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与人生 性格与人生 心态与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他人的眼中看自己

唐朝著名大臣魏徵的死讯传到李世民耳中时,李世民痛哭流涕地说,“朕失去了一面镜子”。他人是我们的一面人生之镜,因为自我认识的时候难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这样的评价就会有失偏颇。苏东坡有句诗叫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在情商上面就是关于自我认识的局限性的问题。人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能正确、准确、精确识别自己,就是因为当局者迷。如何借助“旁观者清”的力量来剖析自己,是完善自我认识所必需的。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

苏东坡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看来像一尊佛。”佛印说。

苏东坡讥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苏东坡回到家后,满心得意地对苏小妹炫耀自己是如何占了佛印禅师的便宜。谁料苏小妹不仅没有赞同他的说法,反而说出这么一番话:

“因为自己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会像大便。”

了解周围经常与你接触的人对你的评价,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你可以邀请父母或者其他经常与你在一起的人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你的特点。

不过,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供你作参考的。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来自他人的破坏性批评会对自己有不利的影响,这时就需要认真分辨,小心“巴奴姆效应”,不要让一些错误的评价影响对自己的信心。

“巴奴姆效应”一方面揭示了我们的认知心理特点,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我们认识自己的欲望。事实上,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

有一位漂亮的长发公主,自幼被巫婆关在一座高塔里,巫婆每天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赞叹公主貌美如仙,并救出了她。

其实,囚禁公主的不是什么高塔,也不是什么巫婆,而是公主认为“自己很丑”的错误认识。我们或许也正被他人所蒙蔽,比如父母、老师说你笨,没有前途,你也就相信了,其实这不正如那位公主吗?

有一个发生在非洲某国的真实故事。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唯恐不及。

有一天,一个长发的白人姑娘在沙滩上做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招待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那位白人姑娘能体会到被人歧视的滋味,在于通过“他人”的体验。尽管这个“他人”还是她自己,但由于身份的变换,使得她跳出了“当局者迷”的圈子,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平时自己看不清的问题。

曾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在给大学生的信中,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情:

我的下属中有一个“自觉心”明显不足的人:他虽然有一些能力,但是他自视甚高,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不满意,随时随地自吹自擂,总是不满现状。前一段时间,他认为我不识才,没有重用他,决定离开我的组,并期望在微软其他组中另谋高就。但是,他最终发现,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对他颇有微词,认为他缺少自知之明,期望和现实相距太远。最近,他沮丧地离开了公司。接替他职位的人,是一个能力很强,而且很有“自觉心”的人。虽然这个人在上一个职位工作时不很成功,但他认为自己升迁太快,愿意自降一级来做这份工作,以便打好基础。他现在的确做得很出色。

李开复对他的下属的评价,如果该下属能够有幸看到,那么他也就借助了李开复的力量,达到“旁观者清”,以便认识自己。

许多人看不清自身的缺陷与自私自利的品德,但也有的人恰恰相反,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优秀的品质。

在认识自我的时候,想做到客观、全面,就必须通过他人的眼睛观测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切忌不要完全依赖他人,陷入一个不够自信、没有主见的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