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第一战略,而不是利润最大战略
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真才实学,有管理能力,而且也要具有战略性的长远眼光。
——俞敏洪
企业家们深谙创业期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他们不会为了短期的利润而损害长期的成长计划。
在拓展日本这个新市场初期,李彦宏没有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如何赢利上。百度在中国刚刚开始做的时候,2001年,不但没有赚,而且还亏了。李彦宏当时说是亏得正常,亏得有道理,所以并不期待在日本短期内就能收获利润。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但利润都是有陷阱的,尤其是短期利润的诱惑常常会使企业丧失了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对短期利润的追逐会使企业的有限资源越摊越薄,会造成在主业市场的影响力、管理者精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的衰减。
企业需要利润计划。但这个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去获取一个“适度的利润”,而不是去追求毫无价值的“利润极大化”,因为任何时期,成长第一战略是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如果目标利润制定过高,将会把企业带进冒进、疯狂的境地。
有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7年左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不到9%。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它们不是死于激烈搏杀的竞争对手手里,而是由于在发展初期没有打好生存基础就盲目发展,最终死于迅速扩张的路上。
有的企业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五年规划”“十年规划”都被设计好了,实际上在创业的初期不能够节约每一分钱,生存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就盲目设计未来,准备进行企业的“大跃进”。
比如,一个年投资十几万的餐饮店,却想要达到“星级酒店水平”,这显然对它来说不合适;再如,一个10来个人的微型箱包生产企业,却有着去开拓欧美市场的远大战略,这看起来不理智;又或者一家年销售10几万元的初创企业,有人建议它“技术领先”,成立“单片机”研究开发部门,去申请ISO国际质量认证,而事实上这个公司目前连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没有,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
市场是讲究平衡的,当你开始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进行规划时,事实上你已经失去捕捉未来商机的机会。企业的资源和条件是有限的,当所有资源都在为追求高额利润努力时,企业也就全部或者部分放弃了对未来发展的关注。
在企业发展的阶段,切勿把利润最大化当作战略目标,应当着眼于当下的生存状况,特别是在经营战略上,只要拥有合适的利润率,企业重点的思考方向应该是,公司如何能够取得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和长久的发展?
对于正在走上坡路的企业来说,企业首要的目标是成长第一。如何以合适的价格将适合的产品送到目标客户手中是此时企业战略要考虑的中心议题。企业有限的资源都要围绕企业迅速发展这个目标来配置,配置的效率和效果决定企业未来的“生存质量”,此时,企业可以将一定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作为衡量标准,将实现它们作为企业战略。
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利润无疑是重要的,但成长应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企业需要特别避免的就是制定不切实际的利润目标,一心想做一个市值几百亿的公司,一心想设计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其结果只能是,“企而不立,跨而不行”。企业在分配资源时,含各项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首先应用来确保企业发展的需要。
“稳胜求实,少用奇谋”,这是一代中兴名将曾国藩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做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生存的根本是稳步发展,企业领导者要有长远策略,一步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发展,一味追求利润,可能会掉进冒进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