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人体经络穴位养生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穴位详解

天池

【穴位一找准】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功效】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胸闷,咳嗽,气喘,胁肋胀痛,瘰疬,乳痈。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穴位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穴,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人的上腭有两个小窝,称为“天池”,修炼的真气会从此处外泄,需要用舌顶住。此穴还有个功效是:一般打坐,舌一顶上腭之后,小舌自然就打开了,喉腔扩大了,呼吸就畅通了,不容易昏沉,因为他呼吸空气充足,氧气充足,人昏沉的时候,就是脑血氧不足了,氧不足就发木,一发木头就昏,神经系统就失去控制了。

figure_0261_0257
◎天池穴。

正确的舌抵上腭是,口中发“而”声,舌尖所抵之处就是。

舌抵上腭即柱舌,古名为“搭鹊桥”,是内功“调身”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道家内功修炼中有重要作用。

内功修炼,重在调心。心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王”,而“舌为心之苗”,故舌抵上腭不仅有利于调心,而且对五脏六腑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任脉经穴,下起于会阴,上终于承浆(位于下颏唇沟的中点);督脉经穴,下起于长强而上止于龈交(位于上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舌抵上腭,可以上承督脉之龈交而下接任脉之承浆,对于沟通任督二脉气血的运行、形成“周天运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将舌抵上腭形象地称为“搭鹊桥”。那么舌抵上腭该如何操作呢。按正宗的传授,并非是有意地将舌头卷起抵住上腭,否则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把口唇轻闭、牙齿扣拢,舌尖即会自然地抵在上腭与上牙龈之间(实为龈交穴内侧),舌体宜直不宜卷,宜轻不宜重,因其上通脑髓,恐其往下泄气,用舌顶住天池穴,引真气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顺归气管,过十二重楼闭口藏舌,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是要把舌尖反卷过来成90度,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作“天池穴”。故上腭是天池穴所在,位置在上牙床内寸许凹陷处,口念“而”字舌尖所触部位。闭天池,一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玄膺一开,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再则闭天地易生津。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静坐往往有津液满口的现象,并感清而甜。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并“汩汩”有声。据说这样引吞能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天泉

【穴位一找准】该穴位于人体的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figure_0261_0258
◎天泉穴。

【功效】宽胸理气,散瘀止痛。

【主治】

(1)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内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

(3)其他:支气管炎,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穴位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穴,别名天温穴。心包经的下行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气血物质为下行的温热经水及经水外散的温热水气,经水循心包经下行并向天部散发水气,天部的温热水气散热后冷降为水液亦循心包经下行于曲泽穴。

天泉:天,天部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下行经水是从高处飞落而下。本穴物质为天池穴传来的地部温热经水,由天池穴上部传至本穴时是从高处落下,气血物质如同由天而降,故名。

天温:天,天部也。温,温热也。天温名意指心包经的下行经水向经穴外部传递温热之气。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配内关穴、通里穴治心痛、心悸;配肺俞穴、支沟穴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穴、曲池穴、外关穴治上肢痿、痹、瘫、痛。

有很多人长期感到胸闷气短,到医院一查说是心脏供血不足,这时每天就要坚持揉天泉穴。

天泉穴还可以专门治疗那种声音很重浊,觉得是从胸里面憋出来的胸闷咳嗽。

总之,天泉穴不仅有给心脏补血之效,还具备理气化痰通经络之功。

曲泽

【穴位一找准】正坐或仰卧,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功效】宁心清热,和中降逆。

【主治】

(1)心痛,心悸,胸痛。

(2)呕吐,胃痛,中暑,泄泻。

(3)热病,隐疹。

(4)肘臂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灸。

穴位详解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曲泽配内关、大陵治疗心胸痛,曲泽配神门、鱼际治疗呕血,曲泽配委中、曲池治疗高热中暑,曲泽配内关、中脘、足三里治疗呕吐,胃痛。

figure_0262_0259
◎曲泽穴。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等。治长期堵闷、急性胃痛、急性胃肠炎,按揉曲泽穴。

