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
【注解】
[1]比于我老彭:把自己比作老彭。我,表示亲近。老彭,商代的贤大夫彭祖。
【译文】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解】
[1]识(zhì):通“志”,记住。
【译文】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1],不悱不发[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解】
[1]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2]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发:启发。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2]。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解】
[1]《韶》:相传是大舜时的乐章。[2]三月:很长时间。“三”是虚数。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种乐曲后,很长时间内即使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滋味,他感叹道:“没想到音乐欣赏竟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原文】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而枕之[2],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解】
[1]饭:吃。名词用作动词。疏食:糙米饭。[2]肱(gōng):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用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有着乐趣。而通过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1],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注解】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2]《易》:《易经》,又称《周易》,古代一部用以占筮(卜卦)的书,其中卦辞和爻辞是孔子以前的作品。
【译文】
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的寿命,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1],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
【注解】
[1]叶(shè)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有古叶城。[2]奚(xī):何,为什么,怎么。[3]云尔:云,如此。尔,同“耳”,而已。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等等。”
【原文】
子曰:“三人行[1],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2],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解】
[1]行:行走。[2]善:优点。从:顺从,学习。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而加以改正。”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1],忠,信。
【注解】
[1]行:作名词用,指德行。
【译文】
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原文】
子钓而不纲[1],弋不射宿[2]。
【注解】
[1]纲:动词,用大绳系住网,断流以捕鱼。[2]弋(yì):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鸟。宿:归巢歇宿的鸟。
【译文】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带绳的箭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解】
[1]孙(xùn):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逊,这里指“越礼”。[2]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奢侈豪华就会显得不谦逊,俭省朴素则会显得寒碜。与其不谦逊,宁可寒碜。”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心胸宽广,无德之人却总是心胸狭窄,带着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