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脚石激发
激发的意义在于开拓新的思路,产生新的主意。激发点应该与我们正在思考的问题无关。但是,人们倾向于带着主观愿望设立激发点,总是“选择”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激发点。这样反而会丧失激发的意义,并不能激发思考者的思考。在设定激发点的时候,你不应该事先知道某个激发点会把你带到哪儿去。
在实际训练中,你会发现有时不能成功地对激发点进行移动——这很正常,你提出的激发点应该至少有40%不能运用。如果100%地对你提出的激发进行移动,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的移动技巧非常杰出,另一种可能是你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的激发点。激发是让我们进行大胆的、机械的设想,从而得到一个你以前没有的主意,而不是对已有的主意进行强化或改进。
如果你想跨过一条小河,可是河水太宽怎么办?你需要在河中间放一块石头,利用这块踏脚石,你就能轻松地到对岸去。踏脚石激发类似于在我们的思路的主干道与侧面路径之间放上一块石头,利用这个中介我们可以跳跃到一个新的思维领域。
爱德华·德·波诺博士创造了4种踏脚石激发技巧:
1.反向
顾名思义,反向就是指沿着与常规方向相反的方向设立激发点,先描述事情的常规方向,然后提出一个相反的方向来激发思考。
在1984年之前,没有哪个国家争着举办奥运会,因为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会负债累累。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举办改变了这种局面,奥运会举办权成了各国争相抢夺的对象。
受过水平思考训练的尤伯罗斯是促成这种改变的核心人物。以前的奥运会都是国家出钱举办的,他反向而行提出把奥运会改成民办。他采取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措施和策略,其中之一就是把奥运会当做电视节目。这个主意在现在看来我们觉得毫无新意,但是当时的奥运组织者都不愿意让电视直播奥运节目,认为那样会减少到现场观看的观众。然而,这个主意让他获得了大量的赞助资金,他成功地使第23届奥运会在支出5.1亿美元之后,还营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更大的意义在于,尤伯罗斯改写了奥运经济的历史,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
这个例子对反向踏脚石的应用体现在提出和常规态度相反的概念,此外,我们还可以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颠倒过来。爱德华·德·波诺博士在介绍这种思考方法的时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我早餐喝橙汁。
Po,早餐的橙汁喝我。
他由这个荒谬的激发点想到了自己掉进一杯橙汁里,继而想到一个主意:在淋浴喷头上安装橙汁味的香水管。
2.夸张。
夸张踏脚石是指提出一个在数量和尺寸上远远超出常规范围的激发点,可以从增多和减少两个方向进行思考。它适用于事物的数量、频率、体积、时间、温度等可以用数字描述的因素。比如:
Po,每个人有100把梳子。
这个激发点让我们想到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为此我们想到了这样一个主意:每人随时携带一面小镜子。
Po,一天24小时睡觉。
全天躺在床上睡觉的人肯定会耽误学习和工作,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睡梦中学习和工作呢?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常常从梦境中获得灵感,因为他们时刻思考的那些问题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我们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主意:在睡觉之前想一遍自己将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入睡也许能在梦中找到答案。
Po,一辆可以装在口袋里的自行车。
这个激发点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自行车方便携带,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这样一个主意:折叠式自行车。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对数量进行缩减时,不可以缩减到零,那样就成了摆脱而不是激发了。
3.扭曲
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事物都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两个事物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两个行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扭曲型激发要求我们扭曲常规的联系和顺序。比如:
Po,我先知道事情的结局,然后才知道事情的起因。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激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在文学创作上进行倒叙的主意。
运用扭曲型激发能够产生一些具有刺激性的激发点,你很难再回到原来的思路上去。但是,正因为如此,如果想让这种激发发挥作用,思考者还真得费一番脑筋。
4.痴心妄想
这种激发方式是把明知道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作为激发点。请注意,我们这里用了“幻想”这个词,而不是常规的欲望、目标和任务。比如:
Po,钢笔里永远有墨水。
Po,钢笔能写出两种颜色的字。
前者是痴心妄想,后者则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
反向、夸张和扭曲激发法都是通过与现实相对立来实现的,而痴心妄想激发法则要求我们从现实中跳出来,进入一种荒唐的、疯狂的魔幻境界。
Po,只要你打一个响指,就有香喷喷的饭菜摆在你的面前。
Po,下雨天你忘了带雨具,但是你头顶上的那片天不下雨。
Po,闭上眼睛,你就可以周游世界。
在进行创造性思考训练的时候,你要要求自己尽可能多地建立踏脚石。这种尝试可以把你从常规的思路中解放出来。接下来,你就会考虑如何运用这些踏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