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情商课 哈佛智商课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怀有自信的心态

自信就是有激情地做事

激情源于对人生的热爱,源于内在的信心,源于对自己所坚持的目标的执着。

劳伦斯在创业之初,全部家当只有一台靠分期付款赊来的爆米花机,价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劳伦斯做生意赚了点钱,便决定从事地皮生意。如果说这是劳伦斯的成功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确定,就是基于他对自己的市场需求预测充满信心。

当时,在美国从事地皮生意的人并不多,因为战后人们一般都比较穷,买地皮修房子、建商店、盖厂房的人很少,地皮的价格也很低。当亲朋好友听说劳伦斯要做地皮生意,异口同声地反对。

而劳伦斯却坚持己见,他认为反对他的人目光短浅。他认为虽然连年的战争使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但美国是战胜国,它的经济会很快进入大发展时期。到那时买地皮的人一定会增多,地皮的价格会暴涨。

于是,劳伦斯用手头的全部资金再加一部分贷款在市郊买下很大的一片荒地。这片土地由于地势低洼,不适宜耕种,所以很少有人问津。可是劳伦斯亲自观察了之后,还是决定买下了这片荒地。他的预测是,美国经济会很快繁荣,城市人口会日益增多,市区将会不断扩大,必然向郊区延伸。在不远的将来,这片土地一定会变成黄金地段。

后来的事实正如劳伦斯所料。不出3年,城市人口剧增,市区迅速发展,大马路一直修到劳伦斯买的土地的边上。这时,人们才发现,这片土地周围风景宜人,是人们夏日避暑的好地方。于是,这片土地价格倍增,许多商人竞相出高价购买。但劳伦斯不为眼前的利益所惑,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后来,劳伦斯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盖起了一座汽车旅馆,命名为“假日旅馆”。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好,舒适方便,开业后,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兴隆。从此以后,劳伦斯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假日旅馆逐步遍及世界各地。

那些充满信心,并满怀激情地去做事的人,总是深受人们的敬佩,他们的态度与行动有时甚至是令人敬畏的。

乔·史密斯的高中时代是在田纳西州的温彻斯特度过的,他内心里经常梦想着有朝一日要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首脑。虽然这只是一名17岁男孩的梦想,但却是其人生目标的萌芽。

进入耶鲁大学后不久,他的兴趣就从经营一般企业转移到研究、评断公司财务之上。大学二年级时,他的父母由于生活拮据而无法再继续供他念书,迫使他陷入了选择该休学就业还是该半工半读的窘况。要作这个决定非常困难,但因为乔有自己的梦想,因此他很快就作出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毕业。最后他也做到了。他不但每学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利用奖学金及一份兼职工作解决了学费和伙食费的问题。三年后,除获得经济学学士的学位外,同时还获得著名的路德奖学金,并取得全国优等生俱乐部耶鲁分会会长的头衔,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后的两年,他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此行对于他将来从事财务经营有很大的影响。

乔回到美国后,便与一名叫田纳西的女子结婚。随后,他前往纽约,正式开始追求自己的目标。他的起步是一家颇具规模的证券公司,他在公司里的职务是投资咨询部办事员。

不久,朋友告诉他有一家公司正在征聘年轻上进的财务经理。这家公司的名称是美国地理勘察公司,是一家石油勘探公司。乔听说之后,便前往应聘,因为他认为这家公司可让他进一步学到许多有关财务经营方面的东西。于是他进了这家公司,一干就是4年。4年之后,虽然这家公司业务非常稳定,而且他的表现也不错,但是他觉得能学的也学得差不多了,又开始怀念起老本行。于是,一咬牙,他又回到早先的那家证券公司工作并等待机会。最后,机会终于被他等到了,一名资深职员即将退休,这个人拥有八个相当有实力的客户,欲以5万美元出让。

