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理性:弊端、改进及替换
社会个体如何做出行为决策?这是社会科学面临的基本命题。在解释这个命题时,经济学理性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人们在行为决策时努力实现理性化。在这一基本前提下,经济理性理论建立了基于一系列假设的逻辑框架,并将其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理论及其他社会科学之中。本章首先从经济理性的假设体系入手,详细分析经济理性理论所固有的缺陷,并系统阐述学者们针对经济理性不足所开展的改良研究和替代研究;随后,在对改良研究和替代研究做出评价的基础上重新回到“什么是理性”这一基本命题,并对理性的本质予以剖析。
一、经济理性的假设体系及其缺陷
(一)经济理性的假设体系
Oliver(1997)指出,经济理性就是被效率和利润激励的理性。而经济理性的具体内容则体现在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中。作为基于假设的行为研究方法,经济理性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人都是理性的”,并认为理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即所谓“理性人”假设。这一假设意味着个体在选择行为方式时努力寻求理性化。
随后,经济学家提出了衡量“理性人”的基本标准——最大(优)化原则。作为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个体,理性程度依赖于他们选择成功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的最有效方式。经济理性理论认为,行为个体是通过考虑成本和收益实现最优化的理性代理人。效用最大化构成了所有理性选择理论的关键。
沿着这种逻辑推理,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另一个重要假设:人们的选择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是理性的。在理性选择理论中,行为结果被用来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理性的行为主体具有目的性,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永远是向前看的,他们基于期望的结果在备选方案中选择。这种理论主张的“结果引导行为”的决策机制被简化为功利主义,这是经济理性的又一核心假设。
基于西方背景的经济理性还坚持一个假设:人是利己的。经济学理性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从利己出发的,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皆有之,不容置疑。理性的经济人因利己行为而参加经济活动,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这种经济动力维持着经济秩序。(注:于微、王志新、孙利辉:《对经济理性假说的批判与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50~54页。)对利己的捍卫构成了西方经济体系发展的原动力。
此外,理性选择理论还认为,一个好的社会学理论应将一切社会现象解释为理性个体行为的结果。正如Hollis(1977)指出的,理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解释。个体的理性行为被认为是社会理论的基础,一种制度或一个社会过程在发生的时候就应该能够按照个体理性行为方式予以解释。也就是说,只要社会现象能被解释为个体理性行为的结果,这种解释就不再有任何问题,即“再也没有黑箱”。(注:Boudon,R.,2003:“Beyond Rational Choice Theor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9:1~21.)这种个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将不同的理论假设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经济理性的理论体系。
概括而言,经济理性的理论体系包含了六个假设:个体主义的思维方式、行为可被理解、行为理性、功利主义、利己、效用最大(优)化。但就其实质而言,这些内容可进一步浓缩为一个基础性假设(理性人)和三个核心假设(最大化、目的性、利己性),这些假设构成了经济学理性主义行为模型的最基本的框架。
(二)经济理性的理论缺陷
很多学者高度赞扬经济学理性主义,不仅因其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贡献,而且还在于这些学者认为,理性选择理论是无可挑剔的完美理论,即所谓,理性选择理论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注:Coleman,J..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Selected Essay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大量的社会现象不能轻易地在理性选择理论框架内予以解释。特别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向经济理性理论提出了质疑。
1.质疑之一:最大化原则
经济理性理论或明显或暗示地认为,与其最大化理论模型相反的选择都是非理性的。但在西方选举和购买彩票的活动中,行为主体无法按最大化原则对自身行为做出解释。因此,经济学家坚持的最大化观点受到了质疑:是否所有行为都追求最大化?如果所有行为都追求最大化,那又如何合理评估最大化?
