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当代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概要

张建军注19

《当代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系由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张建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研究”终期成果修订而来,2013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逻辑哲学作为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显学”,其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已得到充分的展示。逻辑学与逻辑哲学紧密的互动发展,是上世纪特别是其中后期以来西方学界学科演进的一个重要现象。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大新的历史性进展:一是克里普克等人在五六十年代创立的可能世界语义学,由于其强大的解题功能,已被学术共同体所广泛接受,成为在逻辑分析中被广泛运用的“新工具”,而在这种广泛应用中又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二是在由多个相关学科领域共同汇成的“语用转向”和“认知转向”等潮流的有力推动下,一些全新的“语境敏感型”逻辑基础与应用理论不断涌现,特别是“情境语义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着逻辑与哲学双方的一系列基本观念的深刻变革;三是伴随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情境语义学这两大新型逻辑理论的创生、确立与发展,现在已被广泛名为“哲理(学)逻辑”的非经典逻辑学科群(包括经典逻辑的保守扩充系统与变异逻辑及其扩充系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些理论无论在人类实际推理系统的描述与规范研究方面,还是在新的逻辑系统的建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并已展示出其巨大作用。基于如上重要进展,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的研究重心,也逐步转移到探讨这些新进展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及其对逻辑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影响上来。鉴于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的发展长期形成的互动机制,加之这些新型逻辑理论在当代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乃至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领域业已展现出的巨大作用,当代逻辑哲学研究新成就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业已逐步得以呈现。

然而,如学界所公认,上世纪70年代起步的我国逻辑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研究主流“接轨”的水平,迄今还是极为初步的,尽管有少量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发展上仍然“滞后”。逻辑学如此,逻辑哲学也是如此。从总体上说,国内学界的逻辑哲学研究仍基本局限于西方学界70年代之前在经典逻辑背景下形成的研究视域与水平,对于70年代之后在上述逻辑科学新成果的推动下,在逻辑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新成就缺乏深入系统的把握。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可能世界语义学背景下所形成的新成就虽已有所探讨,但仍主要局限于一些相关问题的分立把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把握;第二,尽管已有少量研究成果,国内学界对于情境语义学的重大意义与哲学价值迄今仍未引起广泛重视与研讨,其研究仍未走出“启动”阶段;第三,对于非经典逻辑学科群的研究大多限于理论本身的程度不一的介绍与评论,而对于建立在这些新型理论基础之上的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的研究,则仅限于一些零星的介绍与讨论。本项成果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深入系统地把握与研究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逻辑哲学研究所取得的诸多最新成就,全面考察其与逻辑学本体最新成就的深层互动和系统关联,在此基础上研讨上述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力图推动我国逻辑哲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并向纵深发展。

显而易见,近几十年来西方逻辑哲学研究成果极其丰富,研究文献卷帙浩繁,以课题组之力予以“全面”把握是不可能的。本成果采用的是项目立项设计论证中说明的如下研究路径:“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与把握在上述新型逻辑理论出现之后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西方学界在这些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最新成就;以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有着长期扎实的研究基础的几个重要问题为突破口,对这些新成就作出深刻独特的评析,在比较中探讨各家各派在相关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影响力及其存在的缺陷,并在史论两方面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在扎实深入的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这些成就与问题之间的深层关联,从而把握当代逻辑哲学研究的主动脉和今后发展的可能方向。” 以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学有专长的方向为突破口展开研究的方式,可以避免国内学界在外国哲学研究中常见的表面化述评式研究的弊端。在研究的一般方法上,本成果既注意坚持“澄清概念、分清层面、清理矛盾、追问可能、揭示预设、辨析共识、合理推导、严格求证”的分析风格,又遵循历史与逻辑、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论,力求站在当代逻辑哲学以往研究成就的制高点上开展工作。对前人有关理论与应用成就的把握,努力做到系统、准确、严格,注意运用系统的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有关的学术争论,通过学术史的把握真正走到专题研究的“前沿”,把握“真问题”和问题的“真症结”,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真新见”,并使其具有较高的论证力与启发力。

