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要
张立文注14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是作者50多年来在不断教学和研究中国哲学的基础上,深入仔细地探索中国哲学思潮而有所领会和体悟的结晶。
1.研究目的
(1)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崇尚和合,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中国哲学思维的资源。(2)转换以往从“史”的思议视角和切入点研究中国哲学的思路,以弥补过去从哲学思潮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的欠缺,具有补白的作用。(3)从中国哲学思潮所呈现的时代精神的广阔的、整体的视野来凝练每个历史时期哲学所关注的真正主题,探索其哲学思潮在每个时期转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4)从其哲学思潮的理论体系、观点、方法创新及其性质、内涵、特点,揭示每个时期哲学思潮核心话题、依傍文本的转变和内外冲突危机的人文语境,提出化解时代冲突危机的创新理念。(5)澄明中国哲学思潮内在演变的逻辑理路和概念范畴体系,证明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就有对人类精神独特的智慧反思,并阐明中国哲学思潮爱智反思的理路、性质、特点、结构、神韵以及概念体系、逻辑思维、价值观念,从而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气魄和风格,以纠正西方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偏见和误解。(6)阐述中国哲学在化解每个时代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中所形成的哲学思潮,才能真正正确地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化解时代冲突和危机作出努力。(7)全面整体地对每一个哲学思潮的发生、奠基、发展、集成、影响作系统的梳理,使哲学思潮发展的脉络清晰化,以弥补以往中国哲学研究之不足。
2.研究意义
本成果是一部努力建设中国哲学理论创新体系、探索学术观点创新和方法创新的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的补白性专著。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注15,“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注16。(2)有助于增强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的认同力与亲和力,中国哲学思潮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标志。(3)有益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哲学,以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繁荣中国哲学,坚持与时俱进、唯变所适,赋予时代新精神。(4)有助于增强中国哲学的自觉、自信、自尊,使人们在全面深入认识中国哲学思潮的本质、特色、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谬误。(5)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实际的结合,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有助于弘扬中国哲学,建设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和终极关切。(7)有助于中国的哲学自己讲、讲自己的中国哲学思潮,以挺立中国哲学思潮的主体身份,使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之林中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与话语权。
3.研究方法
(1)依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思潮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凸显中国哲学思潮是在社会激烈冲突的背景中产生的,是时代精神精华的体现。(2)依据实事求是的方法,把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潮和每个哲学家的思想实际,纳入时代的客观环境中,以求其哲学的本来面目和本质特征。(3)运用逻辑与历史的和合解释方法,探究哲学理论思维逻辑自身发展的理路,及其怎样与历史事实相结合,并阐明其价值效用和影响。(4)运用内在理路与外在因缘、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的方法,凸显中国哲学的生生法、创新法、意境法,说明中西哲学的区别与各自哲学的特质,以纠正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偏见。(5)运用哲学范畴分析方法,将每个时期哲学思潮的核心范畴,纳入逻辑结构的分析,凸显每个时期哲学思潮所探讨的哲学主题,揭示其内在精神。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本成果是中国哲学的新视域、新开拓,把握住体现每一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思潮的核心话题,在为道屡迁、唯变所适中,赋予中国哲学智能创造的鲜活生命力。
