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人生三好:好心态 好性格 好习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乐观心态:营造成功的心境

要想获得乐观心态,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乐观。乐观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厄运中依然能够保持快乐的心境。乐观者通常会用快乐去感染他周围的环境。心理学家对快乐的定义是,一种主观上安乐的状态——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当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候,会热爱自己、热爱生活,能够从每一天当中得到乐趣。

◇乐观源于自我肯定

许多看似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财富、盛名和好运——其实只是假象。研究发现,财富与乐观之间的相互联系微乎其微——事实上几乎没有联系。甚至连那些巨富也比普通人快乐不了多少。

真正的乐观心态,其实与外在无关,它更多的是源于内心,源于对自己的自我肯定。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天,皇帝独自在花园里散步,但他惊讶地发现,花园里所有的植物都枯萎了,一片荒凉。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皇帝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别的植物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心安草回答说:“皇帝啊,我一点儿也不灰心和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皇帝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正是由于心安草不自我贬低,肯定自我,才能够在花园中快乐地成长。做人就应该像心安草这样,而不是像园里的其他植物,一味地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贬低自己。这种连自己都无法认清、失去自信的人,也就无法拥有乐观的心态。

乐观如此简单,只要肯定自己,用自信驱走那些悲观、那些遗憾,你就可以快乐地面对这个世界。

◇乐观是正视现实,不畏困境

生活就像一座困境的围城。也许在这座围城中会遇到种种麻烦:目前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周围的同事可能不喜欢你,自己努力做好了每一件事但上司就是没有表扬你,而更为普遍的是对自己目前收入的抱怨。这个时候,想必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失望。

这样的情绪很多人都曾体验过,即使那些现在已经拥有一番事业的成功人士也一样,他们也曾经抱怨过,但最后他们都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变得乐观。不要总是抱怨领导不懂得欣赏自己,同事、下属素质低,家人不争气、拖自己的后腿;要正视现实,不要畏惧,要乐观面对困境。

面对种种困境,你没有时间去怜悯自己的不幸,更没有时间去抱怨生活、抱怨失败、抱怨别人对你的冷漠。既然你没有办法逃避,那就只能正视,学会去面对。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告诉自己:“既然已经来了,我就笑着迎接吧!”

《动物世界》里一头骆驼步履蹒跚,艰难地在烈日下行走。

解说词旁白:这是一头生病的骆驼,它要独自步行40千米,去沙漠深处的水源旁采食一种植物。据说吃下那种植物,骆驼的病很快就能好转、痊愈!

生病的骆驼,居然独自走那么远的路去找药,屏幕上,骆驼默默无语地走着,四只脚秩序井然地抬起又沉重地落下,庞大的身躯忍受着炽热的阳光的烤灼和病痛的折磨而缓缓前行。骆驼的眼睛,全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痛苦绝望的迹象,除了倦怠,骆驼的脸上是一种平静而怡然的神态。

单调的沙漠、沉闷的天空、炙热的太阳,生病的骆驼终于走完了寂寞的路程,在水源旁边找到了治病的植物。几天之后,生病的骆驼完全康复了,它甩开蹄子在大沙漠上快乐地奔跑游玩,充分享受着自救带来的幸福。

沙漠、病痛,对于人来说可能是生命的绝境,而骆驼却可以坦然面对,没有绝望和无助。骆驼这种乐观顽强的精神给人很大的震撼和启发。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保持乐观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心理健康的专家一致认为,适应性强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正视现实”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而不是逃避问题,怨天尤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面对挫折与挑战其实并非易事。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不少人,他们或因工作、事业中的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家庭、婚姻关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击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其实,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能否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是至关重要的。

◇拥有乐观,快乐前行

关于悲观和乐观,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是:

有两个人,一个悲观,一个乐观。有一天,他们在一起吃葡萄。悲观者吃葡萄时,从大粒开始吃,他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小,所以,他心里充满了失望。乐观者吃葡萄时,从小的开始吃,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大,所以他心里充满了快乐。后来,悲观者想换一种吃法,从小粒开始吃。可是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小的,他还是快乐不起来。乐观者也想换一种吃法,从大粒开始吃。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大的,他还是快乐的。

乐观的人总是能够从平凡和不幸中发现美,在他们的眼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朝阳。威廉·华兹华斯曾有一首诗道出了这份独特心境:

