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类从远古走来,走出混沌,走过蒙昧,逐渐积累思考,积累创造,终于走到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迎来人类文明的初始辉煌。
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之后,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这一时期,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人类进入了世界历史的第一“轴心时期”(雅斯贝斯语),开始有了进行历史理解的普遍框架,对宇宙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对人类处境及其基本意义获得了新的理解。
及至近代,“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这一时期,“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
进入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领主的宗法制度已走向崩溃,世秉国政的公族已越来越腐朽和无能,平民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出身于较低层贵族的士,开始在政治、文化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结构的巨变,思想学术界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奇观。“这些怒放的百花,好像生长在火山灰上一样,火山爆发时的震撼,固然惊天动地,甚至造成大量伤害,但它喷出的火山灰,却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中国所有的古哲学思想和文化创造,因此而在这个时代萌芽成长。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极其深远,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将中国最早典籍中的五部《诗》、《书》、《礼》、《易》、《春秋》进行整理删定,这就是后来儒家的“五经”;孔子的学生又将他一生的主要言行编入《论语》一书,加上《孟子》,和从《礼记》中摘出的两个章节《大学》、《中庸》,即是后世所称的“四书”。
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仁”的思想是核心部分。他主张“仁者爱人”,主张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在政治观点方面,他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提倡“为政以德”。孔子一生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风,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使许多出身并不高贵的人也可获得文化知识。对于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大师,后人以孔子为“圣人”,尊孟子为“亚圣”。孟子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历宋、魏(梁)、齐等国,向国君或者执政者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著有《孟子》一书,主要发挥孔子的学说,以“义”为理论核心。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学识渊博,他批判各家,又汲取各家之长,是战国末期儒家最有影响的人物。
老子(公元前574—前460年),约与孔子同时或略早于孔子。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在周都洛邑(今洛阳)担任过图书管理员(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撰有道家经典《老子》,成书于春秋末年。全书八十一章,约5000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又名《道德经》,或称“道德五千言”。老子的哲学系统以“道”为最高范畴,他把宇宙发展的自然法则命名为“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论宇宙,而论人生,而论政治,他认为事物中总包含着大小、有无、长短、强弱、生死等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联系,又可以互相转换。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使民众生活得到改善,国家就易于治理。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做过漆园吏,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其代表作品《庄子》,又称《南华经》,共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在书中,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庄子》文字简约而意境深远,被誉为先秦最有文采的哲学著作。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生于春秋末,墨家创始人。墨家追求的是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和新的人际关系。墨子死后,他的门徒把他生前的言论编撰为一本书,命名《墨子》。书中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等十种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出身低贱的人,只要有才能也应受到擢用,反对贵族式官制;提倡“节用”,“去无用之费”,反对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反对贵族久丧厚葬和对钟鼓之乐的沉溺;提倡“兼爱”,即对世上一切人都一视同仁地爱,不因亲疏而分差等;提倡“非攻”,反对侵略的战争,主张用比侵略者更顽强的抵抗来消灭战争。墨子想象中的理想社会是:在圣贤的统治之下,大众“兼相爱,交相利”,“有余力以相劳,有余财以相分”,“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单之无父母者,有所依依,以长其身”,整个社会没有贫富劳逸的不均,没有浪费和窘迫的对照,也没有嫉妒、愁怨和争夺。
墨学的精华已为一部分儒家学说所汲取,所谓“大同”的观念即以墨家学说为蓝本。
法家是“一个没有首脑的思想巨流”(柏杨语),他们只是共同具有法治思想,而无意成为一个学派。《管子》托名管仲,是一部重要的法家著作汇集。管仲(? —前645年),名夷吾,春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辅佐齐桓公,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国力大为充实,终至“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管仲死后,齐国“遵其教者数百年”。那些崇奉他的学者,继承他的思想,记述他的言行,并且打着他的旗号,阐发自己的主张,前后相传,积累成书。《管子》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哲学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
晏婴(? —前500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传世《晏子春秋》是战国时人收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号商君。他是“法学之巨子”,也是“政治家之雄”。他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著有《商君书》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2年),战国末年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总结战国时期各个法家学派的经验,认为法(法律条文)、术(控驭之术)、势(一定的权势)三者必须并重。这后来成为专制主义政治尊奉的准则。他反对儒家的说教,也反对民间游侠的横行,主张“罢黜百家”,崇尚法治。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却因“很受秦王重视”而受李斯嫉妒,被谋害致死。
《孙子》是我国战国时的一部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约公元前545—前470年),名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把流行于战国时期的唯物论思想运用于作战理论,对于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势十分重视,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还把辩证方法贯诸军事哲学方面,认为对立的条件可以互相转换,应该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强调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
《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学家和诗人,楚国人,曾任三闾大夫。他关心祖国命运,想改善政治,主张联齐抗秦,可昏庸的楚王不听他的主张。他两次被放逐,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所著《离骚》就是他在放逐中的忧愤之作,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关切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全书二十六卷,一百六十八篇,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之言,汇集先秦各派学说,议论中又征引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是为杂家代表作。这本书为秦国统一天下和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武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第一“轴心时期”(我们又称“先秦时期”)所形成的经典,即是中华民族的元典。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内聚着中华民族全部的基因密码;它是民族灵魂的依归,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它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中国人之后一切思想和创造的初阶和出发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伟大智慧。
当今世界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当前的难题,不仅需要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更加需要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储备。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要汲取其中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习和总结古代治国理政的有益探索和智慧,以完善现代国家的治国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扬弃地继承先哲提出的道德规范,以及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劝诫,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涵养和素质。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民族、我们每个人的需要。
《国学经典500句》是从人类第一“轴心时期”,即中国先秦时期元典中摘取、缀集的名言警句,它们是我们民族早期智慧的结晶。本书大体以原著作的出现时间为顺序,从中可以见出先秦时期古人思想发展的进程,更可以见出所选先秦经典(如《诗经》、《老子》、《论语》、《孙子》、《墨子》等)本身的轮廓及特点。
本书不取成篇论述,而只撷取其中的名句进行释义,包括当今仍旧广为使用的句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上善若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礼之用,和为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也包括不常用,却富含深意,依然具有一定流传度的句子,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等。
本书以诗句译诗,以尽量通俗、顺畅和精美的现代散文翻译古文,意在使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都能够读懂看似深奥的古文。
本书期望成为读者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的普及读本和便捷辞书,此外,还可以作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教辅材料,大学生的口袋书,国内各级党校、行政管理学院及境外孔子学院的教材或课外阅读材料,有志于深入学习和研究先秦经典者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