1.主要内容
本成果除“前言”、“绪论”、“后记”外,共分5编,45章,约132万字。“绪论”论述哲学与哲学思潮的关系以及何谓哲学思潮。本部分以和合学为话题,讲哲学之所以思而成潮,是有其引力的缘故,这个引力就是被自然、社会、人生的冲突和危机所凸显出来的热点话题,从而吸引人们来参与思议、论争、交流,以求在化解冲突、危机中,达到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并提升为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化解冲突危机的同归、一致的和合理念。这个理念便构成时代哲学思潮的核心话题,而每个时期的哲学思潮都是围绕哲学核心话题而展开的,重点阐明标志中国哲学创新的三个原则,即核心话题的转向、诠释文本的转换和人文语境的转移。根据中国哲学的实际,把中国哲学界定为“指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道的道的体贴和名字体系”,并对其做了解释。三个原则与中国哲学的自我规定,是中国哲学“自己讲”、“讲自己”的前提,也说明了中国哲学思潮的理论体系、观点、方法是如何创新的。
(1)先秦是中国哲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围绕着“道德之意”这个核心话题,论道讲德,而成哲学思潮。本编主要论述哲学思潮的人文语境,以及对“六经”诠释文本的选择;《周易》阴阳二道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对中华思维方式的孕育;“五经”道德论,礼乐文化的意蕴;道家道德之意的展开和人文精神以及理想人格的追求,儒家对道德的体认,孔孟荀之道的融合,以及价值理想的追求与哲学的人文精神,墨家的道德意蕴和兼爱、非攻、节俭、救世、团队的人文精神和提倡和平的思想,管子的“四维”为立国之本及道德和合的思想,兵家讲兵道兵德,法家的道德之意的哲学等。
(2)秦汉时期是以“天人相应”为核心话题的哲学思潮,并以《公羊春秋》为经典诠释文本。本编论述法、道、儒三家哲学价值的导向,《吕氏春秋》天人因应的为政治国之学,道家的究天人之际,《淮南子》究天道而接人事,儒家的天人相应之道,陆贾、贾谊法先王为万民之学,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哲学,中华礼乐文化的开显,扬雄的太玄哲学,王充的天人之间和性命善恶决定论,《中庸》的大本达道之域,《大学》的内圣外王之学。
(3)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有无之辩”为核心话题,体现其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思潮,清谈玄理,道儒会通。本编主要阐明了“三玄”(《周易》、《老子》、《庄子》)诠释文本的唯变所适,对王弼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崇本息末、一多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并对名教本于自然作了阐发。对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养生与难养生、声无哀乐论作了论述。对裴頠的崇有论的世界图式、护名教而斥自然作了论述。对郭象独化自生哲学、名教自然冥和说及其自因、自为、自得、自有的学说作了深入的论述,突出了郭象哲学的个性。
(4)隋唐时期是以“性情之原”为核心话题的哲学思潮,标志其时代精神的精华。本编主要论述儒、释、道三教冲突和融合,诠释佛教各宗的宗经及道儒所依傍的经典文本。分析了玄佛的融通,僧肇的不真空论;探赜了佛性之原的转生,十二家佛性说,天台宗的无情有性说、三因佛性、一念三千、三谛圆融、诸法实相,唯识宗的理行佛性、三类阐提说、唯识三类识、百法论,华严宗的性起论、六相、十玄门、四法界,禅宗的识心见性论、无念为宗、顿悟成佛等中国化佛教思想;论述了道教的得道成仙、重玄为宗、虚通之道、众生与道性不离的哲学思想;探讨了儒学道统论、天地人三极之道、道统与性情、统合儒释与天人之辩等思想。
(5)宋元明清时期以“理气心性”为核心话题,体现其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思潮。本编论述了北宋的新文化、新学风,揭示理学的发生、发展及理学思潮演变的全过程,以及“四书”诠释文本的选择和时代价值,而与公羊春秋、三玄、佛经相异。对道体学(或曰理体学)的开创,包括周敦颐“立太极”的世界图式、“立人极”的心性伦理,邵雍的先天之学作了仔细的诠释。对道体学的奠基,包括张载的虚气相即之学,二程天理的自家体贴及其哲学逻辑结构作了阐述。对道体学的同道,如司马光涑学的潜虚之学、三苏蜀学的道性之辩、王安石新学道气五行结构和性命的安顿作了独到的分析。对道体学的南传和集成,从作为南渡洛学大宗的杨时,游酢的道理心性合一之学,罗从彦静中体验未发气象,李侗统摄洞贯天下之理,到朱熹集道体学之大成,及其理—气—物—理的哲学逻辑结构和概念体系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对陈淳的《北溪字义》作了分析。对理学的多元展开,包括胡安国义理与经世相兼而开出的湖湘学;胡寅、胡宏道性本体学和《知言》为湖湘学的奠基;张栻以太极生生,理为事物所以然,心为万物主宰思想而集湖湘学之大成。浙东永嘉、永康事功之学独树一帜,如永嘉事功之学的先驱周行己,主张百姓日用无非是道,中以释性的思想;薛季宣在先驱基础上,辨析《大学》,阐扬道的义理而开创永嘉事功之学;陈傅良弘扬永嘉事功之学,叶适以对生存命运的关怀,学术命运的关照,生命意义的关注,而集其成;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辩影响很大。
