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个体

网络化的社会系统

六度分隔揭示了在现代人类社会中,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事实上,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包含着我们所观测到的全世界超过60亿人口。然而,人类社会并非由60亿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组成。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之中,无论彼此之间是否认识、是否存在直接的社会联系,我们可以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社交关系或组织联系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编织起一张密密麻麻、无边无际的社会网络,这也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网络科学。

与我们所熟悉的通过若干台计算机终端和路由器所组建的计算机网络不同,人类的社会网络要复杂得多,其内在联系也更难以预测。社会网络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在整个社会网络下,不同的社会主体会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形成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从而确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或近、或疏、或强、或弱的张力,进而又会在整个社会系统网络内部形成数量繁多、规模不一的子系统,也就是不同层次的社交圈。而不同的社交圈又可以通过社会主体与圈内、圈外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社会活动产生交集,最终组成庞大的社会网络整体。

此外,与由静态物质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质系统不同,在人类社会系统中,每一个社会主体都是有血有肉、具有行动力和决策力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现有的社会网络中,并不是维持着一种静止的相互关系,而是通过不同的行为决策,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而对自己的社交圈以及整个社会网络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同时又会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决策影响。因此,在这样一个随时发生变化的社会网络系统中,变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社会主体不可预测的各种决策行为,又在不断推动当前社会网络系统的变化与重构。

从表面上看,六度分隔只是揭示了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网络系统中,任意两个社会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社会联系。实际上,这些静态的社会联系并不是六度思维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不同社会成员之间通过各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机制而形成的社会联系路径,以及彼此之间影响力的扩散与传导,从而实现特定社会成员向其他社会主体施加的特定影响力才是六度思维真正关注的核心问题。

可能很多朋友已被前面的一连串极为拗口、听上去又有些高大上的专业名词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难以理解作者到底是想说明什么道理。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说明这个问题。

根据六度分隔的原理,大家清楚,只需要通过不超过六个中间环节,笔者就可以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建立起某种社会联系。如果在一个静态的网络体系中,我们只需要通过链式的人际关系传导,排除所有错误的联系路径,就可以得出若干条笔者与奥巴马先生之间的联系方式。

然而,笔者到底是通过七大姑还是八大姨与奥巴马先生建立起这种联系,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果。由于人总是处在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之中,每个人都会不断发展新的社会联系,这也意味着,也许当前我需要通过六个中间环节最终与奥巴马先生建立起联系,或许哪一天,笔者的某位同学、某位朋友就能与奥巴马先生直接形成社会联系,甚至在某次公开活动中,笔者可能有幸与奥巴马本人来个亲密接触。例如,现场听一次奥巴马先生的演讲,参加一次奥巴马先生参加的晚宴等。也就是说,我只需要通过一名中间环节的朋友,甚至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就可以与奥巴马先生建立起新的社会联系,从而大大缩短笔者与奥巴马先生的社交距离。因此,六度分隔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应该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也许今天最优的社会联系链。在不远的将在就将沦为一条低效率、低层次的社会联系链。在高度活跃的社会网络体系中,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联系也处于时时变化的节奏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都不存在某种最优的社会联系链,因为此时的最优随时可能被两位社会主体之间新产生的某种社会联系所替代。

当然,笔者到底需要通过几个中间环节与奥巴马先生建立起某种社会联系以及到底如何建立起这种联系,对笔者而言并不存在真正的意义,哪怕笔者的邻居家的二小子的三大爷家的四女婿的五老舅现在给奥巴马当保镖,即使我们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排除法,归纳出这层复杂的社会联系,但这似乎连给笔者提供平时侃大山时吹牛的资本都没有。只有笔者能够通过这种曲折的社会联系对奥巴马先生施加影响,比如让奥巴马先生聘请笔者当他的经济顾问,或者为笔者在白宫预留一个其他的重要职位,这才是对笔者真正有意义的社会联系的存在。

如果我们把六度思维仅仅理解为找寻任意两位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机联系,那显然抹杀了六度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真正的六度思维是如何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系统内部,通过一种迂回的、曲折的作用机制,向其他的系统成员更为有效地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行为目标。只有实现了这种影响力的越级传导和有效作用,六度思维才真正发挥了其应该具有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