这对乔来说是相当大的赌注,5万美元相当于他的全部财产,若此举失败,他将变得一贫如洗;而且这些客户顶下来之后,能不能留住还是问题。这时乔再一次面对重大抉择。最后,他一心想自立门户的雄心战胜了一切,他接下了这8名客户,并且立即一一前往拜访,十分坦率而且诚挚地向他们说明自己的理想与计划。客户们皆被他的热情与直率所感动,他们一致认为从未见过如此充满激情的人,都表示愿意留下观察一段时间。当时,乔才28岁。

两年的岁月很快就过去了,乔几乎每天都在为员工薪金及管理费用忙得焦头烂额,有时候,他连自己的薪金都拿不出来。两年期间,公司便是在这种拮据的情形下惨淡经营着,虽然如此,公司要求的服务品质并未降低,反而愈来愈高。熬到第三年,终于苦尽甘来,公司业务开始蒸蒸日上,客户也有显著增加,乔自立的梦想终于实现在现实生活中。

现在,他已经是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总裁,拥有将近1亿美元的效益,并兼任某大型互助银行的常务董事及数家公司董事。于是,一名17岁高中生的梦想在不到40岁便实现了。

有些成功人士在接受访谈时,都会谈到当初自己创业时的艰难,但再艰苦的岁月均被高涨的热情所征服,他们说真不懂当时怎么会有那股激情做事,但不可否认正是这股激情让他们的人生与众不同。

富有激情的人,总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他们让他人感到了一种力量。反之,一个内心总是被自卑占据的人,做起事情来又如何能展示出过人的激情与自信呢?

勇于负责任的人是自信的

一个以割草打工的男孩致电询问陈太太:“您需要割草吗?”

陈太太回答:“不需要,我已经有割草工了。”

男孩又说:“我会把您花丛中的杂草拔掉。”

陈太太回答:“这个活儿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您院子里的草和走道的四周,我会帮您割整齐。”

陈太太说:“我的割草工也做了。谢谢,但是我不想更换割草工。”

男孩挂断了电话,室友问男孩:“你不就是在陈太太那里当割草工吗,打这个电话干什么?”

男孩说:“我只想知道,自己做得有多棒!”

割草男孩是在向我们昭示一个关于责任心的道理,他要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经尽到责任。

有些习惯推托责任的人,其实他的内心是自卑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更怕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相反,一个勇于负责的人是自信的,他深信依靠自己的判断能找准方向,他也相信借自己的行动能力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总之,他对自己负责任的能力是深信不疑的。

早先,英格兰有个阿尔弗雷德国王,他很精明,而且富有正义感,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国王之一。直到今天,几百年过去了,这位被称为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国王依然广为人知。

在阿尔弗雷德统治英格兰的时候,国家的局势纷繁动乱,凶悍的丹麦人侵入英格兰。丹麦人跨海西征,侵略者如潮水涌入英格兰。丹麦人剽悍而又勇猛,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战无不胜。如果英格兰再无法抵挡,他们的国家就将被征服。

后来,经过几次战役,阿尔弗雷德国王带领的英格兰军溃败了。包括阿尔弗雷德国王在内的所有人,都只能各自想办法逃走。阿尔弗雷德化装为一个牧羊人独自脱身,他在森林和沼泽之间逃亡。

几天盲目地游荡之后,他终于找到一间伐木工人的小屋。又冷又饿的阿尔弗雷德敲开门,恳求伐木工的妻子给他点儿东西吃,并要求借宿一夜。

女人看着这位穿着破衣烂衫的男人,并不知道他是谁。“进来吧,”她说,“炉子上烤着的蛋糕,你帮我看着,我会给你饭吃的。现在我到外面挤奶去,你看好蛋糕,等我回来,千万不要把蛋糕烤煳了。”

阿尔弗雷德彬彬有礼地谢了她,在火炉旁坐下。他极力想把注意力集中到蛋糕上,但是很快那些烦心事就充满了他的心。该如何收拢溃败的士兵?重整旗鼓后又怎么去和丹麦人交战?阿尔弗雷德越考虑,就越觉得绝望,他渐渐认为再战斗下去也没用了,他专心思考自己的这些问题,忘记了身处伐木工的屋子里,也忘了饥饿的肚子,忘了炉上烤着的蛋糕。

