面试,才能拿到offer。
巴西:大学生习惯“先就业后择业”。
加拿大:大学生要在实习中捕捉机会。
美国:大学生靠密集信息网艰难地找工作。
西班牙:大学生坦然做“蓝领”。
…………
诚然,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笼罩在世界各地,并对各地诸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了不尽相同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就业难而面临潜在失业风险、竞争压力大、负面情绪增加等。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适应得怎么样
(一)大学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社会需求呈现不足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招生人数与日俱增,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也逐年攀升。从200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仅有107万,到2013年跃升至699万,2014年达到727万,而就业率不容乐观。表1—1为2005—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从表1—1可以看出,近九年我国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九年间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5年的340万跃升至699万,增加了一倍多,而大学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一增一减”现象,即大学毕业生数量一直在递增,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需求数量逐渐减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
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超过4100万人,届时18~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这一数据表示我国高等教育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机遇与挑战同在,以后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有研究显示,未来十年,中国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增量总计9400万人,只有一半毕业生能到“白领”岗位就业,这意味着剩下的一半将要到“蓝领”或者“灰领”岗位就业。
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大学生能力培养方向二者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了有些行业人满为患,求职者供过于求,而有些行业则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所以,大家要看清这个大形势,认识并适应这个大形势,作为学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作为学生和家长要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把功课做在平时,毕业的时候才能谋得一份满意的、理想的工作。同时也要看到社会发展对“蓝领”和“灰领”的巨大需求,这可能是以后大学毕业生新的重要的就业去向。
(二)大学生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就业结构不够合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渠道不畅通。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障碍,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而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
另一方面,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主渠道就是参加学校组织的人才招聘双选会,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或因为专业原因、或因为自身条件,没能如愿在学校签约。这一部分学生只能通过社会招聘,亲戚朋友推荐,或者到处跑人才市场,浏览招聘网络去寻找心仪单位。而这里面人才市场和招聘网站成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此外,还存在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就是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它包括专业结构矛盾和地区结构矛盾。在专业结构上,高校存在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存在为追求短期效益开设新专业,不舍得砍掉社会需求少的冷门专业,不去思考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等,高校的教学未按照产业进步的人才要求进行,导致学生未毕业就失业。在地区结构上,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扎堆,就业渠道也非常畅通,比如“北上广”;而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就比较糟,缺乏人才,如果还留不住人才,经济发展更加缓慢,形成恶性循环。
(三)高校和学生自身存在不足,招聘单位不理性
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数量快速增加,高校在软硬件各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差距较大,很多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得不扎实,沟通能力、时间观念、职业态度、职业形象等职业素养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应聘时茫然无措,即使侥幸入职,也可能很快就被淘汰出局。
毕业生自身还存在诚信缺失等问题。例如,部分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之后,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刚毕业一两年就频繁跳槽,甚至不辞而别,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的HR见到频繁跳槽的求职者,都躲得远远的,压根不给你任何机会。
在就业观念上,很多毕业生还是原来的老观念,普遍不愿意到那些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自我创业的意识也不是很强,在就业过程中主动意识比较差。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就业理念误区,比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消极就业心态。
缺乏就业技巧,有时也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一处“硬伤”,比如表现得不够自信、面试过程中回答问题过分紧张、不能很好地使用身体语言等。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招聘单位往往会提出一些较高的入职门槛,比如要求在某某专业方面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不愿意把时间和经费花在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上。很多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呈现出一定的不理性,片面追求高学历、名院校,比如只招“211”、“985”高校的毕业生,或者只要男性不要女性,或者只招某地方的学生,或招聘时要看学生家长工作单位,等等。
(四)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就业,就业环境有待优化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日趋放缓,难以保持就业岗位的持续供给;(2)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低,且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3)我国目前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占主体的加工制造业很难创造出适合大学生就业的知识型工作岗位;(4)区域经济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呈现地域性相对过剩;(5)就业环境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大学生就业。(注:参见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Z1)。)
事实上,我国目前需要大量的毕业生投入中西部、农村基层工作,满足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会优先考虑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北上广”,以及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城市以及农村。
同时,就业法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就业人才市场不够规范、就业促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相对滞后等一系列政策不完善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户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反歧视制度、地方保护政策、社会保险制度等。其中,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仍比较广泛地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中。据《信息时报》报道,70%以上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性别歧视。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我国的就业反歧视相关法规和制度多从原则上陈述了反歧视条款,但没有对应的认定程序、指标和惩罚措施,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此外,目前中国人才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也极大地限制了体制内外人才的循环流动。由于存在着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制度性障碍,中国人才很难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合理流动。人才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不畅等,这些问题导致公务员热持续高烧不退。
三、毕业生就业难“后遗症”不减
(一)大学生就业难,会使我国的整个教育工作出现倒退
在麦可思2013年12月的期刊上,一篇《挑战读书无用论?》的文章中谈道,由于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导致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就业如果没有保障,加上教育消费越来越高,很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家庭已经是负债累累,让人开始质疑:上大学到底值不值?