我曾孤独地徘徊/像一缕云/独自飘荡在峡谷小山之间/忽然一片花丛映入眼帘/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我凝视着——凝视着——但从未去想/这景象给我带来了什么财富/我的心从此充满了喜悦/随那黄水仙起舞翩跹。

生活中不乏阳光,阳光需要你用心去体会。伯特兰·罗素认为:“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就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越小。”

在乐观者眼中,所有的事都可以让他们快乐,即使不幸,也只是幸福的另一种解释。

在生活中,在遇到困难不幸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别人智慧地引导,但我们可以自己怀有乐观心态,让一切不幸烟消云散。

乐观,一方面会受到客观现实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则取决于认知、思维方式。如果觉得不幸福,就会感到不幸;相反,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很多时候,快乐并不取决于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而取决于你的想法。两个人从同一个窗口往外看,一个人见到的是泥土,一个人见到的是星星。莎士比亚说:“事情的好坏,多半是出自想法。”伊壁鸠鲁也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如果我们乐观地看待一切,那么人生万事万物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快乐。

如果我们心怀朝阳,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乐观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快乐,制造快乐,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悲观的想法,不与阴霾灰暗为伍。这个世界是我们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真正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

用心体会,快乐无处不在

figure_0042_0009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咀嚼。小小的快乐,让我们得到生命中的阳光。做一个乐观的小太阳,不仅照亮自己,还会照亮周围的世界。

◇乐观,让你拥有好人缘

在物理学中有一种混沌效应原理:亚马孙河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美国就有一场暴风雨。这种效应又叫作“蝴蝶效应”。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同样有这种“蝴蝶效应”。人的情感具有传染性,悲观的人散发出来的忧郁会让别人退避三舍,而乐观者则会用快乐吸引更多的朋友,这个现象可以定义成“情感传染的混沌效应”。

悲观和乐观心态都是情感散发的方式,都是给他人一个对你印象的“写真”,并且让他人了解到你是谁、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做什么、要到哪儿去。它是一种感觉、动作和思考的表现,透露出你的气质、意见和个性。人有一种“向光性”,即都喜欢与乐观的人做朋友,因为从他们那里可以受到快乐的感染。但是悲观,则会散发出一种拒人千里的气息,让人退避三舍。

态度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投射和吸收。你的自我形象是经由你的态度传递或投射给其他人的。接下来,你所投射出去的讯息被别人接收,然后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很友好,那么你对他们就必须要持有同样乐观友好的态度,而悲观的态度所得到的响应会迥然相反。就像阳光可以使接触到它的物体产生温度,而冰块则会让物体冰冷一样。人类同样有着“热感传导”效应。当你投射出去的态度和别人接收的态度合二为一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很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周围的人做你的朋友。如果你总是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感染你周围的人,别人便会产生共鸣,与你进行一种快乐的交流。

乐观或悲观态度是你将自我形象的思想和感觉投射在这世上的表现,检查一下你的内在思想意识和你的内在感觉。如果它们不能互相协调,在你的态度中悲观就会成为主角。你的悲观态度被别人接收后,他们就会“自动防御”——远离你。

态度的本身就决定了你的回报。乐观、向上的态度将迎来明媚的阳光和快乐,而悲观、阴暗的态度将迎来阴霾和苦楚。

每个人都可以用乐观的态度向周围散播快乐。无论做什么事都面带笑容,那么别人看到你就会很开心,他们也会带着笑容来工作,然后更多的人看到,就有更多的人开心,大家都带着快乐的心情工作。带着笑容做事,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大家合作起来就更容易,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就会越来越美好。

你可能会想:如果我对他微笑,可是他还是板着脸,不肯理我,那我岂不是很尴尬?

在我们带给大家快乐的同时,也同样在给别人向我们提供快乐的机会。肯尼迪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件事,那么每个人都应该试试看。”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无法让每个人都快乐,但拥有乐观,我们就会赢得他人的好感,就会拥有好人缘,拥有很多好朋友。不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人会遇到种种问题,甚至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悲观状态,缺乏与他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也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危机,都是因为缺乏乐观的心态,不能与别人好好交往,从而引发的心理疾病。

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心理交往氛围的悲观者,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以合作等悲观情绪,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而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的乐观者,则常常表现出愉快、轻松、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在行为上也以注重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可见,人的心态和性格状况,直接受到与别人的交往关系的影响。乐观的人,不是被动地在生活中应付人际关系,而是把与人交往当成一种快乐,这种主动自然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友谊。

