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忧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儒家对弟子修身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评判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论语》中光“仁”字出现的频率就达到100多次。
1.仁者爱人
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仁,亲也。从人二。”意思是说,仁是亲近的感情,发生于人与人之间。《论语·颜渊》中记录了孔子和学生樊迟的一段对话。樊迟向老师请教什么叫做“仁”,孔子回答道:“爱人”。孔子强调要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和爱护,要博爱大众,即“泛爱众”(《论语·学而》)。孟子继承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并将此概括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差别就在于人是有道德的。董仲舒也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春秋繁露·仁义法》)
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同心感,而这种强有力的同心感又建立在管理层怜爱之心、恻隐之心的基础上,需要管理层关心下属、体恤下属,让员工真正感受到温暖。亲情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什么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却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与它们内部有更为融洽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当然,儒家所主张的“仁者爱人”并非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而是表现出由近及远的层次性。“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指孝敬父母,“弟”通“悌”,指尊敬兄长,也就是《中庸》第二十章中所说的“亲亲为大”。一个人一出生,就确立了父子、母子、兄弟关系,所以“爱人”之本首先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后逐步扩散,到夫妻、祖孙、叔侄、舅甥等姻缘、血缘关系,再推而广之到同窗、同乡、同事、上下级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孝悌之所以构成仁之本,道理很简单:“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一个人为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情况很少有;而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可以想象,一个家族企业如果出现父子相侵、兄弟反目、夫妻成仇的情况,就很难让员工对这个企业产生归属感,因为管理层已经动摇了仁的根基,在员工心目中缺乏可信任的基础。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管工作多忙都不忘记父母的生日,在结婚纪念日总会给妻子送上一件精心挑选的礼物,只要不出差每天都尽可能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则很容易将企业培养成温馨的“大家庭”。
同样道理,管理层应该鼓励、帮助、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塑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孝悌之道的人,会成为对企业忠心耿耿的员工。如此说来,培养对企业这个“大家庭”的忠诚感,首当其冲需要培养员工对自己“小家庭”的忠诚感。无怪乎日本松下公司将儒家经典——《孝经》列为员工必读书目,松下商学院的学员每天清晨集合后,各自面向自己的家乡,遥拜父母,心中默念《孝经》。通过让员工学习孝道,松下公司旨在培养员工的仁爱之心。
2.力行近乎仁
儒家不仅鲜明地指出了仁的努力方向,而且明确地指出了仁的实现路径。正所谓“力行近乎仁”(《中庸》第二十章),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了。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要推行人本管理,大会小会反复讲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力行”,一打口号顶不上一次实际行动。
《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故事是说,在退朝后,孔子得知马厩被烧了,直接的反应是问是否伤人,而不关心马及其他财产。孔子的话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耐人寻味,表现出仁者不加掩饰的深厚内蕴,表达出圣人最朴素的仁爱之心,毫无雕琢、修饰之感,对人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孔子认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大意是说,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又怎么能成就声名呢?君子哪怕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离开仁,即便在最忙乱的时候也是这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在这里,孔子指出了最容易与仁背道而驰的两种情形——“造次”与“颠沛”,对今天的企业家很有现实意义。
对于一些企业领导人而言,对下属的关心往往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当自己有闲的时候,会与下属一起聚聚,或者逢年过节,例行公事地给员工发点东西。而根据经济学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对于员工的激励效用并不明显。越是“造次”,当公司的业务越繁忙、自己的日程安排得越满的时候,企业领导者越需要冷静地思考“仁者爱人”在当前的必要性、紧迫性,越需要想方设法地表达出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而当企业面临“颠沛”,遭遇这样那样的麻烦,甚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威胁的时候,企业领导者切不可因为将注意力转向这些难题而忽视对员工的关心。事实上,当企业面临危机时,能够使企业起死回生的最重要力量可能就是员工的众志成城,而这显然依赖于管理层能否在“颠沛”的时候坚持仁义之道。
3.克己复礼为仁
正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只有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才能做到仁。在企业管理中,“克己”要求管理者克服主观随意性,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复礼”可以理解为“按照游戏规则出牌”,不要乱来,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可以说,“克己复礼”是“力行”的重要手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管理者千万不能凭借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导致工作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主只有以礼对待臣属,臣属才会对君主忠心。孔子还强调人们要各守自己的本分,齐景公曾问政于他,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意思是,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亦即各安其分。孟子进一步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所谓“礼”,是各种规范和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和欲望,协调关系,减少冲突。在企业中,作为礼的制定者与裁判员,管理者的所作所为至关重要。他们的行为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向员工无声地传递着是应该循礼而行还是背礼而走的信号。
一家世界知名大公司的CEO上班时由于忘戴胸牌,被公司门卫拦在门口,要求出示证件。有人反问门卫道:“你不认识我们公司的CEO吗?”门卫回答说:“我当然知道他是CEO,可我的工作职责就是检查出入人员的证件,谁也不能例外。”出人意料的是,这位CEO主动掏出了有关证件,不但没有责怪门卫,反而将他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案例大加赞赏,到处宣传。
“克己复礼”应该成为企业家的自主意识,甚至成为企业家的条件反射。只有当“克己复礼”成为企业家自觉的习惯时,企业才能形成井井有条而又浑然天成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