社会学家一再强调,人具有社会性,很多行为是基于社会网络关系和社会规范产生的,这些行为受社会成员一致信念的约束,且有众多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个体选择,实质上,很多行为并不按最大化要求进行。即使承认人的行为是按照最大化规则进行的,也由于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性,行为主体无法获得足以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的全部备选方案,因此,这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实现。此外,经济学家按照物质价值来判断行为和选择的最大化也不符合社会行为的特征。成本和利润通常是按照货币价值评估的,而那些没有根据“成本—收益”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估故而难以预计的选择结果无法得到解释。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关系同经济交换一样是要基于成本和利润考虑的。这种关系利润覆盖了很广泛的回报形式,例如,归宿感、他人的赞许等,而关系成本包括他人反感、语言冲突、为他人提供帮助的社会期望等风险。很显然,经济理性的评估方式并不适合这些内容。
2.质疑之二:行为目的性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功利性的。这就赋予了社会个体行为的目的性。但社会学家发现,有很多社会行为不一定总是有目的。针对这种问题,Weber通过提出价值理性来强调行为并不一定总是具有目的,以区分于工具理性。Boudon(1998;2003)提出的感知理性也从另一个层面表明,很多行为是不具有目的的。按照价值理性的观点,某人做X,不是因为想得到某种结果,而是按照其价值观判断做X是对的;按照感知理性的观点,某人做X,不是因为想得到某种结果,而是在其感知系统中有充分的理由使之如此做;但是,按照经济理性的观点,某人做X就是因为相信Z,因为Z暗示着做X所能达到的结果。社会学家认为,行为即便有功利性,也仍要受社会规范约束,因此,不能仅用经济理性的观点简单地予以解释。
3.质疑之三:利己原则
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一样是基于过去的经历做出判断的。在讨论利己行为观点时,社会学家帕森斯极力说明,这有社会制度方面的影响。可以看到,个人利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与之交往的其他人的赞同态度。然而,对帕森斯来说,“最重要的”利己的内容或目的是社会形成的,因为在社会制度中,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可以准确地说,自利的内容是有组织的。正是把人类行为的不同可能性组织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才是“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注: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97页。)也就是说,利己性具有局限性,当这种自利性与群体价值发生冲突时,利己不再成为基本需求。因此,基于这种假设的经济理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经济理性的改良和替代研究
经济理性坚持以一系列假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基础,但客观存在的理论缺陷依然广受诟病。众多经济学家试图通过改良研究弥补经济理性理论在现实中的不足,而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则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开展替代性研究。
(一)改良研究
经济学家的改良研究包含三种基本思路:泛化基本概念、增加新的变量、附加新的假设。
1.泛化基本概念
古典学派最开始使用实物形态的价值来衡量最大化,后来面对社会学家的指责,经济学家提出了涵盖价值观、道德、感情等内容的“效用”概念,并由此引出了效用理论、期望理论。效用是理性选择理论衡量行为主体是否实现了有目的的、利己的、最大化的收益的基本标准,是经济理性的基石。效用被定义为从商品消费或活动的举办中获得的满足程度,这种概念赋予效用一种重要的心理成分,因为人们是通过获取能使之快乐的东西、回避能使之痛苦的东西来得到效用的。(注:平迪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78页。)
经济学家通过泛化效用概念将社会学家强调的个人价值、道德、情感等因素纳入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型,企图弥补自身的不足。正如有学者所言,“效用最大化的扩展,包括内生的偏好,被认为能有效地统领更广范围的行为,例如习惯、社会和政治行为。我不相信有任何一种产生于文化、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替代理论能够获得类似的视野和解释力”(注:Becker,G..Accounting for Tast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增加新的变量
经济学家改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针对具体情景在原有理性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变量,以解决特定的问题。例如,理论研究关注社会因素对个体选择的约束,一种约束是指由于个体所处社会网络的不同而导致了选择机会的不同;另一种就是行为选择受到了非目的性结果的影响。因此,将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入到理性选择理论中就产生了网络交换理论和集体行为的进化模型。面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Kahneman和Tversky(1979)用价值功能和决策权重来取代效用和概率,将不确定性引入理性选择模型,形成了期望理论。这些模型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即,基于经济理性这一基本假设前提引入一些特定的社会因素变量,用于解释特定的社会行为。
3.附加新的假设
经济理性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增加新的假设是其支持者必然的选择。针对社会学家指出的有些行为是没有目的的,经济理性的支持者解释说,个体行为虽然表面上不是功利性的,但是隐藏在行为的深处,仍然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通过引入这种假设,将非功利转为功利,这种观点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追捧。当最大化受到指责时,经济学家也附加了新的假设。例如,他们假定人们在购买彩票的时候是按照一种错误的方式看待彩票的数学期望,人类感知结构框架决定了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有的经济学家还假定,很多人有遗憾和高兴的感觉,在不确定情况下决策时,他们努力去预期和考虑这些感觉,因此在研究风险决策时,遗憾被添加到理性选择模型之中,就形成了遗憾理论。
(二)替代研究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动物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也受到他们对社会角色期望的影响。社会规范的观点主张,义务、羞耻心迫使人们按照社会要求的那样行事。在不同个体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将自己和他人看成一个具有社会身份的实体,这种社会身份唤醒了行为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社会能量的感知。此类感知的维持对于理解社会个体的行为具有同理性计算一样的功效。因此,一些学者从人的社会性这一角度研究行为主义的决策机制,充分考虑社会规范、社会过程、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因素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理性概念。
1.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是Weber作为区别于功利理性的概念而提出的。古典社会学理论认为,信念和价值是社会过程的产物,是人们被传教的知识内化的结果。但是,按照经济理性的观点,有人认为,人们甚至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标准考虑和选择信念,由此将价值理性同功利理性混为一谈。
Weber认为,价值理性是被一些感知的价值观念决定的,因为它与道德、审美观及其他的行为方式有关,这些因素都独立于对成功的期望之外。价值理性强调社会成员的“一致”,而功利理性仅仅在乎“计算”。虽然价值理性可能也具有一定的目标,但是它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会坚持追求既定的目标,而功利理性仅仅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实现其目的。
虽然同功利理性一样,价值理性也包括手段的理性选择,但其“目的”受更广泛的价值体系支配,因此目的的选择不能完全由行为主体决定。Kant(1964)认为,所有理性人都必须同意按自己希望对待他人的方式被对待,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能从这种方式中获益,而是因为他们的理性要求这样。正如Weber想表明的,在一些场合行为主体做X不是因为他们期望得到某些结果,而是因为他们相信X是好的,这是他们选择某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注:Boudon,R.,1998:“Limitations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4(3):817~828.)