曲泽是心包穴的合穴,合至内腑,能很好地调节心包经的整个脏器。如果一揉就痛,说明心包经相对来说比较通畅,有很多人揉到曲泽穴已经不痛了,但瘀滞点还比较痛,说明都在瘀滞点这块儿瘀着呢。这时候一定要把瘀滞点打通,打通以后曲泽穴就开始通了。

郄门

【穴位一找准】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功效】宁心安神,清营止血。

【主治】

(1)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癔症,精神病。

(3)其他:乳腺炎,胸膜炎,胃出血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指端放散。

figure_0263_0260
◎郄门穴。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穴位详解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配尺泽、肺俞,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咯血。配神门、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配膈俞,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郄门穴是治心动过速、心绞痛的一味妙药。我们会常常遇到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突然发作的病人,这里我们可以取患者左手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郄穴——郄门穴,这个穴会很痛。我们可用左手拇指按定该穴,右手握住患者左手向内侧转动45度再返回,以一分钟60下的速度重复该动作,一分钟左右,患者大多能缓解症状,给去医院救治赢来时间。

患者自救时,也可用右手拇指按定左手郄门穴,然后左手腕向内转动45度再返回,以一分钟60下的速度重复该动作,一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症状。

郄门穴在腕横纹正中直上5寸的两筋间,有宁心、理气、活血的功效。可治胸痛、胸膜炎、痫证、神经衰弱、乳腺炎、心悸、心动过速、心绞痛等症。有心动过速和心绞痛的患者记住这个穴,发病时它可用于急救,平常多点按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急病不要忘了用郄穴。

间使

【穴位一找准】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

【主治】

(1)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脏内外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症,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3)其他:感冒,咽喉炎,胃炎,疟疾,荨麻疹,子宫内膜炎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深刺可透支沟穴,局部酸胀,针感向指端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穴位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穴,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别名鬼营穴。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气血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和经水气化的凉湿水气,经水循经下传于内关穴,凉湿水气则汇入天部的肺气之中。

间使:间,间接也。使,指使、派遣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行至本穴后,经水逐步降温,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间接的指使一般,故名。

figure_0264_0261
◎间使穴。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配支沟穴治疟疾;配尺泽穴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穴、太冲穴治癔症;配腰奇治癫痫;配心俞,有益心气、宁神志的作用,主治心悸;配大杼,有宣阳解表、驱邪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配三阴交,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经闭。

内关

【穴位一找准】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功效】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穴位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穴,别名阴维穴,常用针灸穴位。属手厥阴心包经,是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内在之关要,在《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经气至此分行到表里相属的手少阳三焦经,故穴如关隘,与阳经相联。

内关: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配公孙穴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肢肿;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穴、曲池穴治上肢不遂、手震颤;配患侧悬厘穴治偏头痛;配建里穴除胸闷。

内关为常用特定穴,亦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其穴络属于厥阴心包经,对心、胸、胃、神经性疾病均有效。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在平日的养生保健中,可以经常按压,舒缓疼痛症状,解除疲劳。

按摩方法: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手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反复操作即可。

内关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对胃痛、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有确切的疗效,针刺可以直刺0.5~1寸,用手按压同样有效。按时要用力,否则就难以达到治疗作用,同时,还要揉,揉按如同针刺的行针,以加强刺激,增强效果。每次按压的时间在15~30分钟。按压时间太短也会影响疗效。通过按揉内关穴治疗急性胃疼,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平时经常按揉内关穴,对胃可以起到保养作用,完全符合针灸学的原理,简便易学,值得推广。

figure_0265_0262
◎内关穴。

一旦感觉胃不舒服,就轮流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另一只胳膊的内关穴,经常是在胃疼得要命的时候,通过按揉内关穴,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保养胃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利用坐车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按揉内关穴。

大陵

【穴位一找准】大陵穴位于人体的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刺灸法】直刺0.3~0.5寸;悬灸大陵穴可治疗“喜笑悲恐”情志所伤。

穴位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穴。出自《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别名鬼心。心包经俞穴、原穴,气血物质为水土的混合物,水湿渗流于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并生发干热水气。

