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我们今天讲“传统美德”,首先要区分“传统美德”和“传统道德”这两个概念。我们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并不都是好的。在“传统道德”当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是应该继承和弘扬的;糟粕,就是那些落后、过时的道德遗产,是应该批判和抛弃的。
例如“忠孝节义”这四个传统道德。“忠孝”中的精华与糟粕,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我们说做人要“忠诚”,这是好的,但古代讲“愚忠”,就过犹不及了;我们说做人儿女要“孝顺”,这是对的,但古代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就太过了。
再比如“节”这一传统道德。在我国宋代以前,“节”这一道德主要指一个人的气节、节操,指节约和节俭的意思。但在宋代以后,“节”这一道德过于强调妇女的贞节、守节问题,甚至要求非常年轻的寡妇都不能再嫁,显然其中包括一些封建性、不人道的要求。
再比如“义”这一传统道德。它既包含道义、公正、正义、适宜等美德内涵,也包括劫富济贫、打家劫舍、有仇必报、哥们儿义气、拜把子等含义。显然,我们今天应该辩证分析,有扬有弃,批判地继承。
中华传统美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包含着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精髓,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永恒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特征和传家宝。
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道德为主体,包括儒、道、墨、法、释等各家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博大精深。同时,中华传统美德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性、整体利益对个体、个人提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要求。从这一特点出发,我们可以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方面来概括、提炼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例如,在家庭方面,强调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等等;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社会和谐,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在国家方面,强调国家和民族大义,强调为政要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崇尚“天下为公”、“为政以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在世界方面,强调民族之间要睦邻友好、以德服人、爱好和平,注重民族气节,崇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讲信修睦”、“和为贵”,等等;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向自然学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法自然”,等等。
我国传统美德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儒家道德强调“内圣外王”,要求把上述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最终落实到个人品德及理想人格上,通过修身为本、躬行践履,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在个人品德方面,强调追求君子人格、圣贤人格,崇尚“仁者爱人”、“见利思义”、“见贤思齐”、“浩然之气”、“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在理想人格方面,强调追求至善至圣、刚健有为,崇尚“既仁且智”、“从善如流”、“知行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
从上述这些道德规范和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呢?或者说,什么是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呢?
关于这一问题,我国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认为是“仁义礼智”,有人认为是“礼义廉耻”,有人认为是“孝悌忠信”,也有人认为是“忠孝节义”,还有人认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
我们认为,最根本、最凝练、影响最深远的中华传统美德,或者说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还应该是“仁义礼智信”。主要根据有二:
第一,“三纲五常”是我国古代统治者确立的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
第二,“仁义礼智信”在我国社会具有长期、广泛的深远影响。
几年前,我们曾调查人民群众对“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71.9%的人听说过“仁义礼智信”,69.1%的人了解或了解其一些基本内涵,68.7%的人会以其衡量他人的道德水平,71.3%的人会以其要求自己,80.7%的人认为有现实意义。各项调查结果,都接近或超过70%。这说明,“仁义礼智信”在我国影响深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核,是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对其他传统美德起着规范、统摄和导向作用。如:孝悌、忠恕,可以涵盖在“仁”当中,公义、廉耻,可以涵盖在“义”当中,谦让、恭敬,可以涵盖在“礼”当中,等等。
离开“仁义礼智信”,就很难正确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也很难对传统美德作出价值判断。所以,“仁义礼智信”,被认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历史上,“仁义礼智信”既有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等级秩序的阶级性一面,其中包含封建性的糟粕,我们今天绝不能照搬照抄;同时,它又有维护我国古代社会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的公共性一面,其中包含民主性的精华,我们今天完全可以批判继承。
列宁曾说,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对待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既要看到其阶级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公共性的一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时代精神的进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