尽管Kalberg(1980)将Weber的理性理论概括为功利的、价值的、遵照传统的和情感的理性行为这四种类型,但是只有功利理性和价值理性成为Weber关于理性理论的大量观点的概念基础。
2.规范理性
Redmond(2004)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与人类社会行为规范密切联系的理性概念——规范理性。Redmond从唯物论的起源分析了人类进化同理性的关系,并认为理性是进化的适应。这种进化不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是为了生存,也就是更好地应对变化的环境所带来的威胁和机会,因此,进化的理性具有较广的应对能力。进化的过程倾向于个体参加群体活动,进而产生了一些行为规范用于解决各种问题。这就是说,理性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也体现在社会关系之中。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从他人的品味、喜好、习惯、潮流、规则、道德观念等方面来掌握其内化的思维特点。
Redmond将Hayek(1973)关于规则遵从型和目的探索型行为方式的观点同Weber的理性分类结合起来,重新安排了Weber的分类结构。Redmond将功利理性和价值理性组合起来,并将其归入探索性的计划思维模式;而传统理性是一种程序化的反应,不需要多少感知,只需要记忆,因此,将之划入规则遵从的思维方式之中。由此,Redmond提出了包含处方理性和计划理性的双模理性模型。
处方模型是基于过去内化习惯、准则、风俗、法律或行为的唤醒,这与Weber的传统理性一致;计划模型则是基于能动的感知,包括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含了Weber的功利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Weber认为情感理性是一种短暂的思维状态,要么是对临时环境的反应,要么在特定意愿指使下向功利理性和价值理性转化,因此情感理性可被忽略。当规范遵从不能产生相应的结果时,人们开始寻求更有效的替代方式,当新的替代方式反复被使用后就变成了新的传统,这就是规范理性主张的“处方—计划”双重模型互动的进化方式。
3.感知理性
感知理性是Boudon(1998)提出的。感知理性应同工具理性相区分,因为首先,它赞同某些行为是非目的的行为,其次,行为主体面临的问题不是“成本—收益”最大化的问题,而是按照自己的感知检查某种观点是否可以接受的问题。感知理性模型依赖于以下几个假设:社会群体中的行为主体有很强的理由相信他们所相信的,相信他们所做的,按照这种理解,他们的行为应该被认为是理性的;在一些场合,人们的行为是依据“成本—收益”最大化来评价的,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他们的行为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感知信念来决定的,事实上,规范引导的行为常常是无目的的,也有一些行为是情感的结果;在很多场合,人的行为的核心是有感知原因的,做某件事情是因为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点;还有一些行为核心是价值原因导致的。感知理性的观点认为,人们的行为、决策、信念是有意义的,即使行为主体不能清楚地辨别这种理由,也有直觉印象认为,这种行为是有原因的。
三、理论评述
(一)改良研究评述
经济学家们的改良又带来了决策时间性、理性边界以及社会因素货币化等新问题。他们认为,每个决策是独立的,所以一个人可能在决策时考虑长期或短期的收益和成本,而不去考虑上一次决策或其他领域的决策可能对目前决策的影响。但是,效用和偏好等概念都是基于过去行为所做的评估,并通过前期行为做出预测。因此,准确评估备选方案必须要求效用和偏好的稳定性。然而,效用和偏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决策的时间性问题无法解决。
按照泛化的效用概念,人们通常所称的许多“非理性”行为,比如抽烟、酗酒、吸毒,甚至自杀倾向,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理性”范式来解释,因为它们也是行为主体在特定“偏好”下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注:汪丁丁、叶航:《理性的危机——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64~71页。)那么常识意义上的“理性”与“非理性”如何区分?二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边界?经济学家的改良研究让这种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尽管经济学家通过检测泛化的效用来衡量最大化,但最终还是要将货币价值引入个人的效用函数中,并将这些价值同标准的经济范式融合。然而,与社会关系和互动相关的联结、自尊等效用如何按照经济理性的标准货币化?从经济理性的逻辑基础看,这一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答。
不管是概念泛化还是增加变量或假设,这些试图利用本身有着缜密的前提条件的经济理性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的努力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致使本已严密的理性理论变得遍体鳞伤。正如Boudon(1998)所言,理性理论为了能解释一些特定现象而增加假设,努力地接近事实,但是,事实上没有哪种改良后的理性选择理论能很好地解释“人们为什么要投票”这个问题,这些改良研究不仅没有解决固有的问题,反而使理性选择理论的独特魅力变得一无是处。Smelser(1992)指出,将理性理论用到非物质交换中破坏了它本身的严密,导致了理论不确定性,这种理论放到哪里似乎都能用,但最后变成什么都不是。