本成果围绕广义逻辑哲学三大相互关联的核心主题“意义理论”、“真理理论”和“悖论理论”而展开。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是关于西方学界在可能世界语义学背景下逻辑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的系统把握与深入研讨,第一章侧重于模态哲学研究,讨论现代模态逻辑的历史进展及其作用,以及可能世界理论的几个关键哲学问题,第二章侧重于可能世界语义学所带来的关于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的新视域与新成果的研究,着重对因果历史命名理论和名称的描述理论的长期争论进行深入系统的辨析,并就它们与当代真理理论的深刻关联进行新的探讨;第三章则致力于系统把握与深入研讨情境语义学的创立所引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及研究成就,着重研究“情境”、“制约”、“信息”和“意义”等情境理论的核心范畴,并与可能世界理论和可能世界语义学展开深入的比较研究,阐明其革命性价值与解题功能,并据此提出与论证一种新颖的“精致真理符合论”;第四章着重探讨情境语义学所推动的逻辑悖论研究的语用转向,说明由作者长期探索而形成的悖论研究一般理论架构,并据此重新把握语义悖论研究从语境迟钝解悖方案向语境敏感解悖方案演进的历史进程,以及论证情境语义学在解决语义悖论方面的优势地位;第五章至第九章则是对非经典逻辑学科群中几大重要分支所引发的哲学问题及其研究成就的探讨,即关于扩充性逻辑的代表认知逻辑与道义逻辑,以及变异性逻辑的代表亚相容逻辑的哲学研究,其中特别贯穿了作者拥有厚重研究积累的有关悖论与解悖方案的研究,凸显了西方学界在与上述几大逻辑系统相关的悖论群落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待解决的问题;第十章则是关于同一时段西方学界在当代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上所取得成就的研讨,集中讨论了概率阐释疑难和知识接受疑难这两大系列的前沿问题。