女人过一会儿回来了,她看见小屋里到处是烟,蛋糕成了一团焦炭。阿尔弗雷德在炉边坐着,他盯着炉火,压根儿没注意到蛋糕焦了。

“懒家伙,废物!”女人怒吼道,“看看你做了什么。你想要吃的,但是却袖手旁观!好了,现在谁都别想吃饭了!”阿尔弗雷德羞愧地低下头。这时伐木工回到家里,一进门他就注意到在炉边坐着的陌生人。“闭上你的嘴!”他对老婆说,“知道你骂的是什么人吗?他就是我们伟大的阿尔弗雷德国王!”

女人惊呆了,她急忙跪在国王面前,请求国王原谅她的粗鲁。

但是国王很明智,他请女人站了起来。他说:“你应该责备我,因为我答应替你照看蛋糕,但是蛋糕却煳了,我应当受到惩罚。不管谁做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负责到底。这次我做得不好,但是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做好国王是我的责任。”

那天晚上阿尔弗雷德国王吃没吃晚饭呢?故事没有告诉我们,但是不久之后,阿尔费雷德王就重整军队,把丹麦人从英格兰赶了出去。

一个勇于负责任的人是充满自信的,同时他也会带给别人信心。责任感是个崇高而沉重的概念,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会到处碰壁,也别指望得到他人的敬重。责任虽然会令我们感到像个“重负”一样的沉重,但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负重旅行。没有责任的重量,生命就会如失重的鹅毛般漫天飞舞。

责任感不仅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成熟的象征,更是自信的标志。

不做社交“含羞草”

含羞草有一个特点:每当人们触碰到它的时候,它会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于是我们会把一些人腼腆的性格叫“害羞”。

羞涩一度是完全褒义的词汇,尤其是用在女性身上。有一首歌名叫《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它的流传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出我们对羞涩的认同。

浪漫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曾写过一首名叫《沙扬拉娜》的小诗,诗中把羞涩描绘得极富韵味:

像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然而羞涩或许能在男女相处时打动对方,却很难在人际交往与事业上取得成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是个障碍。不过羞涩是可以克服的。

羞怯、羞涩是人们常说的对人对事难为情的心理活动的表露。在美国有40%的成年人有羞怯表情,在日本60%的人为自己害羞,在我国则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羞怯的时候,连宋代大诗人苏轼也曾有过“归来羞涩对妻子”的尴尬场面。心理学家认为,羞怯心理并不都是消极的,适度的羞怯心理是维护人们自尊自重的重要条件。有人调查表明,羞怯的人能体谅人,比较可靠,容易成为知心朋友,他们对爱情比较忠诚。女性适度的羞怯,可以使之更显得温柔和富有魅力。

羞怯心理是非常多见的,发展到严重的程度,会表现为手足失措,被称为社会交往恐惧感或社会交往紧张感。这样的人很多,在各种年龄、各种职业中都有,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多。但是,在不同的人身上羞怯的表现各有不同。比如回避生人,比如在公众场所说话就紧张,还有诸如考试紧张感、体育活动紧张感、约会紧张感、公厕紧张感等等。当然羞怯心理对青少年来说更为普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97%的学生认为公开演说是世界上两件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另一件是核武器)。

现代社会,若想取得个人成就,就必须要依托大量的人脉来支持自己,以及适当地自我表现,但这些梦想的要求都与羞涩背道而驰。

不做社交的“含羞草”就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并能和不同职业、身份、年龄、性别、种族的人进行无障碍地沟通。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广交朋友的第一步是先要摆脱羞涩,勇敢地和任何人谈论任何适宜的话题。

1960年10月的一天,在报社办公室里那张工作人员任务单前,戴维·科宁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把那一行字看了几遍:

科宁斯——采访埃莉诺·罗斯福。

这不是非分之想吧?科宁斯成为报社成员才几个月,还是一个新手呢,怎么会给他如此重要的任务?科宁斯拔腿去找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停住手中的活,冲科宁斯一笑:“没错,我们很欣赏你采访那位海伍德教授的表现,所以派给你这个重要任务。后天只管把采访报道送到我办公室来就是了,祝你好运,小伙子!”