事实上,理性选择理论最根本的危机源于自身的逻辑基础。海因斯指出,经济学理性主义者把社会现实分为两类,它假定了“一个观念的世界、一个自然的世界和一个在自然世界实现观念的机制,即人类行为”,这种经济理性的行为观在自然世界与人类思想世界之间划定了一条粗糙而又明确的卡笛尔边界,使它陷入了绝对无法避免的自我矛盾之中。(注: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23~124页。)
(二)替代研究评述
基于对经济理性假设及其改良研究的失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研究经济理性无法解释的问题,并提出了价值理性、规范理性、感知理性等新的理性概念。这些概念包含了不同的内涵,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在各自领域替代经济理性解释一些现实问题,但每个概念本身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价值理性充分考虑了人类行为所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网络。行为主体通过价值观念使行为模式化,这就意味着一种价值体系实质上就是一种理性。因此,在西方,有的学者强调,正是基于特定价值体系的理性征服了功利主义的理性行为,才导致了各种规则的发展,正是宗教价值的力量创造了新的文化道德,最后征服了流行甚广的功利主义的思维模式,进而导致了现代官僚政治结构的诞生。Weber相信,如果没有清教徒宗教信仰的渠化影响,现代社会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是,从概念界定的外延来看,价值观无法涵盖影响人类行为的全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规范理性的概念是基于社会规范提出的。Redmond提出的双模规范理性模型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将Weber的理性观念进行重组,目的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机制。但是,将功利理性和价值理性同时划入计划模型之中,却无法将这两种存在根本不同的理性概念区分开来。实质上,与Weber提出价值理性的初衷相违背。
感知理性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重点在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逻辑基础源于行为个体内部的感知状态。换句话说,个体行为是否合理,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样做是对的。虽然外界各种规范可通过个体感知过程内化为行为的内在缘由,但行为个体对外界规范的感知具有主观选择性,因此,个体按照内在感知状态做出的行为选择,可能与外界规范发生冲突。例如,吸毒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应该吸毒,但是,这种行为却与社会规范相违背。按照这种逻辑,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和非理性仍将无法区分。此外,由于社会规范都可内化为感知状态下的约束条件,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价值理性和规范理性都可以被感知理性包含。
(三)理论演进评述
在理性理论演进的不同阶段,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批判,学者们以不同视角持续地探索理性的本质。概括起来讲,经济理性的观点将理性界定为实现最大化或者基于“成本—利益”计算的回报最大化。这种观点没有充分考虑基于价值观和信念的社会行为,也没有考虑到情绪等心理因素的社会功能。
理性选择理论将整个社会看成一个近似平衡并受到高度限制的市场,其假定的备选方案是按照最后的财富水平来评估的,违反这种规则的行为都被视为非理性的。事实上,有的学者证明了,一些选择正好与“成本—收益”最大化相反。例如,美国人具有典型的财务不健康习惯,借钱多,存钱少,没有预算,不为退休后的生活存钱,不去存钱以应对日后生活中的重大灾难,虽然公众教育力度很大,但是这种习惯仍然在继续。(注:George,L.K.,1998:“Rational Choice Theories: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U and ChFC,52(5):32~38.)按照经济理性的观点,这种行为被认为是非理性的,但从社会文化角度看,这种现象可被理解,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这类现象界定为非理性。
理性人假设以及个体主义、功利主义、利己、最大(优)化等假设构成了经济理性的逻辑基础和理论框架。这些假设是经济理性理论的力量源泉,但同时也是致使其只能适用于特定范围的根本原因。社会学家指出,经济理性的弱点不在个体的方法上,而是在理性的定义上。这种定义的前提条件过于狭隘,无法与广泛的社会活动相匹配。换句话说,理性选择理论不能推而广之,因为它必须使用极端严密、狭隘的理性概念。
就科学问题的本质而言,任何理论假设只能适用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离开了特定的前提条件,这种理论就会失效,经济理性也是如此。但是,当经济学家从个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出发,试图将这些假设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解释一切行为时,反而使经济理性理论原有的严密性变得一无是处,进而陷入无法逾越的逻辑陷阱中。
