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五则)
晏子论忠臣(二则)注323
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晏子春秋》共八卷,多侧面地记叙了晏婴的言行和政治活动,突出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品格。本文中,晏子从多个角度对忠臣展开论述,其中所提出的“称身就位,计能定禄”、“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尤为难得。看似纷杂的内容,却隐含着一条核心原则,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忠臣时刻以国家利益为上,忠于社稷国家,不忠于国君私人。本篇题目为编者所加。
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也,何若?”
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注324不送。”
公不说,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
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
对曰:“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注325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称身就位注326,计能定禄;睹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注327;不权居以为行,不称位以为忠注328;不掩贤以隐长,不刻下以谀上;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诸侯;顺则进,否则退,不与注329君行邪也。”
晏子论臣节(三则)
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用自身的表现告诉人们,作为一个臣子,应该遵守怎样的角色规范,其核心原则为:看君主的所作所为是否从国家社稷的利益出发,“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没有义务为国君的个人行为负责。事实也的确如此,忠于社稷、忠于天下,是谓大忠、真忠,不讲条件、不讲原则忠于某个君主,乃是愚忠。本篇题目为编者所加。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注330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注331。爵邑尽,退朝而乘,嘳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注332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注333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注334,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注335,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 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注336,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注337也,舍之,得民。”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元端注338,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注339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注340?”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注341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注342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
君子曰:“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请进暖食。”晏子对曰:“婴非君奉馈之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之于寡人何为者也?”对曰:“婴,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谓社稷之臣?”对曰:“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自是之后,君不以礼,不见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