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路开始,让别人追随你的思想
很多时候,无论是演讲、宣传,还是竞选、谈判,我们总希望别人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可是,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维,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让对方按照你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是何等的不容易?
不过,要解决这个难题,靠强制性命令来实现是不太可能的,而是需要一些有效的心理技巧来一步步地影响他们。下面有几种方法值得参考:
1.“6+1”法则
在沟通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6+1”法则,用来说明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在被连续问到6个做肯定回答的问题之后,那么第7个问题他也会习惯性地做肯定回答;而如果前面6个问题都做否定回答,第7个问题也会习惯性地做否定回答。这是人脑的思维习惯。利用这个法则,你如果需要引导对方的思路,希望对方顺从你的想法,你可以预先设计好6个非常简单、容易让对方点头说“是”的问题。先以6个问题作为铺垫,最后再问一个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问题,这样对方往往会自然地点头说“是”。
2.问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是与开放式问题相对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是”或“不是”,“有”或“没有”,等等,答案只是有限的几个选择。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有不一样的作用。封闭式问题可以用来得到你预先设想的答案,例如,你问对方“你有没有结婚?”对方的回答可能是“有”或是“没有”,这两个答案都是你事先可以预见的。你可以事先就想好如果他回答“有”,你如何继续提问;如果他回答的是“没有”,你又该怎么继续提问。预先设计好的一系列的封闭式问题,可以非常有效地引导对方的思路。
3.提示引导
提示引导是一种语言模式,用来影响对方的潜意识,使对方不知不觉地转移思路。这种语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用语言描述对方的身心状态,然后用语言引导对方的思考或是生理状态。例如,你可以说“当你开始听我介绍这个房子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住在这个房间里会很舒服”“当你考虑买这辆车的时候,你就会想到带着你的太太和孩子开这辆车兜风是多么开心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提示引导的语言模式。其中“当……你就会……”是标准的句式,“当”后面是描述对方的身心状态,“你就会”后面是你引导对方进入的状态或思路。
建立信任,让对方答“是”
在说服他人赞同自己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对方对你的信任,让他会跟随你的思路,放下戒心,顺势说“是”。
你经常同意其意见的朋友,想劝说你做某事时,即使他还没有完全讲完他的请求,你往往已经决定这么去做。
你通常不同意其意见的人,要求你做某事时,在他还没有讲完他的请求之前,你就已经在琢磨用什么理由来说“不”。
让你想说服的人形成对你说“是”的习惯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人已经习惯性地对你说“不”,不同意你的看法,你想成功地说服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4.目的架构
目的架构式谈话就是在一开始就与对方明确这次谈话双方共同的目的,这会很快地将对方的思路引向真正有价值、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地方。例如,两辆车发生追尾事故,车子都有了破损,两辆车的司机都很气愤,往往一下车就吵架。如果其中一位能使用目的架构,问对方:“这位先生,你觉得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呢,还是要吵架呢?”这个问题指出了两名司机重要的不是要吵架,而是要解决问题,然后继续各自的行程。那么双方的争吵可能会立即终止,因为目的架构将对方的思路完全从争吵的状态引到了解决问题上面来。
知道了这些技巧,我们就没必要再纸上谈兵了。你不妨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一下这些巧妙的方法,让对方顺从你的思路,从而达到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