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提出美与审美力学说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他的思想标志着浪漫主义的诞生。
卢梭自己说:“上帝在创造我之后,把造我的模子打碎了。”卢梭的自负不是一种盲目的骄傲。他,由一个无人管教的孩子走上光荣之路,一个流浪汉成了思想家,一个染上恶习的学徒成了严肃的伦理家。
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
“祖父留下的财产本来就很微薄,由15个子女平分,分到我父亲名下的那一份简直就等于零了,全家就靠他当钟表匠来糊口。我父亲在这一行里倒真是个能手。我母亲是贝纳尔牧师的女儿,家境比较富裕;她聪明美丽,我父亲得以和她结婚,很费了一番苦心。”
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有读书的癖好。他出生在日内瓦,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法国度过的。卢梭一度因为受迫害而到英国居住,不久又回到法国。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18世纪30年代,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写作。
卢梭在哲学上强调情感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政治观方面,提出天赋人权说,主张返回自然,有“自然主义之父”之称。在教育上,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主张让儿童的身心自由发展。在美学上创造了著名的审美力学说。
18世纪40年代,卢梭在社会和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地踯躅,尝遍人间的辛酸。卢梭一辈子都是在流浪。他寄人篱下却没有失去个性的独立。他的自信、幻想、多愁善感,是他成功的源泉。1749年,他的《科学与艺术》使他一举成名。1755年,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61年发表小说《新爱洛伊丝》。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出版。晚年时最有名的著作是《忏悔录》。
卢梭不但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文学家和音乐家。他是一个有爱情魔力的人。他为他永不满足的爱情所征服。他作品中饱满的热情赚得了贵妇们的热泪。1745年,苔莱丝·勒瓦塞成为卢梭的情妇,当时她是一个23岁的女仆,她同卢梭同居了33年,直至卢梭过世。但是直到最后的弥留之际,卢梭还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像一个老学者一样主张进行“否定式教育”,也就是“不传授美德和真理,而是要保证做坏事的心和错误的精神”。
虽然在生前,他认识很多名人并得到他们的帮助,包括百科全书派的很多人,还有休谟等人,但是他没有得到人们的友谊,可能是因为“他的性格,他的人生观,他衡量价值的尺度,他的本能反应等等,都同启蒙时代加以赞许的东西大相径庭”的原因,但是正如他自己曾言称的那样,后人一定会为他塑像,而且“作为让·雅克·卢梭的朋友,将不是空虚的荣誉”。法国大革命期间,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
《社会契约论》(The Social Contract)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其开头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的名字与启蒙运动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联系起来的。在启蒙运动中,理性成为时代的唯一原则和精神。启蒙思想家为理性、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并相信“理性的王国”即将到来。但是,正如赫尔岑所指出的那样:“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跟愚昧无知作战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为的文明了。”
卢梭认为,人类心灵的破败与艺术、科学的进步成正比,他劝告人们返回自然,认为科学与艺术不是敦风化俗而是伤风败俗。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不需要装饰的。艺术不是产生于需要,而是产生于奢侈。卢梭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
卢梭认为,对人类来说,仅有理性是不够的,因为理性不是道德的充足基础,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类为善,理性虽然有助于人认识事物,建构后天的观念或知识,却无助于人类德行的完善。“理性欺骗我们太多了”。“与其用理性的光芒,倒不如按照我的良知所授的旨意去予以解决”。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这就是良心。良心就是我们心灵深处关于正义和道德的先天原则。“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服从自然,就用不着害怕迷失方向”。可见,不同于关注科学、理性、文明与进步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更关注人类的精神生活与道德完善。