近几年,农村大学生的比例明显下降,“某地方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直接去打工赚钱”、“大学生工资比不上农民工”的报道屡见于媒体。大学生就业难,或者说就业质量差,深深影响了中国广大老百姓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基础在广大农村,广大农民家庭辛辛苦苦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希望通过这个大学生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带动家庭的发展。而就业难的现实,会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失去信心,从长远看,会挫伤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从而使整个教育出现倒退。
(二)大学生就业难,会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及时就业,或者就业质量较差,这就表示这一部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闲置或者没有及时在相应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与此同时,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大学生的培养,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家庭、社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当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了第一位或者第二位,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被调查人数的89.8%。如果说我们经过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就业,或者低水平就业,无法回报家庭和社会,那么就意味着长期投入的教育资源浪费了。
(三)大学生就业难,会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
应该说每一个大学生都背负着家庭的期望和寄托,有些农村家庭期望子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倾其所有让子女读书。近几年每个大学生每年的各项开支之和基本上都要在一万元左右,大学本科四年下来就要好几万元。现在很多农村家庭是通过贷款来解决子女读书开支问题的。那么大学生毕业难就业或低水平就业,就很可能导致如下几方面的社会问题: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讲。就业的压力,让他们感受到了空前的“毕业即失业”压力,却又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如果是靠贷款读的书,就业难问题将直接引发还贷难,贫困大学生刚走出校门马上就面临着诚信危机。不能就业,让刚大学毕业的农村孩子很快就被边缘化,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困难,找不到工作,生活更加困难,很容易使大学毕业生乃至其家庭陷入恶性循环,始终被贫穷包围。
就业难问题引发社会问题。一方面,大学生不能就业或者不能高质量就业,直接导致农村家庭不能脱贫,甚至变得更贫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如果因不能就业或低就业对社会产生不满,很可能引发一些过激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稳定。这些都不是大家愿意看见的。
(四)大学生就业难,会对在校生学习生活产生消极作用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肯定是有的,每一个正常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现实和期望的差距太大,远远超过了预期,在对应届毕业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某一专业毕业生持续一到两年时间在学校双选会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就开始着急了。
这种情况下,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就会采取积极的策略,迎接即将到来的就业难问题,或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或在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广泛拓展人际关系,开阔视野,积极寻找以后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这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到的。
而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可能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觉得读了某个专业看不到一点未来,灰心丧气,上课开始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出去玩,或者干脆沉迷于网络游戏,打乱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影响同寝室同班同学的正常学习,人际关系恶化,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学籍警告、留级、退学等处分随即而至。每当到这个时候,学生本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自信,可怜的家长无辜地、无奈地带着孩子回家,学校老师也是非常惋惜。
四、职场有“症”策,求职有对策
(一)政府要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政策导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高校毕业的就业分配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统招统分”逐渐过渡到现在的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主体的大学生毕业就业机制。而具体实施是从1995年开始尝试,保留部分统一分配,到了1996年则全面放开,实现自主择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一直持续到现在。后面在政府的主导下,各地纷纷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举办了人才交流市场,开通了人才网站,以服务大学生就业,并为当地进行人才引进。
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后,2003年首届扩招学生面临就业,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一直不断,成为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国家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多年来,国务院办公厅非常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比如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效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
此外,政府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将创造就业岗位、控制失业率作为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目标,创造比较宽松的就业和创业环境,提供相对平等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一些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企业,扩大需求,拉动增长,增加大学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很好地衔接。
(二)企业要营造公平氛围,强化社会责任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社会问题逐渐被公众发现,就业不公平问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各行各业都有自我保护的倾向。只要整个社会用工制度没有改变,这种社会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临时工、合同工、体制内职工等用工身份,造成了就业不公平。大家期望有所改变,这里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更重要的是企业等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的时候,要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氛围。