四、什么是理性
究竟什么是理性?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或理论背景给出了不同回答。Mann(1999)指出,理性就是现实,现实就是理性。这种表述过于绝对,但表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绝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都是理性的,这是一个真理,包含在人类行为的所有方面。Coleman(1986)认为,理性的准确概念是指行为可被理解,再也没有更多的问题提出。Simon(1989)认为,广义的理性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适合实现预定的目标,且在给定条件和约束限度之内。Boudon(1996)认为,理性的含义就是指,行为主体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是因为他认为有理由这样做。O'Shaughnessy(2005)认为,标准的经济理论将理性定义为用最有效的方式实现目的的追求。Anderson在其“理性的可表现理论”中指出:当我们充分表述我们的理性评估时,我们就在理性地行动,当我们按照客观有效的、可以表述的规范支配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就是在充分表述我们的理性评估,而这些规范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场合相关,当规范在社会成员之间公平沟通能发挥作用并最后得到认可时,这些规范就是客观有效的。(注:Maybee,J.E..Value in Ethics and Economics(By Elizabeth Anderson).Hypatia,Bloomington:Summer,10(3):175~180.)Rescher(1995)认为,“理性具有与自身特点相一致的目的和结果导向”,但这种目的不是结果和功利主义的同义词。
比较起来看,Coleman的定义强调行为的可被理解性;Simon强调在一定约束下行为对实现预定目标的合适性;Boudon的观点与Coleman的观点比较接近,都强调行为发生的缘由,也就是行为的可理解性;Anderson的观点强调合理行为发生的社会规范约束条件;Rescher则强调理性的目的性。虽然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试图解释行为发生缘由的合理性。Tocqueville(1955)和Weber(1920)都认为,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应被认为是选择这种行为的理由,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为对于行为主体的意义包含在被行为主体强烈接受的行为理由之中。简而言之,因为隐藏的缘由,行为主体才会选择某种行为。而且他们还认为,行为缘由可以看成“成本—收益”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当行为个体在一定环境下需要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问题时,经济理性就可解释这些行为,这是经济学家的任务。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理性的含义必须发生改变。
经济学的理性主义将理性定义为依据功利主义的原则解释个体行为的合理性,并将理性界定为人的自然属性。但从更广泛的科学观点看,这种说法太单调,从任何意义上讲,理性行为都不是自然的状态。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功利理性仅仅是理性的一种形式。事实上,理性已经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与特定词汇融合,例如“政治理性”、“实践理性”。目的的选择、规则结构和行为法典的创建、制度和社会秩序结构的创立等背后的思想,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理性的缘由。这类开放的理性观念体现了一个根本的内涵:理性是对行为缘由的解释和探讨。很多经典的或现代的社会学分析或明显或隐含地使用了理性的这种推广概念。而且对于很多问题来说,用这种开放的理性理论比用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特定轮廓要好。
五、本章结论
从开放的理性观念看,理性就是对一定条件下行为合理性的解释。经济理性是按照“成本—收益”计算标准来衡量行为的合理性,而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则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行为的合理性。这些理论都有特定的假设前提,不同理论仅适用于社会活动的某些方面。没有一种理性观点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因此,经济学理性主义的缺陷不在于其理论本身,而在于经济学家坚持用个体主义思维方式推广经济理性并解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企图。只有将理性选择理论融入其他理论中,才能继续保持其重要性。要保持较好的解释力,就应该继续保持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因此,只有真正回归到赖以生存的假设前提上,才能保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