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9 《旧五代史》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四月诏修《五代史》,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张瞻、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七人同修,以范质《五代通录》作底本,并参考五代时期各朝实录,至翌年闰十月甲子日成书,前后只用了一年。后因欧阳修《新五代史》问世,此书便被冠以“旧”史。全书记述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开始至周世宗显德七年(960年)北宋灭后周。共150卷,含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以五代断代为书。有《梁书》24卷,《唐书》50卷,《晋书》24卷,《汉书》11卷,《周书》22卷,志12卷。少数民族如契丹、吐蕃、回鹘、党项等则写入《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
《旧五代史》中各代的《书》是断代史,《志》则是五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杂传》则记述包括十国在内的各割据政权的情况。这种编写体例使全书以中原王朝的兴亡为主线,以十国的兴亡和周边民族的起伏为副线,叙述条理清晰,较好地展现了这段历史的面貌。
当然,《旧五代史》也有不少缺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成书太快,来不及对史料加以慎重的鉴别,有的照抄五代时期的实录,甚至把当时人明显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歪曲史实和溢美人物的不实之辞录入书中。但是从史料角度说,如此实录也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尤其经过长期南北分裂混乱,许多五代时期的“实录”和其他第一手材料大部散佚,因而这部近乎“实录”压缩本的史书,其史料价值就更高了。
《旧五代史》原本在明代散佚,今本乃清代四库馆自《永乐大典》等文献中辑出,是“二十四史”中的唯一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