作为一部典型的思想史研究专著,本成果不但较好地实现了对于相关研究论题系统而深入的把握与研讨,而且在史论两方面都提出了富含启发价值与解题功能的学术新见。这些学术新见有的是对以往某种学术观点的新的支持,更多则体现在各章讨论具体问题时引出的新观点、新概念、新视角、新问题、新论证。例如:第一章在“跨世界同一性”与“跨世界识别”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独到见解,对二者都是模态哲学的“真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证,并对两种相反观点(都是伪问题、前者是真问题后者是伪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反驳,提出个体本质属性是跨世界识别的认识论基础,是个体跨世界同一的充要条件的新认识,并从哲学分析与逻辑技术两方面给予了充分论证。通过关于可能世界的诸种哲学理论的精致的比较分析,对温和实在论的优势地位作了新的论证,同时也提出并研讨了一种良好的模态实在论可行性的“三标准”:(1)本体论上的安全与健全;(2)关键概念界说的非循环性;(3)正视跨世界同一性与跨世界识别问题并给予合理而全面的解答。第二章则在系统考察可能世界语义学给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研究带来的重大变化的基础上,从“语用学转向”的视角,就有关问题作出了一种独特新颖的“层次论”分析。在意义理论研究方面,以专名与通名理论为重心,通过探究和比较以克里普克和普特南为代表的因果历史命名论(直接指称论)和以罗素、奎因、塞尔为代表的描述论各自的成就与缺陷,提出了一种既区分名称本身与名称的使用,又区分专名与自然种类词之不同逻辑行为的新型名称理论,并表明该理论可以整合以往理论的优点而克服其缺陷。在真理理论研究方面,也通过细致的分析与论证,为克里普克在严格划分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层面基础上提出的“后天必然真理”和“先天偶然真理”提供了新的支持,同时也研讨了与克里普克及其意义理论的缺陷相关的一些待研究问题,如与其把专名理论向通名理论简单推广相关的“理论同一性”与“最高程度的必然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克里普克没有把语言论层面与形而上学、认识论层面的区分真正贯彻到底等重要问题。第三章则在清晰地阐述巴威斯和佩里创建的情境语义学之关键概念、原理及其对意义理论的重大变革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关于情境理论与情境语义学的新颖哲学见解。与情境语义学创始人强调情境语义学与经典逻辑语义学相比之“异常”性不同,本成果既充分肯定情境语义学之“革命性”及其解题功能,同时又对其与经典语义学的可协调性作了多方独特论证:既体现在本章对“可能世界”与“情境”、“可及关系”与“制约”之特征的系统的比较分析之中,也体现在对“意义的关系理论”的独特把握,以及通过“逆向信息”对名称和类属性的实在论基础的论证之中,更体现在与建基于罗素型命题的传统符合论相协调的一种建基于奥斯汀型命题的“精致真理符合论”的建构之中。精致真理符合论把人们原来认为对立的两种符合论之合理之处进行了新颖的整合,对当代真理理论研究具有根本性的重要价值。第四章则运用以悖论的语用学概念、RZH解悖标准、“悖论度”与“解悖度”为核心的悖论研究的一般理论架构,对情境语义学所带来的悖论研究的语用转向作了独特论证。其中运用RZH标准全面考察与论证了语义悖论的解悖方案从语境迟钝向语境敏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后者的优势地位,对后者的最重要代表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作了精致刻画,并就其动态层级的“非特设性”作了新的论证,回答了学界有关质疑。第五章在概览认知逻辑的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学界公认的重大问题“逻辑全能问题”而展开研究。在对以往“解全”方案的深入系统的比较分析基础上,通过区分“强矛盾信念”和“弱矛盾信念”以及对二者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在“逻辑全能”与“逻辑无能”之间维持必要的张力的“解全制约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著名的卡罗尔疑难和克里普克信念之谜及其可能出路进行了新颖的探讨。第六章则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认知悖论和合理行动悖论这两大语用悖论群落的专题探讨。本章认知悖论研究部分可谓国内学界迄今对认知悖论群落及解悖历史最为系统而精细的把握,对各种主要解悖方案的功能与缺陷进行了清楚呈现,同时,也对语境敏感方案在认知悖论解决进路上的优势地位作了独特分析与论证,这尤其体现在对“认知封闭原则”的分析与探讨之中;合理行动悖论研究部分则运用悖论的语用学概念和RZH解悖标准,对盖夫曼 孔斯悖论和塞尔登连锁店悖论的严格建构及其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作了新颖的历史—逻辑分析,展现了逻辑哲学前沿成果在博弈论与社会选择理论上的应用前景。第七章在系统阐述道义逻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把论述重心放在道义逻辑哲学研究的公认疑难——道义悖论群落的研究上。本章的特色是把上述狭义逻辑悖论的研究成果向道义悖论这种广义逻辑悖论推广,并运用“悖论度”理论创新性地刻画与论证了道义悖论的“悖论度”系列,阐述了其在道义逻辑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其中经过严格论证表明,反义务命令悖论在目前道义悖论系列中具有最高程度的悖论度,对它的解决在当代道义逻辑研究中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据此首次探究了哲学悖论向狭义逻辑悖论的转化机制问题。第八章转向异常逻辑的代表——亚相容(次协调、弗协调)逻辑的哲学研究。本章在概述亚相容逻辑的哲学动因及其在正加、相干和弃合三个不同方向发展的基础上,以“矛盾”理论辨析为重心,对亚相容逻辑学者的一系列哲学阐释进行了批判性分析,特别运用作者关于矛盾与悖论问题长期探索所获得的成果,澄清了亚相容学派学者对“辩证矛盾”、“辩证否定”理论的误视,同时,也对亚相容逻辑的合理的哲学阐释,特别是其在科学方法论中的应有作用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据此对亚相容学者内部关于逻辑一元论与多元论的争论进行了独特辨析。第九章则是对亚相容真理理论的代表——“双面真理论”及与之相关的亚相容解悖方案的专题研讨。本章在系统考察以“双面真理论”为哲学背景的亚相容解悖方案的基础上,对“双面真理论”的语义学困境作了系统而新颖的剖析,进而通过提出与运用塔斯基T 模式的“语用转型”,探讨了“双面真理论”之困境的症结所在,继而从“矛盾信念与理性”、“矛盾存在性的承认与对矛盾的接受”等方面探讨了亚相容逻辑的哲学阐释的正确路径。其中首次阐明,把“相信A并且相信非A”直接错误地归约为“A真并且A假”,是以往许多对亚相容逻辑的哲学阐释走入误区的重要原因。正是这种对待所谓“双面真理”的实用主义或极端工具论的暧昧立场,降低了亚相容逻辑真正的方法论价值。第十章则在概览当代归纳逻辑的一般图景的基础上,聚焦于当代归纳哲学的两大疑难——概率解释和归纳悖论研究。本章对如下观点给出了独特论证:两大疑难及其长期争论的根源,都在于归纳推理本身所不可摆脱的主体相关性,归纳逻辑实际是信念或知识接受的逻辑,而当代归纳逻辑是以确证逻辑为核心的知识评价与接受逻辑,因而解决上述疑难问题之大势同样也要从情境迟钝走向情境敏感,便是顺理成章的。在归纳悖论研究部分,本章亦刻画了从亨佩尔确证(乌鸦)悖论、古德曼绿蓝悖论到凯伯格彩票悖论的“悖论度”序列,并就具有最高悖论度的凯伯格悖论论证了一种强贝叶斯型解悖方案的情境敏感路径及其与所有其他已提出方案相比的优越性。深入细致的论证表明,强贝叶斯型方案较其他主要方案的优越性在于:一方面,它取消了标准解决方案对合取规则的不合理限制,而保留了高度符合直觉的高概率接受规则;另一方面,它并不断言不融贯的或概率性自毁的信念集中的所有信念都是不可合理接受的,而是给出了接受这种信念集中的信念的可操作性标准,从而克服了以往定性的融贯论方案和定量的概率性自毁集方案的保守性。这些成果均属于有较大的创新性与启发性的重要结果。