好的人缘总是与健康乐观心态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密切。心理学家高尔顿和奥尔波特发现,拥有乐观心态的人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和融洽的关系。他们很体谅别人,给人以快乐、温暖、关怀和爱。这种能力成为他们拥有好人缘的制胜法宝。

◇乐观者快乐工作,享受生活

很多人总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工作厌烦,生活无味,人生就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糟糕透顶。

小张在公司已经工作5年了,每次一见他,他都会很烦恼地说:“真的,太累了。我真的不想干了。”小张的感叹恐怕道出了许多上班人的心声。是的,面对堆在桌子上等待处理的文件,看着电脑上飞快闪动的数字,还有让人心烦意乱的工作电话,硬着头皮去见一个自己并不怎么想见的客户,真的感觉到很累甚至想辞职不干,像古代的隐士一样躲到深山老林,可是,这样真的可行吗?

朋友小李和小张见面,当小张像以往那样发出感叹的时候,小李笑着问道:“如果真的感到很累就不要干了。”

“说得轻松!”小张说道,“如果能辞早就辞了。找工作也是个麻烦,何况新工作不一定比现在的好。”

“其实,也用不着这么累的!”小李说道。

“算了吧!我不干活儿还差不多。”小张说道。

“你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去考虑这些工作是任务,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兴趣,不就可以快乐工作了?”小李笑着说道。

工作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工作处理不好,生活也会变得一团糟。

要判断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就可以了。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地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督促之下一样;如果对工作感觉到厌恶,无法使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只觉得是一种苦役,那这个人绝对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不能得到认可,生活也会因此黯淡。

如果你对工作存在着抱怨、悲观的想法,把工作看成是苦役,那么,你对工作的兴趣和创造力就无法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也很难说你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你只不过是在“过日子”或者“混日子”罢了!

一些人认为只要准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薪水。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踩着点上下班,整个工作氛围和生活空间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

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乐观面对工作,别把工作看成是苦役。

即使你在选择工作时出现了偏差,所从事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也不要自暴自弃,而是应当设法从乏味的工作中找出兴趣。对工作表现出乐观向上的态度,可以使任何工作都变得有意义、变得轻松愉快。

只要你在心中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享受,看成是一个获得成功的机会,那么,工作上的厌恶和痛苦的感觉就会消失。

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面对工作与生活

保持良好的情绪,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学习或休息,就是最快乐的人生,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figure_0045_0010

舞蹈艺术家邓肯将自己的身心融入了舞蹈的韵律,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把数学化为猜想,音乐大师贝多芬将整个生命化作音符,所有的困难,统统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我一生中从未工作过一天。”因为他把研究发明当成乐趣。

工作其实可以说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是缩影,懂得工作的人才懂得生活。

生活的真谛就是懂得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的真正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心情达到一种舒畅或平静的状态,做事完全是自觉、自愿而且带着兴趣的。随心所欲并不是指金钱和方位的改变,而是指心灵的自由。

这个时代,竞争的压力、生活的繁忙,以及噪音和空气污染等,都很令人烦心。其实,即使宁静的田园生活,如果你不会用乐观去面对,还是会被悲观所传染。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而且人的一生时光短暂,因此,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快乐工作、享受生活。当生活结束的时候,你能够自豪地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不再有缺憾了!”那么,这样的人生就是最快乐的人生。

◇活在当下,别透支烦恼

威廉爵士年轻时曾对未来感到迷茫,但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清楚的现在。”

多年之后,成为著名医学家的威廉爵士在耶鲁大学作了一场有名的演讲。他告诉那些大学生,或许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的他应该拥有“特殊的头脑”,可是,他的好朋友们都知道,他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的成功只是因为遵照了一句名言:“不要为明天的事烦恼,明天自有明天的事。只要全力以赴地过好今天就行了。”

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难以实行,他们认为为了明天的生活有保障,为了家人,为了将来出人头地,必须做好准备。我们当然应该为明天制订计划,可是却完全没有必要失去当下的快乐,而担心模糊的未来。这就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别。

乐观的思考态度,让你活在当下,走向明天;而悲观的态度,则让你一直留在沮丧的昨天。太多的人总是生活在下一个时刻。我们总是急着等待节假日的来临,总是盼望孩子快快长大,自己赶快退休。等我们真的老了时,又时刻担心生命会在下一分钟结束。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过日子,一刻也不停地忙活。我们总是透支生活中的烦恼,不是为昨天的逝去而懊丧,就是为明天的到来而担忧,根本没有时间享受当下的生活。

