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肠胃调理小偏方: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不良
症状:小儿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胃灼热、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
偏方:吴萸子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将上药共研成细粉,贮瓶备用。每次用药粉1.5克,调适量凡士林,敷于脐部,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消化不良是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小儿消化不良一般有以下症状。
(1)对于小婴儿,常表现为溢奶,稍大孩子常有呕吐,一般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
(2)患儿食欲减退、腹胀、肠鸣音亢进,甚至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肚子的“咕噜”叫声。
(3)口臭。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有这种现象时,可减食或停食一顿,以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
(4)大便恶臭。伴随少许不消化食物残渣,虽未稀泄,已有伤食泄之先兆,此时应马上减少饮食量,予以调整,可避免泄泻的发生。
小儿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胃及肠道内黏膜柔嫩,消化功能还比较弱。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地喂养孩子,什么都给孩子吃,使孩子饮食的质和量得不到保证,损伤了肠胃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孩子就会出现肚子胀、吐奶、大便稀,有酸臭味,并且排泄物中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除喂食不当,胃肠道炎症、滥用抗生素、天气变冷、身体抵抗力低外肚子受凉也可引起消化不良。幼儿长期消化不良,会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3岁以内的小儿,这一阶段正是大脑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智能高低的关键时期,若消化功能未能及时得到改善,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势必影响大脑发育而遗憾终身。
当家长发现小儿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时,可以取吴萸子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将上药共研成细粉,贮瓶备用。每次用药粉1.5克,调适量凡士林,敷于脐部,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方中吴萸温中散寒,丁香能温中下气,胡椒亦能散寒止痛,因此对于虚寒所致的消化不良非常适宜。脐中(神阙穴)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等作用,药贴于此穴效果更佳。经此偏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一般外敷l~2次可痊愈。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配合以下按摩手法来促进小儿消化。
(1)揉中脘:按摩者以右手中指指腹按顺时针方向揉小儿中脘穴(脐直上4寸)50~100次。
(2)揉天枢:按摩者用拇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动小儿天枢穴(脐两侧旁开2寸)3~5分钟。
(3)按揉脾俞、胃俞:小儿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指端揉小儿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0~100次。小儿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指端揉小儿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0~100次。按摩者以全掌为着力部位,横擦小儿肩背腰骶部,以皮肤微红透热为度。
(4)推四横纹:按摩者一手握住小儿的手,使小儿四指并拢,另一手拇指从小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50~100次。
(5)按揉阴陵泉:按摩者以手指按揉小儿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约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3~5分钟。
(6)按揉足三里:按摩者用拇指按揉小儿足三里穴(膝盖外侧陷凹下3寸)50~100次或3~5分钟。
(7)按揉三阴交:小儿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以右手拇指按揉小儿三阴交穴(足内踝上3寸)50~100次或3~5分钟。
对小儿消化不良家长平时要做好预防护理的工作。
(1)喂养要定时、定量。让孩子从小养成饮食的好习惯,使其消化器官能更好适应。对较大的幼儿应鼓励其养成自动取食的习惯。
(2)克服偏食,注意营养全面性。荤素配合要适当,克服以零食为主的坏习惯。避免食用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
(3)注意保持好小儿的食欲,给宝宝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注意进食环境不能过于嘈杂,更不能边看电视边进食;注意不要强迫进食或对小儿饮食限制过严;不要饭前吃糖果;避免进食时小儿过于疲惫或精神紧张;食物的色、香、味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4)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
(5)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畅,帮宝宝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6)注意卫生,养成宝宝饭前洗手习惯,注意食物清洁新鲜。
(7)多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煎炸等难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