对陆九渊心即理的心体学的开创、朱陆异同之辩等作了论述,以及对甬上四先生的思想作了诠释。对理体学的转折,包括元代许衡和吴澄的道理心性之学的心性与明德、持敬涵养的思想,理气不离不杂、太极即道、理一分殊、心统性论作了阐述。明代心体学的集成和转向,对包括陈献章的心理吻合、心具万理、心学法门等自得之学作了论述;对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心性理天一体无二、心体天地万物、天理即良知等思想作了分析;对王守仁“四句教”的证道哲学,“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作了深入的解读;对王守仁弟子钱德洪与王畿的四有四无论争,江右王门聂豹归寂通感之学,泰州王艮的良知主体说、百姓日用是道、明哲保身论、学乐歌,以及颜均的大中学,邓豁渠整合三教之学作了论述;对李贽的文化启蒙思想作了详尽的分析。
气体学的发展和集成,明代开启了解构程朱理体学(或曰道体学)的思想,从陈献章到王守仁等以“心即理”、“致良知”的心性之学解构程朱“析心与理为二”之学,同时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解构程朱“理先气后”的逻辑思维,而开出理在气中,“理只是气之理”的气体学。上承张载,下启王夫之,成为明代理学思潮又一特色。对罗钦顺的理只是气之理;王廷相的元气即道体,离气无性说;吴廷翰气心性一统论,气即道理太极论;到王夫之气体学的集成、太和氤氲和合真体说、离气无性说、道器交与为体、造命和性日生、心统性情于气,以及理与气互体论作了深入的诠释。对戴震发狂打破宋儒太极图和“以理杀人”说作了诠释。对心体学的会通,刘宗周的心体至尊无以尚说、主敬慎独诚意、心性统可归一论,及王阳明“四句教”评议,黄宗羲心性一体万殊、气理心性会通合一作了论述。对心体学的延续,包括龚自珍吾心造天地万物,魏源圆融心体学与佛学,康有为仁心元一体论及性为法身性海说,谭嗣同仁通平等之说、唯一心是实说,严复唯意非幻、意自在故我自在说作了分析。对理体学的延续,包括曾国藩的尊崇程朱及理气相丽、正心诚意思想,张之洞中体西用论及正人心、开风气说作了解释。对心体学与辛亥革命,包括孙中山的革命精神论及心为万事之本源、知难行易说,章炳麟的唯识哲学作了论述。对现代新儒学的“接着讲”,包括熊十力的新心体学,马一浮的心体学与理气论的圆融,冯友兰的新理体学体系作了论述。
中国哲学思潮经此五个时期的发展演变,与时俱进到近现代,基本上是接着理学中的程朱理体学、陆王心体学、张载到王夫之的气体学讲的。核心话题仍是理气心性,其诠释文本是“四书”,但由于在近现代中西会通中,以西方哲学思潮为参照系,解释宋明理学的理气心性,而开出近现代新儒学。
2.重要观点
(1)开创了全面、系统、整体地研究中国哲学思潮的思路。学术界虽对中国哲学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但对中国哲学思潮的研究尚欠缺。本成果全方位、完整地梳理、总结了中国的哲学思潮,在中西比较中,凸显中国哲学思潮的特点、性质、神韵,而具有创新性,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服务。
(2)探索了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思潮的关系,哲学思潮是某一时代社会所普遍存在的思想现象,它影响人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在哲学思潮的各个阶段,都有其代言人,这便是当时的哲学家。何谓哲学?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开章明义:“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著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冯友兰也说:“哲学一名词在西洋有甚久的历史,各哲学家对于哲学所下的定义亦各不相同。”哲学之谓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各哲学家所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各个民族都有其追求真知的反思的思想,都有其体现民族精神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哲学思维,故根据中国哲学实质,对中国哲学作了定义。
(3)揭示了中国哲学思潮的理论思维如何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及各个时期哲学思潮的连续性、殊异性、逻辑性。本成果在梳理中国哲学思潮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哲学思潮转生的三条规律性的原则。
一是核心话题的转向。思想是时代精神的言说机制,哲学作为以思想的思想而反思的思想,亦是人类精神思想的反思。精神不能离思想而存在,精神总是思想着的精神,思想是确定作为精神的那种东西。大凡作为时代精神的妙凝的哲学思想,总是以核心话题的方式体现其特定时代的意义追寻和价值创造。每一时期哲学的转生和创新,都围绕着对核心话题的反复论辩,化解时代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危机,梳理盘根错节的生命情结,建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成哲学思潮,反映时代主流思议话题。核心话题的时代转向,是哲学创新、价值理念创生的话语标志。