企业应该坚持“能力主义,德才兼备”的选人观,不能唯学历论,不能唯经验论,不能唯关系论,不能唯身份论,挫伤普通求职者的积极性。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经验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肯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企业应该更多地看到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的极大优势。
目前很多企业发展规模壮大,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日益彰显,在各项公益事业中频频出手,教育领域也是他们选择资助的重要方向之一。那么,随着企业家的社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只要稍加引导,企业家在支持大学生就业方面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三)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就业指导
很多企业HR认为,现在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还没有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大学并没有完全为从自己校门走出去的大学生配备职场所需的基本工作技能,比如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可迁移能力等。
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审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如何更好衔接的问题。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华东交通大学的一些做法比较值得借鉴。具体做法有:(1)采取了专业设置紧跟就业市场的措施,招生数紧密围绕当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形势比较糟糕的,就停招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各学院积极配合、坚决做到。(2)由教务处牵头,实施双基竞赛,加强对大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截至2013年,每年共有近30项双基竞赛项目,每项赛事基本上覆盖了相关专业所有学生。如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与相关会计网校进行紧密合作,每年有2000多人参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目的,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就业指导,现在已是各高校非常重视的一项常规工作,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而已。很多高校都提出来了大学四年全程一条龙的就业指导服务、一站式就业指导服务,国外的高校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好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像在美国,几乎每个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会有几位上了岁数的指导老师,不要小瞧他们,他们都是被大学返聘回来的各大企业的招聘主管,是来给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的。而在日本,受“终身雇佣制”影响,就业指导不再只是就业中心的事,而是与每一位教职工息息相关。日本的高校会举办以模拟笔试、自我发现讲座、毕业生就职经验谈、面试小组讨论对策讲座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讲座,甚至还可以做到更细,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国内高校现在已有很多好的做法,全国就业宣传典型工作50强的获评院校的就业工作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别的院校学习、借鉴。各高校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把就业工作做好。同时,职业指导要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着眼大学毕业生长期发展,更着眼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功。就业指导的手段可以多样化,现在新媒体发展迅速,各高校可以充分考虑应用新媒体进行就业指导。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校友就业模式也被很多高校推崇。
(四)学生要提升就业力,强化就业质量
高校的专业设置等工作要重视市场的需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也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发展动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就能够做到有备无患,比别人更胜一筹。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就业“量”上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就业质量问题凸显。各类型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普遍较高,稳定性不够。如2012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达42%,非“211”本科院校为26%,“211”院校为13%,就业现状满意度不高,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这些指标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问题,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提升就业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就业力涉及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进步的能力,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那么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力:首先,要学会定规划,充分发挥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知己知彼,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为自己的前程设定一个目标,并采取相应可行的计划,积极行动起来,培养兴趣,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收获。千万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其次,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入大学后,要充分挖掘学校软硬件的资源优势,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在校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点,再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达到更好地弥补不足提升自己的目的。总而言之,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掌握专业技能和可迁移技能,注重情商锻炼,提升情商水平。
最后,要弄准确就业定位。在就业的前期准备中,做到充分认识自己,准确定位,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职业求职预期。在工作的最初几年,不过多要求薪资和工作条件,要更加注重长期的发展需要,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