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
纪宝成校长曾在多个场合提及,他不是国学研究专家,更不是所谓的“国学大师”,只是一个国学爱好者和国学教育的倡导者。纪宝成校长所谈的国学,并不是国学某个领域的学术问题、具体问题,他更多地是从整体上和宏观上关注国学的地位、价值、意义和作用,关注国学教育的探索、实践、创新和发展。
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十一年间,纪宝成校长和全校师生一道,做了不少大事。重振国学、创办国学院、高举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2005年5月26日,纪宝成校长在《南方周末》发表《重估国学的价值》一文,一石激起千重浪,国学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这篇文章也被认为是新时期重振国学的历史性文献。五个月之后的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所国学院,标志着近百年来被冷落、被排斥、被边缘化的国学重新回归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来。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镇,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因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并不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实际上,纪宝成校长上任伊始,就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包括在全国高校率先竖立孔子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举办孔子文化月活动,率先倡议纂修《清史》、编纂《儒藏》,提议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编写《中国古代治国要论》,等等。有了这些积累和铺垫,国学院的成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得到了季羡林、冯其庸、饶宗颐、任继愈、何兹全、叶嘉莹、南怀瑾、许嘉璐、杜维明、成中英、袁行霈、张岂之、李学勤、汤一介、欧阳中石、范曾、庞朴、方克立、傅璇琮、刘梦溪、吴光、周桂钿、陈祖武以及人民大学戴逸、李文海、方立天、张立文等海内外学术前辈及著名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冯其庸先生还应邀担任首任院长,可谓群贤毕至。这在任何一所大学新成立的学院中都是少有的。
创业维艰,筚路蓝缕,国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非议、反对乃至责难;也遇到了学科制度上的障碍和限制。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纪宝成校长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他常常提起南怀瑾先生给他的信中的一句话:“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纪宝成校长一方面指导国学院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做好国学教育和研究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奔走呼吁,为国学教育和研究争取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
七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出版、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社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已大为改观,“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学的春天正快步走来。纪宝成校长也因重振国学、呼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被媒体称为“国学校长”,有人评价道:“经济学出身的纪宝成,提出重新认识国学的价值,呼唤国学的回归,走向国学的重建。在一个文化失落的年代,大学改革与国学热呼声日嚣,二者在学者纪宝成身上合二为一,他成为变革时代的一个文化的符号。”
“变革时代的文化符号”实际上指明了纪宝成校长引领了新时期国学回归和国学教育重建的时代潮流。如果没有远见、胆识、勇气、责任感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重估国学的价值》一书,就真实地记录了纪宝成校长重振国学、重建国学教育的心路历程和印迹,反映了作者对国学的态度和理解,展示了作者对国学面临的重大历史和时代问题的认识与解答,体现了作者振兴国学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明了一个大学校长对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折射出21世纪初中国社会对待自身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和思潮的变迁。
在纪宝成校长眼中,重振国学并不是守旧,更不是复古。他所理解和倡导的国学是今人眼中的国学,是国际视野中的国学,是现代形态的国学,也就是“大国学”和“新国学”。对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对于弘扬国学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国学学科的内涵等尖锐问题,纪宝成校长在书中都予以反驳、回应和解答。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对于如何在全球视野中认识自身的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等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主张,纪宝成校长对此也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他认为,首先,我们在“各美其美”方面做得还不够,“各美其美”是文化自觉,就是要认识、了解并认同自身的传统文化,这方面还存在分歧;其次,“美人之美”不应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否则“美人之美”就有可能变异为单相思式的“崇洋媚外”、“崇洋美外”,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真正实现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理解乃至相互认同,“美人之美”才有意义。这或许是“重估国学的价值”所延伸出来的价值和意义吧。
《重估国学的价值》一书收录了作者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以来有关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发言、文章和部分访谈。某些已发表的文章收入本书时有个别的文字改动。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黄朴民教授、孙家洲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对本书部分文稿的成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刘向兵、胡娟、侯书栋、李立国、万静等同志参加了书稿的整理和审校工作。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是民族的脊梁。在当代条件下,脊续文脉,重振国学,弘扬中华文化,正是一项宋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事业,这一伟大的事业才刚刚迈开步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定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我们都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就像冯其庸先生在送给纪宝成校长的一首诗中写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