“祝你好运”,说得轻巧,科宁斯觉得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前总统夫人,她不但曾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共度春秋,而且有过不凡之举,而科宁斯觉得自己只是个毫无名气的毛头小伙子。

科宁斯急匆匆地奔进图书馆,寻找所需要的资料。科宁斯认真地将要提的问题依次排序,力图使其中至少有一个不同于她以前回答过的问题。最后,科宁斯终于成竹在胸,对即将开始的采访甚至有点迫不及待了。

采访是在一间布置得格外别致典雅的房中进行的。当科宁斯进去时,这位75岁的老太太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他了。一看见科宁斯,她马上起身与他握手,她那魁梧的身躯、敏锐的目光、慈祥的笑容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科宁斯在她旁边落座以后,便率先抛出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发觉哪一位最有趣?”

这个问题提得好极了,而且科宁斯早就预估了一下答案:无论她回答的是她的丈夫罗斯福,还是丘吉尔、海伦·凯勒等,科宁斯都能就她选择的人物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

罗斯福夫人莞尔一笑:“戴维·科宁斯。”

科宁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选中我,开什么玩笑?

“呃,夫人,”他终于挤出一句话来,“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交往,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她非常感慨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有时甚至到了凡事都缩手缩脚的地步,把自己封闭到一个小天地中。后来我强迫自己欢迎他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强迫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广交新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科宁斯对罗斯福夫人一个小时的采访转眼结束了。她在一开始就使他感到轻松自如,整个过程中,他无拘无束,十分满意。

这篇采访报道见报后获得全美学生新闻报道奖。然而科宁斯最重要的收获是:罗斯福夫人教给他的人生哲学——广交新友,走向生活。多年来,这一直是科宁斯的座右铭。

摒弃羞涩的社交态度,同时也应让自己充满信心地自我表现。一些人总以为工作时多一份勤奋就等于多一份成功的可能,然而如果不敢表现自己的才干,那么再多的苦干最后也只能为自己赢得“劳动模范”的称号。

毛遂自荐的故事在历史上很有名。

毛遂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一日平原君要到楚国去说服楚王出兵救赵,要在门客中挑选20名随从,要求文武全才。挑来挑去只挑了19人,还差一名。这时毛遂出来自荐,他说:“公子看我能不能凑个数啊?”

平原君不识此人,以为他没有什么才能,就说:“我听说具有才能的人,不管到什么地方,他的才能就像锥子放在口袋中一样,锥尖马上会扎破口袋露出来。如今先生在我这里待了3年,我竟不知道你,看来你没有什么本事,跟我去有什么用呢?”

毛遂答道:“公子您一直没有把我放在口袋里,我的才能怎么能像锥子一样露出来呢?”平原君于是同意让毛遂陪同自己去楚国。在那里,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说服了楚王出兵救赵国。平原君被毛遂的才能折服,从此把毛遂奉为上等门客。

毛遂在恰当的时机将自己推销出去,获得了主人的常识。

赢得机会、赢得人脉先从不做社交“含羞草”开始,要知道,在人际交往中落落大方总比“犹抱琵琶半遮面”要成功得多。

拿出一点勇气来行动

在马伦哥战役的前夕,拿破仑坐在营帐里,凝视着面前摊开的一张意大利地图。他把四枚钉子按在地图上,一边挪动钉子,一边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他自言自语地说:“现在一切都好了,我要在这里抓住他!”