大陵:大,与小相对,大也。陵,丘陵也、土堆也。该穴名意指随心包经经水冲刷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下传的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脾土物质堆积如山,如丘陵一般,故名大陵。

鬼心:鬼,与天相对,指地部。心,中心内部也。鬼心名意指脾土中的水湿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经水渗流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而由于本穴所在为南方热燥之地,脾土中的水湿因而大量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化之气如同来自鬼所处的地心,故名鬼心。

心包经俞穴:俞,输也。本穴向外输出的是脾土中的气化之气,为心包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地,故为心包经俞穴。

心包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脾土中生发的干热之气性同心包经气血,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出之源,故为心包经原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水土混合物,至本穴后其变化为燥湿生气,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figure_0266_0263
◎大陵穴。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配外关穴、支沟穴治腹痛、便秘;配水沟穴、间使穴、心俞穴、丰隆穴治癫、狂、痫、惊悸。

大陵,意为“大土山”,前面我们说过此穴生土最多。五行中的土指脾脏。此穴为心包经的俞土穴,心包属火,自然是“火生土”了。由此可见,大陵为健脾要穴。大陵穴善治口臭,口臭源于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或由脾虚湿浊上泛所致。大陵穴最能泻火祛湿。火生土则火自少,脾土多则湿自消。一穴二用,自身能量转化,最是自然之道。

大陵穴具有清热宁神、宽胸和胃、通经活血之功效。踝关节扭伤,跟骨骨刺,足跟痛,趾骨骨折痛时,可针刺大陵穴。

劳宫

【穴位一找准】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功效】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

【主治】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昏迷,中暑,癔症,精神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

(2)消化系统疾病:黄疸,食欲不振。

(3)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齿龈炎。

(4)其他:手癣,手指麻木,高血压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针感可扩散至整个手掌。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穴位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穴,五输穴之荥穴,五行属火。出自《灵枢·本输》。别名五里、掌中、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荥(火)穴。

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此气性干燥,随中冲穴传来的热燥之气直上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劳宫穴,最初称“五里”,后又名“掌中”,最后因“手任劳作,穴在掌心”而定名为劳宫穴。劳宫穴有内外之分,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之“荥穴”。配五行属火,火为木子。所以,取劳宫穴治疗可清心热,泻肝火。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治疗。劳宫穴治疗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figure_0267_0264
◎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即是劳宫穴。

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其方法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促进睡眠法: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平均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手掌,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各36次,可促进睡眠,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癔症、口腔炎等。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疗中暑昏迷;配金津、玉液、内庭治疗口疮、口臭。

中冲

【穴位一找准】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功效】开窍清心泻热。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舌强不语、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等急症。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穴位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穴。中冲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中冲:中,与外相对,指中冲穴内物质来自体内心包经。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由体内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故名。

心包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物质是来自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为心包经井穴。

中冲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外出体表的高热之气,此气外出体表后急速散热降温,所行为天之中下部而不能上行天之天部,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临床上常有以下配伍,配内关穴、水沟穴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穴治耳聋时不闻音。

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尖,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穴位。掐按中冲穴,常用于心绞痛、昏迷、严重痛经等症的急救。临床发现,便秘时用拇指指端掐按点压中冲穴,有缓解紧张、促进排便的作用。掐按中冲穴此法也可用于预防便秘,特别适用于老年人。

人双手中指的指尖是中医经络学上的中冲穴。中医认为,此穴对疼痛较为敏感。人们若在困倦时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脑提神的功效。

方法: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冲穴1分钟,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冲穴1分钟,然后比较一下两只手的疼痛感。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较明显,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冲穴(那只手中冲穴的疼痛感明显,说明这一侧的肢体较疲劳),直到双手的疼痛感相等时停止揉捏。

figure_0268_0265
◎中冲穴。

从经络穴位讲,中冲穴是心包经井穴,而心包可以保护和辅佐心脏部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故捻动中冲穴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之功能,气血调畅、各守其位,起到治愈疾病的效果。中医的整体观念很强,人体表面各部位都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形诸内,必形与诸外”,中冲穴可治疗诸多疾病,能起到纲举目张的统帅作用,但必须配以相应脏腑穴位,才能获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