更为重要的是,本成果体现了作者经多年研究对当代逻辑哲学研究的独特而新颖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把握,这首先体现在其中对可能世界语义学在当代逻辑哲学一系列问题上的解题功能的系统把握与探究,同时也系统地揭示出了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局限,凸显了情境语义学出现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新的解题功能,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新的探讨与论证。成果在总体上对当代逻辑学和逻辑哲学发展大势,即“由情境迟钝走向情境敏感”之趋势作出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新的论证,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各种情境迟钝的逻辑学与逻辑哲学理论仍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功能。在各种非经典逻辑的哲学研究方面,既通过历史考察凸显出各种非经典逻辑出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也对它们与经典逻辑的“互补”机理作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论证。这些分析与论证表明,非经典逻辑与经典逻辑之间、作为经典逻辑的保守扩充的非经典逻辑和作为变异逻辑的非经典逻辑之间,都不是某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互斥的“择代”关系,这些新工具都是为解决以往的逻辑系统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作出的补充性推展,这既鲜明地体现在作者对认知逻辑与道义逻辑的哲学问题的探讨之中,也特别体现在对亚相容逻辑这种最具“革命性”的异常逻辑提出的哲学动因的批判性考察之中:作者否认了亚相容逻辑学者刻画“真矛盾”的哲学动因的合理性,但仍然通过新的哲学分析对亚相容逻辑本身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独特论证。本成果表明,亚相容逻辑所刻画的实际上是科学理论发展中所出现的“悖态”阶段的逻辑机理,能够为处于悖态而尚未实现脱悖的信念系统之合理运作机制提供说明。其对含有逻辑矛盾的理论的处理虽然不同于经典逻辑,但它并不是抛弃经典逻辑的既有成果,而只是对经典逻辑的作用范围给予适当限制,是对经典逻辑的适当补充。在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研究中,作者特别揭示了对归纳与演绎的互补机理的深入把握在解决归纳悖论等难题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表明了在 “由情境迟钝走向情境敏感”的大趋势中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的“同频共振”。这些成果对于把握当代逻辑科学本身的发展及发挥其多方面的应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应用价值。

一般而言,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是在英语世界的“分析哲学”领域发展的,但近年研究的最新进展业已提出了打通“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研究的必要与重要,而逻辑哲学研究可成为这种打通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成果在最后结束语部分探索性地提出了“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研究纲领,这是作者结合本课题所研究的前沿问题,对这种“打通”工作所进行的创新性思考的结晶。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试图为分析哲学传统上的言语行动理论、欧陆哲学传统上的胡塞尔型意识行动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客观行动理论)提供一种新型整合路径,在新的基础上,对以往逻辑与语言哲学研究中因误用奥卡姆剃刀而削除的重要环节予以重建,用以解决当代逻辑哲学及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难题。它是以区分“报道的特征与被报道之物的特征”为指针,以严格界划由言语行动之产品构成的“语言域”、由心智行动之产品构成的“思想域”以及由客观行动的对象构成的“对象域”为特征,通过诉诸以客观行动为根基的三类行动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而解决哲学难题的一种新型方法论。其基于对三类行动理论的分析性整合,首先通过讨论逻辑哲学的诸多难题特别是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难题而显示其解题功能,同时也试图揭示当代哲学全面实现“行动论转向”的必要与可能。它运用现代分析手段进一步确证了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向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注20,故可以视之为社会实践论在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获得长足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分析性重塑与拓展,是所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上一项新的工作。但与以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不同的是,它不像后者那样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哲学基础。逻辑行动主义与社会实践论的关系,类似于逻辑经验主义与古典经验主义、逻辑实用主义和古典实用主义的关系。我们认为,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不仅对于当代逻辑哲学研究,而且对于当代一般哲学研究的发展路径,都可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工具。这是本成果所取得的另一重要收获。

总之,本成果通过系统把握与精研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站在学术前沿制高点上,在史论两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论证力与启发力的学术新见,对推动逻辑哲学研究新的发展并发挥其应有功能,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曾在《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重要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其中多次作为大会主题报告发表,在2012年于南京大学举行的“首届两岸逻辑与哲学论坛”上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展示与交流。这些成果获得了学界许多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许多论文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科学技术哲学》、《外国哲学》、《哲学原理》等转载,为《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社科文摘》、《中国哲学年鉴》等摘介。论文也具有较高的引用率,有些论文被他引有数十次之多。同时,课题组也多次利用出国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征求国际同行的意见,使本成果的诸多探索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如课题主持人张建军曾应邀赴挪威奥斯陆大学访问讲学,其间就本成果作了两场长达四小时的专题演讲,受到出席演讲会的佛莱斯达尔等著名学者的关注与好评。我们还依托本课题邀请了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G.普利斯特和R.C.孔斯以及台湾知名逻辑学者王文方等前来访问讲学并开设相关研讨班,促进了本项目成果在国际及台湾学界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