“抓住谁?”身旁的一个军官问道。

“梅拉斯,奥地利的老狐狸,他要从热那亚回来,路过都灵,回攻亚历山大里亚。我要过河,在塞尔维亚平原迎着他,就在这儿打败他。”拿破仑的手指向马伦哥。

但是,马伦哥战役打响后,法军受到敌军强有力的抵抗,只剩招架之功,拿破仑精心筹措的胜利眼看就要成为泡影。

正在法军败退之际,拿破仑手下的将领德撒带着大队骑兵驰过田野,停在拿破仑站着的山坡附近。队伍中有一个小鼓手,他是德撒在巴黎街头收留的流浪儿,在埃及和奥地利战役中一直在法军中作战。

当军队站住时,拿破仑朝小鼓手喊道:“击退兵鼓。”

这个孩子却没有动。

“小流浪汉,击退兵鼓!”

孩子拿着鼓向前走了几步,朗声说道:“啊,大人,我不知道怎么击退兵鼓,德撒从来没有教过我。但是我会敲进军鼓,是的,我可以敲进军鼓,敲得让死人都排起队来。我在金字塔敲过它,在泰泊河敲过它,在罗地桥也敲过它。啊,大人,在这里我可以也敲进军鼓么?”

拿破仑无可奈何地转向德撒:“我们吃败仗了,现在可怎么办呢?”

“怎么办?打败他们!要赢得胜利还来得及。来,小鼓手,敲进军鼓,像在泰泊河和罗地桥一样地敲吧!”

不一会儿,队伍跟着德撒的剑光,随着小鼓手猛烈的鼓声,向奥地利军队横扫而去,他们不惜流血牺牲,敌人被打得节节败退。德撒在敌人的第一排子弹中就倒下了,但是队伍并没有动摇。当炮火消散时,人们看到那个小流浪儿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笔直地前进,仍旧敲着激昂的进军鼓。他越过死人和伤员,越过营垒和战壕。他的脚步从容不迫,鼓声激昂有力,他以自己勇敢无畏的精神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总有一些缺乏自信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踌躇不前,拿不出一点行动的勇气。在他们看来,那些事儿是经年累月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就能改变的。其实,不去做又怎知不可能呢?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花园中摆着一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40厘米,高度有10厘米。到花园的人,不小心就会碰到那一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回答说:“那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起,就一直‘生’在那儿。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与其挖这块石头,还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已娶了媳妇,当了爸爸。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孩子他爸,花园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丈夫回答:“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因为那块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第二天一早,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她下定决心,即使是花上三天三夜的工夫也要把这块石头撬出来搬走。但谁都没想到,几分钟以后她就已经把石头撬松并挖了起来。看看大小,这块石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之前家人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许多难题也许也正像这块巨石一样,表面看起来很沉重,难以解决,其实并非如此,有可能只是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某医院五官科诊室里同时来了两位病人——卡拉特和莫斯里,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卡拉特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莫斯里也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卡拉特得的是鼻癌,莫斯里长的是鼻息肉。卡拉特留下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莫斯里却住了下来。卡拉特的计划是:去一趟埃及和希腊,以金字塔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希腊参观一下苏格拉底雕像;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0条。

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剩下的这20个愿望。卡拉特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埃及和希腊。第二年,他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自学考试,成为哈佛大学哲学系的一名学生。现在卡拉特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夙愿。

有一天,莫斯里在报上看到卡拉特写的一篇有关生命的散文,于是打电话去问卡拉特的病情。卡拉特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

莫斯里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埃及和希腊的事,他早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马克·杰弗逊说:“一次行动足以显示一个人的弱点和优点是什么,能够及时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善于行动的大师。

去过清华大学的人一定会注意到日晷上面的几个字——行胜于言。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奋勇向前,迈向辉煌。

这就是行动的哲学。

某日语学习班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不,给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屋里那些年轻人也愕然。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都叽叽咕咕,我挺着急,想听懂他们的话。”“您今年高寿?”小姐问。“68岁。”“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您那时已70岁了!”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66岁吗?”

言毕,众皆无语,姑娘更是在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是的,这位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70岁,差别是一个可能开心地在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行动永远不会太晚,只怕你没有勇气。

多一点行动的勇气,就会多一分收获的可能。