二是诠释文本的转换。文本是哲学思想言说的符号踪迹,是智慧觉解的文字报告,是主体精神度越自我的信息桥梁。每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必须凭借对一定文本的探赜、研究、体贴和诠释,提炼体现时代精神的核心话题,全面融入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每个时代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有差异,其化解冲突危机的价值理念的核心话题亦不同,其所依傍的诠释文本也有区分。每个时代诠释文本的转换,说到底是在世结构的选择,是理论思维转生、意义追寻和价值追求的投射,是中国哲学创新的继承性的昭示和哲学学派创立的文献标志。
三是人文语境的转移。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热爱生命、追求智慧的心路历程。因此,中国哲学的创新在宏观演替上,就表现为人文语境随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历史变迁而不断转移。人文语境是指一定时代的自然生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理论思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可能世界的思议环境。
(4)澄明了中国哲学思潮发展演变如何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深入的运动。三千年来,中国哲学思潮与各种思想盘根错节,互渗互透。抓住哲学思潮的主题,才是抓住真正哲学话题,即标志时代精神的核心话题,体现每个时代哲学的诉求,凸显其哲学标的或宗旨。先秦思议“道德之意”的核心话题,其标的是追求一个没有杀人、战争的和平、安定、统一的生存世界;两汉思议“天人相应”话题,其宗旨是追究人之所以生存的根源,天人互相制约的关系问题;魏晋“有无之辩”的核心话题,其要旨是回应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有无意义,以什么样式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问题;隋唐“性情之原”话题,其目标是追究灵魂安顿的终极关切问题;宋元明清“理气心性”话题,其宗旨是建构价值理想的超凡入圣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问题;近现代是挺立中华传统文化以抗衡西方与日本的文化侵略,树立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哲学思潮随核心话题转变而使哲学思议不断深化。
(5)开启了中国哲学思潮每个历史时期渐次发展深入的内在逻辑路线。以往中国哲学史着眼于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论述,发展脉络不清楚,对于每个时期哲学思想的区分,以及如何推进理论思维深化不明晰。本成果则从中国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着眼,将中国哲学发展划分为先秦百家争鸣的中国哲学思潮道德之意的元创期,秦汉法道儒不断选择的天人感应的奠基期,魏晋道儒融合的有无会通的发展期,隋唐儒释道三教追求性情之原的深化期,至宋元明清援释道二教入儒的理气心性的高潮期,再演化至近现代中西古今圆融的和合期。这既是一个中国哲学思潮演化的、有序的、系统的全过程,也是一个标示其不断深化的、逻辑的发展历程,亦体现中国哲学的生命智慧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6)创新了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研究方法。中国哲学思潮采取历史与逻辑统一法、实事求是法、生生法、创新法、意境法,而西方哲学是求一法、对立法、写实法,中西分途。中国哲学思潮的发展就是在本国各种哲学思想及外来思想宗教的不断冲突融合中,大化流行,生生不息。
(7)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相对于“照着”或“接着”西方哲学讲,而提出“自己讲”、“讲自己”。“自己讲”就是使中国哲学主体从西方哲学注脚的地位中超拔出来,而挺立于世界哲学之林。“讲自己”就是讲中国自己的哲学。“自己讲”、“讲自己”,需要中国哲学自己定义自己,自立标准。“讲”的对象是中国哲学话题本身,必须直面中国哲学生命本真,讲述中国哲学思潮的精神价值,而不以西方哲学为圭臬。
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
1.学术创新
在全面、系统、整体地思议中国哲学思潮理论思维过程中,本成果提出了一些具有新见的观点:
(1)哲学与哲学思潮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两者是殊相与共相的关系,哲学思潮是一定时代精神为社会所认同的哲学思想。(2)哲学之所以思而成潮,是由其内外的引力所致,认为这个引力主要是被自然、社会、人生的冲突和危机凸显出来的时代热点话题。(3)哲学思潮与哲学一样,其主旨在于寻求爱智,因此,哲学思潮永远在途中,是生生不息之途。(4)探赜了各个时期哲学思潮所依傍的诠释文本的选择,根据人文语境、核心话题的变化,以其为选择标准。(5)论述了中国哲学思潮有其内在逻辑的发展,可分为先秦元创期、秦汉奠基期、魏晋发展期、隋唐深化期、宋元明清高潮期五个互相联系、区别的阶段。(6)认为先秦《周易》和儒道墨,开启了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理论思维孕育、伦理道德奠定、人文精神完善和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7)论述了先秦各家“保合太和”、“和为贵”、“和而不同”、“非攻”反战等的和合思想,具有特殊的现代价值和意义。