他还以清教徒一样的态度批判了戏剧。卢梭认为是戏剧动摇了整个社会制度,无耻地破坏了作为整个制度基础的一切神圣关系,使令人尊敬的东西成为笑柄,从而使美德丧失、趣味败坏、心灵腐化、风尚解体、信仰崩溃。戏剧不是什么道德学校,而是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下降的罪恶渊薮。他引述普鲁塔克讲的一个故事:一个雅典老人在剧院中找不到座位,却遭到满场雅典青年的怪声嘲笑。斯巴达使者见到这一情景,立即起身把老人迎上贵宾席。在卢梭看来,设有剧院的雅典放逐许多伟人,处死苏格拉底,都是在剧院中准备的,这直接导致了雅典的衰落。其次,他还认为观众在剧院里,都忘记了自己的朋友、邻居、亲戚,只一心迷醉于荒诞不经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女观众,太太和小姐们在包厢里尽可能展示她们的风姿,就好像在商店的橱窗里等待买主;如果舞台曾经有过什么道德教化,那么一到更衣室就被迅速遗忘了。他还从戏剧的内容,剧场的费用,演员的道德,戏剧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批判。剧院中的道德气氛是虚假的,是对剧院外的道德生活的最大亵渎。
卢梭思想的起点恰好是启蒙运动的终点。卡西勒如是评价他:“卢梭是启蒙运动的真正产儿,尽管他攻击了启蒙运动而且取得了胜利,卢梭并没有推翻启蒙运动,他只不过是移动了一下启蒙运动的重心。”
感伤的自然主义
卢梭没有系统的美学思想,但是卢梭是感伤主义的代表和“浪漫主义之父”。所谓“浪漫主义”,就是强调以自我的情感、个性和自由,而不是以理性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
罗素指出,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造者”。更重要的是他为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哲学基础。卢梭说:“没有信仰的哲学是错误的,因为它误用了它所培养的理智,而且把它能够理解的真理也抛弃了;上帝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理性所能解决的。信与不信,任我们自由选择。”
卢梭发出“回归自然”的呐喊,他认为自然曾使人幸福而善良;但文明社会却使人堕落而悲苦,在自然状态(动物所处的状态和人类文明及社会出现以前的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卢梭劝告人们返回自然,追怀太古时代的纯朴,他为人类远离自然而遗憾。他指出人的全部习惯都只是一种强制、束缚和服从,人从生到死都处于奴役之中,他一出生就被裹在襁褓之中,死后则被钉于棺木内,只要当他保留着人的面孔活在世上,他就总为文明教育所羁绊。
卢梭认定:“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全变坏了。”文明人毫无怨言地带着他们的枷锁,野蛮人则决不向枷锁低头,他宁愿在风暴中享受自由,不愿在安宁中受奴役。他热诚地呼喊:还是回我们的茅屋去住吧,住在茅屋里比住在这里的皇宫舒服得多!他所指的“自然”,不仅是纯朴的自然界,更重要的是自然的情感、自然的天性。卢梭把自然状态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标准和规范来使用。卢梭只是以纯朴的自然状态作为一种理想的参照物来批判邪恶的文明社会。
歌德是《忏悔录》的忠实读者,他曾经这样写道:“因为有了伏尔泰,旧世界才结束;而新世界的开始则是因为有了卢梭。”
他发出了挽救人类自然情感的呼喊。那探究人类情感的、质朴而不朽的教育思想著作《爱弥儿》曾经使康德激动不已。他断然宣称:“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感情这个东西。”
卢梭致力于个性的张扬与解放,对自然情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美的细腻观察和优美描写,以及他耽于幻想、充满感伤之情的文风,在其后几乎所有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迹。
从卢梭开始,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之一。他强调人类情感中所固有的直觉、自发性、本能、热情、意志和欲望等的创造作用。而这些正是长期以来被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主潮所忽视或低估的。
在《爱弥儿》一书中,他认为:“一切真正美的典型存在于大自然之中。”这种美来自造物主,也就是来自上帝。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的是这种真正的自然美。当然,按照卢梭的想法,这种美也包括符合自然和人类本性的道德美。他反对追求那种违背自然的“臆想的美”,所谓臆想的美是指完全由人兴之所至和凭权威来断定的美。
因为卢梭是提出普遍意愿的理论家,所以他被看作是法国大革命之父。
为了追求真正的美,他提出了审美力这个概念。审美力就是对大多数人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他认为审美力是人的一种天赋感受力。审美力因人而异。一定的社会环境可以培养审美力。
卢梭把自然美作为审美的标准:“假如美的性质和对美的爱好是由大自然刻印在我的心灵深处的,那么只要这形象没有被扭曲,我将始终拿它做准绳。”但是他还认为审美的标准是有地方性的,许多事物的美或不美,要以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政治制度为转移;而且有时候还因人的年龄、性别和性格的不同而不同,在这方面,我们对审美的原理是无可争论的。
正如卢梭自己在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中所说,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