“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将要做的。必须摆脱对“下一刻”的迷恋和幻想,它们大多数不切实际,有的虽然最终会得到,却剥夺了我们此刻的生活。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办公室中的工作,不要一边工作又一边担心下班会不会塞车。在当下,有很多值得我们体会的美好事情。我们可以为每一天的日出欣喜不已。我们可以享受与家人、朋友相处时的甜蜜。我们可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去聆听海浪之声,去仰望璀璨的星空。人的脑子所能承载的很有限,不要让欲望和烦恼挤掉你的快乐。为什么有太多的人不能活在当下,而是不停地透支烦恼?

人总是有欲望的,如果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就会不停地去想我们所没有的,并且产生一种空虚感。即使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还是会在新的欲望下产生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被欲望控制时,是得不到幸福的。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欲望名单,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不满足感。我们的心理机制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但在欲望得到满足后,一个新的欲望又会产生,这种心理作用也就不断重复。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富翁上山采货,看见一个樵夫正躺在树下乘凉。富翁见状忍不住问那樵夫:“你怎么躺在这儿,为什么不去砍柴呢?”樵夫不解地问:“为什么非要砍柴呢?”富翁说:“砍来的柴可以卖钱呀!”樵夫又问:“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富翁满怀憧憬地说:“有了钱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听后笑了,说:“那你认为我此刻在做什么?”

没完没了的欲望是一个大陷阱,让人不断往下跳。我们该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心境转移”,找寻你的快乐

在英国有一个快乐的流浪汉,从不祈祷上帝,这令上帝很不开心,因为上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死后,为了惩罚他,上帝便把他关在很热的房间里。7天后,上帝去看望这位乐观的流浪汉,看见他非常开心。上帝便问:“身处如此闷热的房间7天,难道你一点儿也不辛苦?”乐观的流浪汉说:

“待在这间房子里,我便想起在公园里晒太阳,当然十分开心啦!”英国一年难得有好天气,一旦晴天,人们都喜欢去公园晒太阳。上帝不开心,便把这位快乐的流浪汉关在一间寒冷的房间。7天过去了,上帝看到这位快乐的流浪汉依然很开心,便问他:“这次你为什么开心呢?”流浪汉回答说:“待在这寒冷的房间,便让我联想起圣诞节快到了,这就可以收很多圣诞礼物,能不开心吗?”上帝又不开心,便把他关在一间又阴暗又潮湿的房间。7天又过去了,流浪汉仍然很高兴,这时上帝有点困惑不解,便说:“这次你能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便不为难你。”这个快乐的人说:

“我是一个足球迷,但我喜欢的足球队很少有机会赢。但有一次赢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每遇到这样的天气,我都会高兴,因为这会让我想起我喜欢的足球队赢了。”上帝无话可说,给了这位流浪汉自由。

转移心境的四种方法

figure_0048_0011

在不同的环境中,流浪汉总能找到快乐的事,即使他面临的是困境,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严苛的现实上——“闷热的房间”、“寒冷的房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而是转移到与之相关的快乐方面——在公园晒太阳、过圣诞节、赢球的天气——快乐总会随行而至。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方法叫作“心境转移”。心境转移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使情绪得以缓解。在情绪不安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转移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变换情境,从而得到好的心情,保持一个不错的心理状态。遇到挫折或意外打击时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可以暂时离开引起这种情绪的环境,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散步、看电影、看报纸杂志、下棋、打球、唱歌、听音乐,或者到街上或市场上去看看,买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从精神上得到安慰,情绪上得到缓和、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住在底特律的家庭主妇发现,消除忧虑的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个主妇的儿子在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空军。她每时每刻都担心她的儿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自己的健康大大受损。他在什么地方?他是不是安全呢?他会不会受伤、阵亡?最初她希望能靠做家务事使自己忙起来,从而减少对儿子的思念,可是这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做起家务事来几乎是机械化的,完全不用思考,当她铺床和洗碟子的时候,还是一直为儿子担心着。她发现,她需要一些新的工作才能使身心都忙碌起来,于是她到一家大商场里去当售货员。这时,她马上发现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繁忙的大旋涡里:顾客挤在她的四周,问她关于价钱、尺码、颜色等问题,没有一秒钟能让她去想工作以外的事情。到了晚上,她也只能想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那双痛脚休息一下。等她吃完晚饭之后,爬上床,马上就睡着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