(8)梳理了宋明理学有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分,蜀学、涑学、新学、永嘉学、永康学以及李贽等并不是反理学派,而是理学的同道或非主流派。(9)依据哲学思潮的核心话题和依傍的诠释文本有否转变,诠释了从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到孙中山、章炳麟的哲学,是宋明理学中心体学的延续,曾国藩、张之洞是理体学的延续,现代新儒家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是新心体学与新理体学。(10)中国哲学思潮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就是化解时代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所凝聚的价值理念、生命智慧和精神力量。(11)对每个哲学思潮的发生、奠基、发展、集成及其影响和传承,都作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谱系脉络清晰,使人们对中国哲学学派的哲学思想有清晰的认识。对如以往哲学史很少论述的从二程到朱熹集大成哲学之间的道南学派的继承和弘扬的线索,又如从二程经周行己到叶适的事功学派哲学的线索等,都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使哲学思潮发展理路十分清楚。
2.学术价值
(1)拓展了中国哲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中国哲学思议的视角,突破了按人头或问题为纲所写的中国哲学史的局限,对中国哲学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中国哲学思潮层面对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作了合理的阐述。(2)抓住了每个时期中国哲学思潮的主题,也就抓住了每个时期真正的哲学问题,以纠正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哲学无清晰哲学概念之谬。(3)突出中国哲学思潮五个阶段的核心主题,即核心概念的内在逻辑演化及其理论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以纠正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哲学无逻辑性之谬。(4)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是建立在对每个时代诸多概念排比、清理、选择的基础上的,而确定核心概念,并以翔实、充足、丰富的资料予以论证,是有理有据、扎实可信的,使中国哲学思潮逻辑发展具有高度的可信性、独特性、牢靠性,以纠正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无哲学之谬。(5)中国哲学思潮的理论体系、观点、方法的创新,夯实了中国哲学思潮学科的建设。(6)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出了新路向。在当今人生价值失落、精神信仰迷惘、伦理道德失序的情境下,对重构价值理想、精神信仰、终极关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7)中国哲学思潮所论述的话题及其所追求的目标,为建设现代化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与理论支撑。
3.社会影响
与本成果相关的研究已产生和正在产生较大、较好的社会影响。胡锦涛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思想。政府高级官员、评论家和记者将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外交路线称为“和合”外交路线,宗教界的相关会议主张“和合众缘”,国际问题专家也提出“海陆和合”地缘战略等。本成果作者在2010年5月17日为庆祝联合国世界文明对话日高层座谈会上发表题为“以他平他谓之和”的讲话,在《光明日报》摘要刊载。9月26日在“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全体会议上作题为“和平、合作是文明对话的价值目标”的讲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1月25日在韩国成均馆大学主办的“2010儒学思想国际学术会议——儒学复兴与现代社会”大会上作主题演讲,题为“儒学思想在当代的生命与创造——一种新儒学的思议”,并就此接受韩国《东亚日报》专访,发表在《东亚日报》,后又在《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分别以不同内容发表。2011年1月18日在“第九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全体会议上作题为“天人不许离而为二——张载四句教的价值”的报告,获得两岸学者好评,并在《光明日报》发表。本研究阶段性成果已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及其他多种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并被多次转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