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循行与疾病治疗
心的经脉叫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属于心,因此和心脏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主宰人体的重要经脉。此经脉从心中开始,出于小指末端,接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循行在上肢内侧后缘。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眼睛昏黄、胸胁疼痛、上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等症。《灵枢·经脉》中记载:心手少阴之脉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手少阴心经一共有九个穴位联通心经,它们分别是: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和少冲穴。
心经的循行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由心的络脉而出,向下通过隔膜,联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的脉络向上走行,并夹行于咽喉的两旁,此后再向上行而与眼球联络与脑的脉络相联系。直行的脉,从心与他脏相联系的脉络上行至肺,横出胁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行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下行肘内,沿臂内侧后缘,到掌内小指侧高骨尖端,入手掌内侧,沿小指内侧至尖端,与手太阳经相接。
心经的病变
手少阴心经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咽喉干燥,头痛,口渴而想要喝水等症状,这叫作臂厥证。手少阴心经支脉从心系上夹于咽部,心经有热则咽干;阴液耗伤则渴而欲饮;心之经脉出于腋下,故胁痛;心经循臂臑内侧入掌内后廉,心经有邪,经气不利,故手臂内侧疼痛,掌中热痛。心脉痹阻则心痛;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悸,失眠;心主神明,心神被扰,则神志失常。
本经所主的心脏发生病变,为眼睛发黄,胁肋胀满疼痛,上臂和下臂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或掌心热痛。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两倍;气虚,寸口脉反小于人迎脉。
在上午点到下午点之间敲心经就可以缓解心烦胸闷等症状,还可以放松上臂肌肉,疏通经络。另外,点揉和弹拨心经上的重点穴位,还可以改善颈椎病压迫神经导致的上肢麻木等。
必须注意的是,心经的养生之道是尽量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脏过度兴奋。因此,茶、咖啡、酒等应适可而止,肥胖、高血压或已有水肿的人,更应少摄取高糖、肉类、点心、油脂太多的肉类(如肥猪肉)或含盐量太高的食物。
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
手少阴心经的循行路线: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1),下膈,络小肠(2)。其支者:从心系(3),上挟咽(4),系目系(5)。其支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6),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7),下肘内,循臂内后廉(8),抵掌后锐骨之端(9),入掌内后廉(10),循小指之内,出其端(11)。
此经脉联系的脏腑器官:心、小肠、肺。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主治疾病
心痛,胸闷,心悸,气短,悲愁不乐,目黄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等。
手少阴心经联系的脏腑
心、小肠、肺、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