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里的“不可能三角”:三元悖论
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流动自由的前提下,汇率剧烈波动,最后不得不以大幅贬值而告终。随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治疗处方”中,以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部分让渡货币政策的主权)为代价,获取了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的目标。
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仔细研究亚洲金融危机过程及原因后,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画出了一个三角形,并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克鲁格曼还为此专门取了一个名字,即“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
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稳定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
第一种,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波动。利用汇率自动调节机制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机制本身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地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机制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机制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第二种,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第三种,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政策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自主权的巨大代价。
◇三元悖论◇
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原则指出,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只能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三元悖论”原则可以用下图来直观表示。“三元悖论”是指图中心位置的灰色三角形,即:
中国由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还比较短,国民经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和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因而中国采取了上面所述的第二种模式,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汇率,而对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行了限制。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呼声越来越高,资本的自由流动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届时中国将会从第二种模式转为第一种模式,即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放弃固定汇率制,而实行浮动汇率制。
“不可能三角”理论从“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中已经得到验证:在1945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